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攪屎棍

請,請,請!”宴會席上觥籌交錯,氣氛看似熱烈,放在臺面上的代言人,充當官員的吳大人心裡忐忑不安。

前來視察的地區巡視專員,越軾大人,不好對付啊!

越軾大人,年不過四十,手握大權,卻絲毫沒有一般年少得志者的那種毛燥,說話永遠是慢條斯理,溫文而雅,很難想象他暴怒的情景。

問題是他水土莫進,油鹽不侵。

吳大人的溜鬚拍馬,越軾大人聽在耳裡,聽過就算,過不留痕;

送上的土特產,這哪是什麼土特產,是十罈子沙金,全被“璧謝”;

到得每一個地方的接待,從不許超標準,過的話,立即擡腳走人,堅持按要求交菜金,今天這一頓,是越軾請客的;

無往而不勝的肉彈美女麗微雅親自出馬,可是,她的“武器”完全失效,豐乳肥臀,膩聲嬌語,人家是視而不見,更糟糕的是人家自備美女,他的私人秘書,一個雙十年華的俏麗青春玉女,穿着一身剪裁合身的套裝,黑絲襪配上高跟涼鞋,和麗微雅有得比,她寸步不離她的男人,據說是越軾的小妾,奉大婆之命嚴管,麗微雅根本插不進腿!

更令吳大人膽戰心驚的是越軾眼裡的那一抹精光,一切都在他的胸懷中。

爲了應付本次視察。“濱海邊疆區”難得地來了一次粉飾太平,用帝國化去掩蓋劉備化,甚至連教堂也變成了展覽館。

可是越軾到來,是純粹的帝國化視察,吳大人推薦給他看的地方他看,不推薦給他看的地方他也去看,深入基層,四處訪問。從田頭到碼頭,從富戶到貧農,一個不拉下。

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吳大人懷疑越軾已經發現了什麼!

“說不得,只好就……”吳大人私底下對劉備道,用手做出了一個“喀嚓”的動作。

劉備會意地點頭。臉色陰沉可怖!

且不說兩人計較,吳大人實在是頭痛萬分,他搞不清楚越軾知道了多少,如果讓他回去說上一通,那就前功盡廢,但如果下手除他,讓他來個意外G掛,同樣也怕引起上面的注意。

雖然劉備做了很大的努力,還是需要時間,人心初附。糧草不多,訓練不足。太早暴露,帝國伸一個小指頭就能按死他們!

看到吳大人侷促不安地樣子。越軾高深莫測地笑了!

……

飯後,越軾邀吳大人到海邊走走,散步消食,吳大人忙不迭地答應下來。

他們是順着海邊大道走着,越走越遠,四下已經無人。

時晚霞滿天,燒得海面都象着了火,漁舟唱晚。海邊微風吹拂,椰樹搖擺。景色無比迷人。

越軾手指遠方道:“我帝國的風光名勝,數不勝數,眼前就是一個!”

吳大人點頭讚許不已。

越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吳大人的心中一跳,不禁期期艾艾,越軾引用的是本朝皇帝的詞,可是這詞豈是一般人能說的。

越軾扭頭看着他道:“本官在這裡,看到政通人和,經濟繁榮,吳大人到此不過一年,有如此成就,實爲不易,令人佩服!”

吳大人連稱是下官應該做地,何足掛齒。

越軾突地道:“本官在此視察,發現民衆多稱新聖人,這個新聖人嘛……”

吳大人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邊!含糊地道:“本地哪來什麼新聖人,全是民衆胡說八道……”

“是……吧?”越軾拖長聲音道。

看到嚇得吳大人夠嗆,越軾輕拍他的肩膀道:“就去請你的新聖人來吧,本官想見見他!”

令吳大人驚喜交集的是越軾說道:“請他來,我和他是一路的,他想做的事,我們早就在做了!”

