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

遼州的州城(省會)集安,原名丸都城即原高句麗王城,帝國軍隊夜襲高句麗,破王城後,改名爲集安,用作帝國遼州刺史的駐地。

集安城是整個遼州最繁榮的城市,有鴨綠江的水運之便和新建的火車大吼大叫地着自天津出發,過了肥沃的松遼平原,通向集安。全州的物資轉運都是在這個樞鈕發出,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遼州土地屬於“宅地”,看中了哪塊土地就可隨便佔,極大地調動了人們的開發積極性,初時官員們以爲是北大荒的土地,現在已經初現北大倉的雛形了。

欣聞棒子造反的好消息,司馬懿大喜過望,他當時正與州屬官員開着會,消息一遞上來,他立即跳起來道:“還開什麼會!準備打仗!”

司馬懿對於打仗是相當熱衷,因爲帝國最重軍功,若有軍功在身,無論當前的榮譽和金錢獎勵、還是日後的仕途,都帶來非常有利的影響,他當然不知道絕密情報中皇帝給他下的評語,在皇朝統治穩定年間,皇家敢大膽用他,但要是皇朝不穩,只怕他就難逃厄運。

作爲刺史,他能指揮總額達二萬人的國民警衛隊,是準軍事部隊,薪水、裝備和訓練、提拔全部歸五角大樓管轄,與正規軍相比,訓練時間爲九個月(正規軍爲一年),服役時間爲三年(正規軍爲五年),正規軍(野戰軍)一般流動性很大,五角大樓隨心所欲地在滿一定年份後把各地的兵馬和將領四處調動,據說兵部管調動的那個文官喜歡在地上鋪上地圖,由家中的狗含着一枚木頭制的仿真骨頭,狗把骨頭落在哪裡,就把部隊調動到哪裡,因此無從捉摸規律。

國民警衛隊則一般駐守本州,很少調離本州。出兵之權由刺史掌握,主要負責地方的搶險、小規模的鎮暴功能,減少野戰軍的出動。

司馬懿恃着二萬人的部隊,就想着建功立業。

帝國有一個體制,那就是時限,官府爲民做事,必須在多少天內答覆。同理,皇帝爲中樞處理政事也規定了時限,因此在接到叛亂的消息不到一小時,蔡琰的中央政府、司馬懿、駐遼州的騎兵軍馬超、龐德、馬岱還有北(步兵)兵團張任等即時舉行了四方會談。

馬超原駐涼州,張任等原在南方步兵軍團任職,都是在二年前,一紙調令即時調動而來。

以前大將都是獨擋一面,他們較少調動,熟悉當地情況,對打仗相當有利。但帶來的後果就是久而久之,軍隊只知服從將領,不知服從皇帝。

現在就大不一樣,賃藉着嚴密的參謀團和情報機關,對於當前之敵和形勢知之甚詳(那些機構不可能白吃飯的吧)、地圖、沙盤還有規範化冶軍,軍隊等於連鎖店,將領等於經理,隨便調動到哪裡都不影響與敵人的對抗。

正襟端坐的二宮皇后、她們身後的幾名重要妃嬪,前面站立的首輔、次輔、兵部尚書通過天上的神器——全息激光形象出現在三方官員和將領面前,他們連忙行禮請安。

蔡琰首先問兵部尚書魯肅道:“魯卿家,逆徒利用冬天爲亂,實不能容忍!我軍冬季可否出兵?”

魯肅響亮地回答道:“回娘娘的話,我軍使用聖上的治軍之法,着重機動性,一年四季,根本無甚關係,完全能夠出兵!”

由KGB首腦甄宓介紹情況,她原管軍務,現在變成管理情報,她介紹道:“三韓人共十三萬又七千八百戶,有人口五十五萬,地廣人稀,聚於大丘、獸爾、光州、大田四地,可用之兵他們最多能徵召七八萬。暴亂初起,叛亂分子都將我們的人驅趕在一起,不過沒有動手殺人,據情報說他們願意把我們的人禮送出境!”

