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細細想了一番,不禁搖了搖頭。
或許,劉備可以辯解亂世之中百姓們活着尚且不易了,但事實卻是百姓們其實只想“安居樂業”四個字罷了。
大漢似乎要亡了,但他們卻是不會主動理會這些的。
劉備或許也是出身貧苦,但少時曾拜師盧植求學,通明事理,心向大漢,這纔會生出匡扶漢室的志向。
關羽、張飛亦是各有原由。
關羽乃是精讀《春秋》多年,張飛則本就是豪強地主,不是一般百姓所能相比。
忽然,劉備從自家三兄弟的身上驟然明白了什麼,問道。
“莫非,這便是子坤有意廣開民智的緣由?民衆愚昧,則不知不顧天下之事,既易被他人蠱惑,死生之事也只是隨波逐流?”
“不全中,亦不遠矣。”
深諳何爲把控劉備心理學,實則與兒童心理學差距不大的李基,不忘再小小地肯定一句劉備。
“有言道:治國如烹小鮮。不少治國之道若是掰開了,實則道理卻是顯而易見的。”
“百姓只知爲漢人,卻不知緣由何在?”
“唯有明理開智之人,方知國破則家亡,這何嘗不是保證社稷衰敗之時,不會亡於異族之手的法子?”
這一句,李基說得唏噓萬分,尤爲複雜。
中原王朝的興衰,往往也同時伴隨着異族入侵。
以五胡亂華爲例。
面對着異族的劫掠入侵,自然有有識之士不惜爲此死戰血戰,可更多的是百姓們依然懵懂,直至大肆屠殺,甚至被當做兩腳羊也無力反抗,只知逃逃逃……
在李基所知的多次的異族入侵衰落的中原王朝例子中,唯有一次是真正意義的勝了。
那是全國上下血戰到底,絕境翻盤,將異族趕了出去。
差異何在?
主要便是民智漸開,無數學生奔走呼籲,有識之士儘可能團結無數奮起反抗的百姓,明白國破則家亡,不願子孫後代爲任人宰割的奴隸,唯有血戰到底。
民智一開,民衆既不是那麼容易愚弄之餘,但卻也會自發地維護家國,明白家國爲何物。
當然,這些尚未發生在強漢的事情,李基也無從向劉備舉例。
不過,劉備倒是以自己的思維讀出了另一個答案。
若大漢數千萬百姓自發匡扶漢室,而非如現在這般,亂世又何以至此?
甚至,董賊、曹賊等人,焉敢作亂?
尤其是曹賊,如此屠戮百姓,大漢百姓若是廣開民智,所有漢人紛紛自發與曹賊劃清界限,將之視爲不共戴天的仇敵。
曹賊,又豈敢有這等惡行?
劉備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漸漸有了傾向,但仍有幾分顧慮地問道。
“只是歷來民衆愚昧,若是民智一開,人人皆學陳勝吳廣那般高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旗,怕是朝廷無有一日寧日。”
李基反問了一句,道。“若是大漢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主公僅憑織蓆販履也能溫飽滿足,可會舉兵叛亂?”
頓時,劉備忍不住笑了,答道。
“自是不會。”
“那雲長、翼德,可會舉兵叛亂?”李基再問。
這個答案,李基若是問別人,別人未必能有如此深的切身體會。
可李基所問的,卻是劉備再清楚不過了。
與尚且懵懂未開民智的百姓相比,劉關張三人無疑是最爲典型的例子所在。
倘若當真是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誰會閒着沒事幹高舉反旗叛亂?
“雲長翼德,那更不可能了。”
聽着劉備的回答,李基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來,道。
“其實即便雲長翼德有心叛亂,民智皆開,若是過得豐足,又有多少人願跟着做這等禍亂之事?”
劉備聽罷,深吸了一口氣,已然徹底被李基所說服,感慨道。
“如此說來,廣開民智方纔是長治久安的根基所在。”
而見劉備徹底燃起了興趣,李基當即細細地與劉備逐一訴說起廣開民智種種好處的藍圖。
在李基的一再引導下,劉備漸漸下意識地依據着李基所描繪的藍圖設想了起來。
以着朝廷歷來的傾向看來,民智一開,往往會導致各地叛亂四起。
可劉備不自覺地分別站在統治者以及百姓的角度去看,卻發現廣開民智對於統治者與百姓而言,卻不是壞事。
覺得壞事的,反倒是在統治者與百姓之間的那羣分別從上下牟取利益之人。
譬如:貪官污吏,又譬如世家豪強。
且有着無數廣開民智的百姓監督,也能避免有奸臣宦官蠱惑天子,致使天子昏庸,督促天子勤政開明。
一時間,劉備可謂是越聽越興奮,驟然覺得李基所描繪的藍圖中那無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天子與無數廣開民智的百姓同心同德,那是何等美妙的局面?
如此一來,天子一言既出,無數百姓爭相追隨開闢一個盛世,而非是如此前那般朝廷政令傳遞到地方,也全賴地方官府作爲。
到底如何,百姓往往是一無所知,甚至即便地方官府曲解朝廷用意,百姓也只能任由欺壓。
“好好好!”
不知不覺中,劉備的臉色紅潤程度已是堪比關羽的程度。
劉備不僅僅心中此前不久前民心頃刻間被蠱惑的陰霾一掃而空,甚至整個人都興奮得有些失態了起來,讚道。
“嘗聞曹賊在月旦評中被評爲:治世能臣,亂世奸雄。”
“依備所見,縱觀歷代大賢,治世之能毋有能出子坤之右者,此真乃長治久安,定國安邦之國策也。”
“他日待天下一統後,備定全力代子坤向天子……”
說到這裡之時,劉備這才反應過來聲音漸漸弱了下去。
縱使是劉備也清楚,李基此策斷然不可能得到當今天子的支持,且無數朝中大臣以及世家也必然會阻止李基。
能夠鼎立支持李基的,怕是隻有自己。
可若是還政於天子,劉備縱使支持李基又有何用?
再兼之此前子坤基本在事實上,讓兩軍將士都深信了劉備就是天命所歸。
如此種種,劉備縱使再有意逃避,還能不明白李基之心。
劉備遲疑也掙扎了好一陣,這才嘆息了一聲,道。
“子坤,唉,你這是要……唉……”
“罷了罷了,若有那一日,備與你始終同心同德,鼎力支持你施政治國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