……

終於,越軾和劉備見上面。

甫一見面,越軾一個下馬威過來,將劉備的準備統統說了出來:“爾等在民衆中收攏民心,不講帝國,只說爾等,還積蓄糧草,私鑄兵器,實行軍事化管理……意欲何爲!”

一句話說得劉備汗流浹背,不覺出了一身冷汗。

越軾呵呵笑道:“不過呢,你也不必緊張,如若落到別人手裡,爾等盡皆被流放西域治沙種樹去也,但給我知道嘛,那是無妨。”

“因爲,我們是同道中人啊!”

……

越軾並沒有說出他是何許人,代表什麼勢力,但他交的底,已經令劉備相信三分。

兩人暫時訂下君子協定,越軾將援助劉備他急需的人手、金錢和技術。

一個月之後,武器、裝備和其他供應品開始不斷地流入“濱海邊疆區”,同時到來地還有一些人手,有開礦的、種田地、冶煉的,最重要地是還派出了教官到劉備的軍隊進行訓練,讓劉備原本不成樣子的軍隊象個軍隊樣。

劉備起初是嚴重缺乏人手,越軾的支援令他如虎添翼,糧食能夠多造,產量大增,鑄造出來的兵器硬度更高,生產出來的金銀多多,軍隊有了初步的戰鬥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雙方地聯繫逾加緊密,大家的底細逐漸知曉,最終舉行了高峰會議。

劉備親赴碧瑤,在綠椰山莊見到了他。

“歡迎,歡迎!”紫髯碧眼地孫權疾步迎上,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造化弄人,他們原來應該是中華之主,三分天下,傲嘯風雲,然而只在今天,劉備白髮蒼蒼,垂垂老矣,孫權臉黑如土著,滿臉皺紋,起初兩人無語。

生活艱辛,兩人過得都不如意,可是兩個人的胸懷,無論身處何境,始終是懷着那個夢想。

生命不息,拼搏不息,他們的人心絕不會平淡!

善於收買人心的劉備第一次說出了他的真名字,孫權大吃一驚,連呼失敬失敬:原來閣下是前朝的皇叔啊!

聽說孫權乃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劉備擠出兩滴淚水道:“喜見故人之子,令備不勝欣悅,不勝欣悅啊!”

兩人都與帝國有着三江四海之恨,一個得國旋即失國,兩個妻子(甘夫人、吳夫人)被那個人玩弄,部屬離心,歸併帝國;另一個的遭遇更是悽慘,他的兩位母親被那個人強了,他(孫權)要叫那個人叫做便宜老豆,他的大哥死在那個人之手,未過門的大嫂成爲那個人的女人,他的妹子被那個人佔有,自己被流放至這蠻荒之地開荒種甘蔗足足種了十年!

孫權很能忍,做出了無比的謙恭樣兒,對帝國無怨無恨,經過十年的勞動改造,監視他的人得意洋洋地說道:“他的心已經凍卻,他的爪牙全被磨去,我等無憂矣!”

隨着年月的推移,對他的監視越來越鬆懈,孫權對外更是一副忠心爲國狀,人模人樣,忠心帝國,熱心爲帝國做事。

帝國的情報機關的疑心本來還是很重的,一試再試。然而試不出來,就幾乎沒有誰懷疑他了,哪怕是最頂上地皇帝說他有可能造反,人們也不怎麼相信了。

孫權畢竟朝中有人情,須知他的母親、大嫂(她家接了孫家的下聘,名副其實)和妹子在宮裡還是很受寵的(當然!皇帝對於玩弄敵人的妻女特別感興趣),不看僧面看佛面,到後來。孫權上位,越爬越高,成爲了當地議員。

也就是那個時侯,蜇伏許久的孫權開始了他的造反大計。

第一,收買人心,收買地方官員;

孫權個人生活簡樸。他通過做生意得到大量錢財,都用在公益上,捐錢捐物,慷慨大方,他的名聲是溼水棉花——沒得彈!

