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

光是一個地球是圓的,就有可能引起很大的爭議,畢竟這也算打破了一些神話體系所構築起來的世界。

李藎忱不知道到時候得出這樣的結論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但是他知道,以現在大漢航海的發展,得出這個結論似乎已經用不了多少年了。

而這樣的結論得到之前,最簡單和有效的辦法就是先通過報紙進行造勢和渲染。

引起人們的關注、引發社會的辯論,才能夠體現出來最終這個經過環球航行之類的方式得到的結論是正確的,並且能夠讓大多數的人一下子見到、瞭解到並且接受。

而這一次李藎忱意圖對遼東下手,實際上也是先行在報紙上開始了輿論宣傳。

報紙現在已經逐漸成爲很多大漢百姓每天必須要看的東西。

一開始報紙只是在中上層社會傳播,畢竟也只有這些人能夠看得懂,也瞭解都在講什麼。

不過下層的普通百姓也並沒有放棄參與到對國家大事的瞭解之中,往往都是是大家找一個書生之類的每天給大家讀,後來隨着一些識字班的開設,民間識字率逐漸上升,報紙的傳播也就變得越來越快。

而一些官方出品的大報刊,也都被很多人看作是金科玉律。

誰要是能夠在這上面刊發自己的文章,那能夠吹好久。

最近各個報紙上都已經開始報道和遼東有關的事情,從遼東和華夏的淵源講起,甚至還直接把高句麗也一併納入其中來講,畢竟高句麗的歷史真的上溯也能上溯到箕子朝鮮,這是實打實的華夏自己人啊,之後兩漢時期還曾經在遼東設立遼東四郡,三國時期還有襄平之戰,這些在史書上都有記載,並不是胡說,也不是戲說。

之後又開始講遼東豐富的礦產、肥沃的土地還有淳樸的人民等等。

嗯,至少現在契丹人還是比較淳樸老實的民族,擺明了抱着大漢的腿叫大哥的那種。

大家看到這些,也就是單純的對遼東有個不錯的印象。

那裡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土地,只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有餘力拿回來。那裡白山黑水、物產豐饒,對大漢之後的發展也是有幫助的。那裡還有我們淳樸的小弟,以及大概是我們民族後人的另一個還挺強大的國家。

還好他們只是自稱爲王,不然我們大漢可不願意。

然而這只是大漢百姓們通過報紙能夠看到的。

瞭解報紙存在之意義的尉遲熾繁,當然很清楚,陛下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開始引導社會輿論關注遼東。

再結合已經知道的高句麗的態度,可想而知,在未來的某一天,陛下肯定會在報紙上放出高句麗逼迫契丹並且意圖吞併遼東的消息。

尉遲熾繁可以想象到時候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遼東的肥沃,誰不眼饞?

現在我們大漢沒有拿下遼東是因爲連年征戰、大家都想要喘一口氣,可是這並不意味着就放在我們嘴邊的肉是可以隨便讓你們吃的。

而且契丹是大漢的小弟,高句麗則更像是自立門戶的不肖子孫。不肖子孫打上門來了,當祖宗的怎麼能一動不動?

可想而知,到時候在社會洶涌如潮的輿論推動下,大漢朝廷不想採取動作都不可能了。

尉遲熾繁已經從這些報紙中察覺出來大漢下一步肯定要對遼東動兵,因此真正的和平,又會什麼時候到來呢?

“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安定的。”李藎忱淡淡說道。

尉遲熾繁怔了一下:“爲什麼?”

“我不犯人,也擋不住人慾犯我。”李藎忱徑直說道,“而且隨着大漢的工業和商業在發展,必然會逐漸的向外拓展商路、售賣商品,這意味着什麼?”

尉遲熾繁輕輕掩住小嘴。

她似乎明白了什麼。

李藎忱則直接說出答案:“奪人錢財、斷人活路。”

大漢把錢財都賺走了,甚至是直接用搶的方式,難道別人就會心甘情願的接受這種剝削麼?

因此只要有大漢商賈在的地方,就肯定會有反抗,到時候大漢軍隊再頂上去,一場騷亂就有可能會演變成戰爭。

錢不是隨隨便便就賺來的。

賺錢,不只是華夏人會。

所以怎麼才能只讓大漢賺錢呢?

那就必須要把別人打服。

只要大漢在發展、在擴張,對外的戰爭就永遠都不可能避免。

李藎忱補充了一句:“只要我們能夠從戰爭中獲得的比付出的多,那麼戰爭不但不會引起朝野的反感,反而會獲得更多的支持。”

犧牲幾個人,換來堆積如山的財富還有大片的土地、大批的奴隸,對於大漢朝野來說,都是一件難得的好事啊!

尉遲熾繁咬了咬脣。

李藎忱輕輕握住她的手。

女兒家不喜歡殺戮,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李藎忱也沒有辦法,現在的大漢已經被他帶上了工商業快速發展的道路,這意味着大漢必須需要錢財和勞動力來支撐整個行業、甚至於整個國家的高速運轉。

這已經不是原來小農經濟,大家各自打點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時候了!

對外征戰,必然短期內不可能停止。

只有外圍沒有什麼國家可以讓大漢進攻和掠奪了,戰爭纔會結束。

“其實對於大漢的子民來說,只有外面的戰爭在進行,九州腹地才能和平,不是麼?”李藎忱反問。

尉遲熾繁默然。

天下大勢,本來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個王朝統治的時間長了,社會矛盾尖銳、上層統治腐敗,自然就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

щшш ▪TTKΛN ▪c o

可是假如朝廷一直在對外擴張並且一直在獲得好處,那麼又有哪個百姓會想着造反呢?

支持朝廷繼續攻略下一個小國還差不多。

而且尉遲熾繁不得不承認的是,李藎忱的確解決了一個華夏王朝歷朝歷代都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從對外征戰中獲得足夠的利益。

對外征戰,往往意味着大軍遠征黃沙大漠或者草原,好一番折騰之後,沒有殺傷多少敵人,自己也沒有多少收穫,唯一的就是鞏固了邊疆的安穩並且適當的擴大版圖。

因此,開疆拓土,雖然是歷代帝王的追求,可是最後帶來的巨大消耗,也讓很多帝王望而卻步。

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襲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
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襲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