司馬懿請罪道:“臣着地方官員,在持有兵器的情報下,不得與三韓人衝突,最重要是把人給運出來!”

蔡琰同意道:“不錯,司馬卿家何罪之有。最重要的是人出來,其它的,都是小事耳。”

華歆稍帶興奮地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三韓造反,也並不全是壞事,豈不是隨我們怎麼辦都行!”

郭嘉進言道:“臣一直在想,我們以寬仁對待本國子民,可是有些子民,並不領情,拒絕漢化,我們是否手軟了?他們使用一些小手段,我們居然有點束手無策之感?!”

大家知道他還有話說,就靜待他有話好好說。

郭嘉慷慨陳詞道:“臣越是學聖論,就越覺得陛下有如太陽般偉大,高瞻遠矚,早就定下解決問題的方法!”

他擲地有聲地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帝國的牢固統治必須建立在民族的純化上!中國,從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中國,只有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人,才能在中國生存!”

郭嘉的臉色有點猙獰地道:“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誰叫你生在中國,不滿意就滾出中國!要不……哼!”

蔡琰微嘆了一口氣道:“說起來,都是本宮心軟了!”

皇帝早就定好了民族政策,但執行時出了偏差。問題實際上出在中央,女人還是心軟。帝國內施行仁義,本着寬宏大量的精神對待三韓棒子,可是他們不領情!皇帝早就下過詔書,要求全面漢化、嚴格漢化,但蔡琰秉政,過於寬鬆,給棒子可乘之機,來個君子欺之以方。弄得大家都不滿意,棒子當然不會滿意帝國的統治,帝國百姓也覺得政府太軟弱。

相對帝國這麼大,三韓不過是個鼻屎那麼大的地區,皇帝也就沒有管,隨蔡琰心意行事。對於后妃主政,重大的方面皇帝是盯得牢牢,可是細節小處,向來是不理的。

華歆笑道:“娘娘何必嘆息,娘娘乃天上菩薩的心腸。那些民族,主要是看RP的,同樣的政策,北方遊牧民族根本沒有牴觸,就與我們已經是血脈相連,親如一家了。無奈三韓人冥頑不靈,不肯融入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蔡琰提高了聲音道:“着法務部制訂一套民族融合法案,對於被征服的民族,限時限刻,如果不肯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那麼就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她心中黯然,使用綏靖手段,看來是不行的了!只有強硬手段,才能鞏固帝國的統治,實現大一統。

進一步措施是什麼,皇后沒說,不過大家都明白,諸臣齊聲道:“是!”

從此,對於不肯順從的民族,採取“熱點”的判斷方式,如果違抗帝國統治的事情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加重懲罰,該關的關,該殺的就殺,絕不手軟!犯了事就殺,殺得他們怕了,沒有人敢與帝國作對了。

現在看來,仁義的施與並沒有錯,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大家幾乎是水乳交融,完全融合了。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過於寬大,施給棒子仁義,他就藉機而上,今後吃一塹長一智,對於新徵服的民族和國家,絕對不能手軟!一有苗頭,立即就要撲滅!

決定完大政,談到出兵的問題,魯肅介紹道:“遼州的部隊,現在接近於三韓的部隊是在樂浪、帶方的一萬步兵和三千國民警衛隊,司馬大人手上有一萬人機動,州城附近有龐德師長的一萬騎兵和李嚴師長的一萬人,換言之我們只得三萬人可以調動。”

咳,國家越來越大,兵力就變得稀薄了。

他繼續道:“不過,現在33騎兵軍駐幽州、38軍駐青冀,都可以調出一部分兵力來使用。”

郭嘉搖頭道:“這二支部隊都是是擅長騎兵戰,三韓多山,現在又積雪,調動無益。”

司馬懿啓奏道:“娘娘!我們遼州宅地,相當多的宅地者都是帝國老兵,現在冬季無事,正好徵召他們歸隊。”

皇后曹節問起:“他們還能上戰場嗎?”

