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百團大戰

趁他病,取他命!

黃河被決之後的第三天,元軍副總參謀長賈詡到達荊州南郡,一抵步,就迫不及待地召開了軍事會議。

“請,請,請……”荊州行營內,蒯越滿面春風,請賈詡上坐,賈詡連忙推讓,最後兩人分左右坐下。

諸將也分別坐下,會場鴉雀無聲!

賈詡環顧一週,參加會議的將領濟濟一堂,有荊州將領的文聘、張允、徐庶、華英雄、黃忠、潘璋、牛金等,還有被通知到的張遼、魏延、凌操、淩統。

蒯越首先介紹情況,他說道:“經過換裝,荊州行營共有騎兵十三萬,步兵七萬,步兵其中有重步兵二萬,輕步兵五萬!還有水軍八萬!”

又指出根據情報,當面之敵,于禁引十萬軍隊屯於新野,李典、樂進引十萬軍守宛城、安衆,另外,曹操、郭嘉、典韋、曹休、曹彰、王凌引二十萬軍隊駐守從淮河起始到安風渡,曹軍共四十萬大軍,但馬軍僅五萬!于禁有一萬,李典有一萬,曹操有三萬,看來赤壁之戰令曹操的馬隊一蹶不振了!

他講完後,輪到賈詡講開了,他首先說奉主公之令來看視大家,大家辛苦了這類不得不講的廢話,然後他也介紹了揚州軍隊的整備情況:騎兵十六萬,其中有一萬女兵師;重步兵四萬,其中含一萬鬼佬師(鬼佬終於擴展至一個師,爲八千鬼佬,二千漢軍,戰時發下重裝甲(讓鬼佬先死)),輕步兵六萬,弓兵、攻城兵共四萬,總共三十萬步軍!

本來俘虜了二十多萬曹軍和川軍,除一部分補充了給荊揚部隊的損耗,大部分另有應用!

接着賈詡道:“本官今天來,是有事而來的!首先,我通報一件事,就是我軍一支精銳部隊,向曹操老巢許昌快速推進時!奸臣曹操因來不及調兵抵抗,就……就喪盡天良!決了黃河,以阻我軍行動,釀成花園口慘案!”

他強擠出幾顆眼淚道:“可憐黎民何辜!竟受此大難!這花園口慘案,死傷達幾十萬人!吾等誓殺陷萬民於水火的奸臣曹操!誅曹操!清君側!”

哇!竟有這等事,聽到這消息的荊州諸人都不禁驚呆了!

華英雄關切地問:“賈大人,那我軍損失多大?”相當多的揚州軍隊都是他訓練出來的,所以他最關心。

賈詡睜着眼睛說瞎話道:“由於託主公洪福,只損失了四百人,其它的全撤退回來了!”

哦,那不錯,大家都很高興!就蒯越和徐庶心中想:“你騙那些老粗還行,可騙不了咱!曹操會欲練神功,揮刀自宮?往自己緊要地方割上一刀?這絕對是主公做的,說不定就是賈詡你這個陰險小人一手包辦的!”

賈詡又宣佈第二件事,就是成立軍級作戰單位,每軍有五個師即五萬人,軍長領中將軍銜!

他在那裡說,張遼、魏延可就難受了!因爲他們就只在淮河南岸勝過曹丕一戰,比不得打過赤壁大戰的將領風光,不少都有中將軍銜了,而他們只是少將!

賈詡笑咪咪地道:“文遠、文長!”

二將慌忙起立,賈詡摸出了紙念道:“張文遠、魏文長因進擊新野,迫使敵軍丟棄房陵、上庸二地!又撤至淮河北岸,功勞甚大,特晉升爲中將軍銜!”

張遼、魏延心頭一塊大石落地!獲得了戰地提升,看來軍長有得當了!兩將齊聲道:“謝主公賞賜!誓死以報主公!”賈詡的隨從拿出了二顆金質將星,賈詡和蒯越一人拿了一個,請張遼、魏延上前給他們釘上肩章!!

二將笑逐顏開!有了三顆星星了!(元軍將級軍銜分准將、少將、中將、上將以及代表最高榮耀的元帥!)

大家鼓起掌來!賈詡趁熱打鐵道:“現在我宣佈!成立33軍,軍長華英雄!副軍長徐庶、黃忠!這是荊州行營第一個設置的軍!”

