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離別在即?

第108章 離別在即?

夏侯博看着劉備分寸頗失的模樣,低聲地勸說了起來。

“主公,博知你心中煩悶,但子坤先生並非是不辭而別之人,縱使天使已經找到子坤先生宣讀天子詔書,子坤先生料想也不會直接離開吳郡。”

(PS:此天使並非是鳥人,在漢代的“天使”是天子使臣的意思。)

頓了頓,夏侯博看着劉備那依然滿是躊躇不甘的複雜表情,低聲地說道。

“且各方重臣世家亦均有派遣使者抵達吳縣拜訪子坤先生,如今子坤先生未歸,倘若先生也出城離去,城內將無人能夠主持大局。”

劉備聞言,忍不住長長地嘆息一聲,低聲道。

“季常,備是否過於自私?明明天子下詔詔令子坤入京爲官,這對於子坤而言本就是加官進爵的好事,且子坤之才亦無須再受限於區區一郡之地,或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只是備心中實在不捨,子坤倘若離去,於備而言何止是痛失雙臂可比?爲了心中一己私慾而心懷不捨,備何其卑劣也?”

“如今,備只寄望子坤入京之前能夠與備再好生地過上一個除夕佳節,也好讓備聊表對子坤的心中感激之情。”

“如無子坤之助,備或許如今依然不過是一小小的販履織蓆之輩,今尙不知在何處容身,又焉能身處於吳郡府衙之中治理一方?”

夏侯博默默地聽着劉備的自言自語,並沒有發出一絲多餘的聲音。

夏侯博清楚劉備這是在努力地說服自己,更沒有認爲劉備卑劣,反而對於劉備的心胸坦蕩爲之佩服不已。

置身處地。

夏侯博自認處於劉備的這個位置,未必能夠做出劉備這種決策,輕易地放走李基這等輔助自己的大才,恭送着對方加官進爵,直入朝廷中樞。

如今劉備心中焦慮,更多的是希望能夠李基能夠先返回吳縣,與如今尚且是主公的自己共度佳節。

“否則此次一別,便是一方坐鎮邊陲之地,一方坐鎮中央,不知此生是否尚有機會再見了。”

劉備喃喃地說着,心中止不住地升起苦悶。

尤其是連發了十二封書信皆沒有回覆,甚至就連去派送書信之人都沒有返回彙報。

因此,劉備不得不懷疑李基很可能已經見到了天使,然後直接隨天使入京去了,如此方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此時正欲過來彙報情況的賈詡,看着劉備那悵然若失的複雜表情,內心微動之餘,行禮彙報道。

“主公,那大將軍、袁氏、曹氏、鍾氏等使者又在追問子坤的去向以及返回吳縣的時間了。”

劉備有些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然後道了句。“辛苦文和去安撫他們了。”

“小事。”

賈詡應了一句,然後彙報道。“其中大將軍與袁氏使者均要求見主公,文和也以主公身體不適推脫了過去。”

劉備似是被戳中了什麼,語氣不禁多了幾分慍怒地喝道。

“推了推了,無非問的也是子坤的去向,備尚且不知,縱使是問我又有何用?”

此前,在劉備尚且不知天子下詔李基入朝爲官,面對着先行一步抵達的各方重臣或世家的使者之時,劉備可謂是欣然招待。

等天使抵達吳縣,並且找尋李基宣讀詔書之時,劉備這才意識到必然是李基的名聲已經徹底傳入到身處洛陽的天子與諸多重臣的耳中,並且似乎承蒙天子垂青,打算啓用李基重用之。

因此各方重臣與世家聞風而動,方纔會提前派遣使者前來拉攏示好李基。

這讓劉備徹底失去了應付各方使者們的心思,全然交給了賈詡一人去敷衍應對。

而劉備深吸了幾口氣,努力地讓自己不失態之餘,目光落在了賈詡的身上,忽然開口道。

“文和,子坤一人入京勢單力薄,你既與子坤有莫大的舊情與關係,不知你是否有意隨子坤入京相助之?”

“如若文和有意入京,備絕不阻攔,這便命人爲文和準備金銀細軟且派遣一隊騎兵護衛文和入京與子坤相聚。”

賈詡聞言,不急不緩地答道。

“主公莫急,以吾對子坤的瞭解,子坤定然還沒有面見天使,之所以遲遲沒有回信,應是子坤一路奔波地輾轉各地,因此主公派去的信使也是不斷撲空,遲遲沒能找到子坤罷了。”

“以子坤之行事,他斷然不會不回吳縣,料想今日必到吳縣。”

如今的整個劉備集團之中,對於李基最爲了解的絕非是劉備,反而是賈詡。

作爲清楚李基是以着什麼心思輔助劉備的賈詡,賈詡清楚李基斷然不會棄劉備而入洛陽。

因此,在賈詡看來劉備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反而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拒絕天子徵辟纔對。

劉備聞言,精神爲之一振,確認道。

“文和,可有把握?”

“十有八九。”賈詡答道。

頓時,劉備就像是被注入了大量精氣一般,橫掃低迷,重振雄風,大步地朝着正廳走了出去,道。

“既然如此,備且去北門等候,如子坤歸來,必是從北門而入。” 賈詡與夏侯博見狀,也是隨之迅速地跟了上去。

而在劉備興沖沖地抵達吳縣北門後,也不上城樓,反而是直接在城門外等着,且遠遠地眺望着遠方。

看着劉備那滿懷希望的模樣,夏侯博忍不住低聲地向着賈詡問道。

“文和,伱該不會是單純地安慰主公吧?”

