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首發)這幾乎成爲一種行爲模式。但林安然卻認爲,“新官上任三把火”是爲官者之大忌。
其實,秦老爺子曾經叮囑過林安然,爲官者有“三忌”:其中一忌,便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任領導幹部只有拿出實在的政績,才能打開局面,才能服人。有的同志一上任,就宣佈自己的“施政綱領”,許諾如何如何;有的甚至否定前任的工作,另闢蹊徑,開創新局面;還有的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造成人力、財力浪費。凡此種種,都是不對的。
毛澤東同志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他反對下車伊始就哇啦哇啦,指出這樣做“一定要弄壞事情,一定要失掉羣衆,一定不能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即使是出於好心,上任就忙着燒“三把火”,不僅不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政績,樹立威信,還會適得其反,造成工作被動,給人留下笑柄。
新官上任,首先要認真調查研究,全面深入地瞭解情況,找準羣衆關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密切與羣衆的聯繫,做羣衆的知心朋友,讓大家幫助你出主意、想辦法。要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統一領導班子成員的思想,制定措施。
只有認真做好這些工作,再確定燒什麼火、燒多大火,經過努力,才能收到實效。
但是,教條永遠是教條,正如秦老爺子曾和林安然提及過的“象棋”、“圍棋”之道一樣。官場上事情永遠不可能以溫和的方式達到“共贏”的目的,有時候,尖銳一點也在所難免。
鍾躍民在林安然上任之後同他進行過一次詳談。
鍾縣長認爲,一號首長到城關縣太平鎮視察,不說是千載難逢,恐怕也是幾十載難逢的事情。所以必須要抓住機遇,借東風,把城關縣的各項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而這個抓手點,就是林安然在一號首長面前推銷的“海洋綜合養殖項目”。
城關縣有十五個鄉鎮,其中有八個鄉鎮是臨海區域,太平鎮的模式完全可以照搬複製過去,只需要根據當地情況略微做一些改動即可。
林安然也十分認同這一點,這個項目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實施的,期間從錢凡、李亞文提議至最後確定,期間有長達了一年的調研時間。
如今蘇易親自坐鎮太平鎮,錢凡時代遺留下來的蝦塘、網箱、魚排都是現成的,蠔場也是現成的,只不過荒廢了而已,稍加修繕便可以使用。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
所以蘇易的工作進展很快,林安然前幾天去看過,基本上六月就可以投苗,趕在八月十五海鮮上市之前能出第一批養殖對蝦和海魚,至於天然放養場內的那些鮑魚、海蔘之類的貝類,則需要一年後才能見成效。
但是隻要對蝦、海魚上市,第一筆利潤就進了養殖戶的口袋,口袋有錢,老百姓自然就更加支持這個項目。
不過林安然很快發現一個問題。城關縣所有分管農業的副鎮長、縣漁業局、農業局的領導幹部都是錢凡時代的遺老,這些人在當年是很得寵的人物,被派去分管農業,大多年輕能幹,不過因爲整個大的態勢問題,導致錢凡的養殖計劃流產,這些人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碌碌無爲。
後來錢凡過世,趙奎上臺,更是對這些管漁業、農業的官員本不屑一顧。八個鎮分管農業副鎮長和縣裡漁業局、農業局的領導幹部,十幾年間竟然統共調整不過三人,其餘的都被留在崗位上坐冷板凳。
經費沒有了,領導不重視了,這些官員感到了一種絕望,都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態工作,尸位素餐消磨時光。
這種氛圍,林安然第一次主持縣裡農業工作大會,就已經感受到了。
那天,鍾躍民到市裡開個會,林安然負責主持整個會議。與會人員原本包括了所有鄉鎮鎮長、分管農業副鎮長,還有縣裡農業局、漁業局的領導一共三十四人蔘加會議。
這天上午,林安然提早三分鐘到了會場。
九點開會,到了九點零五分,纔來了三十個人,還有兩個鎮的正副鎮長沒到會。
林安然看着表,指示擔任會務工作的秘書股小韓道:“你到門口守着,把會議室的大門關上,待會那些鎮長來了,你讓他們在政府辦裡等下,我開完會單獨聽他們的彙報。”
