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羅馬內戰(二)

快!用力!”

號角聲在遠遠地傳了出去,海面上,船隻如鯽,百舸爭流,破開陣陣白浪,向海岸線衝去,情景慰爲壯觀。

使用的是撓槳風帆船,有風時用帆,無風時划槳,不能持久,但用在地中海這個大湖裡還是足夠用的。

前鋒旗艦甲板上一個將軍,一身褐色皮膚,長着大鼻子,眼睛象黑梅子,身體壯得象頭牛,他是個希臘人,名叫魯梅尼斯,現在他奉命進攻戈狄安。

在甲板上來回走動,大聲吆喝划槳奴隸快點。

已被元老院宣佈廢黜的羅馬前皇帝馬克西米努斯雖然在政治上殘暴不仁,但軍事上絕非庸手,他立國之初,馬上組織了一支快反部隊,裡面的騎兵、步兵和工程兵、輜重部隊等軍種一應俱全,更有着強大的海軍艦艇部隊,這對於他控制地中海這個內湖處於有利地位。

魯梅尼斯更是他慧眼識英才提撥起來的一個野蠻人將領,是希臘人和阿蘭人的雜種,打起仗來頂呱呱,遠勝那些長於深宮婦人之後的羅馬貴族。

眼下的魯梅尼斯眺望海灘,兇睛掠過一絲不屑的目光——前方,戈狄安的部隊正在準備防禦。

他們是由戈利安的兒子小戈利安率領,一個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一個夢想着馳騁沙場,凱旋而歸接受美女鮮花洗禮的不切實際白日夢者。

此刻他在海灘上,諸人簇擁着他,一種自以爲偉大的情感激盪着他的心。

防守者在淺水灘上打下木樁——不過起不到阻攔地作用。眼下正在漲潮。海水高擁,進攻者地船隻直達海灘。

沙灘上,斜豎起一排排的尖木樁。尖端的那頭對準海地方向,掘出一道道的壕溝,部隊就緒,都是弓箭兵、擲矛兵和投石兵,他們緊張地看着自己對手的到來。

“譁”的一響,旗艦衝到沙灘上。士兵們撲通撲通地跳下去,就象一袋袋米被粗暴地丟出來一般。

灘頭上小戈利安部隊的箭矢適時在船上落下!

嗖嗖聲響中,立即慘叫聲大作,落船時疏於防範,大有可乘之機,要不在準備下船時中箭,要不在落船後中箭,有名士兵就在跳的當兒中箭。一頭栽入水中,再也沒有浮起來,只有一灘血在海水裡……

魯梅尼斯跳到沙灘上,手執盾牌往上一攔。奪奪兩響,兩枝箭釘了上去。他眉頭都不皺一下,招呼一聲,士兵們紛紛跟着他向上衝擊。

離灘頭防守部隊越近,射來地扔來的東西越多,箭枝呼嘯而來,投矛重重地擊在盾牌上,擲石兵的石頭也開始攻擊他們,擊碎頭盔,擊破護甲,攻方的傷亡持續上升。

但……越來越多的部隊登上了灘頭陣地。

魯梅尼斯吹了一聲哨子,兵士們向他靠攏聚集,盾牌疊上架起,片刻擺出了一個三層盾牌的龜甲陣。

然後舉起來,龜甲陣!前進!

在上面防禦的人可慌了,打擊的力道愈發加大,箭、矛和石頭象雨點般往龜甲陣投射,劈劈啪啪,蓬蓬砰砰,聲似雨打芭蕉,呆在龜甲陣裡地戰士們默默地忍受着,怒火在他們的心中迸發,機械地移動着他們的步伐。

魯梅尼斯的盾牌上有小豁口,通過它,冷靜地觀察敵情,然後他吹了一聲長長地哨子。

聽到自己的長官地哨聲,立即成羣戰士們有如胡蜂巢般飛出噬人的胡蜂,嘩地一聲散開了,又似出柙的猛虎,向着敵人撲去。

魯梅尼斯掂掂自己手上的短矛,覷得較親,脫手而出。

鋒利的矛頭一下子扎進了灘頭上一個首領模樣,在那裡指手劃腳指揮的傢伙,他慘叫一聲,仰天而倒。

軍士們士氣大振,爭先恐後地向上爬、衝鋒!

