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將攻渤海

轉眼之間又是半月,不得不說曹操的確是爲豪雄,只在稍稍猶豫之後,就是繼續兵進青州。

於是青州告急,袁紹見此,當即領兵襲擾兗州,行圍魏救趙之計,可是曹操既然敢是如此預謀,那麼自然就已經調兵遣將防守兗州。

急切之間在兗州打不開局面,袁紹當即就是聽從沮授之謀,令袁熙從冀州由下,夾擊曹操。

袁熙實力本來就是在三兄弟之中最弱,加上袁熙一直沒有爭位的意思,所以在得到袁紹命令之後,無論是袁譚還算袁尚都是將軍中士卒分出交予他,讓他可以順利南下。

尤其是袁譚,爲了向袁紹表明心意,也爲了拉攏袁熙,就是命顏良隨軍而行,有顏良輔助,那袁熙軍中的實力可同樣是不弱。

“衛將軍,如今良機在前難道將軍就是要錯失良機不成?”

曹操情勢危急之下,竟然就是派人前來勸說衛濤,想要讓衛濤攻擊袁軍,以分擔其壓力。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衛濤曾經見過的程昱。

程昱一開口就是開門見山直接就是言說,讓衛濤攻擊冀州渤海,正是言說這乃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衛濤出兵,自可立即而下。

那冀州乃袁紹起兵之所,而渤海就是其根基所在,若是衛濤攻打渤海,必定會讓袁紹勃然大怒,程昱之言不說自明。

“程先生所言不無道理,但如今烏桓南下,幽州正是全心抵禦烏桓。若是我攻渤海。豈不是令人起疑?若是因此而讓烏桓侵入我大漢。濤罪莫大焉!”

衛濤搖搖頭,對於程昱的建議衛濤根本不怎麼是感興趣,好不容易纔是得到了喘息之機,衛濤也不願意是在這個時候再輕起戰端。

“呵呵……聽聞將軍一向自言要衛我大漢邊境,如何會是懼怕區區烏桓,就算要來,也不過就是將之斬除便是。”

程昱也爲智謀之士,這一次到來的任務就是讓衛濤立即出兵攻袁紹。自然不可能因爲衛濤區區一言而放棄,不過程昱也是明白,若單單隻以渤海爲誘惑,衛濤恐怕根本不會出手。

這也在程昱意料之中,程昱直接開門見山就是如此之言,也不過隨意試探一下而已。

所以隨意一句揭過之前的話語之後,程昱神色頓時一正,認真而道。

“主公亦知將軍之心也,不過如此非只爲將軍基業,更爲將軍志向。”

“如何是有如此一言?不錯。若我得渤海,的確可以環抱幽州。縱然那黑山軍勢大,但與之相鬥,未必不可得勝,到時候據有幽州、冀州、幷州三州之所,說不定日後便可有一日反攻異族。”

衛濤微微一笑,直接就是將這些用於勸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

“程昱先生,這些東西我想就是不用多說了吧。”

聽到衛濤如此一言,那程昱並不爲所動,只是深深地看了衛濤一眼,沉默了一陣之後,程昱終於是緩緩開口。

“將軍可是知道那烏桓爲何如此輕易就是恢復?”

“你是說,袁紹?”

衛濤微微一愣,不知道程昱爲何如此一說,但衛濤只是微微思之後,就是頗爲不可思議地說道。

“此爲養虎爲患,袁紹也當知也,而且若是烏桓南下,冀州也是爲亂,袁紹豈可能是如此?”

不過很快衛濤又是微微搖搖頭,不是不相信程昱所言,而是在衛濤看來袁紹此舉弊大於利。

畢竟冀州與烏桓之間還隔了一個幽州,不說往來不甚方便,最爲貴重的馬匹又是無法送來,袁紹如何會是有此所爲。

“袁本初自然不會養虎爲患,雖有資助,卻是控之有度,若烏桓真的南下,以袁本初之能,隨手可破。當然,這隻在以往,在黑山軍強攻幽州之後,袁紹已經是可見幽州必被其所奪,就是加大了與烏桓的聯繫,不然這一烏桓哪裡可能如此正好到來?只在幽州公孫瓚剛剛身亡不久就是進犯幽州?這是袁紹的牽制之策也。”

程昱侃侃而談,其之所言讓人心驚,不過卻又不無道理。

“至於如何與烏桓相通倒也不難,渤海郡臨海,袁軍便是走的海路。當然袁紹並沒有是大建水軍的意思,不過都是以貨船運輸而已。”

“此言當真?孟德兄長如何知道得如此詳細,而且孟德他既然知曉,如何不加以勸阻?”

