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周泰發瘋

突擊隊和援軍合兵合兵一道,往上谷退卻,李亦奇才知道魯肅自他走後,估計時日,派出遊騎打探消息,同時調來曹仁和曹洪的毒箭兵,駐守上谷,吩咐他們一有皇帝的消息,立即出動,使用毒箭,不必顧忌,見鮮卑人就射,以此開道。許褚則把“金批令箭”還給皇帝。

退回上谷,由於所獲甚多,關係重大,兵力不足,就繼續向幽州范陽後撤,魯肅也領軍從代郡後撤,兩軍於途中會合,見了皇帝平安無事,魯肅倍感欣慰,取出皇帝臨行前交給他的聖旨還回給皇帝,李亦奇大笑道:“魯卿,看來我們君臣的收穫不差啊,哈哈哈。”

部隊後撤到范陽,共得鮮卑女子近三萬,和在路上大不一樣,所有的鮮卑女子安頓下來,立即用女兵照看她們,和顏悅色,不打不罵,讓她們洗乾淨身體,每人發了三套衣服,甚至內衣也發了二套,還發有零用錢,豐富的營養餐餵養她們,住得也不錯。

鮮卑女人被弄得莫名其妙,她們驚訝地發現,她們的男人費盡心思都得不來的生活,一下子就讓她們擁有了?

世上沒有這麼好的事!她們必須爲她們的男人所犯的事而付出代價,在把她們養得氣色變好之後,將在天津拍賣,然後裝上海船,運回建業,再出售。

換言之,鮮卑女人將全部成爲了奴隸。最漂亮的,將被高價賣出,成爲權貴和富翁的玩物;另外的,如果她們幸運的話,可能會被小民買回去當婢女或者納爲姬妾;不幸運的,賣不出去,會成爲各個工場的工人,靠出賣勞力過活,卻不會有帝國的“福利”之光照耀她們。

她們當中一部分的下場可能更慘,將淪爲妓女!各間財大氣粗的青樓和“娛樂公司”,急等着把她們收進來,以補充新血。

須知自李亦奇掌權後,下令轄區內原住民人人均有人身自由權,包括婦女,又由於全民男女老少都有“福利”,因此本地做“雞”的女人數目急劇減少,畢竟這個行當不是什麼光彩的職業,而且帝國缺少勞力,很容易找工作。

青樓在內戰期間,還能從西蜀和中原地區購進女人到江南充當妓女,官府也睜一眼閉一眼。可是好景不長,內戰結束後,皇帝的敕令下達,賜予九州所有順民以權利,婦女們在明白了她們的權利以後,青樓的妓女數目再度減少,青樓只能以“利”誘之,卻不能強迫之,否則就是觸犯帝國法律。

和歷代王朝不同,帝國做到了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有着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不受地方政府管轄的檢察院、法院、ICAC,當任何一個人在代表了維護子民權利的“鄉議局”(這機構就是皇帝專門用來對付地方官的,用意是避免‘天高皇帝遠’,鄉議局無權對抗中央)前抗議時,任誰都會感受到帝國法律的壓力。

現在出現大批鮮卑女人,官府保證10年內不會讓她們得到赦免,怎麼不讓特種行業心花怒放?

早得到消息的各路人口販子就象鯊魚般嗅到血一般在等着購買鮮卑女人,也可知而知,捉到鮮卑女人的軍隊將從中得到豐厚的收益,皆大歡喜。

在鮮卑慘遭洗掠時,在幷州的田豐一樣有不蜚的收穫。

他的二個軍騎兵被鮮卑、匈奴聯軍十四萬牽制住,不得動彈,以致於軻比能在幷州大做壞事,田豐不得不把前線的步兵收縮回防,能對付騎兵的只有騎兵,田豐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建業兵部發出調令,調動了駐袞州、豫州的66軍周泰、文聘領二萬騎兵前來增援。

不想部隊這邊到來,那邊軻比能已經退去,雖然不知軻比能發生了什麼事,田豐對周泰、文聘二將道:“鮮卑人在我們幷州大鬧,不還以顏色,難消本官心頭之恨,如此有勞二位了!”

兩將齊聲道:“總管大人放心,必定讓您如意!”

話音剛落,元軍二萬騎兵就撲向當時聚居在汾河上游的匈奴人聚居地。

留守的匈奴軍有一萬多人,在右賢王去卑率領下出戰,對上了周泰一萬人。

去卑素來爲人精細,小心謹慎,他以五千人誘敵,八千人於路兩旁小山上伏擊。

周泰不明就裡,見到眼前匈奴人穿着破破爛爛,並無防護,叫喊而來,當中的去卑,手執彎刀,裝模作樣前來搦戰,見周泰上來就跑,周泰大笑道:“匈奴兵不過如此,諸君隨吾殺敵!”

