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

在完成了分贓,呃,不,是在完成了中南半島和平大局的建設工作後。朱由棟暫時讓各藩屬國國主、權臣們下去休息。然後他讓方正化把朱恭枵、朱聿鍵兩人叫了過來。

周王世子朱恭枵,這一年三十八歲。而唐王世子朱聿鍵,現在只有十八歲。

當然,年齡只是一方面。至少在輩分上,從名字就能明顯的看出來:朱恭枵是木字旁,和朱由棟乃是同輩。而朱聿鍵呢,金字旁啊,和萬曆是一輩的......

所以,三十八歲的朱恭枵在拜了朱由棟後。還得老老實實的給朱聿鍵見禮。

皇族禮儀進行完畢後,兩位世子坐了下來,坦然的迎接上首朱由棟的目光。

果然是歷史本位面,明末宗室裡不多的有點能力的啊。滿意的點點頭,朱由棟朝着兩位世子道:“之所以讓你們來這裡,原因是什麼,你們心裡都有數吧?”

“臣知道。多謝皇上讓臣有機會一展胸中抱負與一身所學。”

站起來說出這句話的,當然是年輕的朱聿鍵。這位在歷史本位面即便坐了自己爺爺十六年的牢,仍然沒有磨平棱角。在崇禎年間居然搞出了無旨意率軍勤王的事情來。所以此時站在朱由棟面前的朱聿鍵,也是自然的鋒芒畢露。

相比起來,朱恭枵就要沉穩得多了。他只是站起身來,輕輕的點點頭:“臣已知曉,多謝皇上信任。”

“嗯。”點點頭,讓方正化拿進來一副在羅闍浮屠的寢宮搜查到的暹羅地圖。

“兩位來看,這暹羅原有五十五府。因爲要安撫周邊各國,以及厚待暹羅王的後人。所以朕今天上午已經拿出去十五府。剩下的四十府,朕準備將其分爲四份。一份給暹羅的現任首相素巴猜,一份給他們的親王頌曇。剩下的兩份,分別給周蕃和唐藩。當然,你們拿到的都是最大的。兩藩基本上都有不下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一百五十萬左右的人口。具體的分割嘛,嗯,朕以昭批耶河、難河爲界,以西歸周蕃,以東歸唐藩。你們可有異議?”

這個時代的浙江省也就九萬多平方公里,所以如此龐大的一塊土地分到自己手裡,還有什麼不高興的?雖說這土地上的人口少了點,但想來荒地也很多。所謂白紙上好作畫嘛,人口少,荒地多,可以輾轉騰挪的空間自然就大。所以朱恭枵、朱聿鍵二人很是乾脆的大禮下拜:“臣等無異議,多謝皇上厚賜。”

“請起。”朱由棟扶起兩人,近距離的盯着兩人的眼睛道:“朕還是如以前說的那樣,除了外交上與母國保持一個聲音,軍事上服從調遣外。內政的事情,完全由你們自己做主。這做得好,百姓歸附,國勢強盛,那是本事。做得不好,被周邊的蠻夷滅掉,或者被本國的百姓給趕走,那也活該!但不管結局如何,你們在開封、南陽的所有王田,府邸啥的,全都沒有了。就算是後來國家被滅,你們幸運的逃回本土,朕也就是讓你們做個普通人。如何?可有異議?”

“臣無異議。”很是乾脆的一拜,朱聿鍵鋒利的看了一眼朱恭枵。“敢問皇上,周蕃唐藩從此做了鄰居,若是以後起了矛盾和衝突?”

這還沒就封呢,就想着以後起衝突了?朱恭枵稍稍詫異的看了朱聿鍵一眼。但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低頭朝着朱由棟拜了一拜。

“哈哈哈哈~唐世子,你膽子真的很大,這棱角,哎呀,你和朕是同歲吧?朕的一些老臣到現在都覺得朕鋒芒畢露難以伺候。可是和你比起來,朕可真的好多了啊。哈哈哈~”

稍稍敲打了一下朱聿鍵後,朱由棟正色道:“既然說到了這裡,那朕不妨多講一點。

我華夏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爲夏,其核心區域,不過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之後的商,核心區域爲河南大部。再之後的周,其起始部分則是陝西的中南部。可以說,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我華夏一族真正能夠有效掌控的區域,並不算大。

但是,因爲周行分封制。結果到了秦帝國再次一統天下的時候,整個東亞大陸最肥美的土地,基本都被華夏有效掌控了。

所以,分封制對於迅速推進我華夏文明的擴張,將我華夏目前之外的土地迅速的華夏化,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當然,任何制度,有利有弊。周之分封,到了後期,由於周室直轄土地越來越少,而周邊的諸侯國越來越強。所以周室就逐漸的失去了對天下的掌控。不過說到這裡,朕也有問題考量一下二位世子。同是分封,爲何周之分封,起碼是兩百多年後諸侯才漸漸不聽周王室的差遣。而西漢分封不過數十年,就有七國之亂。至於西晉,司馬炎駕崩後,馬上就有八王之亂?這是爲何?”

朱恭枵朱聿鍵低頭沉思許久後,朱聿鍵道:“敢問皇上,可是因爲當時周室分封所建諸侯,其初始地域都是蠻荒之地,基本都是民貧地瘠。各地諸侯要發展到足以挑戰周王室的地步,起碼要兩三百年的積累。而西漢、西晉的各王,其所在之地,本來就已經有大量的人口,力量已經非常強大。所以,只要所在封國國主有了不臣之心,自然就有力量反叛?”

“嗯,原因很多,但唐世子說的,是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皇上在現在的諸多藩屬國安置藩王,其實根本就不怕重演昔年的七國之亂,八王之亂?”

“當然。”朱由棟很是自信的一笑:“現在大明的本土是兩京十三省,未來遼東、蒙古、西域、青藏都會成爲大明本土。這個本土,比起昔年的成周可就大了太多哪。如此強大的華夏本土,足夠保證絕對的力量壓制諸侯國,不讓主弱臣強的局面出現。”

說完了這話後,朱由棟又道:“你們也是常看六大報的,可知西班牙在美洲也有很多本土之外的地盤。他們實行的是總督制和包稅制。那麼,爲何朕不在此地實行總督制和包稅制呢?或者說,朕爲何不在此地實行完全的總督制,而是要總督、分封並行呢?”

還是朱聿鍵口無遮攔的開了口:“皇上可是要宗室、地方官員互相牽制?畢竟,這些地方確實離大明本土實在是太遠了。要完全推行我大明本土的郡縣制和流官制,只怕最終還是像當年成祖、宣宗時的安南一般,靡費大量國家資財後,不得已最終放棄。”

“這個嘛,確實有一點道理。”這位唐世子真是什麼都敢說啊,看來,還得再把這個問題引導得更深入一點。

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
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