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

腳步聲匆匆響起,大堂上幾人都是一怔。而一名蕭家僕人恭敬的在門外停住腳步:“老爺,大都督府派人前來,邀請老爺過府一敘,大都督說有要事相商,還請老爺速速前往。”

“嗯?”蕭摩訶眉毛一挑,而李藎忱三人臉上也是露出不同神色。

而李藎忱輕輕呼了一口氣,吳明徹前來派人相邀,出於何原因自然不言而喻,沒有想到這一次大都督竟然倒是先坐不住了,這和吳明徹一貫穩重的作風似乎並不相符。

李藎忱和蕭世廉幾乎都下意識的將目光轉移到一旁裴子烈身上,在場幾個人要說對吳明徹的瞭解程度,恐怕沒有人能夠比得上裴子烈了。不過裴子烈似乎也有所拿捏不定,遲疑良久方纔斟酌說道:

“以某對大都督的瞭解,大都督在戰場上素來以穩重著稱,到了官場上更是作風謹慎小心,所以此時邀請武毅將軍前往商量倒也在情理之中。”

頓了一下,裴子烈忍不住苦笑一聲:“更何況武毅將軍也知道,大都督實際上一直想要解甲歸田,不願再深入京城的‘龍潭虎穴’之中,所以一時間沒有主意也在情理之中。”

蕭世廉和李藎忱對視一眼,雖然裴子烈說的含蓄,但是想要表達什麼意思,他們兩個都明白。吳明徹並不是真的毫無對策,以他多年爲臣爲將的經驗,要是這點兒狀況都應對不了,那他別說是一步步走到今天大都督的位置上,恐怕當年陳霸先都不會看重提攜他。

吳明徹之所以如此着急的想要邀請蕭摩訶,十有八九是因爲這一次吳明徹不想頂在前面了。

“這個老狐狸!”蕭世廉低低的罵了一聲,在呂梁之戰中最後就是吳明徹自己拿捏不定,最後索**給蕭摩訶,現在又是如此。

蕭世廉這句話雖然聲音不大,但是旁邊的裴子烈還是聽到了,當下裡他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想要說什麼,但是蕭世廉說的卻也沒錯,裴子烈一時間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反駁。

無論怎麼說,大都督終究還是老了,正如吳明徹自己所說,到了這個年齡,不服老不行了。

李藎忱輕輕扯了扯蕭世廉的袖子,有些話還是不要當着裴子烈的面說出來的好。

蕭摩訶此時沉聲說道:“事不宜遲,大都督既然有邀,某自當過去。此事事關重大,非一人所能商議決定,你們三個也跟着吧。”

李藎忱三人急忙拱手,而等到蕭摩訶離開,李藎忱走到裴子烈身邊,低聲說道:“剛纔蕭兄也是無心之舉,裴兄萬萬不要見怪。”

裴子烈昂起頭輕輕嘆了一口氣,笑容之中帶着難以掩飾的苦澀:“大都督這兩次的所作所爲,按照蕭兄弟之形容也並無不可,藎忱兄弟過慮了。”

看着裴子烈悵然的樣子,李藎忱也陷入沉默。

歷史上的吳明徹就是因爲不想承擔太多戰敗撤軍的責任,所以不顧蕭摩訶等人的再三請示,意圖派遣人手向建康府徵求陛下陳頊的意見,結果耽誤了最後撤兵的機會,導致大軍陷入重圍之中。

不知道在長安被當做“座上賓”的吳明徹,又是怎樣的追悔莫及。

當然現在的吳明徹沒有經歷呂梁之敗,顯然還在想着能夠置身事外,實在不行也要讓蕭摩訶頂在前面。

只是······李藎忱擡頭看向前方,蕭摩訶甩開步子向前,反而沒有了剛纔的慌亂,似乎蕭摩訶也已經拿定了主意。李藎忱輕笑一聲:“大都督想要讓武毅將軍頂在前面,又豈是那麼容易?”

走在李藎忱身邊的裴子烈眉頭一皺:“此言······”

李藎忱揚起手搖了搖頭,讓裴子烈無須再說:“大士兄,於情,你應當幫着大都督,於理以及於你自己,你應當幫着武毅將軍,如何抉擇,不過在你一念之間。”

裴子烈臉色微變,只是微微頷首

————————————————--

“元胤你來了。”吳明徹相比於前幾天,看上去更加蒼老,一邊咳嗽着一邊說道,他的聲音很低,即使是在孟春季節,手中也多了一個小火爐捧着。

這捧爐雖然在樣式上和後世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從原理上相差無幾,其作用自然也不言而喻,顯然吳明徹的病又加重了幾分。看到吳明徹如此,裴子烈急忙上前一步想要攙扶吳明徹,不過旋即想起吳明徹在船上呵斥他的聲音,腳步堪堪停住。

注意到裴子烈的動作,吳明徹微微一笑,伸手指着他說道:“大士,你可終於長記性了!”

“大都督我······”裴子烈急忙想要解釋。

“老夫說了不用你攙扶,你每一次都不聽,現在終於知道了,老夫高興還來不及呢!”吳明徹輕笑着說道,目光轉而落在蕭摩訶身上,“元胤,你知道老夫這一次爲什麼着急讓你過來麼?”

蕭摩訶一拱手:“敢問大都督,可是因爲陛下詔書的緣故?”

吳明徹眯了眯眼,擡頭看向窗外:“是啊,算起來自從太建六年(作者按:公元574年,吳明徹曾自壽陽入朝)到現在,征戰不休,已經有三年多未曾入京了,真是闊別已久啊。”

“末將敢問大都督,陛下此時不先將軍功批覆下來,就着急宣我二人進京,所爲到底何事?”蕭摩訶沉聲說道。

吳明徹回過頭看了蕭摩訶一眼:“元胤,你心知肚明,又何必問老夫,老夫請你前來,爲的正是此事。”

蕭摩訶皺了皺眉:“末將愚鈍,還請大都督明示!”

沒有想到蕭摩訶竟然如此回答,吳明徹輕輕咳嗽兩聲,伸手指着蕭摩訶笑着說道:“蕭元胤啊蕭元胤,沒有想到······咳咳······沒有想到你也變聰明瞭!罷了,罷了,在場幾人,皆爲你我親信晚輩,有些話就算是明說也無妨,這一次回京,陛下只是想要召見你我,詢問呂梁之戰的情況罷了,但是這······”

吳明徹頓了一下,有些無奈的說道:“只是陛下的意思。”

雖然吳明徹至始至終都沒有點明,但是在場所有人都已經聽明白。這只是陛下的意思,誰知道陳叔陵以及其餘對皇位虎視眈眈的皇子們又會給他們準備什麼“豐厚的禮物”。

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戰山腳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四十三章 太多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六章 陷阱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
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戰山腳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四十三章 太多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六章 陷阱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