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

“兩位宋兄,這邊請。”

“好,有勞張兄了。”

作爲十七世紀中國工藝百科全書的編著者,宋應星的大名朱由棟實在是太清楚了。

此人在去年中了江西鄉試的舉人(29歲),然後就跟他同期中舉的哥哥宋應升一起進京參加會試。從1616年一直到1628年,兄弟倆參加了五次會試,全部落榜。終於心灰意冷的兩兄弟這才絕了科舉的念想,然後依從本心做起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於是纔有了《天工開物》這樣的經典著作。

對於朱由棟來說,大明朝的官僚多一個宋應星沒啥好處,少一個也沒啥壞處。但是讓宋應星在科舉上浪費整整十二年,這個損失就太大了。

所以,我還是讓你提前中進士吧。中了進士後,你就是朝廷的人,也就是我的人了......

當然,雖說現在大明的科舉,府試、鄉試甚至會試,各種黑幕到處都是。在歷史本位面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東林黨可以讓江浙一帶的舉人都是自己人,那錢謙益做起科考黑幕來更是完全沒有下限。但朱由棟跟他們不一樣:他是皇太孫啊!如果皇太孫帶頭搞科舉黑幕被人抓了個現行。那對國家的公信力造成的傷害,就是致命的。

所以,公開的把宋應星這樣的人叫到興華宮來是絕對不行的。別說這兩位了,就是今年參加會試的方山十二舉子,朱由棟也讓人私下給他們打了招呼:今年的會試,你們都考得差就算了。但就是你們都考得很好,我也最多隻能錄取一半——沒辦法,天下讀書人的情緒總是要照顧一些的。

所以,就算要漏題給這兩兄弟,也得講究方式方法。

這個事情就得錦衣衛來做了。

作爲全國專業的特務機構,錦衣衛裡是有各種人才的。接到朱由棟的命令後,田爾耕就派出一位江西籍貫的錦衣衛,以同鄉的名義去接近宋家兄弟。

當然,這年頭各省讀書人所佔人口比例極小,各省的舉人彼此間就算沒見過,但一說到名頭,很快就能找到共同的熟人。所以,直接假扮江西舉人是不行的。

那扮什麼呢?只能是扮江西人,中年童生,舉業無望,然後到北京投靠親戚討生活的北漂了。

總之,在田爾耕按照朱由棟的要求鎖定宋家兄弟後,馬上派出“北漂”去接近宋家兄弟。這位出手豪爽、爲人四海的“北漂”很快就獲得了宋家兄弟的好感和信任。到了二月初三,會試開考前六天,這位“北漂”成功的把這兩兄弟帶到了清華園的方山實驗室參觀。

“張兄,這方山實驗室,號稱是我大明格物之技最高明的地方。裡面的每一項發明,都能帶來無數的進項。我們就這麼進來了?”

“哈哈哈,長庚且寬心。愚兄跟這裡的人熟得很,再說了,方山實驗室現在已經分爲民用和軍用兩大板塊。愚兄也只是帶你們逛逛民用方面的實驗室罷了。”

“哦哦,原來如此。不過雖說只能看一部分,愚弟也十分感激啊。不瞞張兄,愚弟其實對這會試興趣並不大,只是家裡已經很多年沒有進士,在鄉里頗有些難以爲繼,不得已勉爲其難。愚弟最大的興趣,還是在這些格物之技上啊。”

“明白,明白,愚兄自己都是多年未能通過府試的人,如何不知道我大明很多讀書人其實都不喜歡舉業。只是迫於不中個舉人就要應役,不得進士則難以匹敵家鄉的明府,所以勉爲其難罷了。”

“正是如此啊。”

“閒話不說了,兩位請進這間屋子。請看,這就是我大明方山實驗室在三年前就研製成功的‘徽娟’紡紗機,是以我大明皇太孫殿下同母妹妹的名字命名的。此物用來紡紗,可以讓我大明現在的棉紗工人效率提高八十至一百倍。兩位請再看,這是‘常洛’飛梭,乃是太孫殿下爲了紀念惠仁太子命名的。有了此物,織布的效率也能極大提高。而這個,喚作‘由校’機。乃是太孫殿下的弟弟朱由校在飛梭和‘徽娟’紡紗機的基礎上改進而成,使用水力爲動力,紡出的棉紗精細、柔軟、結實,而其效率更是目前我大明普通織機的數百倍以上.......”

