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戰爭風雲

國曆開元六年七月二十三日晚,貴霜開戰的戰事傳遍地的報童穿街走巷,大呼小叫道:“號外,號外,波斯軍隊入侵我貴霜共青城,我軍大勝之,樂進、牛金兩將軍首戰建功!號外,號外!”

“共青城危機!危機!波斯人圍攻共青城,熱血青年快行動起來!”

……

二十四日上午,皇帝正式下詔,着夏侯惇爲欽差大臣、西南行營總管,全面主持對波斯戰事。

皇帝要求他,徹底消滅掉入侵者,同時,給入侵者以最嚴厲的懲罰。

至於什麼懲罰,聖旨上沒說,不過夏侯惇往皇宮居仁堂覲見時,皇帝口諭講得極分明:“給朕解決掉波斯!”

同時,兵部發布決動員令,宣佈進攻一級戰備,要求全國所有適齡青年,均要到各地的後備役事務部報到,隨時聽侯帝國的召喚。

戶部撥出了三千五百萬兩的臨時軍費並向社會發布二千五百萬兩的戰爭債券,當晚,在京的五個帝國元帥賈詡、華英雄、趙雲、張遼和夏侯惇同時出動,在帝都大歌舞劇場向社會各界推銷戰爭債券,每買上一百萬兩者將得到皇帝、五帥的聯合簽名並有印像的御製花瓶(十個瓶),購買滿十萬兩者,則得五帥的聯合簽名、印像的御製花瓶。

這下可轟動社會,幾乎全帝都的頭面人物都參加了。千五百萬兩地戰爭債券全部賣掉!

僅皇家自己就買了八百萬兩,開玩笑,皇帝可是現代小強,深諳“沒人頂,就自己頂”,他一頂起來。後面的就踊躍了。

民間的財力相當雄厚,本來五帥各自準備了百萬兩銀子自己買自己的,結果都不能出手,不到一小時就賣斷了,還有許多人遺憾地搓手搖頭,上前詢問何時推出第二批?

社會的骨幹是軍隊系統,軍人退役後發財的不是少數,帝國百強公司中。有八十五間公司地上層,要不是退役軍人,要不就是在國民警衛隊幹過,他們久浸於軍隊裡,對軍隊有着深厚感情,自然鼎力相助。

他們滿意地得知將於三個月後推出第二批戰爭債券。

帝國的戰爭機器高速地轉動起來……

前方軍情急如火,二十五日就出兵,皇帝拜夏侯惇爲帥,並大事鋪排,餞之江滸。賜以斧鋮,俾傳征伐!

威武雄壯的帝國三軍受閱部隊整齊劃一,氣勢如虹的在皇帝面前行過,並按軍隊老規矩,部隊受閱後直接開赴前線。

……

在豪華的皇家遊艇“飛翼劍”號上,夏侯惇手按在扶欄上。心滿志得。

飛翼劍高速向前,犁開一道巨大的浪花軌跡。

這條船是帝國最快的船之一,採用了相當多的“高科技”建造,屬於皇家專用。

船有分隔水密艙不易沉,有減搖鰭使得船在風浪中穩定,採取雙舵雙槳,四臺功率強大地蒸汽機都經過優化,小而有力。故障率少,並採取了最新技術:“往燃煤上加油”提高速度,它的最高時速達35裡/小時。並可晝夜不停。這是個嘡目結舌的速度,它的價錢同樣令人嘡目結舌。

飛翼飛翼。以飛快速度,送夏侯惇在海上脫離西征的船隊,先行到廣州,再從廣州坐火車,順南海進到交州,然後穿過緬州(緬甸),此時已經是浩瀚的阿三大洋了,再坐另一條快船到貴霜瓜達爾港,全程約10500裡,而他的每天行程將是平均25公里/小時C裡。

也就是說,他只需要約18天的時間,僅僅是半個月多一+就能夠從遙遠的東方帝都一口氣跑到了貴霜去和人P。

而在風帆時代,這一段行程要上一年地光陰,不僅是花費漫長光陰,中途遇險率也會大增,還有嚴重的水土不服.u不是說笑的!