元軍衝向匈奴兵,匈奴兵一鬨而散,當元軍停下不追,匈奴兵近前用學會的漢語叫罵,不時射上幾箭,氣焰十分囂張,周泰大怒道:“討厭的蒼蠅!不捉到你們勢不罷休!”下令部隊不得停留,全力追擊!

不覺追入了山道,道路不算很寬,拉成了長長的隊伍,參謀唯恐有埋伏,向周泰進言道:“將軍,敵軍用誘敵之計,恐怕……”

周泰看看環境,不以爲然地道:“這些山哪是山,騎馬都能上山,匈奴人能耐我何!”繼續追擊。

果然,進入一個寬闊山谷處,只聽得牛角號吹起,兩側小山出現了成排的匈奴伏兵,去卑也返身殺回。

一枝枝箭矢呼嘯着飛來,箭力密集,天空中箭雨紛飛,射向元軍。

這個距離是匈奴人精心測量過的,應該是匈奴人射得到,而元軍卻還擊不到。

果然得逞,元軍的還射箭射不上小山頂。

去卑算計不錯,可惜卻失於計較:遠距離射箭,匈奴人的箭,能有多大箭力射穿元軍護甲裡的鋼板?元軍竟沒多少人死傷,倒把元軍的戰馬射死射傷了一些,軍佬們在心痛之餘,暗暗慶幸,無不盛讚皇帝的仁心慈善,不以勝利爲重,爲保他們性命,不讓他們輕易卸下鋼板,否則死傷的人數必定倍增。

匈奴人快射五輪箭後,發起衝鋒!

自高處而下,真如鋪天蓋地一瀉千里,以泥石流般的摧枯拉朽的之勢,勢不可擋地衝過來了!

元軍當然識得厲害,人人臉上變色,這不是開玩笑的。匈奴人衝下來的力量,任何護甲也被破開!

不等最高軍官傳令,識事務的軍官們大聲呼喊着:“向我靠攏!”揮動自己馬刀,召集士兵組成密集防禦圓陣,士兵們就近加入,片刻間,一個個圓陣組成,山谷中再無一個落於陣外的閒雜士兵,顯示了元軍可怕的訓練水平!

在陣最外邊的元軍左手上小盾,右手執刀,冷靜地注視着衝來的匈奴人,不時撥飛射來的弓箭,他們將經受匈奴人最直接的打擊!

陣裡邊的元軍齊刷刷舉弓朝天,如果仔細測量,會發現他們幾乎個個都是朝天45度角,沒有哪個達不到標準的,剎那間,一個充滿靜態之美的泥塑羣雕像現於世間!

然後靜態之美消失,動態之美展現,士兵們鬆弦放箭,再上弦,緊張地做着往復工作。隨着匈奴人的接近,圈子次外邊的元軍的箭實施平射,如果射中,由於匈奴人衝力極大,等於相對地提高了箭速,所以中箭者不死即重傷,紛紛墮馬。

匈奴兵一衝而至,衝前的匈奴兵舉起了長矛,由豎直長矛變成平放。

最外圈的元軍睜大了眼睛,緊緊地盯着匈奴兵長矛所向,當長矛捅來的一瞬間,用力揮刀,他們都受過擋格的訓練,訓練了不知多少次,現在是拿出訓練結果來了。

此刀大有講究,不能砍,因爲以匈奴(木製)長矛捅來的速度,一砍之下,必會砍斷,然後下一截照樣捅來,雖無鋒利的矛頭,可是有速度,被捅中就不能預知結果!

所以是用刀背或者刀脊盡力把長矛蕩起,而不能砍,匈奴長矛一旦捅不中,飛躍的奔馬撞中元軍戰馬,由於組成密集隊形,最多能影響一層,卻無法突破整個圓陣。

元軍陣形如同海邊礁石,奮力抗擊了匈奴的萬丈波濤的可怕衝鋒,匈奴的長矛衝鋒沒有對元軍造成多大的損傷,畢竟元軍“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訓練不是“流0野”(假貨)來的。

