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

“主公不可!”

就在這個時候,荀攸大步走入正廳就是說道,而後再是看向糜竺。

“素聞糜子中爲人敦厚誠實,不善欺人,如今卻是見面不如聞名,如何如此欺我家主公邪?”

“這位想必是公達先生,竺雖不敢自言善實,然卻無有相欺之處,此言何意?”

糜竺倒是毫不着急,緩緩而道,看向荀攸的目光也是平靜,極爲不凡。

“呵呵……子仲先是如今是因那曹孟德兵欺上門故而前來求援,可是?不說那曹孟德本身實力如何,單單隻說我主如今是在幷州,想要入徐州,其中便是經由冀州、青州纔是可至,如此長途跋涉,所耗費的時間精力自是可知,若是被斷了後勤,更如甕中之鱉也!”

荀攸這時候卻是一笑,隨後就是一臉嚴肅地說道。

“至於另外一法便是襲擊兗州,兗州乃曹孟德的根基,其若被襲擊,曹孟德也不得不返耳。然不說我家主公與曹孟德之交情,也不談其他,單單只是如此,我家主公必與曹孟德成死仇也,如此尚不欺乎!”

“這……這……”

饒是糜竺本身也是聰穎機變,但聽到荀攸連連發問竟然毫不能答。

不過糜竺的確是有君子之風,縱然是這個時候,最後竟然就是起身向衛濤一拜,而後就是說道。

“之前所言實非有意相欺,亦非是相欺。不過雖然公達先生所言亦是有理,竺的確是有些強人所難。然我徐州百姓也的確是無辜。還請將軍看在徐州百姓皆是我漢家兒郎的份上相救一番。”

“這……”

衛濤頓時又是遲疑起來。這一次糜竺不是要憑着什麼言語打動之類的而是憑着自身的誠實來打動人。

這一次就是連荀攸也是沒有再是開口。只是望着衛濤,等候他的決定。

荀攸之前所言,乃是爲人臣屬之道,既然爲人臣屬,無論好惡,都要爲主公謀之,所以直言要救徐州之難。

更何況在荀攸看來救徐州亦可,同樣是有大好處在其中。

如今卻是要候衛濤之決定。

“嗯……”

衛濤猶豫了一陣之後。最終微微搖搖頭,但就在糜竺神『色』爲之黯然之時,衛濤又是認真而道。

“子仲先生,此事關係重大,吾一時難決,便請先生在此駐留三日,三日之後,無論如何我定然是會給先生一個答案。”

雖然原先在與曹『操』相對陣的時候,衛濤說過必然要阻止之語,但這個時候還是猶豫了下來。

幷州方定。大舉跨州出征,而且是爲了其他諸侯。無論怎麼想都未免是有些太過不可思議。

而且這事情對衛濤而言也沒有太多的好處,最多能夠從陶謙手中得些財貨,爲此耗費時間精力,卻大是不值。

“吾亦知此事之難也,不過將軍多思一日,徐州百姓便是多受一日苦難,還望將軍早能決之。”

糜竺也是深明說客之道,再是向着衛濤一禮,就是不再多言,任由衛濤思索。

衛濤說是思索,也不是單單只是閉門苦思,而是寫信給周瑜,詢問周瑜等人的意見。

荀攸自己當然是信任,但真的說來,衛濤還是更信任周瑜、張遼、趙雲等人的意見,他們乃是自己的兄弟,也是最會爲自己着想的人。

當然這幾日其他各個人都是前來找過自己,或者是勸說,或者是勸阻,甚至連蔡琰和貂蟬都是難得的干涉了一回正事,希望自己能夠出兵阻止曹『操』所爲。

不過衛濤一直都沒有給出什麼迴應。

書信是快馬加鞭的傳遞,僅僅只是兩日多的時間便是將一封書信送了回來,當然能夠這麼快的來回,也是因爲周瑜如此所在離着幷州其實並不遠。

“啓稟兄長,兄長所慮之事弟已知之。弟以爲當往救之,然卻不宜帶諸多之兵而往,不然恐有受人所制之危。愚弟以爲,兄長可領弟在冀州所練之兵,而後借道袁紹之地下青州,而後從青州轉入徐州。袁紹如今已知弟之身份,算是與兄爲敵,但兄如今此舉,有與那曹孟德交惡之趨勢,袁紹必定樂觀其成,必不會大加阻擾,反倒是會希望兄更快到達徐州,此爲揚名天下之機,縱然一時惡了曹孟德也是無礙,請兄決之。”

周瑜等人竟然是贊同衛濤前往,而且按着周瑜所言,乃是衛濤輕裝而來,到時候直接統領冀州之兵南下徐州。

“將軍,公瑾果然大才也。此確爲主公揚名之時。”

荀攸未必是沒有想到,只是藉着這個機會終於是說了出來。

“主公以往難得賢才,除了主公年紀不足,更爲重要的是難讓天下豪傑知曉主公乃一方之明主,可以隨着主公建功立業。如今當可是讓天下豪傑見得主公之仁義。雖然實利不厚,然實名可期。”

名氣,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着,更好似沒有什麼用處。

但只要對比一下歷史上的呂布和劉備便是可知,同樣是四下流走,投靠過多人,但呂布總是要受到幾分懷疑,而劉備卻是能夠他人的歡迎與接受。

就是連曹『操』這樣梟雄,在得到劉備的投靠,而且明知道其有雄主之姿,也不敢隨意殺之,而是採納郭嘉軟禁的建議,這就是因爲劉備仁義之名流傳,若殺之,恐怕會絕了他人投靠之路。

這方面衛濤的確是弱項。

雖然也有除黃巾,鬥烏桓,討董卓的舉動,但這些舉動衛濤都不過只是大局的一部分,或者說衛濤只是一個配角,最多算一個頗有分量的配角而已。

但無疑,這一次若是與曹『操』對上,便可以算是主角,分量自然大有不同。

“以公瑾之言,恐怕唯有三四千人,可足否?”