呂宋多臺風,風暴過後一派狼籍,孫權積極投身到搶險工作中,不怕危險,不辭辛苦,關心民衆。

成爲議員後。他勇於爲民衆辦事,不畏權貴。辦實事,做好事。人們對他地工作是讚不絕口,當議員是連選連任至今。他在地方上振臂一呼,應者如雲。

第二,聯繫舊部,緊密團結那些天涯淪落人;

當年皇帝佔江東,大施辣手,許多江東豪族舉族被皇帝流放到呂宋,那些人。心懷故國,普遍對皇帝存在怨恨。即使後來他們發家致富,對他們不再禁錮,甚至許其北還,也難消他們的心頭之恨!

他們的存在,就是孫權的基本盤。這些人,他們有錢,有技術,更重要的是有熱情!

很多人加入了孫權的秘密組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第三,最重要地一點,就是發動土著,挑動族羣之間鬥爭,這是他最惡毒的一招!

呂宋與許多帝國佔領領土不同,它得來全不費功夫,當年,帝國的探險隊到得呂宋,發見當地土著,探險隊拿出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做出香噴噴的米飯,土著們驚爲天物,族長頭人多被收買,呂宋遂入帝國。

此後,土著們學華文、穿華服、信華神、用華物,他們的相貌雖異於中土華族,但帝國採取“歸化”政策,與正宗華族等同待遇,並不歧視。

如果照這樣的發展態勢,百年之後,呂宋就能真正融合到帝國裡,無分彼此。

“沒有比咱們這地方更好的了……”

閃爍着金光的海面上,碧綠如鏡,魚兒成羣的遊着。

海岸上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都是值錢地檀木,香木,一眼看不到邊!

在一片綠海的下面土壤裡,是無盡地寶藏!那裡蘊藏着銅、鐵、金、銀、錫,真是什麼都有,在帝國佔領呂宋的第二年,金礦就被開發,成塊成塊地金子被運回大陸。

陽光充足,雨水豐沛,你把一枝木製手杖插在土裡,它就能發芽生根,你躺在地上,樹上掉果子,你連動都不用動一下就能活命。

作物、水果瘋長,水稻能夠一年三造,甚至四造!

“沒有比咱們這地方更好的了……”

可是,這片土地的原住民,大部分都淪爲了中下階級。他們生活無憂,但說不上是享受,更沒有多少人能夠大富大貴。

是了!新來的華族有錢,有技術,更重要的是勤快!

移民種田的比土著的種得多,生產得多,打漁的比土著起得早,歸得晚,出海出得更遠,工廠之類地技術活兒,土著更沒法做下去,也競爭不過移民。

於是,移民憑藉着他們勤勞的雙手,流淌着熱汗,很快發家了,致富了,許多人成爲了人上人,控制了呂宋地經濟命脈。

華族有內涵,有知識,同樣是勤勞,在本地“公務員”考試中普遍位列前茅,順利加入公務員序列,執掌了行政大權的公務員多爲華族。

土著的原住民,在方方面面存在劣勢,最糟糕的是他們血液裡的劣根性——懶惰,本來就應該是笨鳥先飛,可是卻是笨鳥後飛。

這麼個發展下去,土著多成爲打工仔,又或者擁有與華族同樣面積的土地,卻以羨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華族同行、鄰居過着比他們更好的生活。

可是孫權這幫傢伙們跳出來,橫插一腳,他們私底下對那些土著的中堅核心分子道:“看哪!這地是你們的,這天是你們的,這海也是你

可是你們現在看來,又有多少屬於你們的呢?!”

“你們原來是這片土地的主人,那些新來的移民是客人,可是看你們現在的樣子,倒是他們成爲了主人!”