兩軍糾纏在一起,二萬多人奮勇拼殺。

元軍裝備精良、防護嚴密、訓練有素,可是對上的匈奴人也非等閒之輩。

這批匈奴人均是精兵,很多還是老兵油子,作戰經驗豐富無比,所以留守,專用來保衛族人。

他們每每對砍上幾刀,見打不過即刻撤馬就溜,如果元軍一對一追出去,馬上有三四個匈奴兵上來圍毆。如果是三四個元軍去夾擊一個匈奴兵,這個匈奴兵必逃,絕不會要面子充好漢。

不僅如此,匈奴兵經常施放冷箭,他們換刀換弓切換時間很快,想打就打,想射就射,在短距離內放的箭元軍裝甲也不一定能擋得住。

幸好!元軍大頭頭李亦奇也是無賴一個,在他的教育下,元軍和匈奴兵一樣,一對多必逃,儘可能多對一,至少做到一對一,放冷箭也不在話下,所以陰對陰,誰怕誰?此爲正常打法。

雙方馬力差不多(元軍的馬力勝過匈奴,但元軍負重大),匈奴馬小,較爲靈活,轉向控制方便,逃跑容易,元軍不易殺死他們!

現在匈奴人由蒼蠅變成了跳蚤,跳上跳下,雖然不能對元軍這個龐然大物造成什麼威脅,但不時能咬上幾口血,當然元軍有時也打死他們,弄得滿手血。

周泰打得幾乎吐血,匈奴右賢王去卑如同怪蟒纏身,明明打不過,卻每每能在周泰取勝之前溜之大吉,然後重整旗鼓,又來邀鬥。

元軍和匈奴兵打得好看煞人,熱熱鬧鬧,刀光閃爍,箭來箭去,卻如同戲臺班子在臺上演武戲——無傷亡!

從上午打到下午,雙方迤邐殺出十幾里路,殺到人累極箭耗盡,卻是匈奴兵一萬三千人最多死傷千多,元軍一萬人死傷不到五百,戰果空前慘淡!說出來簡直不能讓人相信!

然而,打下去,去卑的心中發虛:因爲他這種招數,對付一般漢軍非常有效,漢軍後勁不足,往往是匈奴人笑到最後!可是現在的元軍,韌性極足,戰鬥意志堅定如初。

他的對手,元軍大將周泰是個豪氣之人,不喜歡這樣的戰鬥!他殺得雙目噴紅,被這種無賴招數,氣到腦門冒火,很不爽快!

周泰猛地把頭盔摘下,往地上一扔,哇哇大叫道:“今天老子若不能殺盡匈奴兵,勢不還軍!若有食言,有如此盔!”他狠狠地解除了身上鋼板護甲,扔掉了自己的重重大刀,用上了馬刀,輕裝上陣,追上匈奴兵,一連砍死了五個!幾乎把去卑嚇死。

他聲如巨雷,整個山谷都是他的回聲“……勢不還軍!若有食言,有如此盔!……”原本打到有些動作僵硬的元軍,士氣大振!鼓起餘勇,打出了一個高潮!

只見元軍與匈奴銜尾相咬,窮追不捨,死了戰馬的騎兵變步兵,走曲線去截擊匈奴兵,路上若有落箭,撿起來就射。

戰場馬上變得比先前血腥十倍,若許是厭惡了這種無聊的打法,寧可死了算數,一個元軍騎兵硬扛三名匈奴騎兵,當他倒下時,匈奴騎兵還來不及慶祝勝利,卻發現他們被十個血紅了眼睛的元軍騎兵團團圍住……如此的例子並不少見,元軍騎兵奮不顧身,硬橋硬馬,以一對一不在話下,以一對多臨死前也要拉一個做墊背。更何況還有弟兄們的掩護,參與羣毆!

此後一小時,雙方傷亡人數居然和以前的傷亡人數一樣,終於,匈奴兵吃不住勁,而元軍如同得了狂犬病一般瘋狂地見匈奴人就噬!他們經常一刀換一刀,一命換一命,匈奴兵一刀砍來,元軍自殺式連擋也擋不擋一下,回敬一刀!

可是,元軍身穿有鋼板的護甲,匈奴人大部分人沒有象樣的護甲,如此說來,匈奴能傷元軍,可是自己必死無疑,須知元軍是實行“殺人質量三包”的。

元軍已經打瘋了,精神亢奮,要不是他們倒下,要不就是匈奴人倒下,不死不休!

大吃不消的去卑命令號手吹響牛角號:撤退!