司馬懿得意地道:“臣在遼州,心知處於帝國領土的最外邊,不敢懈怠,故此對宅地者依舊要求他們按照部隊的訓練,不落下身手,現在他們至少還有部隊水平的五六成。臣又蒙娘娘恩准,每年秋季,召集百姓射獵,因此百姓可用也!”

於是問題就解決了,曹節皇后着司馬懿徵召退伍老兵重新入伍,按魯肅所上的摺子,龐德的一萬人增援帶方。着北洋水師提督丁奉準備船隻,運載士兵。

何人可爲帥?蔡琰笑道:“疥癬之疾,何用大事鋪張?着司馬卿家爲東北行營總管,主持此次戰鬥吧!”

遼州各主要城市很快就貼出了佈告,官吏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和動員,與前朝高高在上的官府相比,本朝的官吏與百姓的接觸是非常緊密的,當血還沒有冷下來的退伍老兵聽說有壞分子意圖謀反,想顛覆帝國時,個個都是怒不可遏!

這個帝國,是他們效忠的對象,可是他們一手一腳打下來的啊!壞人想推翻他,豈不是想推翻退伍老兵們一心要維護的心中的聖殿?!

短短三天,已經有六萬老兵歸隊,向當地的官府報到。當中三萬人發向樂浪帶方郡增援,歸龐德節制,另外三萬最精銳最好的,則與李嚴一萬人、司馬懿一萬人共五萬兵馬組成討伐大軍,進擊三韓。

當棒子進攻撤退的帝國軍民的消息傳出來,一時羣情沸騰,大家都說把棒子打到地獄裡去,讓他們永不超生!

司馬懿甚有謀略,他聽到朝廷將要選秀的消息,就把他的一萬人早早調動到鴨綠江口,等到棒子一造反,他的部隊等着他輕騎到來後,即時裝船出發,而其它的部隊四萬人,還要用火車運到昌黎,在那裡搭船(鴨綠江已經上凍不能行船了)

在往三韓巨濟島的船隊,中途加入了二千人,他們是33、38騎兵軍的特種兵,步騎之術嫺熟,領隊大將是曹彰、魏延,他們都接到命令,前來加強司馬懿的部隊。

司馬懿的一萬人馬,裝備十分精良,訓練極爲充足,帶隊的軍官,全是打過仗的老兵升上來的,作戰經驗相當豐富。軍隊高呼:“爲了皇帝,爲了帝國!消滅棒子!”士氣高昂至極。

棒子造反不到十天時間,帝國的部隊已經出現在巨濟島的錨地上。

巨濟島,是三韓重地,帝國在那裡修建了相當完善的海軍基地,屯積有大批裝備、錢糧,向來只許華族進出,不讓棒子進來。從沿海撤出來的軍民都暫時在那裡停留。

休整一天,司馬懿代表朝廷,看望了那裡的民衆,宣佈道:“棒子不會猖獗多久的,大家等着返回自己的家園吧!這次朝廷下了大決心,絕不寬貸他們了,哼,老虎唔發威,當我地系貓?哼!”

帝國船隊出現在獸爾(今韓國釜山)對出洋面,大韓王國的三位王爺吃驚不小!

“帝國軍隊來得何其速也!”他們打的如意算盤,想乘冬天,帝國軍隊不易調動,他們可從容部署,現在看來希望是落空了。

三巨頭之一的宋成憲,早就計劃好如何對付帝國,方法就是游擊戰,他清醒地知道根本不可能與帝國軍隊當面對擊,唯有寄希望於神出鬼沒的游擊隊,拖垮帝國,讓帝國覺得得不償失,從而大韓王國能夠獨立。

把部隊藏在深山老林中,伺機出擊,賃借地利,以小股部隊騷擾帝國的地方安靖,斷帝國軍糧道,從中取事。

另外的二巨頭全鬥奐和金太陽也是當日與龐統會盟時見識過帝國軍威,於心慼慼,完全贊同宋成憲的意見。

帝國軍秘密派上岸的特種兵向司馬懿、曹彰、魏延報告道:“棒子們收拾東西,正準備撤離獸爾!”

