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對策

“父親,你沒醉?”正倒了一杯水準備給賈詡醒醒酒的賈穆見狀,不禁有些怔住,問道。

賈詡的眼睛眯了眯,理所當然地答道。

“出門在外,焉能酒醉?”

“父親,喝水。”

賈穆將那杯水放在了賈詡面前,然後問道。“那父親適才在宴席之上所說的一切都是故意的?”

“自然。”

賈詡這一次之所以特意將賈穆帶在身邊,本就是想要趁機指導一番賈穆。

此前,賈詡一人在外自保有餘,卻是不可能有機會將賈穆帶在身邊教導。

如今賈詡歸於劉備麾下,且賈穆年歲已漸近及冠,安全性跟過往自然是大不相同。

即便賈詡不願賈穆習得毒計,但也不希望賈穆過於天真單純,故以這一次前往廬江才帶上了這一位長子順便教導一番。

“醉酒之言,最易有迴旋餘地,宜藉此試探或傳達信息。”賈詡答道。

賈穆似是有些後怕地說道。“適才兒還真的擔心那陸府君會當場翻臉。”

“不會。”

賈詡笑着開口道。“那陸康有君子之風,自不會做這等事情。”

“難得父親將希望寄託在對方的品性,足可見陸康之高潔。”賈穆有些感慨地說道。

賈詡曬然一笑,道。

“主要是陸康的絕大部分族人都還在吳縣之內,縱是給他一百個膽子,他都斷然不會敢對我們動手。”

頓了頓,賈詡似是有些感慨地從袖子中抽出那一份記錄了揚州各郡郡守相關情報的竹簡,道。

“傳言中,李子坤手下有一支司職於情報收集的特殊組織,想來並非是空穴來風,否則便不會有如此準確的情報記錄其上。”

“爲父正是知悉了廬江郡守陸康的一應情報,方纔肯定陸康無論如何被激怒,都斷然不會冒着族人被報復的風險與我等翻臉。”

“不得不說,李子坤的目光確實可堪之遠見萬里,如此一支專司情報收集的組織,在方方面面所能發揮的作用巨大。”

“假如能插上一手……”

只是,賈詡正當下意識地道出了這個念頭,轉而又搖了搖頭,否定道。

“吾非李子坤,他與主公共起於微末,這等情報收集組織在李子坤手中遙遙控制着主公可以安心。可假若是在我的手中,必遭忌憚……早日死於非命。”

“沾不得,沾不得……”

幾乎是轉念之間,賈詡就意識到這是個大坑。

且不說手握錦衣司,極易遭受到主君以及同僚的層層忌憚,便是有時候知道得太多了,可未必是好事。

恐怕就算是在劉備的麾下,恐怕也唯有關羽、張飛以及李基三人沾一沾,依然能被劉備所完全信任。

而賈穆默默地聽着賈詡的喃喃自語,盡數將言語都暗自記錄之餘,再度給賈詡空了的杯子添水。

“穆兒。”

賈詡拋掉剛剛的念頭,轉而繼續道。“你可知爲父適才在宴席如此說的用意何在?”

“還請父親指教。”賈穆拱手道。

“李子坤給我的目標乃是將二十萬流民分入除了吳郡的揚州五郡,也便是每一郡約莫四萬人,不過這二十萬人之中沒有青壯男性,其中婦孺孩童佔了約九成,剩下的一成則是年紀偏大的老人。”

對於這些信息,賈詡可謂是瞭如指掌。

儘管流民們還沒有全部匯聚到吳郡,但是從流民營之中篩選所剩下的流民比例,賈詡只需稍微調查一下,也便大致清楚最終那需要流入其他揚州五郡的流民成份了。

“那爲何明明只需接納四萬流民,父親要說是十三萬?且那陸康過去所作所爲亦多有君子之風,忠君愛國,對百姓亦多有仁政,倘若是能力範疇之內的四萬流民,陸康料想不會推脫。”

賈穆這倒是有些迷糊了,這個數字的差距之人可謂是天差地別了。

陸康其人不說治政能力有多高,但在當地的官聲也算是不錯了,可安置十三萬流民確實遠遠超出了廬江郡的承受能力。

並非是每一個郡都能有着子坤先生那般經天緯地的郡丞,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讓吳郡產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爲父自然知道陸康對於安置四萬流民不會太過於抗拒,那其餘郡呢?九江、丹陽、會稽、豫章四郡呢?”

賈詡反問的這一句,讓賈穆陷入了深思之中。

各郡的形勢不同,各個郡守的想法也大爲不同。

僅憑朝廷的一張政令,便可以讓各地郡守完全遵從的話,那麼大漢也不會走到如今搖搖欲墜的地步。儘管如今大漢各地依然遵循朝廷政令乃是大義,但是落實到地方上具體執行多少,往往朝廷也是無力查證。

更何況,上上下下這種事情,素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兒,還是不明父親宣稱各郡皆須安置十三萬流民的用意何在。”賈穆拱手道。

賈詡沉吟了一下,問道。“倘若穆兒乃是廬江郡郡守面臨眼下這種狀況,該如何是好?”

賈穆思索了一陣,有些無奈地說道。

“無計可施。”

沒錯,這便是陸康的處境!