哦,孫權本是華族,可是按照流放的條例要求,被流放者不得與華族女子結婚,只能娶當地土著(這令被流放者更加地痛恨皇帝,因爲他們娶的多是黑妹!不過後來此令被取消了),孫權就娶了一個土著之女,他自認爲自己也是土著,反正見人說人話,見鬼講鬼話是他應有的品質。

他對土著們道:“我和你們,都是苦命人……”

且慢!土著並不是苦命人,帝國起初對於土著原住民是有關照的,例如,給予土著更優惠的貸款得率,收稅納糧同樣有優惠,要求在企業裡、大學裡、衙門裡都保持一定的原住民百分率……以致有移民說怪話道:“俺們衷心擁護這個國家,可是這個國家卻把俺們當成了二等子民,那些原住民,反倒是一等子民,俺們交的稅比他們多,做的活比他們多,貢獻比他們大,卻是個二等子民!”

爛泥糊不上牆!帝國佔領呂宋十年後,情況依然故我,土著原住民的納糧稅率比移民低上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考試得分(大學、公務員)平均比移民低百分以上(就是說,同樣的一個大學生。土著差上百分,他也能夠入讀,而移民即使比起土著多上五十分,卻名落孫山)。

這種“扭曲”地情況註定是不能持久的,如果是原住民掌權,又或者帝國實行“民族自治”,那還可能維持,可是帝國實行的是全面“漢化”。最終沒有什麼土著原住民和移民,大家都是華族,既然都說是華族了,憑什麼我是華族,他也是華族(原住民),他們有優惠待遇呢?

於是。在帝國佔領呂宋十年後,帝國對土著原住民的優惠全部被取消了,大家實行同等福利,公平競爭。

即便是這樣,土著依舊沒有受到歧視,待得時日長久,也再無什麼土著原住民,大家都是華族。

孫權這幫人別有用心,四下蠱惑人心,土著們的臉色陰沉起來。信了孫權的話。

其實,也有一些原本的族長頭人。不甘心失卻權利,眼紅移民的好日子。人家一說,馬上同意,此爲順水推舟。

要說,他們根本不知道死活!他們和平歸附,並不知道帝國屠刀地鋒利!

開始燃燒的野火,順着海灘、山谷、村鎮和田莊的後陸軍,暗暗蔓延着。

四下串聯,同樣是採取說服、收買和色誘。造反的網絡被織就生成了。

他們成立了一個秘密組織“哈木賽爾”(土著語“家園”的意思),成員有孫權。孫凌、朱定、越軾、族長加克陸克、普迦奇萊、撒拉瓦里空(譯音)等等,在各地設立機構,準備起事。

但帝國實力強大,是明擺着的事,孫權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暗中進行,他沉得住氣,一點風聲都不泄露,對着核心人士才暢所欲言,對外則只說同情土著,矢口不提造反之事。

聯繫一切同情他們地人,贊同他們的人是“哈木賽爾”組織的一項重要功能,劉備在棉蘭老島搞搞震,有人報了上來。

要說道前去視察的越軾大人,明是政府官員,暗地裡是帝國“GB”(克格勃)的情報官員,他被孫權策反,加入了組織,他打着視察的旗號,到得“濱海邊疆區”一看,頓時滿心歡喜,就幫劉備把事情蓋了下來,同時,促成了劉備和孫權的高峰會議。

都對帝國有着深仇大恨,都是堅定的反帝國主義者,爲進一步加強之間的同志友愛,孫權提議道:“我們結拜吧!”

“好!”

兩個人就在海灘邊,燒黃紙斬雞頭,喝血酒,焚香拜而說誓曰:“念劉備、孫權,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傾覆帝國,上報漢國,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爲兄,孫權爲弟。祭罷天地,兄弟互相致意:“好兄弟!”

既拜了把子,親密無間,兩人的命運也就緊緊相連,約爲互相呼應,從此風雨與共。

有了孫權幫忙,劉備將他地基督教向着棉蘭老島外推移,瘋狂蔓延,土著多有加入基督教,還和土著的族長頭人約定,今後若是得國,即實行羅馬地共和制、元老院,大家共享榮華富貴!

