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

衛濤一令,自然是大軍行動,很快,僅僅只是一日就是向整個柴桑皆是所圍。

按着這般,哪怕是那孫權也是驀然大驚,趕緊是下令所有人戒嚴,日夜行於城頭之上,深恐衛濤又是施展詭計直接奪城。

可是令衛濤麾下將士,令江東將士的不解的是,一連三日,衛濤皆是按兵不動,不說其他,就是連正常的派人前來挑戰也是無有。

這樣的情勢很是讓人爲之迷惑。

衛濤麾下諸將也是幾次請戰,但都是被衛濤給壓制住了,所有人都是不明所以。

直到第五日,這纔是有消息傳了出來。

秣陵被奪!

消息一經傳出,整個柴桑都是一片譁然,雖然不敢相信,但又是不得不信。

衛濤直接就是命人出到城下,以着槍桿挑起華貴與城外示威,這些都是原本江東諸大臣家中之物,尋常不見有。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些江東大將豈有不知之理,本來就是不高的士氣,頓時就是一泄,尤其是聽聞家族中人皆被困頓於秣陵的時候就更是爲如此了。

上有所行,下必有效,那些江東將領沒有了士氣,如何還是要求底下的士兵能夠士氣振作?

“孫權,你若是此刻出降,那麼還可保住家族性命,若是不然,城破之時,就是孫家滅亡之日!”

只在這個時候,衛濤纔是徐徐領兵而來,於城下是爲挑戰。在見到孫權現身之後。衛濤更是沒有多少猶豫。直接就此放聲而道,聲勢極厲,槍戟直指孫權,令人心中就此爲之凜然。

但衛濤這時候更是不停,繼續而道。

“江東諸將且是聽着,如今天下形勢已明,我知爾等從逆孫氏也是迫不得已,若是有人肯是獻城投降。那麼其家眷、家族自可保無恙,我衛濤在此可言,日後絕不再是追究昔日之過!若是有人想要與孫氏同亡,且是多多思想其家族如何!”

此言一出,本來只是心氣俱喪的江東衆人渾身微微一震,面面相覷之間眼底就是泛起了一絲絲異樣的神色。

孫氏本來就不是江東大族,只是那孫策勇烈,藉着兵勢一分分打了下來。

若是此時是孫策主持,哪怕孫策再是落魄,見過其威勢的江東諸將也絕不會起半分二心。但這個時候卻是孫權。

雖然孫權容貌不俗,這些時日也同樣是證明其才之不凡。但總歸還是比不得孫策。

更何況如今江東水軍已失,雖然不少江東精銳已經是歸入柴桑,但兵勢已經瓦解,實力大是受損,而反觀衛濤氣勢如虹,拿下柴桑也不過就是時間問題。

如此對比之下,爲了家族自身,投降於衛濤不得不說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

“胡說八道!”

見到周圍江東諸人的神色,雖然沒有明言,但孫權也是猜到了幾分,這時候已經沒有魯肅在身旁出謀劃策,全憑着孫權把握。

但孫權畢竟是孫權,歷史上天下三分的諸侯,這麼一開口就是直指衛濤軟肋。

“曹操、劉備俱是一時人傑,這個時候想必已經是攻下你後方城池,而且只要你在此應下數日,自然是有山越其族而後襲之,你還敢如此妖言惑衆否?”

不得不說孫權如此一言,頓時人心就此一定,再是看去,發現不少人面面相覷之間,又是改換了心思。

這就是孫家三世之功,再是如何,在江東如今還是以孫氏爲首。

“哦?果是如此?我等候三日便是等到這秣陵戰報前來,若是再等三日,難道就無有山越大敗,曹操、劉備敗兵而歸之訊?到時候縱然爾等想是要投降,那麼也是不可得。縱然不是爲自身,也要爲爾等家族一思,哪怕是爲着明面,到時候我也不得不將爾等全都盡誅於此!”

衛濤這話一出,就是見得深寒,本來還是有着想法的諸多江東將領,又是微微退縮。

這等涉及家族禍福的事情最是讓這些家族精英所關係,哪一個敢是輕視?

面面相覷之間都是熄了心思。

見到如此那孫權不由得心中冰寒,這纔是明白衛濤哪怕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依舊徐徐而爲,正是爲了此刻將自己士氣打落。

這個時候雖然是有孫權親身在此,奮力想要維持,最終也還是無法可得。

“主公!當此之時不得不行險一搏,請主公許我等出城一戰,這一戰若是能夠勝過衛濤,那麼我軍就自然還有生機,到時候鼓舞了士氣,憑着柴桑之防護,沒有數月之功,絕不可能是攻破此城,如此纔不會是被這衛濤所欺!”

孫家畢竟在江東立足三世,還是有着人望,這時候就是有人而道,視之,正是周泰,蔣欽等軍中將領。

“患難之中方可見真情,不過那衛濤勇猛,爾等可能敵否?”

孫權終究不是孫策,這個時候一言既出卻是自己弱了自己的氣勢。

“哈哈……主公說得哪裡話?”