當然,夏侯惇用的是最好最快的工具,一路綠燈,象他從廣州到緬州坐火車,線路暢通無阻,所有的車都得給他讓路。

不過現在其他人從東方出發到貴霜,最慢也能在二個月內到達!

建立一個全球帝國有二個先決條件要解決,一是通訊,二是交通,如果沒有質地突破,有如癡人講夢話!

帝國統治極爲牢固,有皇帝讓大家都能活下去的主要原因,聰明的野心家們也看得很清楚,如果一旦有事,帝國海陸聯運,把個月內就能將大部隊運到帝國任何一處地方,所有的造反瞬間被平掉。

……

事實上,在長江上列隊登船的部隊是屬於後隊,做秀的功能。哪會是等到波斯人出動了,帝國軍主力才珊珊出動,那得一個多月纔到達,搞不好共青城早就失守了。

帝國軍一部分主力,和平年間就沿着南海——阿三海這條黃金水道鋪排開來,做好入侵的準備。

接獲波斯動兵的消息,總參謀部地高參們就從保險櫃裡取出早就準備好的作戰計劃,按原定計劃給部隊下令,調兵遣將,衆軍往瓜達爾港取齊。

據馬禝在事後寫回憶錄時說道:“下令進攻的那天,我們的辦公室地氣氛非常平靜,所有的人都知道是註定了的事,現在不過是讓它發生而已,在沙盤上,我們已經推斷過許多次我們進攻,他們進攻……”

夏侯惇於八月十三日一身鹹味地進抵瓜達爾港,比原計劃慢了二天,他沒有多少疲倦,睡得好、休息得好——專列、專船,平穩平安,一路順風順水地送他來。

點手指,數家當。他地部隊有:

他的直屬第6騎兵軍,副手是張飛(署理軍長),曹彰、寇(劉)封;

88騎兵軍,主將黃忠、副將有嚴顏、關平、周倉;

66騎兵軍,主將曹仁,副將有曹洪。淩統、賈華;

18騎兵軍,主將太史慈,副將有曹休、冷苞、鄧賢;

38騎兵軍,主將周泰,副將有文聘、夏侯尚、夏侯德;

另外,馬超的20軍(龐德、馬)一樣要聽他的命令,+李典、樂進、牛金、陳武自然是他的麾下。

以上騎兵軍大多數都是華族血緣(含白種鮮卑,他們居然被承認爲“純正華族”。一些老冬烘在故紙堆裡找了半天,找到鮮卑等北方外族都是華族地確切證據),雖然不少是北方人,但都呆在熱帶地區作適應性訓練,作戰不成問題,另有少許的征服民族兵。

步兵方面:

將領實力強大,LOO,LOO:有徐晃、于禁、張任、李嚴黃權、吳蘭、陳式,這些響噹噹的名字,他們統領三十萬步兵。絕大多數是阿三兵,裡面最精銳的有八萬“溼婆神軍”由徐晃

隊。

另外,蔡瑁、王越、丁奉,凌操五將,是海軍陸戰隊、海軍系統,他們有優勢。已經屁股生煙,先行開到波斯沿海去發財去了。

三國將星閃閃,大放光芒,正規軍兵力約七十萬,支前民工達五十萬(二十五萬華族,二十五萬阿三),,這已經屬於“過度武力”。不止是爲了打敗波斯入侵者,更是爲了入侵波斯本土作準備。

兵部給各部聲明:“你們打掉一千,我們給你們補一千,打掉一萬。我們給你們補足一萬,誰打敗波斯人,誰就是英雄!”

兵部聲明絕不含糊。整個南洋以西的州郡都動員起來。

在一定程度上,波斯人也上了當,帝國大肆搞“透明”,名義上南洋以下有三個騎兵軍,實際上有六個軍,結果波斯人被帝國大忽悠了!

而且,他們落後的腦袋也沒有想到帝國的進化:“預置倉庫!”