“放心吧。”

賈詡老神在在地應了一句,甚至不免有幾分期待接下來李基知道自己不過是出門兩個月時間,結果剛回到家就要被“賣”了會是什麼反應。

‘大概……會很精彩吧?’

想到這裡,賈詡的眼睛都不由得明顯亮了一分。

而時間飛快流逝,眼看着日上三竿,劉備依然沒有絲毫不耐煩地等待着。

終於……

在視線盡頭出現了一隊騎兵,這讓等着已經有些昏昏欲睡的賈詡精神一震,劉備更是直接主動騎馬迎了上去。

隨着雙方距離接近,劉備清楚地看清了那一隊騎兵最前方的正是李基。

而對於劉備的出現,一身風塵僕僕的李基臉色不禁頗爲詫異,喃喃地道了句。

“主公怎麼知道我會在此刻回到?”

須知,爲了能夠如劉備所期望那樣除夕及時趕回吳縣,這段時間李基甚至都沒有進城補給,不斷地深入考察各處地形,然後就又直奔下一個地方。

除了睡覺以及方便之外,甚至有時候吃飯都是隨便應付些乾糧了事。

如此七日下來,別說是李基這般士子,就連趙雲的臉上也充斥着濃濃的疲憊之色。

不過眼看着即將抵達吳縣,各自都能在吳縣之中度過佳節,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浮現着濃濃的喜意,對於忽然出現在遠處便迎了過來的劉備,衆人更是有着一種受寵若驚的驚喜感。

當即,不等劉備完全抵達面前,李基以及衆多騎兵就迅速停了下來,然後齊齊翻身下馬向着劉備行禮。

“拜見主公。”

“諸位辛苦了,無須多禮,快快請起。”

劉備也是騎着馬飛奔到衆人面前,語氣歡喜地應了一句之餘,也是迅速下馬親自將李基扶了起來,神色複雜地道。

“回來就好,子坤能先回來與備共度佳節,吾心甚喜。”

李基。

李基聽着劉備的語氣,莫名地覺得似乎有些不太對勁,怎麼有種好像我不該回來的感覺?

錯覺嗎?

李基心中浮現了幾分詫異,卻又不知是何緣由,還是單純的錯覺,只得說道。

“基於七日前收到主公來信,便一路快馬加鞭,幸得及時已經考察完吳郡五湖以及北部的地形,待節後基便可開始構思吳郡水利規劃方案,開始對吳郡進行開發。”

“之後,基再考察一番吳郡南部的地形,再補充後續的規劃方案,如此一來只需要花費上三五年時間按照規劃所進行開拓,吳郡便是沃野千里,良田之數或可增十倍不止。”

說到最後之時,眉眼之間已充滿疲憊的李基也忍不住流露出幾分意氣風發。

此事一旦完成,且不說利在當代,更可堪是功在千秋!

原本需要耗費七八百年時間,在流民不斷遷徙以及戰亂之中,流民們自主一點點地爲了生存以及耕種不斷地開墾的良田。

以及在一次次迫在眉睫的灌溉問題,又一點點地完善的水利,方纔漸漸開拓的江南豐沃之地,將在三五年間就徹底完成。

儘管並非是整個江南之地,而僅僅只是吳郡一地,且後續李基還需藉助大量流民、戰俘的力量,甚至可能要完全掏空七成吳郡世家的積累才能完成,但這便足夠了。

就如同沒有人預料到後世在短短四十年就追上了他國數百年的發展一般,或許在三五年後,也將無人可以想象吳郡之地的變化之大。

而以着吳郡爲起點,李基將能撬動着整片江南之地的大發展,以着平和的方式完成經濟人口的南遷……

‘時代,將真正因此而改變!’

就在李基的腦海浮現了這個念頭,而頓感心潮澎湃之時。

“這都不重要了,子坤。”

劉備的一句話,頓時將李基給整懵了。

(本章完)

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106章 夜襲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章 意在萬世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61章 吳郡郡守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80章 往吳郡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45章 冤否?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4章 “毒士”賈詡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217章 陽謀第172章 想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4章 真罵戰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3章 已有妙計?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3章 口袋陣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章 毒士???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23章 這是禮節!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20章 美人計第239章 威與德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162章 太殘暴了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81章 流民問題第20章 美人計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39章 上架感言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72章 三千金第113章 血包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199章 老道士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13章 血包第47章 虛實之計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89章 斬草除根?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12章 無稽之談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
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106章 夜襲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章 意在萬世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61章 吳郡郡守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80章 往吳郡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45章 冤否?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4章 “毒士”賈詡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217章 陽謀第172章 想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4章 真罵戰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3章 已有妙計?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3章 口袋陣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章 毒士???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23章 這是禮節!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20章 美人計第239章 威與德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162章 太殘暴了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81章 流民問題第20章 美人計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39章 上架感言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72章 三千金第113章 血包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199章 老道士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13章 血包第47章 虛實之計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89章 斬草除根?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12章 無稽之談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