君子可欺之以方。

陸康本就是忠君愛國之人,再兼之族人俱在吳郡之內,救濟流民也是仁德之舉,於公於私陸康都沒有能夠拒絕的藉口。

然而,現實陸康卻又深知廬江無力承擔如此多的流民。

這樣一來,陸康自然便是無計可施。

“那倘若陸康知道了一個可以將安排到廬江郡的流民數量從十三萬降至四萬的法子,他又該會如何抉擇?”賈詡再問。

“那自然是牢牢握住!”

賈穆本能地道了一句,驟然間卻是恍然大悟。

賈詡笑了笑,接着說道。

“而有着廬江郡的例子在前,其餘四郡在斟酌違抗‘大義’與安置能力範圍內的流民之間選擇,又是否會紛紛主動效仿之?”賈詡再度開口道。

此法子,無疑又是賈詡所慣用的直指人性的計策。

這就好比官府一上來就說要拆你的屋子且沒有任何補償,你必然是不樂意,只能以命相抗的。

可假如在這種情況下,你多了一個可以拿錢去某個衙門疏通疏通一下關係,然後拆了你的屋子後還能有新房子以及一筆錢補償的選擇,那麼只要不是死腦子都自然會全力去疏通關係,而不會愣頭愣腦地以命相抗。

“父親果真是洞悉人心啊。”賈穆感嘆地道了一句。

“略施小計罷了。”

賈詡不以爲然地擺了擺手,然後開口道。

“穆兒,那到了明日,你便可藉故去拜訪陸康,暗示其偌大的吳郡政事均爲李子坤一人把持,完全可通過李子坤的關係調整分配的流民數量。”

“屆時,陸康作爲一官場老人,自然知道該如何做的了。”

賈穆點了點頭,神色越發的孝順恭敬地再度朝着賈詡添水。

而賈詡則是取來一份竹簡,然後在上面書寫了起來,再交給隨行的士卒,派遣快馬將這份竹簡儘快送到李基的手中。

當三日後李基收到這一份竹簡之時,目光掃了幾眼其上的內容,忍不住啞然失笑道。

“要論奸滑,賈文和當真是古今未有之人。”

“他跑去廬江郡當了一回大大的忠君愛國的直臣,一副只知將朝廷政令執行到底的死腦筋,最後反倒是又將麻煩都給我又丟了回來,還讓我調動錦衣司將廬江郡府衙的消息在其他郡擴散一下。”

“到頭來,他像是去揚州各郡旅遊打卡的,我反倒是成了可以被其他郡守攻略而擅改規則之人了。”

李基有些無奈地連連感慨,賈詡果真是連一點虧都不吃。

或許,“大義”在手,再兼之不過是各郡安置區區四萬流民的數量,賈詡腹中尚有能夠更妥善解決此事的法子,但賈詡絕對是選擇了一個他最能脫掉自身干係的決策。

這樣一來,反倒是李基接下來說不得要跟各郡郡守派來的官吏虛情假意一番,最後收下大量禮物,方纔勉爲其難地答應更改安置過去的流民數量問題。

一時間,這原本妥妥的政策矛盾,反倒是要成了官場潛規則了,李基還是成了潛規則別人的那樣。

www¤ тт kan¤ ¢O

不過,李基略微斟酌了一下,又翻了翻賈穆彙報上來的內容,卻也沒有否了賈詡的這個選擇。

捏着鼻子地接受以及自詡佔了便宜地接受,各地郡守的心理不同,對待那些流民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這種情況下,只要吳郡這邊多派監督,其他郡不說會妥善安置每一位流民,但起碼能保證基本的活計。

在絕大多數都是婦女孩童的情況下,恐怕其他郡基本都能通過安排嫁給當地的單身男性就直接解決了。

而除此之外,在這個選擇裡李基看到了一個極大的可操縱空間。

吳郡一口氣消化了六十萬流民,比揚州其他郡加起來所消失的流民數量都要高出三倍,這個數字已然有些可怖了。

略加掩蓋,無疑能夠避免相當一部分的麻煩以及目光。

除了吸引人才的高調之外,理論上李基希望整個吳郡是保持着相當低調的節奏進行發育的。

第108章 離別在即?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48章 李基論戰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4章 大漢基瘟?第63章 袁氏!袁氏!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80章 往吳郡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44章 縱橫司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170章 上當矣!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章 彼其九族之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87章 借刀殺人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6章 圍三闕一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79章 清君側?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72章 三千金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36章 圍三闕一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13章 口袋陣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45章 冤否?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27章 錦衣潛行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63章 許文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231章 共飲之第15章 強制嘲諷第37章 二選一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
第108章 離別在即?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48章 李基論戰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4章 大漢基瘟?第63章 袁氏!袁氏!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80章 往吳郡第90章 應對之策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44章 縱橫司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170章 上當矣!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章 彼其九族之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87章 借刀殺人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6章 圍三闕一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79章 清君側?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72章 三千金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36章 圍三闕一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13章 口袋陣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45章 冤否?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27章 錦衣潛行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63章 許文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231章 共飲之第15章 強制嘲諷第37章 二選一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