衛濤眉頭一皺,隨即緊緊盯着程昱。

對於袁紹,衛濤其實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若非要達成自己的志向,的確是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源源不斷提供支援,不然衛濤也不會無故興兵冀州。

雖然知道這個時代總是免不得這樣的事情,但親耳聽到袁紹此等之行徑,心中還算一陣不屑與惱恨。

“事情果真矣!只不過一直查無實據,主公也不好隨意而阻之而已,直到近來袁紹離開冀州前往司隸,主公纔是漸漸查明此事,正要公佈天下,以讓天下人知曉袁紹行徑!”

聽到程昱信誓旦旦的話語,衛濤眉頭更是緊皺。

雖然如今與曹操同樣是各據一方,但在衛濤前世今生的經驗想法之中,曹操應當是與自己有同樣志向想法之人,如何會是將這事情壓制至此?

不過低下頭微微思量之後之後,衛濤又是不得不承受,若是曹操,這事情恐怕還的確是有幾分真實。

以曹操做事不拘小節的作風,只要是能夠保證最後能夠斬滅侵犯大漢的異族,那麼對於一些小事情恐怕不會是計較那麼許多。

在他看來,這事情正是用在關鍵時候以壞袁家威望,恐怕還更好一些。

其實這事情倒是與衛濤昔日任馬邑的時候所作所爲相若。

但衛濤已經發現。自己與曹操有着最大的不同。

曹操是攘外必先安內。先要匡扶大漢。而後再是考慮異族之事,其實真的說起來曹操倒也不比袁紹高尚多少,只不過曹操卻是多了那麼一分心思而已。

而衛濤卻是不同,兩世爲人,知道沒有什麼萬世的王朝,只有萬世的民族,所以衛濤的心思乃爲一心要爲大漢驅逐異族,至於大漢可不可再次強盛。對於衛濤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只要不讓異族侵犯,中原戰局終將是有停息的一日,在衛濤看來就是如此,至於到時候還是不是大漢,那麼與衛濤就是關係不大。

這就是衛濤與曹操的區別。

“將軍既然以驅逐異族爲己任,如此攻打渤海,可謂是一舉兩得之事,不知道將軍還是有何猶豫?”

見到衛濤不答,程昱心中頓時就是有幾分着急。這可是程昱等人細細思量之下,最是容易打動衛濤的說詞。

如今曹操與袁紹之戰。恐怕會是引發大戰,曹操自然希望衛濤能夠爲之分擔壓力。

“雖然如今冀州還有袁譚、袁尚在,但不說其兄弟內鬥,就算是兩人合力,都不是將軍之對手,將軍更有何顧慮之處?”

“此事我還需所慮,還請先生小住幾日。”

如今自己的幾位謀士皆不在身邊,就是荀攸也作爲這一次事情的謀劃者而留在了長安,不然以司徒王允如今的性子,如何會是相信衛濤所言俱是實?

本來衛濤是讓周瑜坐鎮幷州,擔心的就是因爲烏桓南下的影響,讓那匈奴也是蠢蠢欲動。

但也許是上一次衛濤對匈奴的傷害極大,直到如今也沒有聽聞匈奴有南下的意圖。

所以這一次衛濤就是準備將周瑜招回。

應着衛濤所招,周瑜很快就是將手中的事務全都交託出去,而後在三日之內就是趕到冀州。

“兄長如今準備再是興兵?”

一見到衛濤,周瑜就是直接問道,這時候身邊唯有兩人,所以周瑜也沒有那麼正式。

對於周瑜能夠依舊保持如此親密,衛濤心中還是十分欣喜,隨着自己的地位漸高,就算是張遼、典韋這樣跟隨自己最久之人也不在是如此隨意,倒是讓衛濤感覺到有些難受。

高處不勝寒啊!

所以周瑜能夠保持如此,自然讓衛濤心中最是歡喜。

“曹孟德倒是想要讓我興兵攻取渤海,吸引袁紹兵力。如此時候的確是有良機,而且我聞得袁紹所做所爲也的確是讓我不恥。然其中利弊還需公瑾爲思量。”

衛濤當即就是將程昱所言皆是告知周瑜,同時也將自己爲何本來不打算應下此議,而後又是猶豫的原因全都告訴了周瑜。

“公瑾也知這邊患貿易利益之大,縱然如今我幷州嚴禁鐵器,但只是一些尋常日用之物,便可換回大批良馬,更何況以如今所觀,袁紹所爲可不僅僅只是日用之物。有此資助,恐怕北方戰事積年不止。”

“袁本初之意我已明白,然則主公不欲如此乎?”