賈詡宣佈從荊州抽調三萬騎到揚州,而把張遼、魏延三萬人調入荊州,成立38軍,這是荊州行營第二個設置的軍!軍長張遼,副軍長魏延!以後再設立新的軍,那要看你們的努力了!只設二個軍,卻還有兵馬!這樣做,實際就是刺激了衆人野心,從而多立功勞,力爭當上新的軍的軍長!

最後賈詡說出了所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趁曹操新近遭災,去乘火打劫!

從人拿出地圖,賈詡指出道:“黃河決口,中牟、許都、陳留、東郡、歸德的廣大地區,全部遭災!實際上,豫州以下地區,已經和關中、冀州的聯繫已經中斷了!他們很難再增援了!我軍當迅速進擊宛城、豫州這些地方!按老規則辦,不打堅城,就打農村,切記不要貪戰!進入敵佔區後,靈活調配兵力,以團爲單位進行作戰!這次共出動二個軍,33軍和38軍,一共十萬人,有一百個團!我就把這次行動叫做百團大戰!”

當下大家又商量了一些細節,然後散會,諸將魚貫而出。

賈詡得意忘形大笑道:“百團大戰一起,來年曹操就要吃樹皮了!就一個冀州沒受過攻擊,能供養你這麼多人?青、徐兩州農村,都深受破壞!!能有多少作爲?”

蒯越大爲佩服地道:“原來仗還能這樣打啊!主公謀定而後動,甚至不用面對面交鋒,已經是穩操勝券了!”

元軍行動極快,六月初六,二個軍就陸續向曹操佔領區進發!33軍走育水左,往宛城,38軍走育水右,往新野!

起初並不順利!原來曹軍北撤後,就在通往各地的所有路口,全部堆上石頭泥土!堵死了路口!元軍不要說打,連進都不能進入!反正曹軍就是縮起頭當烏龜!

元軍諸人又好笑又好氣!緊急從荊州運來大批鋤頭、圓鏟,騎兵集體轉職爲工兵,清理起道路來。等挖開一道泥牆,一看道路,好傢伙!一道,二道,三道……好多泥牆!堵!堵!堵!……我挖!挖!挖!……幹得熱火朝天!後來打完此仗,才發現士兵的臂力普遍比以前強了三成!

一路清理,華英雄的33軍到得安衆,發現堵塞情況空前惡劣!全被挖成溝溝壑壑!到處是泥牆!元軍拼命的填、挖!這時駐守安衆的曹軍出來搗亂!要不是偷空射幾支冷箭,要不就是白天元軍挖開泥牆,填好溝,曹軍晚上做起相反的工作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天晚上,曹軍又出動步兵去搞破壞!離城出了自己的控制的泥牆和溝壑,一看路口,暈!也被堵上了!元軍挖了一大堆土堵在了曹軍的路上!

於是這場戰鬥變得十分可笑,大家你挖來,我挖去!再偷着放上幾箭!兩軍士兵叫苦連天:“天哪!這是什麼世道啊!打的是什麼仗啊!讓我們痛痛快快打上一仗算了!”老天爺也跑來湊趣,下得幾場小雨!結果正在土工作業的兩軍士兵,全成泥猴!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元軍33軍總算通過了安衆,在最後一次補給後,元軍撲向安衆之後的廣大區域!

相對來說,道路被堵塞的情況沒這麼嚴重了!33軍立即分散成團級作戰單位,各團團長發給地圖,劃分出區域,往指定的地方而去。

元軍實施起“燒光、搶光、砸光”的三光政策,施行在以宛城爲中心的土地上。他們每天在平原中、山溝裡、山頂上進行搜索,見人就抓,見房子就燒,就是一所茅草窩鋪也難免灰燼的命運,對於一些堅固的房屋,元軍就使用便攜式破拆器(粗短木,一頭包鐵),幾名強壯軍士合力撞擊,很快就把一間屋子給砸得破爛不堪!所到之處,砸爛了百姓的鍋碗壇罐、再把牲口搶掠一空,就是不通人事的雞犬也難逃活命。走的時候就再放一把火燒了屋子!所到之處,盡成廢墟!

不僅如此,還在所經過的田地,拆散農具!放水淹沒農田,放不了水的,就縱馬踩過!來回踩多幾次,什麼莊稼也被踩死了!把魚塘的魚統統放走!見到果樹就一一劈斷!

元軍壞事沒做盡!他們決不亂殺一個人,曹操的百姓,除非你是拿了兵器、用了弓箭,明火執仗地和元軍對上,否則元軍決不殺一個百姓!