見到孫權看來,那周泰當先就是一笑而道。

“我等將士一旦上陣,那麼自是馬革裹屍還,難道還要窩囊死在家中不成?那衛濤如今可是天下第一武將,對於我等武人而言縱然是死在其手上也算不得什麼屈辱之事。只不過我等雖無家族之累,卻是有家眷這念想,若是事情有敗,還請主公代爲照料。”

聽到周泰此言,再是見到他身後諸將紛紛點頭而應,哪怕孫權也不由得心頭大動,就是想要開口直言同生死。

但只可惜,孫權話一出口卻是有變。

“既然如此,那我自當與諸位將軍是同行,縱然不能相助諸位將軍一臂之力,但也可爲諸位將軍增添一分氣概!”

終究孫權不是孫策,沒有那股豪勇之色。

“但爲主公,我等必勝!若是不勝,我等不歸也!”

但僅僅只是如此,也足以是讓那周泰等將爲之效死力!

孫權雖然不如孫策久經戰陣,但也知道這時候士氣可用,並沒有再是做着拖延。

再是拖延下去,孫權都要是懷疑,這其他諸多將領是不是也會有着什麼異心了。

“哦?這孫權還算是知曉兵事,這個時候江東軍還是有着一口氣,待到我軍再有動作的時候,這一口士氣就此完全散盡,到時候就真的是無可挽回了。”

見到孫權領人出戰,衛濤委實是有幾分驚訝,最少按着衛濤所想,孫權縱然是有膽一戰但也要拖延數日纔是,但目光一掃,衛濤心中已是明瞭。

“周泰、蔣欽雖然是水匪出身,但爲人自有豪氣,有着此等後援,也難怪那孫權是有底氣。不過除了這二人之外,其餘者又是何人也?”

出城領軍的一共是七個人,除了孫權、周泰、蔣欽,衛濤是能夠認得出來的,其他四個人衛濤可是不識得。

不過雖然不識得,但衛濤也不在意,長戟一指就是直接喝問。

“孫權,想不到你還敢是出城一戰。周泰、蔣欽我亦知也!不過其他者何人也!可是報上名來!我戟下不死無名之鬼!”

“我丁奉!且在此領教大將軍之威!”

聽到衛濤如此一言,其中年紀最小的那將就是開口而道,同時一揮手中長槍,也見得有幾分威勢。

丁奉也是孫權新近提拔出來的將領,若是按着歷史自然是少不得一番功業,可惜衛濤橫空出世,這一世他的功業可是未曾建立。

“似乎倒也聽過。”

衛濤兩世爲人雖然這時候是初見,但也是知曉其人,只是這時候雙方地位差距,衛濤也沒有必要做好眼色,而後衛濤再是地沉一喝。

“另外三人既然敢是出城準備與我一戰,難道還怕報名不成?”

“哼!莫家又有何懼怕?江東陳武就是我!”

“某家董襲敢請與大將軍一戰!”

聽到衛濤如此喝問,兩個武將頓時極爲不服氣地就是反喝。

聽得這兩人姓名,衛濤也是微微點點頭,這兩人前世也是有所知,的確也算是不錯的將才了。

不過衛濤還是將目光放到了最後一人身上,只因爲這人與其他人卻是不同,卻是做一身文士打扮,卻不像似武將。

“爾是孫權謀臣?觀你氣質當是謀臣不假,區區一介謀臣也要與我相爭?”

“闞澤,闞德潤。我非是欲以大將軍相爭,實乃大將軍斬我摯友黃公覆,往日爲着主公大業我自忍耐,至得今時卻要與大將軍一論高下!”

且是聽着那文士言道,雖然不見其面色有異,但卻能夠聽出他言語之怒。

此人歷史上正是赤壁大戰之時獻上詐降書,連曹操也一時不查,讓黃蓋的苦肉計能成之人,也可說是不凡。

目光一掃而過,這六人皆是不凡,再是擡眼,見得那城牆之上諸多將領謀臣面色各異,想來其才也是無差多少。

可以說整個江東的人才全都彙集於此,人傑薈萃。

思及於此,不知道爲何,衛濤就是想要一聲長嘆,再是掃目一過,終於是緩緩而言道。

“江東多人傑,此言果然是不虛。自看這等情狀,可謂是羣英薈萃,只可惜的是皆不得其主也!”

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184章 鬥顏良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252章 魏文長強勢硬提親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273章 失望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3章 少年英豪第246章 鬥孫策!第210章 劉皇叔第30章 張遼歸心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12章 呂布拜父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128章 阻與鬥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2章 呂布拜父第443章 曹操殞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273章 失望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13章 少年英豪第35章 言動匈奴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114章 敗呂布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445章 國制(上)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383章 稱帝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22章 馬邑三患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0章 張遼歸心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89章 北上幽州第7章 義結金蘭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275章 終開戰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86章 大戰之前
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184章 鬥顏良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252章 魏文長強勢硬提親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273章 失望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3章 少年英豪第246章 鬥孫策!第210章 劉皇叔第30章 張遼歸心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12章 呂布拜父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128章 阻與鬥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2章 呂布拜父第443章 曹操殞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273章 失望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13章 少年英豪第35章 言動匈奴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114章 敗呂布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445章 國制(上)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383章 稱帝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22章 馬邑三患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0章 張遼歸心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89章 北上幽州第7章 義結金蘭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275章 終開戰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86章 大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