灘頭把守的部隊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將東西射出去、擲出去和投出去,但無濟無事,攻灘部隊的勇士壓倒了一切,有的士兵,中了箭猶自向前衝,全部戰死的士兵都是身體前面中創而亡。

他們衝進了敵人羣中,左砍右殺,滿腔的怒火通過他們手中的兵器發泄到敵人的身上!

揮起短劍,帶出漫天血霧,短矛扎進敵人的身體裡,將他們釘在地上!

殺!殺!殺!

守灘部隊大亂,人人戰慄,前面的人逃不掉,就跪在地上雙手舉高求饒,後面的見勢不妙,紛紛腳底抹油——撇!

在沙灘頂的小戈利安頓時大怒,喝到:“跟我來!”(倒是帶種)指揮自己的一羣私兵,迎擊瘋狂上攻的魯梅尼斯部。

看到那位一身光鮮鎧甲,頭頂火紅冠子的對手,魯梅尼斯冷冷一笑,盾牌上舉,輕輕鬆鬆地擋住了對方居高臨下的一擊,然後還以顏色,返還一劍,噹的一響,重重砍在盾牌上。

小戈利安只覺得一股巨力自盾牌上傳來,腳底一歪,居然就在沙灘上坐下了!

他的部屬心中大駭之下,無不來救,可是跟着魯梅尼斯的都是老兵,老打仗的傢伙,豈能讓他們去幹擾自己的長官,對上那些末經戰陣,攻擊無力的敵人,結果沒有一個能夠幫得了小戈利安。

魯梅尼斯暴喝着,虎吼聲中,大劍無情地砸落在小戈利安的盾牌上。

可憐的小戈利安完全被壓制住了,別說逃,就連反擊也不成,唯有舉着盾牌硬架硬擋。

一劍、二劍、三劍……

小戈利安擋了五劍,身體被半埋進沙裡,盾牌掉在地上。

魯梅尼斯猶如蒼鷹撲兔般在他邊上落下,大劍準確地一插,把小戈利安釘在了沙灘上!

劍把晃動着,魯梅尼斯用手指擦拭一下飛濺到他臉上的鮮血,輕輕地舔舔。對着目瞪口呆的敵人猙獰地一笑。

人們呆了一下。發一聲喊,四散而逃。

……

當小戈利安戰敗地時侯,他地父親戈利安正在城裡享受着悠閒的生活。

迦太基城。這個原本羅馬人的死敵迦太基國地舊址,當年羅馬人攻戰迦太基城後,放火焚燬城池,拆毀城牆,並將鹽灑在土裡,再用犁去犁過。以示不讓迦太斟人死灰復燃。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迦太斟人徹底覆沒,而羅馬人的後代卻在舊址上重新建立了新城。

今天的新迦太基城,作爲戈利安皇帝陛下的都城,建設得美崙美,寬大的八馬車石板路、大理石的雕像、壯觀地噴水池,其中戈利安的別墅。以其無比華美和廣闊的浴場、三座長100英尺的宏偉的大廳和一座由200根昂貴的被稱爲大理石四絕的石

着的廊柱而聞名於世。

在元老院宣佈他爲皇帝后,他就在別墅日夜笙歌,款待四方賓客,將他好客地美名傳遍四方。至於軍事上,就交給他的兒子負責。在戈利安看來,篡位者馬克西米努斯遠在萊茵河——多瑙河一帶,遠隔大地和大湖,根本不能威脅到他,就算要找人算賬,也得先幹掉元老院再說。

現在的他身穿紫袍,威容赫赫,衆人應和,他頻頻舉杯,腥紅的葡萄酒——宛似戰士們地鮮血……

一陣喧譁聲打斷了悠揚的音樂,戈利安不悅地看看他地總管,一個努比亞黑人,總管會意,匆忙出去,很快蒼白着臉跑回來,對自己的主人耳語一番。

戈利安伸直了目光,呆呆發楞,半響後身體一軟,暈了過去!

宴會不歡而散,人們將他擡進他的書房裡讓他休息。

醒來的戈利安接連下達了幾個命令,調動了四個軍團的部隊前去阻截敵人。

半天的功夫,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傳回來,他的四個軍團被輕易地粉碎了,有二個軍團被打到全軍覆沒,一個軍團譁變,最後一個軍團乾淨利落地散了架,所有的兵力盡皆灰飛煙滅,現在敵人已經進城了!(他的軍隊號稱十個軍團,實際不到五個軍團)

聽到消息的戈利安哀嘆着,一切的榮華富貴都已經離他遠去,想到被俘後的悲慘命運,我們的戈利安皇帝真是不寒而慄!

