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

7師旋風般地衝進大草原,立即在當地燃起了無邊戰▋

象蝗蟲肆虐,沿途的食草野生動物的黃羊、野馬、、野驢、野鹿之類都被殺吃一空,帝國部隊一部分警戒,一部分就象打獵般合圍所見到的動物,反正所過之處不會有超過十公斤重的食草動物存在。

軍隊不殺狼和戈壁熊,偶然見着幾隻老虎也不宰,僅轟走了事。

見到的牧民,一律男的殺掉,女的放掉(抵抗的女人照殺不誤),他們的家產統統沒收,帶得走的就帶走,帶不走的就殺掉、燒掉、埋掉,反正就是三光,消滅他們的人財物。

帝國軍曾經包圍了一個被偵察兵標號爲“A8”的居民點,那裡有二千餘名牧民,是很大的居民點,還有至少五萬只大牲畜,當地牧民無視自己人的警告,還試圖螳螂擋車,自然他們的結局悽慘無比!

A8方有護欄圍着,但對於做慣好事的傢伙們來說形同虛設,因爲箭枝廷長了攻擊的範圍,密集的弓箭首先壓制了鮮卑人一切反撲的可能,接着是火箭被用力地射進居民點裡,很快就點燃了一個個的蒙古包,試圖衝出來的鮮卑人盡被射死。

火箭點着了一處很大的草場,幾乎是沖天的火焰向上噴發,映紅了半邊天,大家狂叫着:“都來看難得地大火炬呀!”

“火炬”一直燒到天黑。映出百里外,火光沖天!

姜維用兵,端的是不同凡響,突地集中隊伍,疾馳如風,長驅三百里,中途不停留地一路掃蕩,彼等鐵甲豬。沿路殺戮一切;又或者是衝到一個地方,紮下緊實營盤後,然後向四方伸出觸角——騎兵,來回清剿,把地皮篩一遍,打掃得乾乾淨淨。

部隊出動。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南北任行,方向不定,時間不定,早走晚睡,時而一天行軍數百里,時而象蝸牛爬着走,隨心所欲,並無定規,愛怎麼着就怎麼着。

這種作戰是極爲艱苦。部隊已經失去後方支援,雖然與後方基地保持着聯繫。但按姜維如此用兵法,補給部隊怎麼能夠跟得上!

沒有補給。困難接踵而至,我們要勝過敵人,關鍵是迅速,要不停地跑,沒有定規,時冷時熱,頂風前進、缺食少睡,藥物日漸匱乏。

最艱難的是傷員。用拖車拖着着,到後來唯一的藥物是鹽水。方法是鍼灸,搞得傷號一見到針就哆嗦。

這樣艱苦環境下的長途連續行軍,是從暮春至深秋,苦煞人也!

馬跑了,人跑得散了架,戰死的人不多,倒是因爲迷路、傷病、掉隊的非戰鬥減員越來越多。

的確,在部隊上上下下都可以聽見種種抱怨:“寧願打死,不願跑死;寧願拼死,不願拖死。”到最後,大家都沉默下來,只會機械式地聽從命令。

頂着壓力最大的自然是姜維,作爲首領,他負責下命令,也要承擔命令的後果。

爲了緩和緊張氣氛,姜維用了半天,召集了師團級幹部、政委們去開會,統一思想。

首先是念了一通戰報:我師殺了七千多鮮卑人(當中有二千倒不是周瑜部族的),戰鬥中消滅了三千鮮卑騎兵,共殺掉人養牲畜、野生食草動物二十萬!鮮卑人無奈我軍何,我軍僅戰死五百人,掉隊不見了一千人,戰損率爲十分之一。

最重要的是,我們利用這次遊擊,將路過的地方都畫出了詳細地地圖來!如此,日後當大部隊……

7師的部隊大力加強了地圖勘探能力,他們大量採用了航海用的牽星板、六分儀等技術,描畫出大草原的地圖來,把它的地形一一標明。

用行軍,掩蓋了測畫地圖的重任。

皇帝實際上從天上帶有“神圖”,只是並不準確,需要修正。

在入草原部隊中,地圖的重要性排在傷員之前!就算死,也要保住地圖!

姜維一言蓋之:“我們的戰略戰術是正確的,我們採取了標準的遊牧民族對遊牧民族地作戰方式,而且我們比他們的有利之處就是我們沒有拖累,專心作戰。”

本師政委微笑道:“軍部嘉獎我們!”