在阿三大陸、斯里蘭卡,帝國兵部設置了許許多多的預置倉庫,裡面地軍資應有盡有,一待戰爭暴發,駐於遠處的部隊,只需乾手淨腳落船,不用帶重型軍備,船速快很多,船隊也不用很大,到達倉庫附近,很快就能武裝起來。

除了牲畜麻煩,其他的軍資都不成問題,訓練是標準化,裝備也是標準化,輕易可以適應。

夏侯惇組建了他的總參謀部,一個滿面笑容,肩扛四星的將軍在他面前“啪”的一聲立正,行軍禮道:“西南行營副總管,西南集團軍羣總參謀長,呂蒙,向元帥報到!”

夏侯惇還禮,兩人互相致意。

夏侯惇握着他的手道:“好,有你來,我就如虎添翼了!”

說歸說,不過他心中也清楚咋一回事。

嗬嗬,皇帝將他的學生、心腹呂蒙派來當了夏侯惇的參謀長,所有的命令都要過他地手簽發(但他沒有否決權),固然是呂蒙能力出衆,肯定可以幫助夏侯惇打仗。

另外一個方面,將這麼多的將軍和部隊交到夏侯惇手裡,夏侯惇擁有絕對的指揮權,皇帝和兵部、總參都說不會干涉他打仗,可是不提防纔怪,說什麼“用人不疑,疑人不疑”那是天真的說法。

派出呂蒙爲重要的參謀長,夏侯惇只要是打波斯,呂蒙自然全力幫他,可是夏侯惇起異心的話,呂蒙就能起反作用了。

如海軍陸戰隊、海軍在西南戰功裡,也屬於夏侯惇管轄,可是那幾個將軍,蔡甘王丁凌,全是江南舊將,要是夏侯惇想幹什麼地話,他根本別想指揮得動海軍任何一條運輸船!

……

“說說情況吧!”在作戰室一坐下,夏侯惇就問起來。

“是!”

呂蒙清清喉子道:“馬超的20軍,正向共青城行去,準+添加援兵。”(當時共青城入城戰鬥沒打響)

“步兵已經到來二十萬人,徐晃、于禁、張任、李嚴到達,正在安頓,我準備命令他們立即來向您報到。”

“66軍曹仁、18軍太史慈到達,已+

“88軍黃忠是最後一批部隊從國內出發,目前正在航渡兵軍已經進至斯里蘭卡。”

“您的直屬6軍明天早上第一個師就會到來……”

“目前,波斯人正集結於共青城下,他們的遊騎兵,一度進至瓜達爾港百里外,被我巡邏隊發現,趕跑了他們。”

“據李典的報告……”

……

呂蒙講得頭頭是道,情況完全掌握,他作爲黃埔軍校的首席生,經過嚴格的訓練和多年作戰指揮,有着處理繁雜事物的縝密與耐心,以及草擬命令時地清晰表達能力,說得直接明瞭,抓住中心。

他不過早到夏侯惇一天,就已經把大地圖、沙盤全部製作好,戰場態勢一目瞭然,夏侯惇聽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頻頻點頭。

正在此時,門口一陣喧譁,有人說:“……元帥正在……您不能進去……”

呂蒙提高聲音道:“怎麼回事?”

馬答道:“周泰將軍來了……”

夏侯惇歡喜道:“快請他進來!”

兩條大漢一陣風地衝進來:“周泰、文聘見過元帥,見過參謀長!”

夏侯惇重重地拍了一下週泰的肩頭道:“幼平、仲業有你們來助本帥,泰西封絕對去得!”

旁邊呂蒙迷惑不解地道:“你們不是後發的嗎?怎麼現在就到了。”

周泰憨憨地笑着,文聘不好意思地道:“我們搶了6軍的一批船運來了一個師,待會要和張翼德打檑臺了。”

夏侯惇和呂蒙啞然失笑:“你們這幫混蛋!”

“張翼德是何等人,也是牛人一個,6軍是什麼部隊,它可是元帥地直屬預備隊,你們倒好,連6軍都搶了!”

在帝國軍的將領序列裡,周泰、文聘的個人武力值並不是名列前茅,可是他們的部隊特別能打,作戰意志特別頑強!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早期打鮮卑,兩將就轉戰千里,窮追不捨,把鮮卑人追得上天無門入地無縫!