三人一驚,棒子想逃?這可棘手。

現在帝國用兵,哪怕是一命換一命,都是帝國有賺,因爲從總體來說,整個帝國的“造人”能力之強,實在沒有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頂得上,G掉的人口可以補充上來。

司馬懿稍一思索,大笑道:“此事易耳!”即時派出軍使,前去見三韓人。

三韓的首腦全鬥奐和金太陽、宋成憲接見軍使,軍使呈上大盒一件,拆開細看,原來是巾幗並婦人縞素之服,盛於大盒之內。

軍使呈信一封,大意就是:“棒子小賊,膽小如鼠,現見天軍將至,試圖逃跑,與婦人又何異哉!今遣人送巾幗素衣至,如不出戰,可當之無愧領受。倘還有羞恥之心,還是個爺們,就早與批迴,依期開戰。”

三個棒子氣到哇哇暴叫!

棒子社會男尊女卑的風氣極盛,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女人出嫁後,就是孃家再有錢有勢力,到了婆家在全家人中也屬於最低下的人,不能同桌吃飯,要包攬一切家務,從早忙到晚,還經常受打罵。

說棒子有如女人,對於棒子男人來說,無異是極爲侮辱人的說法。

於是金太陽批道:“三天後出戰!”叫軍使拿着女人衣服滾回去給司馬懿穿!

軍使領了批覆告辭回去。平靜下來,宋成憲道:“此必爲帝國激怒我等之方法也!”全鬥奐和金太陽也不傻,知道帝國軍用了激將之法,問題在於,若不出戰,必被人恥笑,將來何以在本國立足?還怎麼能當王?

司馬懿一招就把棒子頂到了絕處,棒子只能硬着頭皮頂着上了。

第42節 豬哥亮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34節 西進序曲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美麗的釣魚島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33節 天潢貴胄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18節 戰地秀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節 圈套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44節 妙才不妙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13節 極度嘔吐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63節 天災人禍第26節 山中捉鹿第70節 夫人英明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波斯波利斯宮第47節 公然在大道上……第63節 兵臨城下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4節 羣英會第34節 頂峰(一)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26節 建業開埠第43節 大豐收(一)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5節 萬事俱備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4節 羣英會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第42節 都解決了第24節 先鋒曹洪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2節 戰略決策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21節 香豔航程第24節 先鋒曹洪第54節 插曲:違令作戰第40節 反客爲主第16節 皇后閱兵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16節 破鎖丹成第88節 二次革命第8節 平定江東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12節 阿彩露點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0節 皇帝當強盜(一)第41節 最高危機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8節 開國大典第17節 民族政策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37節 告發她是因爲我想在她那兒留宿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2節 圈套第4節 羣英會第16節 失而復得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6節 破城第9節 君心兩面第47節 張飛VS典韋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53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波斯遊記
第42節 豬哥亮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34節 西進序曲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美麗的釣魚島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33節 天潢貴胄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18節 戰地秀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節 圈套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44節 妙才不妙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13節 極度嘔吐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63節 天災人禍第26節 山中捉鹿第70節 夫人英明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波斯波利斯宮第47節 公然在大道上……第63節 兵臨城下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4節 羣英會第34節 頂峰(一)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26節 建業開埠第43節 大豐收(一)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5節 萬事俱備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4節 羣英會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第42節 都解決了第24節 先鋒曹洪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2節 戰略決策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21節 香豔航程第24節 先鋒曹洪第54節 插曲:違令作戰第40節 反客爲主第16節 皇后閱兵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16節 破鎖丹成第88節 二次革命第8節 平定江東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12節 阿彩露點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0節 皇帝當強盜(一)第41節 最高危機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8節 開國大典第17節 民族政策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37節 告發她是因爲我想在她那兒留宿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2節 圈套第4節 羣英會第16節 失而復得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6節 破城第9節 君心兩面第47節 張飛VS典韋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53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波斯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