皆大歡喜!評出功勞大者普升一級到二級爵位,發軍功章,其他是人人有獎金,個個不落空。

這一次,是二個偵察尖兵和一個地圖官獲得了青龍黃金勳章,而姜維等將官不過是得了青龍白銀勳章。

在艱苦環境下,把功勞讓給兵,有利於提高士氣。

最後是一項出人意料地動作,選出了十個功勞大的官兵,給他們理髮,整衣,列隊到得神器“互聯網”前面,很快,有他們父母妻兒地全息形象出現在他們面前……情景非常感人,家屬勉勵自家親人要爲皇帝、爲帝國立功勞,不要丟了父老鄉親的臉,而軍人則保證一定勝利完成任務!

各團隊的長官回去後傳達了會議精神,堅持就是勝利!

我們疲勞,鮮卑人更狼狽啊!

雙方馬力相比,帝國軍的馬的短途衝刺速度勝於鮮卑人,長途比不過鮮卑馬,但也至少要50裡後才分出高低,因此鮮卑人不敢

大家P?別傻了,鮮卑人不是沒有試過,他們沮喪地發現大家的騎射功夫相差無幾,但是!

鮮卑人畢竟是缺乏工匠,周瑜也不是穿越的小強哥哥,他們的箭頭偏軟,無法有效擊穿帝國軍輕薄地“攔截者III型”護甲,那種護甲是合金制的。

所謂“有效”擊穿意思是箭頭可以擊穿護甲,但不保證每次都能擊穿,而帝國軍地三棱箭頭,射得比草

蚊子又狠又毒,鮮卑人可憐的皮護甲在它面前彷彿一

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春季野草初長,不可埋伏,到得夏天,野草吃飽了“天賜草原”豐盛的肥料,發瘋似地長得比人高時,伏擊和反伏擊就成爲兩支敵對部隊的主旋律。

不要以爲光是鮮卑人能夠伏擊我們,我們同樣能夠伏擊鮮卑人。

部隊大肆挺進,過後就設下伏兵,鮮卑人一過來,即時觸發埋伏,然後大家狠掐起來。

帝國軍精於潛伏之技,殺人本領過硬,決不好惹,鮮卑人如果被他們咬上,不死也掉一層皮。

鮮卑人很難找到良好的伏擊機會,曾經兩次設伏,結果都被帝國軍的望遠鏡和狼犬發現,不得不解圍而走。

兩軍交纏,在草原上角逐。

由於以遊牧爲主,土地承載力有限,養不起密集的人牲,又要秉承分散投資的要求,鮮卑百姓不可能集中在一起,就給帝國軍可乘之機。

畢竟守土有責,鮮卑人的主力不得不跟着帝國軍,帝國軍是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即使有地利,鮮卑人比起帝國軍好不了多少,人馬消瘦,反倒是帝國軍好一點,雖然也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因爲帝國軍的底子好,沒有後顧之憂,專心打仗,還有茶磚和鹽磚補給。

一直沒有發生大地會戰。姜維的兵少,無法捉着鮮卑人,進入秋天之後,7師仍是飄忽不定,行蹤軌跡卻逐漸向東撤離,鮮卑人的心暗地裡舒服起來。

但在周瑜的心中,泛起陣陣憂慮,他心中暗下決定。但來年開春,就舉族再度西遷!

惹不起你,還躲不起你嗎?

已經是深秋了,大雁南飛,草木漸枯,看來大家都無意打仗了。這一年可以平安過去。

只是鮮卑人作夢也沒有想到,三個月前,帝國軍隊雲集,將星赫赫:華英雄元帥、太史慈軍,副將有曹休、冷苞、鄧賢、賈華;馬超軍,副將馬、龐德、曹真、郭淮、王平;徐庶軍,副將周泰、文聘、夏侯尚、夏侯德、寇封。

諸將如羣星映月,大頭頭,世界第一猛人,帝國皇帝閃亮登場!

皇帝偕同帝國武略皇后曹節。率二十三萬騎兵,二十萬步兵和民夫親自西征。他要用牛刀殺雞,一舉解決掉已經情報證實的周瑜!

帝國軍隊將要演繹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千里調動!

這次行動的名稱古怪。叫做“愛國衛生大掃除”,爲了準備本次行動,兵部根據帝國法律,徵召了北方几乎70%的火車和最好地司機、養路工、機修等等,還不惜血本,皇帝從他的內庫中調出了數以千計的“互聯網”,投放到每一個車站去,以加強之間聯繫。

人事上。以龐統爲特命全權欽差大臣,負責主持調運事務。工部尚書虞翻連同蒙州(長城以北的蒙古高原)刺史顧雍給他打下手,監管民間運力和總後勤部工作,皇帝和他們約法三章:幹得好重賞,幹不好殺頭!

龐統有大才,顧雍、虞翻皆爲當年江南舊臣,後勤保障乃生命線,不得不慎!