劉備的到來,大大豐富了造反派地核心理論,用基督教取代三聖教,用羅馬製取代帝國封建制,正中土著胃口。

土著裡有人嘀咕,怕孫權一樣是漢人華族,不和他們同心,要是造反成功,孫權豈會拱手讓權,那不是趕走一個主子又來第二個主子?若是按劉備說的套路,那又不同,用選票選出國家領導者,自然是土著以人多佔憂,有利於土著。

在棉蘭老島,山高皇帝遠,又有越軾幫襯掩蓋,不怕泄露,開爐鑄造兵器,做得熱火朝天,大力發展經濟,未來成爲造反的重要基地。孫權還暗暗送去一批批人手到棉蘭老島進行集訓,日後就是造反中堅、核心分子。

默默地做着準備,待到第二次中波大戰,駐呂宋的部隊多被抽調,偌大的地盤上只得一個整編師(即一萬正規軍)留駐保護,孫權和劉備認爲時機已經成熟,遂準備起事,揚旗造反!

第8節 平定江東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40節 二打新野第16節 東部鮮卑完了第67節 神風不神第19節 玻璃之夜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28節 走親戚(三)第35節 君臨ROMA第26節 建業開埠第51節 朕來溝(一)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皇帝下西洋之曲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52節 分豬肉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1節 居獅子國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20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25節 大收穫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8節 平定江東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71節 希臘有戰火(一)第14節 齊家治國第8節 平定江東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61節 埃及諸事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8節 定鼎貴霜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42節 鳳兮鳳兮,故是一鳳第11節 巨p的阿三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2節 絕世毒婦(二)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43節 大豐收(一)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43節 別墅樂事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13節 人才歸順第19節 大舉進攻(一)一篇好文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25節 大收穫第15節 子義揚威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45節 天津會議第74節 “幸福”的呂宋土著第35節 再幹一票(一)第1節 生意經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72節 邪惡皇帝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52節 猛將兄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50節 小憩一會第4節 茫茫雪路第16節 皇后閱兵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4節 羣英會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26節 三聖至上第20節 大同鎮第4節 吃荊州菜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26節 走親戚(一)第28節 算舊帳(三)第17節 可愛小兔第16節 收個打手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45節 大豐收(三)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58節 希臘美女第17節 性情PK第7節 初識劉備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65節 豔后無雙第13節 極度嘔吐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2節 戰略決策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13節 吞併日耳曼(九)第9節 龍遊大江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
第8節 平定江東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40節 二打新野第16節 東部鮮卑完了第67節 神風不神第19節 玻璃之夜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28節 走親戚(三)第35節 君臨ROMA第26節 建業開埠第51節 朕來溝(一)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皇帝下西洋之曲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52節 分豬肉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1節 居獅子國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20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25節 大收穫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8節 平定江東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71節 希臘有戰火(一)第14節 齊家治國第8節 平定江東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61節 埃及諸事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8節 定鼎貴霜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42節 鳳兮鳳兮,故是一鳳第11節 巨p的阿三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2節 絕世毒婦(二)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43節 大豐收(一)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43節 別墅樂事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13節 人才歸順第19節 大舉進攻(一)一篇好文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25節 大收穫第15節 子義揚威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45節 天津會議第74節 “幸福”的呂宋土著第35節 再幹一票(一)第1節 生意經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72節 邪惡皇帝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52節 猛將兄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50節 小憩一會第4節 茫茫雪路第16節 皇后閱兵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4節 羣英會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26節 三聖至上第20節 大同鎮第4節 吃荊州菜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26節 走親戚(一)第28節 算舊帳(三)第17節 可愛小兔第16節 收個打手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45節 大豐收(三)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58節 希臘美女第17節 性情PK第7節 初識劉備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65節 豔后無雙第13節 極度嘔吐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2節 戰略決策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13節 吞併日耳曼(九)第9節 龍遊大江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