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

時代,會因爲這些思想的產生而不斷向前。

當有這樣思想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量變就會產生質變。

大漢的商貿就會徹底得到發展,並且爲大漢帶來更多的資本積累。

一個近代工業國家,就展露出了雛形。

李藎忱很是感慨。

這麼多年小心翼翼,這麼多年潛心引導,總算是看到了曙光。

現在能夠跟上自己的思維,自然也就意味着在未來有可能超過自己的思維。

畢竟李藎忱作爲一個文科生也不是什麼都懂得,真的讓這些已經有所頓悟的科研瘋子們去好好的鑽研一下什麼物理和化學的知識,保不齊哪一天就會發現很多李藎忱都已經忘掉的定律,並且冠以華夏人的名字,假如那個時候自己還在位的話,說不定自己的年號或許還會變成什麼什麼定律呢。

新元定律?

尉遲熾繁驚訝的看着陛下笑得像個傻子。

“陛下怎麼了,這麼高興?”

李藎忱起身,吻了她一下:“吾道不孤!”

尉遲熾繁一頭霧水,不過還是靜靜由他擁着。

不管陛下爲什麼高興,他高興就好。

陛下也不是那種勤政愛民、恨不得每天十二個時辰都在批閱奏章的皇帝,他還是更習慣儘可能地把這些工作派發下去,羣策羣力。

但是這也就意味着他要承擔着更大的壓力,他需要爲別人犯下的錯誤負責,也意味着他有更多的精力把目光投向更加長遠的地方,規劃着更令人咋舌的計劃。

因此在後宮姊妹們心中,陛下開心就好。

陛下開心,大家也就開心。

不然的話,大家也不會這麼積極的投身於內府的建設之中,甚至包括沈婺華這種明顯並不想多問世事的人,都在內府的建設中出了很大一份力,幾乎一個人撐起來了整個慈善堂,徐素等人趕過來接手、沈婺華退居二線也已經是大漢北伐之後的事情了。

到現在她的名字還被鐫刻在各處慈善堂中,供人敬仰。

顯然即使是沈婺華這種生性清靜無爲之人,也會努力爲陛下分擔一些事情,更不要說別人了。

“陛下,一切都會變的好起來,天下真的會徹底太平,對麼?”尉遲熾繁靠在李藎忱的肩頭,喃喃說道。

他們都是從亂世之中走出來的人,說一千道一萬,所做的努力都是爲了能夠改變這一切。

“你覺得呢?”

“可是戰亂似乎依舊沒有停止,今日有西北的戰爭,明日就有遼東的戰事。”尉遲熾繁忍不住感慨一聲,“報紙上的文章妾身已經看到了,高句麗想要搶佔遼東礦石,大漢和高句麗之間,恐怕免不了會有一戰吧?畢竟······”

尉遲熾繁不由得壓低聲音:“夫君都已經造了這麼久的勢了。”

李藎忱登時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被看穿的感覺也不怎麼樣。

對於遼東,李藎忱當然勢在必得。

來都來了,怎麼可能連後世華夏的版圖都開拓不了?再不濟,大漢也得比清王朝的版圖大一些吧?

但是想要拿下遼東,就意味着大漢要主動邁出長城、向外發起進攻。這對於久經戰亂、國內也不過剛剛穩定下來的大漢來說,顯然並不是能夠獲得很多支持的選擇。

礦石有多重要,不見得所有人都能夠理解。

關外的土地有多肥沃,也不見得所有人都能理解。

甚至契丹和高句麗按照歷史的軌跡又分別會在華夏乃至於整個東亞的歷史上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也沒有人會看得到。

其實李藎忱真正看中的並不只是遼東肥沃的土地以及儲量巨大的礦產,以現在大漢的人口,還不至於到人口密集到必須要開墾遼東的地步,而且本身還有南中、嶺南等地分流,再加上北方也因爲多年的戰亂元氣大傷,只是恢復就需要至少兩三代人的時間,現在朝廷就算是拿下了遼東,也不可能大規模開墾。

至於礦產,雖然很重要,可是大漢至少還有河東的煤礦以及南中的各種銅鐵礦,並非沒有替代品。尤其是大漢的工業也不過纔剛剛從以木材爲主的加工行業向以礦石爲主的冶煉行業轉變罷了,對於礦石的需求還沒有後世那麼猛烈。

李藎忱真正看中的,也無人能夠說得,其實是契丹和高句麗。

契丹是個什麼民族,自然不用說了,一旦給他們機會,這些關外的狼就會狠狠地撲上來咬一口,歷史上的契丹曾經是北宋頭上多少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這種狼,早早地打掉最好。

大漢的戰略目標在西方,家門後院外蹲着的狼,萬萬不能養大。

安史之亂不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訓麼?

至於高句麗,自然更不用說。

李藎忱看中的主要還是高麗半島。

且不說這個地方富饒還是貧瘠,這可是遼東和青州天然的屏障啊。

海東屏藩可不是說着玩的。

歷史上從唐到明再到清,中原王朝爲了維護海東之安穩,和東面那條狼打了多少次?

所以李藎忱必須要把這個遠征東瀛海外的跳板早早地握在手中。

等到大漢海軍的規模更大之後,就是時候蕩平東瀛了。

拿下跳板,爲華夏東方後院之穩定打下堅實基礎,並且構築起一條面向外海的防線,這纔是李藎忱急於平定遼東的真實目的。

他相信歷史上的隋煬帝和唐太宗也應該都看到了這一點。

東方不定,何以向西?

不過這些李藎忱還不能說。

他不能展現的過於全知全能,這樣只會把自己神化。

李藎忱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成爲一個能夠帶來勝利並且帶動大家迎來繁華盛世的聖人,而不是一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

世上真的有了神仙,那麼就會有很多人渴求成爲神仙。

佛教、道教的昌盛,不都離不開這種思想麼?

李藎忱必須要讓所有人意識到,富裕,不是求神拜佛能夠帶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打拼來的;強大,不是通過神仙保佑帶來的,而是自己努力變來的。

世上可能會有那麼一些聰明並且可以在問題發生之後及時做出判斷的聖人,但是並沒有真正的神仙。

如果不能貫徹這樣的想法,工業和科學技術還怎麼發展?

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麒麟才子”徐陵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二零一一章 梟雄夢碎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
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麒麟才子”徐陵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六五零章 窩囊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二零一一章 梟雄夢碎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