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

若是李藎忱能夠來題字,自然是最好,更能夠體現陛下,而不只是內府對慈善堂的重視程度。

這其中的意義自然完全不同。

李藎忱捏了捏沈婺華的手,傳遞了一個兩個人都懂得信號。

要麼是晚上多換幾個姿勢,要麼是拉上陳宣華一起。

反正沒好事。

沈婺華很想啐他一口,但還是忍住了,然後眼睜睜的看着這傢伙揮毫潑墨,寫下一句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句話在李藎忱看來,放在這個地方顯然非常合適,告訴這些孩子們,自己的想法都要通過實踐去證明。

空談,永遠不可能真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尤其是在這慈善堂,每一個慈善堂培養出去的孩子,都應該是李藎忱現在所主張之想法的踐行者,是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

在李藎忱的期望中,他們應該積極投身於工業、商業、科學研究、地理探索等等各行各業,進一步證明李藎忱所說的一切是正確的,而不是一個又一個悠遊林下、坐而論道。

社會之發展、國家之富強,不是動動嘴就能夠換來的。

當然了,這句話也是李藎忱自己在提醒自己。

這一路走來,有很多事已經不需要李藎忱親自去做,在朝堂上,他比任何人動的嘴都要多、動的手都要少。

他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引領一個行業的發展,也有可能把一羣人帶到另外一條道路上。然而這樣的發展真的適合於這個時代麼,這樣的道路真的不是歧途麼?

後世的一切,真的都適合於這個時代麼?

會不會造成更加尖銳的社會矛盾?

李藎忱無從得知。

所以他也要提醒自己,有些事,必須要自己親眼看到纔是真的。

自己只有多走走、多看看,也多聽取每一個人的聲音,才能去判斷自己所做的是對是錯。

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現在他所擔當的,並不只是一個坐在九重宮殿之中、垂拱而治,天下只要沒有什麼殺伐大事,和他也沒有什麼關係的吉祥物皇帝。

他在親手操控着天下的一切,他在引着這個民族向着快速發展的道路上前進,他也肩負着這個民族從三百年的噩夢之中走出來的重任。

所以每一步,都不容有錯。

不然就算是別人不會怪罪李藎忱,李藎忱也會覺得自己是歷史的罪人,愧對於那些用生命把自己送上這個位置的先烈。

沈婺華抿嘴,看着李藎忱的這句話。

慈善堂建立這麼長時間,自己在其中扮演的似乎只是一個居中調度的角色。等到慈善堂步入正軌之後,自己更是直接撒手不管了。之後慈善堂發展成什麼樣子,實際上應該歸功於姊妹們的幫襯,更要歸功於慈善堂的這些官吏和先生們的鍥而不捨。

慈善堂的大功臣,自己似乎有些不配這個稱呼。

因爲自己只是動了動嘴,終究不是去實現這一切的人。

而先生們也都看着這一句詩,各有各的想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想到李藎忱那樣的深度,但是在不同位置上的人也能夠針對自己所面臨的挑戰有自己的想法。

很快,一對對目光又匯聚在陛下的身上。

陛下到底是陛下,隨手寫下的一句詩,竟然如此發人深省!

這些目光看的李藎忱的臉皮都有些發燙,饒是他已經覺得自己的臉皮很厚了。

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說一句:朱老哥,在這千年之前,教化百姓、傳達你的思想,你應該不會怪我的。

接着,李藎忱將筆遞給沈婺華,意思自然很明顯,讓沈婺華也題字。沈婺華含笑接過來,兩幅題字,自然足以表明陛下對慈善堂的重視程度。

至少現在內府其餘部門好像還沒有過類似的待遇。

沈婺華提筆寫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衆人頓時有些詫異,而沈婺華解釋一句:“本宮借用陛下之詩,希望諸位能放寬眼界與胸懷,當知羣山之外、天地廣遠,當知江河奔涌、日夜不息。”

大家紛紛叫好。

原本只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寫景詩,但是經過沈婺華這麼一說,似乎還真的蘊含着這樣的精神在其中。

克服羣山的艱難險阻,就能夠看到平野。而在這個潮流滾動向前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和江河一樣,最終流入這滾滾潮流之中,匯聚所有人的思想和力量,形成更加強大且無可抵擋的浪潮!

李藎忱頓時佯裝不悅:“你們這些人啊,知道誰是頂頭上司,結果就專門奉承頂頭上司!”

大家一時訥訥,剛剛陛下所寫的,直截了當的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家都不由自主的開始結合自己的現狀,陷入沉思。

結果等到大家回過神來,想要奉承幾句的時候,陛下已經把筆交給沈婺華了,自然沒有給大家這個機會······

沈婺華輕笑一聲,主動握了握李藎忱的手:“大家誇讚的是臣妾的想法,又何嘗不是在誇讚陛下的詩。當年陛下一介布衣,就已經有這樣的胸懷和眼光,君臨天下,亦是必然的!”

李藎忱亦是一笑:“好啦,朕開個玩笑,時候也不早了,走吧!”

都快被嚇得跪倒在地的先生們,急忙躬身,同時在心中忍不住吐槽:大哥,您好歹也是一國之君,開個玩笑能不能不要開這麼大的?

我們真的有點兒擔心自己的腦袋。

李藎忱的心思顯然並不在這上面。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是李藎忱初到建康府,在石頭山詩會上寫下的詩,以清麗豪邁之姿態一舉擊破詩會上的哀怨靡靡之音,贏得了徐陵、沈君高等人的賞識以及樂昌公主的垂青。

往事種種,並非過眼雲煙。

李藎忱愈發的想要前往建康府了。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

呂梁山。

————————————————

船行淮水。

尉遲貞抱着奏章推門而入,雖然有女官和宮女幫襯,但是重要的奏章,小秘書一直堅持自己來負責。

這或許只是一個態度,但是尉遲貞並不想讓陛下失望,所以態度一定要有的。

後宮姊妹們各自都有事情要做,自己這個小秘書,看上去已經是最清閒的活計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尾聲 江山如畫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
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尾聲 江山如畫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