匈奴兵呼嘯而退,低着頭,伏在鞍上往北狂奔,頭也不敢回!開玩笑,後面一大羣精神病人拿着明晃晃的刀子,拍着胸膛大叫道:“來殺我吧,來殺我吧!”任誰看見,都會心中發毛。

周泰和一名匈奴兵拼鬥,眼看得手,突覺手上一輕,居然是馬刀連拼多人,不堪使用,斷成兩截!(他的刀子不是極品)

他的對手被他嚇破膽,見周泰刀斷,竟不敢趁機佔便宜,而是拍馬轉身就逃,逃得二步,頭上重重捱了一下,幾百個金星冒出,卻是周泰把手中斷刀當飛刀,刀把砸中了那個匈奴兵。

沒把他打下馬,匈奴兵夾馬狂逃,周泰哈哈大笑地罵道:“逃你X的膽小鬼……”

士兵們靠攏過來,請示道:“將軍,是否收兵?”

周泰往地上吐了一口白白粘稠的口水,怪笑道:“收兵?!收個鳥毛,老子說了,今天不殺盡匈奴兵,勢不還軍!跟我追!”

有什麼樣的將軍就有什麼樣的士兵,更因爲殺不夠多,士兵們的怨氣並沒有完全消去,現在被將軍下令追擊,無人抱怨,而是欣然從命。

周泰從地上撿起馬刀一把,招呼道:“弟兄們,跟我來!今天不把匈奴人的屁股X個稀巴爛,我們決不收兵!”帶頭衝出。

大羣瘋子轟轟烈烈地追擊匈奴人去了!沒馬不能加入瘋子行列的元軍氣得捶胸頓足,只得留下打掃戰場,把沒死的匈奴傷兵全部捅死了事。

逃出了十里外的匈奴軍停步,收攏隊伍,清點傷亡人數,剛剛報數,只聽得南方馬蹄聲響起,漫天灰沙揚起,元軍追來了!

猶有餘悸的匈奴人不敢應戰,也無力應戰,拼命向北逃,元軍窮追不捨

太陽落下了,月亮升起來了,戰鬥了一天的兩軍在馬上進食,吃着隨身攜帶的食品。

當晚的月色又特別好,月光下清可見人,追到半夜,元軍還在後面緊追不放,去卑就算是泥菩薩一個,也都有火!大叫道:“孩子們,元軍真不地道,想斬盡殺絕,我們匈奴勇士不是孬種,回去和他們幹過!”

被元軍趕得一肚子火氣的匈奴人迴應道:“大王,回去幹他們老母!”

兔子急了也會踹人二腳,更何況人呢?

急眼的匈奴人回馬拼命,元軍紛紛舉刀爭先恐後地向匈奴人衝了過去。頓時,刀光在夜幕下暴起,殺聲震天、哀嚎遍野,難解難分。

周泰衝得最前,殺氣直衝雲宵,撞入敵陣,一連斬死三個匈奴兵,以去卑爲首的五六個匈奴大將才聯手敵住周泰,匈奴人的馬術固然極精,人多勢衆,可是周泰身爲三國羣英之一,自有他的過人之處,勇猛和力量都不是常人可擋的,竟和圍攻他的匈奴人打成平手!

三國英傑,大顯神威!

他的刀舞得起霧生雲!全身真力如錢塘大潮般的向外蜂涌而出,周圍全是他駭人的力量,呼呼風聲,一人壓住五六人!匈奴人全靠輪換才勉強接下他的攻勢,若是一對一,任誰都敵不過他。

元軍當然不可能坐看匈奴人圍攻自己的主將,一羣騎兵吶喊來援。

見勢不妙,一個狡猾的匈奴人下馬,貼地滾進,從後面暗算周泰,不想周泰如同長了眼睛一樣,反手一刀,敵住來刀,險把匈奴人的刀打飛。見傷不了人,就傷馬!匈奴人借周泰抵擋其它人之際,一刀插入周泰馬的屁門裡!

戰馬吃疼,長嘶跳起,正殺得前仰後伏的周泰被顛下馬去,得手的匈奴人還沒來得及歡喜,只覺胸口一疼,卻是周泰一刀插入他的心臟,同時,二刀斬中周泰左右肩頭。

兩個匈奴人大喜,正要加勁下斬,發覺用力處一空,周泰已經脫身,他靈活得就象個猴子,左蹦右跳,殺得一片血雨飛濺,砍人砍馬,匈奴人被他弄得手足無措,元軍的騎兵已至矣!