此後馳騁於北國,縱橫於南洋,殺人盈野,血流成渠,是帝國軍中數一數二的殺人王組合,他們的兵,絕對都是小老虎,敢拼敢搶,拼掉敵人不算,連自己人也敢搶!

這不,當時他們到了斯里蘭卡等待裝運,發現港區有一批空船在等,結果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船再買票,然後“威脅”、“勸說”、“利誘”船長開船,就跑來了!

儘管兩將有違軍令,可夏侯惇和呂蒙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不痛不癢地罵上幾句,然後命令他們去裝備起來。

大戰將臨,需要的就是火般熾熱的求戰意願!並沒有影響作戰,小動作就不必計較那麼多。

至於張翼德,到時着周泰、文聘給他擺“和頭酒”陪罪了事,都是過命的交情了,到時判周泰、文聘欠張翼德一個“情”。

在軍隊裡,有寧欠債莫欠“情”之說,何也,本來輪到你去吃肉喝湯的,你欠人家一個情,那你就得將你位置拱手相讓,讓他先上!

周文兩人也不是不知道這“情”可欠不得,可是心急如焚,急着打仗,就硬是搶了空船,上了再說。

此後幾天,瓜達爾港成了個超級大兵營,兵將一簇簇來,營帳一直鋪到幾十裡外的沙漠中。

無論是兵是將,都兩眼放光,摩拳擦掌,急不可耐地想上戰場與波斯人拼個痛快。

貴霜風雲起,殺氣薄雲霄!

在馬超打響了“共青城援兵入城”之後不到五天,曹仁的騎兵就與波斯人迎頭相撞!

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11節 蔡琰勸夫第25節 戰前動作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21節 酷刑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58節 羅馬新生活(一)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4節 貴霜風雲(一)帝國皇帝的自白第1節 入宮見聞第12節 阿彩露點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3節 雙城會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20節 司馬折棒子(三)第42節 鳳兮鳳兮,故是一鳳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21節 勝利進城第39節 柳林團之戰第7節 綠帽危機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57節 神廟之會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1節 吃了蔡琰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35節 洛神封后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節 入仕請假條停更啓事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27節 無功而返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7節 告發她是因爲我想在她那兒留宿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9節 黑奴籲天記第2節 初戰曹軍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23節 雲州始建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15節 大戰略第48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一)第12節 向西挺進第26節 屠夫文聘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71節 攪屎棍第21節 司馬折棒子(四)第48節 帝國的聚寶盆(一)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16節 破鎖丹成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46節 大前門開第2節 兩條主線第28節 算舊帳(三)第55節 奧運餘波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19節 隔海互聯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42節 襄城交兵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18節 女王,請蹂躪我吧第57節 《羅馬史》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25節 輕取木鹿大王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35節 福兮禍兮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26節 可愛的阿三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
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11節 蔡琰勸夫第25節 戰前動作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21節 酷刑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58節 羅馬新生活(一)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4節 貴霜風雲(一)帝國皇帝的自白第1節 入宮見聞第12節 阿彩露點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3節 雙城會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20節 司馬折棒子(三)第42節 鳳兮鳳兮,故是一鳳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21節 勝利進城第39節 柳林團之戰第7節 綠帽危機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57節 神廟之會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1節 吃了蔡琰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35節 洛神封后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節 入仕請假條停更啓事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27節 無功而返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7節 告發她是因爲我想在她那兒留宿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9節 黑奴籲天記第2節 初戰曹軍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23節 雲州始建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15節 大戰略第48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一)第12節 向西挺進第26節 屠夫文聘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71節 攪屎棍第21節 司馬折棒子(四)第48節 帝國的聚寶盆(一)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16節 破鎖丹成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46節 大前門開第2節 兩條主線第28節 算舊帳(三)第55節 奧運餘波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19節 隔海互聯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42節 襄城交兵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18節 女王,請蹂躪我吧第57節 《羅馬史》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25節 輕取木鹿大王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35節 福兮禍兮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26節 可愛的阿三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