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

委任都督的方式在漢末就已經比較常見,只不過那個時候的都督主要都是掌管軍事,比如著名的東吳大都督周瑜。

但是到了現在,所謂的都督軍事,實際上是把當地的軍政全部都交給了都督。比如之前的吳明徹都督淮南軍事的職務,也就等於將淮南各處州府的軍事和民事權力一股腦打包交給吳明徹,但是這種委任有點兒類似於後世清代的總督,畢竟只是戰時纔會用到。

現在李藎忱也是在通過這種辦法在管理,比如都督瀘州的駱牙、都督襄陽的裴子烈等等,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個區域的政治和軍事不可能長久以來全部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中,而如果不設立這個職務的話,地方的州府又是一盤散沙。

因此李藎忱必須要考慮建設新的行政制度,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方行政的混亂程度。

趁着現在春耕還沒有開始,李藎忱自然是打算將這個提上議程。

在李藎忱看來,真正合適的行政區劃當然還是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如果是兩級區劃的話,無疑會劃分的過於細密,現在的李藎忱也沒有精力處理每一個郡的事情,所以還是要建立比郡高一級的行政單位。

“巴蜀、南中、漢中、西北還有襄陽,我們的地域已經足夠大,也是時候統一郡縣的劃分和管理,”李藎忱斟酌說道,“尤其是巴蜀內部已經平定,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郡縣劃分,那麼政策很難按部就班的下發下去,無論是我們耕種政策還是錢莊的建立,都需要有一個完整和合理的州、郡和縣的行政結構。”

唐亦舜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個問題他們當然也都清楚,李藎忱現在的後方已經穩定下來,如果繼續使用這種很不合理的制度自然不切實際。

按照李藎忱的想法,自然還是州-郡-縣的制度最爲合適,這和後世的省市制度幾乎是一樣的,只不過漢代的時候州刺史還沒有這麼大的實權罷了,只是起到一個監察的作用,但是李藎忱不介意提高他們的民政權力,但是這個提高僅僅侷限在民事上,不可能有如漢代末年那樣將一個州的軍政權力全部下放。

但是李藎忱還是想要聽聽其餘人的意見,事實證明一個有效的從上到下的改革不可能只是一個人的一意孤行,必須要積極的吸取多方意見,換句話說知道要保證大家的部分利益,才能夠獲得支持。

沒有這些臣子的支持,李藎忱就算是想要改革,也只會發現自己的政令根本影響不到地方。

“臣以爲現在的我們正是難得的休戰時期,所以趁此機會改良行政制度是合適的。”唐亦舜站起來朗聲說道,“但是也不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來是因爲現在我們的人才尚且不足,很多偏僻的郡縣甚至是一個人擔當兩三個地方的管理,二來是襄陽、白帝城和漢中等地尚且屬於前線,此時大規模改革,很有可能導致軍隊和地方的矛盾或者混亂,給敵人可趁之機。”

“司徒(作者按:唐亦舜官職,管民政,依南朝官制)所說無差,”姚察沉聲說道,“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而屬下認爲唐公所說的也正是我們這一次需要集中解決的。”

唐亦舜皺了皺眉,自己指出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想告訴李藎忱在現在進行改革的話,很有可能帶來的隱患,畢竟現在峽江唐氏等巴蜀世家因爲從龍早的緣故,所以在地方行政上還是佔據有很高的份額的,這也是因爲當初李藎忱根本無人可用,自然就只能先抓着這些世家的子弟補充上去。

現在唐亦舜並不能確定李藎忱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敢確保會不會觸動到巴蜀世家的核心利益。隨着東南士族和北方世家的進入,巴蜀世家必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肆無忌憚的發展,但是至少巴蜀地方上的行政是他們得以在這個團體之中立足的根本,如果連這個都要被削弱的話,那巴蜀世家可就要邊緣化了。

從心底問,巴蜀世家和姚察往日無仇、近日無冤,這個傢伙不會在這個時候發難,除非是背後受到了徐陵等東南士族的指使。尤其是姚察一向是寡言少語的人,如此積極地跳出來唱反調,更是讓唐亦舜不得不懷疑這一點。

唐亦舜等人微妙的神情變化李藎忱也看到了,不由得笑了笑,姚察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看來還得試探一下:“那姚卿家覺得應該如何改進?”

姚察沉聲說道:“首先第一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一個人擔任好幾個地方的縣丞,主要原因就是殿下所說的行政區劃實在是混亂,很多縣地處偏遠、人口稀少,但是地域卻並不廣闊,還有一些縣,其土地和周圍的郡縣犬牙交錯,爲了方便管理,委派一個人管理兩三個地方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取消掉這些不必要的行政區劃,將這兩三個縣合併爲一個縣,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郡和州。”

頓了一下,姚察直接從袖子之中掏出來一份奏摺:“這是屬下考察前樑和周人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規劃總結出來的劃分方法,其中還包括屬下針對現在巴蜀的行政區劃做出的建議,懇請殿下過目。”

李平急忙去將奏章接過來,李藎忱打開看了一眼,裡面密密麻麻寫的倒是真的詳細。不得不說姚察是史官出身,在追溯歷史方面的確有先天的優勢。

而姚察接着說道:“至於第二個問題,屬下認爲現在實際上不需要考慮,雖然是想要實行新的行政制度,但是這行政制度的可行與否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考驗的,因此我們不妨先挑出來一塊地方進行嘗試,這樣就算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也來得及改正。”

“而本身就處於前線的巴郡、漢中等地,屬下認爲不適合作爲嘗試的地區,就算是以後開始落實,我們也要將前線的州府分隔開來,前線州府的一切行政管理應當維持現狀、以免生亂,我們針對的應該就是後方已經穩定的州府。”

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
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一七一五章 打臉,很疼的那種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八六章 變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