去卑帶匈奴人恨恨而去,元軍士兵到來,見到自己主將全身浴血,大受振奮!如同野獸般低吼着追殺匈奴人。

周泰雖然已經進入發瘋狀態,還有三分清醒,見自己是皮肉傷,命士兵用急救包給自己包紮傷口,以利再戰。

江南有“科學”,以人爲本,關心士兵,士兵們每人都帶有一個急救包,包內有“硫黃消炎蜂膠”,止血粉、消毒布帶、小瓶從海帶提純的碘加酒的所合成的碘酊(不純,經常變質,軍隊有時不得不用肥皂水或者鹽水消毒)、狗皮膏藥等藥品,一條止血帶,人人都學過戰場救護,所以,很快周泰又生龍活虎。

士兵們找了件護甲給他套上,又去打,匈奴人只能逃了,瘋狗般的元軍在後面大喊大叫地追殺,戰場留下不少屍體,幾名一拐一拐的無馬元軍拿着刀子,一路捅路上匈奴人的屍體,偶然傳來一聲慘叫……

勉強追了一段路,實在疲倦至極的兩軍不得不先後下馬休息,然而他們還是能夠互相望見。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守土有責,自覺回覆了元氣的去卑在元軍又追來時,憤而應戰!

還是昨天的翻板,匈奴人以“跳蚤”戰術纏住元軍,稍爲清醒的元軍也耐心地與匈奴人戰鬥,避免傷亡,打着打着,很快演變回元軍發瘋地追着匈奴人打!他們用盡一切辦法,想的是讓匈奴人下地獄,爲此賠上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

你逃我追,經過一處匈奴人定居點。軍士問:“將軍,是否停下不追了,我們去清剿匈奴人?”

看看周泰,吡牙咧嘴,眼睛爆血,獸性大發地怒吼道:“停什麼停!繼續追,追上匈奴人,X光他們!”他的馬傷重死了,戰友也死了不少,不報仇,枉爲軍人!

帝國的精銳部隊在匈奴人後面窮追不捨,匈奴人且戰且退,兩軍日夜惡戰,從早打到晚,從晚打到早,只要一回復力氣就打,往北去了……

第2節 圈套第23節 周瑜的下場(一)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節 羅馬內戰(二)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67節 羅馬行省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9節 不謀而合第4章 說明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36節 新野絞肉機第57節 奧古斯妲(二)第51節 朕來溝(一)第8節 定鼎貴霜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2節 克什米爾之鷹(二)第5節 炮擊無功第2節 得失兩心第33節 歡樂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4節 波斯血原第3章 番外話第27節 無功而返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7節 孫策之死第15節 慶祝勝利第37節 大元立國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25節 結業證書第8節 致命絞索第4節 吃荊州菜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22節 痛擊棒子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45節 南洋終局第17節 居仁堂會議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18節 戰地秀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65節 豔后無雙第23節 周瑜的下場(一)第19節 孟獲之死第7節 初識劉備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17節 可愛小兔第4節 工兵開路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27節 走親戚(二)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37節 告發她是因爲我想在她那兒留宿第3章 說明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34節 頂峰(一)第24節 百團大戰第6節 貴霜風雲之京師事變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25節 雷霆猛女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61節 埃及諸事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68節 發羅拉城的元老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25節 戰前動作第49節 小人得志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一篇好文第15節 在風暴中……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11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37節 過大年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71節 攪屎棍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
第2節 圈套第23節 周瑜的下場(一)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節 羅馬內戰(二)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67節 羅馬行省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9節 不謀而合第4章 說明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36節 新野絞肉機第57節 奧古斯妲(二)第51節 朕來溝(一)第8節 定鼎貴霜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2節 克什米爾之鷹(二)第5節 炮擊無功第2節 得失兩心第33節 歡樂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4節 波斯血原第3章 番外話第27節 無功而返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7節 孫策之死第15節 慶祝勝利第37節 大元立國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25節 結業證書第8節 致命絞索第4節 吃荊州菜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22節 痛擊棒子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45節 南洋終局第17節 居仁堂會議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18節 戰地秀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65節 豔后無雙第23節 周瑜的下場(一)第19節 孟獲之死第7節 初識劉備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17節 可愛小兔第4節 工兵開路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27節 走親戚(二)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37節 告發她是因爲我想在她那兒留宿第3章 說明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34節 頂峰(一)第24節 百團大戰第6節 貴霜風雲之京師事變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25節 雷霆猛女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61節 埃及諸事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68節 發羅拉城的元老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25節 戰前動作第49節 小人得志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一篇好文第15節 在風暴中……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11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37節 過大年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71節 攪屎棍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