曹操的子民,在元軍到來之前,都得到了當地保甲傳達上級通知:元軍來時,如來不及逃跑,帶上衣服細軟和糧食(太多不行),不要反抗,他們叫你們去哪裡就去哪裡,如果有元軍軍士胡亂殺了你們親人、或者欺負了你們家婦女、又或者搶了你們家的細軟財產(牲畜不算!),你們可以大膽地找元軍的軍官投訴!若經證實,他們自會還你們一個公道!而且,暫時缺乏糧食,就找元軍要,只要他們有,肯給的!如果有病,找元軍軍醫去治,他們會治的!

百姓們狂暈!真不明白曹操和李亦奇之間的關係如何!

對於亦奇來說,曹佔區的人民,遲早是自己的子民,如果殺了,那無疑就是打自己一記耳光,至於搞破壞,總好過殺人!加重曹操負擔,加速曹操早點崩潰!

反正就是:以吾軍素質,作運動戰,調動敵軍,找出空隙,尋機殲敵!

知道元軍不會殺人,當元軍到來時,百姓們都順從地被元軍驅逐着,前往宛城!

宛城守軍見到城下,元軍驅逐着百姓過來,嚇了一跳,連忙飛稟守將李典。

李典上城,倒抽了一口涼氣!只見城下人頭擁擁,有老有小,黑壓壓的一片,何止十萬人!

又見元軍一彪騎擁出,爲首大將叫道:“我乃元軍33軍軍長華英雄也!叫你們的主將來說話!”李典怒喝道:“我是李典!你好不要臉,居然驅趕百姓來攻城?!”

華英雄哇哇暴叫道:“放屁!我堂堂正正大將,豈會讓百姓來攻城!”

李典道:“那你所爲何來?”

華英雄哈哈大笑道:“我軍已經把你們周圍的什麼都燒光、搶光、砸光了,就留下人來,吾主有令,不得殺害任何一個百姓!所以,因爲他們已經沒有活路了,就把他們領來給你們接收!你們儘管派人出來接收,我對着我們中華教的三聖發誓,我決不攻城!”

城樓上,李典一拍城跺道:“豈有此理!”他左右爲難!原本宛城剛剛送出了一批糧食去救災,現在僅僅夠吃而已,若放十數萬民衆進來,那糧食儲備就是捉襟見肘了!日後元軍大至,恐怕不用打,就得投降了!但是如果不放百姓進城,只怕元軍一走,不一樣把百姓丟給他李典!就算封閉城門,硬是不納百姓,百姓就會餓死不少!於心何忍!

他左思右想,一咬牙,恨聲道:“百姓我不要了,你帶走他們吧!”一言既出,聽者無不大驚!李典手下勸到:“將軍三思啊!”李典萬分無奈地道:“還有什麼辦法!前幾天剛剛送走一批糧食,大家也都知道糧庫裡還有多少糧食!”諸人都嗟呀不止!有人道:“可是也不能開這個口,傳到丞相耳中,恐怕將軍有所不便!”

李典已經是話一開口,收不回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對諸人道:“萬事皆由我擔待!”大聲對城下百姓道:“百姓們!你們聽着,就跟了元軍去,他們會好好待你們的!李核心是曹公的女婿,跟着他,就象跟着曹公一樣!去吧!”

城下華英雄聽得清清楚楚,心中暗喜,嘴裡卻說:“李曼成,你說這話,可是想乘我軍轉運百姓之際襲擊我軍!”

李典輕蔑一笑道:“吾豈會做這等事!吾也對天發誓,決不乘亂襲擊你!”

華英雄大喜道:“好,爽快,我信你!日後我主得了天下,我們同殿爲臣,你就是我的兄弟了!”得意策馬而去,教軍士開始裝馬車搬運老幼,青壯行路,投襄陽而去。

李典乾脆好事做足,通知把守安衆的樂進放行,讓百姓通過,然後他上書向曹操請罪!

曹操是屋漏正逢夜雨,自黃河決堤,急怒攻心,一直患病在牀,又得許都急報,言黃河水浸許都,深達數尺,宮殿房屋皆泡在水中,許都留守荀彧飛書來問,該當如何處置?是否要遷都?曹操正在煩惱,又接李典之書,言放走了宛城周邊十數萬百姓!故來請罪云云,還沒細看,又接一書,是新野守將於禁所寫,言元軍38軍進擊,大掠百姓,于禁也放行了十數萬百姓!也來請罪!