真是“沒有三兩三,就敢上梁山”,這皇冠是這麼好戴,這紫袍是那麼好披的嗎?

急着他在書房裡團團亂轉,看着自己苦心收藏的先哲的典藉、精美的圖書、裝飾豪華的大理石柱廊、金光閃閃的燭臺和旁邊待侯的漂亮女僕……

不,不,不能讓這些東西落入敵人的手中!

下定決心的戈利安恢復了皇者的風範,這一刻他比任何時侯都更象皇帝,他招來了他的總管,目光銳利,態度威嚴地對他下達了命令!

總管瞪大了眼睛,但見他的主人一臉的堅決,就鞠躬退出。

瞬息之間,優雅寧靜的別墅裡慘叫聲大作,先從廚房開始,哀嚎聲響成一片,驚慌的叫聲、哭聲、器皿的倒塌聲……沒死的僕人們在逃散的途中,紛紛被劍殺死,被弓箭射死……戈利安的那些美麗的姬妾,被殘忍地殺死,房間裡傳來了她們淒厲的悲聲。

不久,聲音停了下來,隨之而來的是瘮人的寂靜,嚎叫聲也消逝了,然後再響起了一陣腳步聲,那是兇手們在搜索還沒有有人倖存。

又是一陣慘叫聲,兇手們在自相殘殺。

煙柱升了起來,別墅被點着了火,然後一臉鮮血的總管帶着四個人闖進了書房,在他們的主人面前跪下。

戈利安莊重地點頭,示意他們動手。

五個奴隸服待他們的主人歸天……

然後他們離開書房,在房門口處刺死彼此!

……

戈利安身死,他的臣子和部下羣龍無首,遂向魯梅尼斯歸降,雖然保得一命,可是所有的人都被賣爲奴隸,魯梅尼斯縱兵大掠迦太基城,搶走一切財富,地位高的有命生,地位低的被視爲芻狗,任意屠殺,城裡天天殺人,道路鮮血淋漓,整個城中腥氣沖天,昔日迦太基人的命運同樣落在了羅馬人的身上,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

撲滅了戈利安的造反,馬克西米努斯在軍事上得勢,可是政治上再佔不到優勢了。

戈利安的死不是沒有效果的,他的死,極大地鼓勵了羅馬元老院和各地高官貴族的勇氣,就在戈利安死後不久,羅馬元老院再度選出了新的皇帝……馬克西穆斯,一個羅馬大貴族,去領導羅馬人反對馬克西米努斯的暴政!

馬克西穆斯在阿魁利亞城組建了他的軍團,準備防禦,他並不打算在羅馬城裡和馬克西米努斯打仗,以他看來,在羅馬城和篡位者打仗,那是有病!

馬克西穆斯贏得元老院的高度讚揚,爲了表示對他的支持,元老院一致同意遷入阿魁利亞城裡。

當暴跳如雷的馬克西米努斯驅趕他的部隊通過了尤利安阿爾卑斯山腳向阿魁利亞城進發時,他們遇到了“堅壁清野”的迎接。

在他們面前,沒有一兵一卒的抵抗,找不到一個人,牛羊被趕走,食物被運出或者毀掉,水源下了鹽或者屎尿,橋樑被拆毀,房屋被搗毀,總之,馬克西米努斯找不到棲身之地,拉不到民夫,更別想得到吃的!

元老院中不乏打過仗的老兵貴族將軍,他們深諳兵法,在他們看來,馬克西穆斯的軍隊攻擊力天下無人可擋,可劣處也相當明顯,一支缺乏社會支持的軍隊能夠持久嗎?只要他們敢來打堅城——那些城市中儲備了從被放棄的村鎮集中起來的足夠的人員和食物,打下去,馬克西米努斯絕對是死路一條!

如果按照將軍們的設想,馬克西米努斯肯定有大麻煩,但有人卻不想這麼早讓馬克西米努斯敗北,不想讓羅馬過早地結束動亂,於是幕後黑手出現了。

向阿魁利亞城進軍路上,一次晨起禱告,祭司準確地將對方的準備說了出來,然後裝模作樣地道:“如果你去打阿魁利亞城,則必敗無疑!”