周瑜微微沉吟之後隨即問道,雖然沒有言明,但衛濤卻是明白,他之所問爲如何。

“黑山軍固然是視我之爲敵,日後說不定也是有一戰,但同位大漢之人,自己爭鬥也就霸了,如何可讓異族欺凌?”

衛濤再是微微搖搖頭,神色頗爲正視。

“至於耗費黑山軍兵力,那更是不可,要知道與虎謀皮,恐怕反爲虎噬,那烏桓又哪裡有那麼簡單?恐怕其在實力上也同樣有所隱瞞,稍稍有所不慎,其實力便大爲增長,那麼就是會被烏桓南下,到時候悔之晚矣。”

“主公之意我已明矣,主公是想要攻渤海?”

一番言語之下,周瑜已經是明白衛濤的想法,當即就是一笑。

“更何況主公也有發展水軍之意,如今渤海軍臨水,正是可符合主公想法,至於幽州,只要佔取渤海,斷去烏桓所得資助之後自然也無法見怪主公,而且如此環繞幽州,日後說不定還更有機圖之。“

周瑜說得很是明白,不過衛濤也不是很在意,但衛濤還是問了一句。

“公瑾,如此,可還需有要注意之所?”

“其實以攻渤海,以我軍如今的實力也不是不可辦到,不知道主公又是有可憂慮?袁譚、袁尚內訌當前,若是與之敵對,我軍恐怕還更要看主公能夠如何也。”

“哦?”

衛濤自然明白周瑜的意思,終究還是要看自己決心如何,若是有決心打下這一戰,那麼就可一戰,若是下不定決心恐怕還算敗多勝少。

微微閉目思量了一陣之後,衛濤再是睜開眼睛已經是下定了決心。

“公瑾,我已下定決心,這一次必取渤海!”

“諾!”

見到衛濤確實下了決心,周瑜一拱手,頗爲興奮地回答說道,他可是希望衛濤的實力能夠源源不斷地壯大。

“主公如今不同往日,既然是因罪攻袁紹,當先以正罪以責袁紹,而後纔是以兵伐之,此乃大義也!”

“好!那程仲德正在此間,還請公瑾與之言。”

既然周瑜到來,衛濤自然是將這樣的事情交由周瑜所行,不得不說有着周瑜輔佐,衛濤發現很多事情都處理得十分流暢。

不得不說周瑜的確頗爲有能,一番言說之下,不僅是讓曹操公佈袁紹罪行,而且還要曹操先行歷數袁紹之罪。

如此一來,衛濤再行興兵,自然是有大義在手,不會被人所詬病,更爲重要的是,如此一來,曹操就是與袁紹正式開戰,讓袁紹難以立即迴旋。

爲了讓衛濤分擔袁紹的壓力,雖然這等條件也是頗爲苛刻,但程昱還是一一應下。

而曹操對此顯然也有是所準備,只在三日後,就是將袁紹勾結外族以圖謀幽州的企圖一一公佈天下,而後更是發檄文天下,歷數袁紹十大罪名。

本來袁紹晉位丞相已經是引得天下之人頗爲不滿,如今曹操又是明言其罪,自然更是引得天下大譁,一時之間,袁紹名聲可謂是聲名狼藉。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衛濤自然順勢而發檄文以風聞天下。

“袁紹既然有此行徑爲天下所不齒,如今既然以渤海通烏桓,吾自當親往以阻之!”

檄文一發,衛濤又是遣使往袁軍,正式宣告與袁軍戰火再開!

(感謝天?葉№舞空的打賞,光輝的憲章、xipingfann的月票,也感謝其他書友的支持,謝謝大家!)(……)

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2章 馬邑三患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41章 再入洛陽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210章 劉皇叔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31章 馬邑市集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319章 鬥將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13章 少年英豪第88章 何進亡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352章 威懾第72章 請談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314章 戰平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45章 鬥言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02章 劉禪降第54章 劍師王越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60章 火燒長社第80章 三月太守?第159章 大生意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33章 羌渠單于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177章 貂禪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2章 熱血曹操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420章 再衝殺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54章 劍師王越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03章 納涼州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10章 劉皇叔第427章 呂布殤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6章 結識周瑜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45章 擒拿唐周第314章 戰平
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2章 馬邑三患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41章 再入洛陽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210章 劉皇叔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31章 馬邑市集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319章 鬥將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13章 少年英豪第88章 何進亡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352章 威懾第72章 請談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314章 戰平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45章 鬥言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02章 劉禪降第54章 劍師王越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60章 火燒長社第80章 三月太守?第159章 大生意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33章 羌渠單于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177章 貂禪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2章 熱血曹操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420章 再衝殺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54章 劍師王越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03章 納涼州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10章 劉皇叔第427章 呂布殤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6章 結識周瑜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45章 擒拿唐周第314章 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