兩書齊至,曹操氣到一口血嘔出,人事不知!

從人救醒曹操,行軍主簿楊修進言道:“李曼成,於文則擅放百姓,按罪論誅!請斬二人,以正軍紀!”

見曹操正在氣頭上,諸人無人敢勸!曹操思忖再三,嘆息道:“本相之過矣!若不是赤壁之敗,馬隊全失,安有今天如此窘狀!”如今李典于禁只得兩萬騎兵,如何打得過元軍二個軍十萬騎兵?而他曹操手中捏有三萬騎兵,也不能投入!因爲淮河南岸,元軍新建的十一軍(軍長許褚、副軍長周泰)和十八軍(軍長太史慈,副軍長呂蒙)正在虎視眈眈,他們的江東馬,太過可怕,不用準備渡船,就敢過江!

曹操手中有三萬騎兵和五萬精銳步兵,是總預備隊,萬一元軍大舉過江,就靠這支部隊把元軍打下去,所以,根本是無騎兵可調給於禁和李典!

最終曹操道:“李曼成,於文則乃仁將也,吾不罪他們矣!”

元軍33軍、38軍共一百個團,在曹操領地內作客,自六月初直到北方冷空氣南下,下起雪來,才撤退回江南,這幾個月內,就在曹操領地內大肆破壞,把百姓搬運一空,而曹軍只是憑堅城防禦,死守不出。

當元軍兩軍南歸時,自襄江至嵩山、古城一帶,已經是“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只得幾座孤城,偶現生氣!

百團大戰,收穫巨大!共得人口達四十萬!原本並沒有這麼多人的,主要是還接收了不少黃河災民,最後,元軍居然堂而皇之地在曹軍的眼皮底下,甚至就在襄城、葉城、古城附近路口,派出中華教的和尚和道士,設立收容站,上書:江南接收黃河災民處!收容災民,夠一定人數,就用劣馬裝車運走!

有人報給曹操,曹操半天才道:“黃河災民要緊哪!”說了一句話,就閉目養神了,他的手下心領神會,知道已方乏糧,無力救濟,給百姓一條活路吧!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巡邏的曹兵,見到運送災民的元軍軍士,也當做沒看到!

戰爭打到這樣的程度,全不成體統,可謂奇觀矣!

番外話:看到這裡,有人會問:“這麼多民衆?江南有這麼多糧食養嗎?”你們就可以看看,從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亦奇軍一共打了幾仗?

初期戰山越溫州部是過家家,出一萬人去打老懵董當公費旅遊,滅孫策如吐口水,攻袁術如殺豬!打交州純粹是大人欺負小孩子!就去年赤壁之戰時忙了一點!以二十五年之久,打這些仗,根本是少之又少了!(這也是爲什麼亦奇要等赤壁之戰後才發動對曹操的進攻,因爲部隊的作戰經驗少,若早早和老曹硬拼,只怕損失慘重!別以爲來自未來,就是曹操這個用兵老手的對手!)其餘的時間,都在拼命發展生產,開墾荒地!用轉基因種子收穫的糧食收到官倉滿、民倉滿,多到放不下!甚至一些糧食大戶,養豬是煲大米粥給豬吃!這也是曹操納悶爲什麼亦奇的弓箭怎麼射起來不要錢一般的,二十多年積下來的箭支多到甚至是最早期的箭(木杆)都爛在倉庫裡!結果軍隊箭手都有最低消費,射不夠次數者扣工資!而和亦奇一樣回到三國的兄弟,基本上個個都是年年征戰,結果財政是日日清、月月清,窮到要靠透支信用卡過日子!

亦奇萬分得意:打仗少,又無風險!就有多多時間陪老婆!(他基本上都在陪着老婆,開玩笑,全是極品美女,不做到鞠躬盡瘁,精盡人亡對得起自己?)如今形勢一片大好,而且越來越好!回到三國的兄弟中有哪個夠我這麼舒服的?他們個個都是勞碌命!亦奇和大家算了一筆賬:計算大家陪老婆時間!回到三國的兄弟中,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一夫一妻的,就不計他們了,一些和他李某人是同好的兄弟,娶了一堆老婆,但忙於征戰,再加上古時交通不便,能有多少時間陪老婆?看來,那幫兄弟戴綠帽的可能性,遠遠高於我李某人啊……