在整支部隊強烈要求反擊敵人的情緒裡,祭司這麼做冒了很大的風險,因爲他的主子很有可能逆天,幸運的是這回馬克西米努斯聽從了他的話,問道:“那麼我應該怎麼辦?

祭司又搞鬼搞怪地舞弄一番,告訴他道:“向西西里進發,和魯梅尼斯將軍會合,海地掌控,就可穩妥了!”

馬克西米努斯思忖一番,下令部隊改弦易轍,不再進軍阿魁利亞城,徑自向港口前進。

這下大出元老院的意料,他們沒有準備軍隊去阻截,唯有眼睜睜地看着馬克西米努斯將周邊船隻搜刮一空,向西西里而去。

西西里行省和魯梅尼斯掌控下的阿非利加行省(即突尼斯)在當時屬於羅馬的富庶之地,有那裡的糧秣接濟,馬克西米努斯的軍隊回覆元氣,在部隊中的一些竊竊私語有是有,但在控制範圍。

羅馬遂陷上了南北兩皇帝同時稱帝的尷尬局面,一個軍力強,一個支持多,誰都打不敗誰,內戰不停地爆發和上演,兵禍連年,民不聊生!

……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東方

第7節 孫策之死第14節 兩軍議事第24節 徵召令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18節 龍噬人心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20節 大舉進攻(二)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1節 美人計(一)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4節 元宮秋(二)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5節 代號:統一方便麪今夜登陸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14節 袁術來襲第21節 司馬折棒子(四)巨強第54節 插曲:違令作戰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26節 情與恨(二)第38節 再幹一票(四)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33節 天潢貴胄第53節 朕來溝(三)第28節 人渣皇帝第93節 內廷抽風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一篇好文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16節 破鎖丹成第78節 進城會談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節 寵殺曹植第17節 繼續向前----登陸第37節 大元立國第38節 收復高盧第7節 狄羅德瑪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3節 初戰告捷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37節 門神、封神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5節 大貴族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17節 可愛小兔第26節 建業開埠第10節 紅得發紫第64節 釣魚島事件第35節 再幹一票(一)第18節 女王,請蹂躪我吧第7節 三進貴霜第84節 淵源、報紙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11節 蔡琰勸夫第2節 初戰曹軍第2節 走馬上任第11節 吃了蔡琰第44節 夢露佚事第2節 圈套第15節 消滅彌加第45節 大豐收(三)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14節 兩軍議事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28節 人渣李亦奇第45節 南洋終局的感慨第2節 輕取華雄第33節 一件血案拉開的裂縫第20節 上天朝聖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0節 航渡中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11節 蔡琰勸夫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7節 前哨戰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7節 前哨戰
第7節 孫策之死第14節 兩軍議事第24節 徵召令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18節 龍噬人心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20節 大舉進攻(二)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1節 美人計(一)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4節 元宮秋(二)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5節 代號:統一方便麪今夜登陸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14節 袁術來襲第21節 司馬折棒子(四)巨強第54節 插曲:違令作戰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26節 情與恨(二)第38節 再幹一票(四)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33節 天潢貴胄第53節 朕來溝(三)第28節 人渣皇帝第93節 內廷抽風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一篇好文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16節 破鎖丹成第78節 進城會談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節 寵殺曹植第17節 繼續向前----登陸第37節 大元立國第38節 收復高盧第7節 狄羅德瑪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3節 初戰告捷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37節 門神、封神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5節 大貴族第13節 吾國民爲先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17節 可愛小兔第26節 建業開埠第10節 紅得發紫第64節 釣魚島事件第35節 再幹一票(一)第18節 女王,請蹂躪我吧第7節 三進貴霜第84節 淵源、報紙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11節 蔡琰勸夫第2節 初戰曹軍第2節 走馬上任第11節 吃了蔡琰第44節 夢露佚事第2節 圈套第15節 消滅彌加第45節 大豐收(三)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14節 兩軍議事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28節 人渣李亦奇第45節 南洋終局的感慨第2節 輕取華雄第33節 一件血案拉開的裂縫第20節 上天朝聖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0節 航渡中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11節 蔡琰勸夫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7節 前哨戰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7節 前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