這話的含義不言而喻,單獨彙報,並非是重視,而是更嚴苛做法,而且肯定要批評,只不過留了面子,私下批評而已。
在座的各位局長立時精神一振,表情嚴峻起來。不少人更是幸災樂禍,慶幸自己今天沒遲到。
林安然在城關縣算是個紅人,都知道這人年輕,有後臺,工作能力非一般的強。不過纔不滿二十六歲就當上了副縣長,對於那些已經人到中年的鄉鎮長和局長來說,難免有些輕視心態。
正因如此,這些人還是像以往那樣疲沓,以至於遲到。
林安然環視會議室裡一週,從到會領導的眼神看出,這次嚴肅會議紀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林安然對身旁的漁業局副局長道:“劉副局,麻煩你下去把他們的彙報材料都收上來。”
此言一出,場下一片譁然,嗡嗡嗡的議論聲就像午後的知了,一起鳴叫起來。
林安然卻端着茶杯,安坐主席臺,看着劉副局長把所有鎮長、副鎮長手裡厚厚的彙報材料都收了上來。
這次會議之前,林安然讓政府辦下發了會議議題和彙報內容,讓各鄉鎮準備好材料進行彙報。
但是,在機關工作過的林安然知道,這些彙報材料一般不會是領導自己寫的,而是部門辦公室裡的秀才操刀,有些領導甚至看都不看,拿着材料就到上級那裡照本宣科。
這種領導幹部在國內官場雖然不多見,但也有。林安然曾經見過一個領導,一天裡有幾個會,結果拿着彙報材料搞混了,上去彙報安全生產工作卻讀了綜合治理的彙報。兩者之間彙報內容有些相似,口氣也吻合,所以讀到一半,所有人都捂着嘴笑瘋了,臺上聽彙報的領導臉色比鍋底還黑,這位彙報的局長才發現自己出錯了,差點沒羞愧而死。
其實要知道一個領導對部門內的業務和工作熟悉程度如何,脫稿彙報則是一個試金石。
被收走了彙報材料的各鄉鎮鎮長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就像戰場上打仗臨時被沒收了槍支的士兵。
各鄉鎮的彙報材料整齊地擺在主席臺上,薄厚不一,水平各異,有的只有幾頁,有的多達二十幾頁,看來有的鎮是做了準備的。
看着各位局長,林安然微笑着說道:“由於今天與會的人員比較多,會議時間有限,這次請大家口頭彙報,每人限時十五分鐘,請各位領導注意,語言要精練,最好用數字說話,這些彙報材料我會後再看。”
突如其來的舉措給了各位鎮長和副鎮長致命的一擊,沒有了彙報材料,還要彙報,怎麼彙報啊!?
會場上的氣氛立刻緊張起來。
下發會議內容的時候,林安然交代政府辦要讓各鄉鎮彙報的一條內容是:統計自己轄區內有多少荒廢的蝦池、網箱、漁船,統計有多少畝可用作養殖貝類的灘塗和海域,統計有多少停產的網箱設備,還有統計轄區裡以往從事過海洋養殖的有經驗的養殖農戶。
ωωω▪ тTk Λn▪ ¢〇
光這幾點,沒了材料們的各位鎮官們幾乎沒有一個能答上,只有赤草鎮和石角鎮兩位分管農業和漁業的副鎮長能如數家珍般將數字提供出來。
林安然特地在工作日誌上將這兩人的名字圈出,打算對這兩人多加留意,優先考慮在這兩個鎮上覆制太平鎮的項目。
理由很簡單,如果一個分管副鎮長對這些都不清楚,談何開展工作?首先就缺乏一個正確、熱忱的態度。
不過,林安然並不當場批評這些打不出數字的領導們,而是在會議結束時候說:“同志們,今天是我上任以來第一次主持縣裡的農業工作會議,我不想批評自己的同志,但是我希望下回開會,情況會比今天要好。散會!”
說罷,頭也不回出了會議室。
遲到的兩個鎮的正副鎮長在政府辦裡早就等得如坐鍼氈,有些度日如年的感覺。期初覺得這個年輕副縣長資歷太低,自己遲到十分鐘八分鐘他一定不敢發飆,沒想到這人竟然如此認真執行會議紀律。
尤其是讓自己在政府辦這種人來人往的地方坐着等,來往的縣領導都會看到,來辦事的其他部門頭頭也會看到,大家見了都上來問。
“上來辦啥事啊?”
這種熱情客套的官場招呼,讓這兩個鎮的鎮長、副鎮長更是無地自容。
答嘛,怎麼答?說自己被罰在這裡等單獨彙報?
不答嘛,好像又不禮貌。
只好傻乎乎呵呵笑,笑得連自己都覺得羞愧,滿臉通紅。
自從這天之後,但凡是林安然召開的會議,從未有人再敢遲到,而且彙報材料事前一定讀得滾瓜爛熟。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領導熟讀了彙報材料,起碼對其中的數字和情況就有印象,不管他對農業工作上不上心,起碼瞭解程度比從前要提高許多,便於林安然下步工作。
有時候,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確不是明智的做法,有時候卻必須燒。林安然是在太平鎮提拔上來的,有政績供大家瞻仰,對縣裡情況也十分熟悉。就如同竈膛裡早就塞滿了柴火,而這鍋水又還是冰涼冰涼的時候,點一把火燒一燒,也不失爲聰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