“嘶~~久聞方山實驗室研發出來的東西能夠讓天地變色,沒想到居然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張兄,這東西既然能提高紡紗織布如此之多的效率,爲何不早點公諸於世呢?若是此物現於世間,我大明百姓們在衣物這一塊的花費上肯定要便宜許多。”

“哈哈哈哈,這個問題,孤來替兩位解答吧。”

“孤?”看着眼前突然出現的,身高大約與兩人等高,但是相貌卻只有十五六歲的少年。兩宋對視了一眼,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然後極爲驚喜的下拜:“學生見過太孫殿下。”

“嗯,兩位免禮。會試在即,爲免閒言碎語,不得已出此招數,還請兩位見諒。”

“不敢,殿下看重,是學生等的榮幸。”

“好。”明顯的,這兩位不是迂腐之人。朱由棟點點頭道:“兩位,這些東西,其實孤在很早就能弄出來了。但是爲什麼一直不敢公諸於世呢?這當然是因爲,就這麼直接的拿出去,會引發社會動盪。”

“學生好像抓到了什麼,但不得其要。”

“哈哈,孤來問你們,若是這‘徽娟’紡紗機公開後,民間會不會廣泛採用。”

“當然。”

“那以前一個織工勞作一天才能產幾兩棉紗,有了此物,一天可以產數斤棉紗。那請問,棉花的產量跟得上麼?”

“不能。”

“然後呢?”

“呃,學生明白了。然後棉花的價格就會飛漲,百姓們就會把糧田改爲棉田,之後糧價會飛漲。”

“還有呢?”

“呃......”宋應星想了想後道:“還有便是,我大明的很多織工將會失業,然後衣食沒有着落。”

“還有嗎?”

“還有......”

“哈哈哈~”朱由棟爽朗的一笑:“暫時想不出來不要緊,回去好好想。想到問題也不算本事,你們還要好好想想,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畢竟,我們不可能因爲新技術的出現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就徹底的不用新技術啊,是吧?這些東西說實話,都不算成品。孤的方山實驗室還在研究能夠隨時隨地持續提供穩定動力的機器,有了那個,纔是真正的工業革命的開始。”

工業革命什麼的,宋家兄弟聽了也就是聽了。但無論如何,作爲並非智障的兩兄弟,這會兒已經非常清楚的知道:這就是今年會試策問的題目了吧?否則殿下吃撐了跟他們講這些?

“孤爲什麼跟你們講這些,你們心裡大概也明白了。正因爲如此,所以今天這個事情,你們一定得爛在心裡。出了這個門後,一個字也不準往外面講!此事若是泄露出去了,朝廷威望受損,你們的仕途也到此爲止。所以,切切,切切!”

“是,殿下對學生的厚愛,我等感激不盡。此事,絕不會外傳。”

“嗯,這位張總旗,是錦衣衛的人,他不過是奉命行事,所以還請不要對他有何不滿。”

“不敢,我等絕無此念。”

“小臣多謝殿下體恤!”

“誒,你給孤辦事,孤怎麼能讓你受委屈呢。”給自己的手下一個交代後,朱由棟走到宋應星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長庚啊,好好準備,孤可是很看好你的。殿試之後,孤就把你派到方山實驗室裡來......你看,這個‘由校’機,真的是孤的弟弟完成的改良。他雖然只有十一歲,但是在機械上的天賦,比孤那是強了百倍不止。在方山學校學習基礎物理不過幾年,就已經能夠活學活用了。孤深信,你們若是進了方山,發揮出來的作用,只會更大!”

“殿下,學生等何其有幸,賤名得殿下知曉並親自提點。請殿下放心,學生等將來一定爲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
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