他正在YY爽快之時,一大堆板磚砸過來!憤怒的讀者們大叫道:“居然有空YY!還不快更新!大家砸死他去,他X的原本一天一更新的居然弄到二天一更新!大爺們很不爽,後果很嚴重!”嚇到亦奇抱頭鼠竄,火速閃人……

寫到這裡,答惑:

總有人問:爲什麼那時代漢可輕易打敗日本的,女王統治還沒過當時日本的一半,大可打敗他們在把女王抓了?問得好!想反問一句,你看上一個美女,是七歲搶她過來好呢?還是她十七歲搶她過來好呢?矮子島還沒發展起來,路沒有、田沒有、有礦不能採,甚至不知道去哪採!你搶來之後就得忙死!(很多主角喜歡見地就搶!嘿嘿,李亦奇是見地開發熟了才搶!)而且在當時,也根本不可能移民十萬人過去!開玩笑,大陸不呆,呆海島?就算你是皇帝,也是不行!(要直到後來,條件成熟了纔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什麼條件?伏筆來的!)

本書寫作角度與衆不同,諸人喜歡從頭打到尾,而亦奇喜歡直抓核心!例如曹操一統北方後,只要擊敗曹操主力,那北方即可傳檄而定!而早早介入羣雄亂戰,就算你打敗老曹,袁紹會賣你的賬?一個個諸侯收拾過去,累不累啊?而且也會窮到沒錢買胭脂水粉給老婆,吃了上頓沒下頓!更有可能的是因爲騎馬打仗過多,路上出交通事故掛了!

至於我寫內功,主要是看很多三國書,打起來的寫法都很雷同,因此本書引入了內功交戰,不過是點到即止,以免有人說這是本武俠小說。

下一節是: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

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25節 好大的湖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2節 得失兩心第12節 向西挺進第63節 兵臨城下第45節 大豐收(三)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9節 真是無恥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45節 大豐收(三)第46節 木頭猴第43節 別墅樂事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18節 狼吃小羊皇帝下西洋之曲第15節 大戰略第40節 反客爲主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4節 袁術來襲第43節 三跌臭水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10節 紅得發紫第12節 又一單工程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3節 破局第28節 算舊帳(三)第39節 羅馬祭司團樓蘭公主第6節 破城第22節 打嘴皮仗第21節 封土堆上何青青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45節 大豐收(三)第5節 襄江之戰(三)第43節 前臺後方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4節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25節 印第安之王(三)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11節 和平演變第1節 裝神第24節 雲州事務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84節 淵源、報紙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章 番外話第9節 不謀而合第22節 如何保持戰力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41節 中華文化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67節 神風不神第17節 民族政策第25節 周泰發瘋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樓蘭公主第52節 收尾,人踩我尾第1節 入宮見聞美麗的釣魚島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26節 屠夫文聘第22節 美洲征服史(三)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21節 香豔航程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60節 雞累雞累第54節 元宮秋(二)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54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求婚記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6節 走親戚(一)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11節 吃了蔡琰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46節 羅馬大亂(一)
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25節 好大的湖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2節 得失兩心第12節 向西挺進第63節 兵臨城下第45節 大豐收(三)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9節 真是無恥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45節 大豐收(三)第46節 木頭猴第43節 別墅樂事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18節 狼吃小羊皇帝下西洋之曲第15節 大戰略第40節 反客爲主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4節 袁術來襲第43節 三跌臭水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10節 紅得發紫第12節 又一單工程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3節 破局第28節 算舊帳(三)第39節 羅馬祭司團樓蘭公主第6節 破城第22節 打嘴皮仗第21節 封土堆上何青青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45節 大豐收(三)第5節 襄江之戰(三)第43節 前臺後方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4節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25節 印第安之王(三)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11節 和平演變第1節 裝神第24節 雲州事務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84節 淵源、報紙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章 番外話第9節 不謀而合第22節 如何保持戰力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41節 中華文化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67節 神風不神第17節 民族政策第25節 周泰發瘋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樓蘭公主第52節 收尾,人踩我尾第1節 入宮見聞美麗的釣魚島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26節 屠夫文聘第22節 美洲征服史(三)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21節 香豔航程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60節 雞累雞累第54節 元宮秋(二)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31節 馬家遊江南(二)第54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求婚記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6節 走親戚(一)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11節 吃了蔡琰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46節 羅馬大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