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

不過還是有明眼人能夠一下子看穿陛下的想法。

陛下實際上也是藉助這個機會削弱了相權,甚至直接把宰相這種概念給抹去了。

從秦代設立丞相、廷尉和御史大夫的三權分立開始,丞相就一直是皇權最直接的約束,甚至乾脆就是一直站在中央集權的對立面。只要有丞相在,皇帝就不可能真的做到大權獨攬。

不過秦始皇的強大和威嚴,讓任何人都只能雌伏,即使是丞相有足夠的權威和實力,在秦始皇的壓迫下也只能乖乖打工。正是因爲很清楚自己實際可以獲得的要遠比之前已經得到的多,所以李斯纔會在趙高的誘惑下鋌而走險。

秦始皇的繼任者公子扶蘇,那也是早有賢名的,背後又有蒙恬大軍作爲依靠,所以登上皇位之後完全可以不顧及李斯的慾望,李斯依舊還是一個打工仔。而胡亥就不一樣了,一個心性未成的小屁孩,還不是被自己和趙高內外拿捏、任由宰割。

而自從兩漢以來,丞相的名稱雖然多有變化,宰相、執政、輔政等等都出現過,但實際上換湯不換藥,還是那個位置,還是那麼大的權力。

丞相的權力被削弱,實際上李藎忱還要感謝於南朝的各代君主。南北朝亂世以來,南北兩邊幾乎年年都要兵戎相見。而兵戎相見的代價自然就是朝廷必須要把很大的精力都集中在對外的進攻或者防禦中,對內政本來就多有疏忽,以內政起家的丞相,自然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機會獲得實際權力了。

而且南北朝各自的特點在於,北方羣雄爭霸,亂作一團,而南朝雖然多年來維持疆域不變,但是坐在皇位上的人總是變來變去,或是兄弟鬩牆,或是權臣相逼,皇帝甚至旗號都走馬燈一樣的換來換去。所以爲了加強對兵權的掌握,皇帝也一般都會分封自己親近的兄弟子嗣在外,執掌兵權,鎮守一方,並且和自己互爲奧援,避免朝堂上出現權臣覬覦皇位。

尤其是到了南陳一朝,朝堂之上的權臣實際上遠遠沒有朝堂之外的權臣來得多,各地親王無不擁兵自重,當年的陳頊就是這麼上位的,後來爭奪皇位的陳叔陵、陳叔堅等人,又有幾個是省油的燈?

正是因爲南陳的這種教訓在,所以李藎忱能夠一手削弱地方上統兵將領的權力,在軍中推行主簿、司馬和行軍長史三級制度,從各個方向上完全掌控軍隊,同時在朝堂上自然也就能夠推行之前實際上一直都不怎麼受待見的三首六部制度,尤其是強調這其中的六部制度,

爲什麼呢?因爲只有把原本散落在那些地方上的親王、都督手中的各種民政實權收回來,朝廷才真的能夠掌控地方。

當時朝野上對此也是達成共識的,畢竟大家也都被無休止的皇室內部傾軋和權臣之間的矛盾衝突鬧得頭大,六部制度的確可以加強朝廷中央對地方的管控,同時又不至於使得朝廷本身的權力過多地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身上,自然再好不過。

只是這六部發展着發展着,規模越來越大,部門之間也不再和之前那樣抱團取暖,反而相互之間開始爭奪人力和物力,形成對峙,隨着部門越來越多,都官尚書而或者宰輔的任務也逐漸從原來的統帶變成了居中調和。六部是誰都不服氣誰,都官尚書而或者宰輔自然也就變成了中間的老好人,左右勸說,避免矛盾激化直接影響到大漢的正常運轉,至於卷攜六部而直接和陛下對峙,形成對皇權的威脅?

這也就想想吧。

你想帶着六部一起上,六部還不想跟你一起上呢。尤其是現在隨着部門增多,這相互之間的算計和矛盾只會越來越多,自然更不可能勠力同心。

中書省被這麼平靜的裁撤之後,很快自然就輪到了門下省。門下省實際上設立之初定位就並不明確,說句難聽的,就是李藎忱給諸如裴猗等能力並不怎麼出衆,但是畢竟在大漢開國的時候有大功的老臣們養老的地方,沒有什麼實權,聽起來又好聽,老臣們自然也很滿意。而實際上門下省也就是在充當陛下幕僚的作用,有需要的時候就提提建議,沒有需要的時候就喝喝茶養生,豈不美哉?

等到老臣們逐漸退下去之後,這個本來就是爲了養閒人的部門自然也就沒有繼續維持的必要了。門下省中最重要的部門就是通事館了,通事館將會和禮部合併,但是實際上還是一個獨立於禮部並且發揮自己作用的部門。

現在通事館人手也不多,主要是因爲北周覆滅之後,大漢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國家需要多少人手去努力維持外交,畢竟周邊這些國家,現在要麼已經完全融入大漢,成爲大漢的一份子,要麼就在磨刀霍霍,準備和大漢打仗,因此自然也就沒有維持外交的必要性了,尤其是這些蠻夷部族,可不一定和宇文憲那麼好說話,什麼“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抱歉,人家不是讀聖賢書長大的,還真不知道你說的這些道理,說要你的腦袋祭天,那絕對不是鬧着玩的。

而等到之後大漢更加強盛,和外界的瞭解和接觸更多之後,通事館有可能需要擴張,那個時候再從禮部獨立出去也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門下省的另外一部分職能,也就是給陛下出謀劃策和查缺補漏的任務,就交給了新設立的大學士,比如陳禹。之後朝中老臣——現在數老臣都已經要數到實際上正值壯年的沈君高了——在快要退居二線的時候,就可以擔任這個職務,繼續發揮餘熱。

至此,大漢的三省六部制,實際上變成了單純的六部制,三省的工作已經被秘書監、尚書省和六部分割乾淨。

而併入禮部的通事館,因爲有很大的自主權,所以通事卿許善心自然要加禮部侍郎的。更何況許善心這一次的確又有大功,所以加禮部左侍郎名正言順。

此次主持祭祀,身爲禮部尚書的江總並沒有打算露面。

雖然這背後都是他一手設計的,但是考慮到自己的口碑不怎麼樣,所以還是不要跑出去招惹非議了。

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
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四七四章 潁川世家的害怕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