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

而讓劉備爲之憂慮不已的,則是如何安置那些流民以及吳郡的錢糧是否會因此短缺。

這兩個問題……近乎無解。

劉備很清楚吳郡如今的耕地狀況幾近飽和,原計劃乃是一邊完善水利,一邊再安排流民開墾耕地,繼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至於另一個問題,待李基看到簡雍安置流民反饋的糧食消耗,只覺得腦袋嗡嗡的。

難怪糜竺急得直跳腳,甚至中途就直接攔住李基。

再考慮到後續流民的數字只會不斷增大,恐怕原本足夠吳郡發展三到五年的錢糧,無須半年就會徹底消耗殆盡。

且在這半年間不能妥善安置流民,將這些流民轉化爲真正的生產力,那麼吳郡官府面臨的只會是一個結果——破產與停擺。

因此,吳郡所面臨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安置問題以及錢糧問題。

如若是處於明君當政的時期,這兩個問題朝廷自然會解決。

可惜,當今天子爲了斂財不惜賣官鬻爵,如何願意爲了賤民死活而大開國庫?

更何況朝廷前年方纔掏空了國庫平定了黃巾之亂,更不可能會不惜耗費鉅額錢糧賑災救民了。

而完全不能寄希望於朝廷的情況下,李基只能將目光放在周邊的州郡官府之上,尤其是揚州之內的州郡。

揚州,地廣而人稀!

與中原的各州郡官府相比,對於接納流民顯然會有一定的積極性。

只是,這個時代整體的官場腐敗不堪,貪官污吏橫行,便是那些懶政惰政的官吏都完全能稱得上是好官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李基顯然不能指望其餘州郡發揮什麼主觀能動性。

“毋庸置疑,吳郡短時間內安置不了如此巨大的流民數量,必須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流,藉由長江以南的水網便利,將流民進行分散安置。”

李基喃喃地道了一句,驟然覺得這對於今後的大業而言,或許會是一件意料之外的好事。

長江以南的發展在歷史之中歷經了三次人口大南遷,漢末三國至南北朝、安史之亂以及南北宋時期,每一次人口大南遷無疑都是一條鋪滿屍骸的道路。

相對而言,若是這一次操作得當的話,無疑將會是一場顯得溫和許多的人口南遷,繼而大大增大包括吳郡在內的長江以南的人口潛力。

人口基數,極其重要!

‘主公如今兼有揚州刺史的身份,名義上對於揚州各郡只有監督權,只可惜不像州牧那樣在大義上可以直接指揮命令其餘郡守,或許……派遣一說客,代表主公去遊說各郡?”

一念至此,李基的心中不由得爲之一動。

以着劉備的名聲以及地位,揚州各郡郡守或會忌憚劉備插手於他郡,但必然不敢輕易拂了劉備的面子。

只要派遣一能言善辯之輩,遊說於揚州各郡,曉明利害,必能有所作爲。

旋即,李基在腦海之中迅速地回憶起揚州各郡的郡守信息。

九江郡守服虔,字子慎,善治經學,治政中庸;

丹陽郡守童恢,字漢宗,爲人公正嚴明,多有關懷百姓之舉,然近期似已重病臥牀;

廬江郡守陸康,字季寧,頗有才學,乃是吳縣陸家子弟,且李基到江東後就多有留意的陸遜(兩歲)乃其從孫,正跟於陸康左右;

會稽郡守郭異,字元平,此人傳聞乃是十常侍之一郭勝遠親,仗之有背景,到任之後行事可堪貪婪兇暴,多有魚肉百姓之舉,劉備多次以刺史身份彈劾之,無果;

豫章郡守……無!其情況與此前的吳郡相似,豫章郡守空置多年,豫章一郡上下幾乎由各個世家所把持空置。

頓時,李基就明白縱使派遣說客遊說於各郡。

恐怕也唯有廬江郡守陸康念及陸家一族正在吳縣之內,且其性格亦多有正直,會多加配合。

除此之外,九江郡守服虔治學尙可爲一名士,但就連掌控九江郡內部都多秉承中庸之道聽之任之,就算有些幫助也是有心無力。

至於原本對於收納流民最爲積極的丹陽郡守童恢,反倒是臥病在牀,同樣有心無力。

會稽郡與豫章郡的狀況,莫說是派一說客,便是諸葛孔明親自饒舌也不會有絲毫效果。

揚州六郡,可謂是情況各有不同……

此前對於揚州其餘郡的情況,李基就連自家的飯碗都還沒有端好,李基自然沒有去鄰居家搶菜的心思。

所想的乃是先將作爲根基的吳郡開發到一定程度後,再利用劉備身爲刺史的監督權,想辦法逐步一點點暗中控制揚州其餘郡。

如今,反倒是讓李基感到有些麻爪了。 爲此,李基動用“計謀模擬器”試圖進行推演,卻發現以着分散流民爲目的,就連“計謀模擬器”都直接不顯示派遣說客遊說揚州五郡的選項。

顯然,這是連丁點的成功率都沒有。

就算慢慢磨出什麼結果,恐怕那些流民都涼得差不多了。

不是每一位官吏都明白收納流民的重要性,又或者有些官吏能夠明白,但是一位官吏的任期往往僅是三五年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穩定對於官吏而言最爲重要,反打是收納流民不小心引發叛亂被朝廷追責的話,那可是很有可能會被朝廷趁機一擼到底的。

且費盡心機收納流民過後,對於官吏而言往往也只是給繼任者留着可供開發的政績,完全稱得上吃力不討好。

在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絕大部分的流民縱使滿懷希望地流浪到其餘州郡,也罕有他們的容身之所。

更何況多的是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又如何會去做這種明面上對於斂財毫無益處的事情?