這一次大運輸,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一切都得記錄下來,分析得失,待以後,就由總後勤部專任了。

幾乎沒有誰會懷疑帝國軍的勝利,以世人地眼光看來,本來算是P大的一件事,讓一個元帥擔綱都算看得起周瑜了,但皇帝卻急吼吼地要親征,他謂諸公道:“周公瑾,世之猛虎也,一日不除,朕一日不安!”聽得他一說,大家唯有從了。

上百萬兵馬,真是有的:帝國騎兵人手三匹馬,每位出塞的步兵/民夫,都有一匹馬,幾乎是全馬式行動,加上驢子、駱駝,已經過百萬矣!都需要用火車去運。

各地的倉庫敝開了肚皮,人員川流不息,晝夜不停,將數以萬噸的物資:糧食、軍械、雜物運走,一些大的中心倉庫,本身就有“輕軌”,直接發車送往車站,

物資、人員、牲畜裝上火車,火車吼叫着啓動,開往3500裡之外的目的地!

帝國採取的鐵道是複線,即能同時開二趟火車,日夜不停,車輪滾滾,火車向西,向西!

在總調度室裡,氣氛異常緊張,各地車站不停地將到達車次上報,作出標識,每一個人都忙忙碌碌。

爲了本次西運,帝國動用了至少三十萬人做工,在每一個車站上,都有嚴謹地站長手執小旗、提燈(夜間)守在站臺上,確保每一車輛平安通過。

自青龍六年開建的鐵路,有效地發揮了作用,一路都是振臂高呼地士兵,奔赴前線。

火車轟隆隆,在三個月間,將大量兵力安全快捷地送達目的地,中途沒有出現大地事故,井井有條,全賴龐統、顧雍、虞翻的全力調度,待結束時,三人個個都瘦了十斤以上——論+:|去稱體重,和以前體重相比,瘦掉多少斤,皇帝就賞他們多少斤的黃金!

……

部隊抵達後,迅速展開,呈三路合擊之勢,中路由皇后親自領軍,這是她第一次掌軍印,讓賈詡作她軍師,徐庶軍爲主力,多以步兵、輜重;左路軍華英雄,率太史慈、曹休、冷苞、鄧賢、賈華諸將;右路軍由皇帝親領,率許諸、典韋、馬超、馬、龐德、曹真、郭淮、王平衆將,左右軍都以騎兵爲主。

堪堪在深秋之初,白霜漸布,姜維師遠遁,人馬俱乏的鮮卑人重回遮雪之南坡地,準備過冬的時候,龐大的帝國部隊突然出現在鮮卑人面前,一時之間,鮮卑人簡直是驚呆了!

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28節 人渣李亦奇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0節 波斯人的下馬威第1節 裝神第33節 樂極生悲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21節 勝利進城第48節 帝國的聚寶盆(一)第49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二)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6節 算舊帳(一)第25節 戰前動作第28節 人渣李亦奇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24節 雲州事務第14節 吞併日耳曼(十)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38節 開國大典第17節 割麥之戰第35節 洛神封后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70節 集結號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6章 第3節第72節 攪屎棍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4章 說明第6節 易過吃蔗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帝國的聚寶盆三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15節 萬事俱備第48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一)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1節 入宮見聞第27節 走親戚(二)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17節 可愛小兔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45節 劉備出川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25節 戰前動作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45節 南洋終局的感慨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印度教二大史詩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11節 蔡琰勸夫第43節 萬歲師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18節 狼吃小羊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27節 走親戚(二)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40節 二打新野第6節 蕭山會戰第25節 輕取木鹿大王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45節 攻打總督府第25節 雷霆猛女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4節 吃荊州菜第5節 路途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節 入宮見聞第33節 馬家遊江南(四)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第41節 拉丁版聖經
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28節 人渣李亦奇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0節 波斯人的下馬威第1節 裝神第33節 樂極生悲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21節 勝利進城第48節 帝國的聚寶盆(一)第49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二)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6節 算舊帳(一)第25節 戰前動作第28節 人渣李亦奇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27節 印第安之王(五)第24節 雲州事務第14節 吞併日耳曼(十)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38節 開國大典第17節 割麥之戰第35節 洛神封后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70節 集結號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6章 第3節第72節 攪屎棍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4章 說明第6節 易過吃蔗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帝國的聚寶盆三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15節 萬事俱備第48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一)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1節 入宮見聞第27節 走親戚(二)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17節 可愛小兔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45節 劉備出川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25節 戰前動作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45節 南洋終局的感慨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印度教二大史詩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11節 蔡琰勸夫第43節 萬歲師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18節 狼吃小羊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27節 走親戚(二)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40節 二打新野第6節 蕭山會戰第25節 輕取木鹿大王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45節 攻打總督府第25節 雷霆猛女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4節 吃荊州菜第5節 路途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節 入宮見聞第33節 馬家遊江南(四)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第41節 拉丁版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