衛濤已經知道,如今曹『操』已經是領着二萬人殺奔徐州,以一敵十,非奇謀不可,可以曹『操』與曹『操』手下的文武之能,如何用謀?

“三千兵馬足矣,這一次將軍救徐州百姓爲上,救陶恭祖爲次,豈用大軍而動?若爲陶恭祖,我想公瑾也不會是建議讓主公前去。”

荀攸微微一笑,同爲頂級謀士,他自然是明白周瑜的意思,其實這也是他會是同意救援徐州的理由。

同時,荀攸雖然沒有與周瑜見過面,心中也不禁是起了一分心心相惜之意。

“好,既然如此立即兵發徐州。”

既然自己麾下兩大謀士都是贊同,衛濤也沒有什麼好猶豫的,當即就是下了決心,隨即就是將早已心急如焚的糜竺請來。

“子仲先生想必等得急了,我願意前往相救徐州,並且願意是即刻啓程。”

糜竺在剛剛前來的時候也還是能夠保持風儀,緩緩步入,見得君子之風範,但一聽到衛濤所言,卻是連風儀也是不要了,當即就是向衛濤行了一個大禮。

“多謝將軍高義!”

衛濤的確是沒有遲疑,當即喚來徐晃、典韋二將隨行,荀攸爲軍師,又使于禁負責鎮守河內。

不過隨行士卒卻是隻有五百騎兵,這正是衛濤得幷州之利剛剛新建之騎軍。

“將軍只有這些人乎?雖然大軍過境又要耽誤不少時日,但我徐州軍民一心,區區數日還是能夠堅持得下來。”

糜竺很是想要言曹『操』軍隊之勇,但卻又是不敢言,深恐衛濤因此而不願意是救援徐州。

“呵呵……到時候子仲先生自知也!”

衛濤一笑,卻是沒有多言,糜竺雖然頗多疑『惑』,但也不再是多言。

事實上,衛濤雖然行動迅速,但快而不『亂』,早早就是派人通稟袁紹和黑山軍。

雖然兩軍交戰,但一方還有求於衛濤,另一方卻是想讓衛濤與曹『操』交惡,好減輕自己的壓力,所以對於衛濤請求領人過境全然沒有半點阻攔,甚至還是命人備下糧草,以供衛濤補充。

如此,自然大是減輕了衛濤的負擔。

“將軍如此行軍自然快速,但五百騎兵雖然可在我徐州發揮出莫大威力,但憑此震懾曹『操』卻還是不可得啊!”

將將要離開冀州進入青州的時候,始終沒有見到任何變化,那糜竺終於是再也忍不住再是說道。

“竺雖然希望我徐州能夠解得安危,但萬萬也沒有害得將軍也是陷入其中的道理,若是如此,將軍還是務要白費功夫的好。”

不得不說糜竺的確是有幾分誠實君子之風,在對衛濤沒有信心之後,竟然反過來是向衛濤勸說,讓衛濤不用爲此損兵折將。

這不得不讓衛濤對糜竺此人產生了幾分好感,東海糜子仲,誠誠之人也!

“哈哈哈……”

不過糜竺這話卻是引來了衛濤的一陣陣大笑,這一笑卻是讓糜竺莫名其妙。

不過衛濤倒也沒有去欺瞞的意思,就在大笑聲中,衛濤一指而道。

“子仲先生,且看其兵足否!”

糜竺順指看去,頓時就是見到本來好似空無一物的森林當中就是出現了無數人影,隨後只見旌旗招展,隊隊軍容整齊的軍隊魚貫而出,當先一將,騎馬到得衛濤近前,就是立即滾落下馬,向着衛濤一拜。

“張文遠拜見主公!”

第15章 長襲匈奴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44章 黃巾道人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101章 甄氏意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27章 曹純?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352章 威懾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98章 攻殺漁陽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58章 火攻?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338章 勝黃忠第327章 曹純?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73章 失望第171章 計!第437章 空城謀?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7章 義結金蘭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140章 空營計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128章 阻與鬥第446章 國制(下)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68章 功成身退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101章 甄氏意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293章 臨敵!第46章 送功上門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6章 孝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13章 少年英豪第137章 納貂蟬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426章 再戰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210章 劉皇叔第128章 阻與鬥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169章 聯姻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
第15章 長襲匈奴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44章 黃巾道人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101章 甄氏意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27章 曹純?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352章 威懾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98章 攻殺漁陽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58章 火攻?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338章 勝黃忠第327章 曹純?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73章 失望第171章 計!第437章 空城謀?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7章 義結金蘭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140章 空營計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128章 阻與鬥第446章 國制(下)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68章 功成身退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101章 甄氏意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293章 臨敵!第46章 送功上門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6章 孝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13章 少年英豪第137章 納貂蟬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426章 再戰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210章 劉皇叔第128章 阻與鬥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169章 聯姻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