‘這爛攤子還真是比想象之中來得還要爛啊……’

李基的眼睛一眯,手掌不自覺地拿起劉備的那個郡守印信摩挲了起來,心中的信念卻是沒有一絲動搖。

‘如今之計,想要與揚州其餘各郡的官吏以着平等的身份好好合作,料想是不可能的。’

‘縱使能說服一部分郡守,下方的各縣城的官吏也未必會合作,那些郡守也未必如主公那般完全掌控住衆多官吏。’

‘要麼由下而上,要麼由上而下……’

李基的念頭一動之間,腦海之中的‘計謀模擬器’也幾乎是同時浮現出了這兩個選項。

其中,由下而上沒什麼好說的。

太平道大賢良師的屍骨或許被燒得都還有剩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依然餘韻不斷。

只要李基願意,只要暗自提供武器錢糧,再將聚集起來的流民引向揚州各郡,那麼又將會是一場“起義”。

且今時不同往日的李基,自信可以控制着這一場“起義”的規模,且讓大量流民趁機宛如融入長江以南。

代價則是大量官府被攻破,大量百姓、流民的傷亡,並且身爲吳郡郡守的劉備完全將自己摘得乾乾淨淨……極難。

相對而言,李基還是個喜歡遵循遊戲規則之人,更爲偏向於“由上而下”的選擇。

【在天災頻發的大漢,面對着如何安置大量生民的艱難抉擇中,你選擇了“由上而下”的方式!

你即刻派出大量信使直奔洛陽,聯繫與劉備以及你保持着一定關係的朝廷重臣,向朝廷獻策可由揚州各郡接收流民。

對此不勝其擾的天子,所琢磨的是又可趁天災換下一位三公,重新以三公之位賺錢,對於那些平民性命根本就不在乎。

因此在你的積極聯絡之下,盧植聯合着何進爲首的派系一併發力,縱使十常侍本能地想要阻止,但還是讓這一政令通過了。】

【隨着此朝廷政令一到江東,你便知你所急需的‘大義’名分到手!

有此‘大義’名分,其餘揚州五郡並不能拒絕流民的安置問題。

而爲了各郡內部的穩定不被大量流民衝擊,其餘各郡均派遣使者或官吏前來求見於你,希望吳郡可減少流民數量進入其餘郡。

對此,掌握了主動權的你心中除了冷笑就是悲哀,且迅速地開始對流民們進行分流,安排流民開始進入其餘揚州五郡。】

【在這個過程之中,爲了阻止流民入境,來自於官吏與世家的阻力之大超乎了你的想象。

不僅僅用出了各種毒計,對於那些開始進入境內的流民進行或暗殺,或襲擊,或無視等,且彈劾於劉備與你的奏疏,更是如雪花一般飛向朝廷。

可惜,你如今掌有大義,且天子與朝廷官員亦不可能會阻止流民安置之事。

相反,你趁機讓劉備大肆行使身爲揚州刺史的監督權,不斷反制毒計之餘,開始彈劾揚州衆多官吏,然後再暗中安插可聽命於劉備的官吏。

最終,伴隨着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你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大量的流民源源不斷地流入揚州之內安置。】

【計謀評價:你贏了!

你大肆推動了長江以南的人口融合,也藉此改變了揚州內部的官吏作風。

儘管因此而死的官吏或世家之多,讓你都難以去記清這個數字,但幸好這是個讓你滿意的結果,且劉備藉此也在整個揚州都有了巨大的影響力。

當然,或許也因此留下了某些隱患???】(本章完)

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179章 清君側?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04章 有備無患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48章 李基論戰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3章 勠力同心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46章 夜襲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82章 三成?兩成。第113章 血包第34章 火攻奇襲?第5章 燕雲十八騎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92章 孫氏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0章 美人計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7章 請君入甕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63章 袁氏!袁氏!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93章 勠力同心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15章 蔡邕!第252章 密函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159章 以工代賑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159章 以工代賑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
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179章 清君側?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04章 有備無患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48章 李基論戰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3章 勠力同心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46章 夜襲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82章 三成?兩成。第113章 血包第34章 火攻奇襲?第5章 燕雲十八騎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92章 孫氏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0章 美人計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97章 請君入甕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63章 袁氏!袁氏!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93章 勠力同心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15章 蔡邕!第252章 密函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159章 以工代賑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159章 以工代賑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