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

“這一戰能夠大勝全賴子瑜,這一杯酒便敬子瑜也!”

一戰大勝,而且這一次特意挑選之下軍中毒瘤大半已經去除,衛濤不由得心懷大慰,在慶功宴上當即拿起一杯美酒相敬。

“多謝主公!”

諸葛瑾也當得起這一杯酒,這一次可不僅僅是他親自出謀劃策,而且還是他親自聯繫袁尚,最後爲袁尚定計。

果然袁尚依計而行,在袁譚領兵衝鋒的時候,可以讓後軍的人慢上一慢,讓張郃領兵衝殺而入。

“這也就是那袁譚,若是換了袁紹在,恐怕不會是像袁譚那麼沒膽,以當時情況,若是袁譚能夠親自領親衛而上,抵禦住一時必定不難,而主帥親上陣,其餘袁軍也必蜂擁而上,到時候情勢尤未可知。”

諸葛瑾在飲下美酒之後,卻是有幾分感嘆。

“袁本初也爲一方豪雄,底蘊家世更是非凡,只可惜有子若此,實在是可悲可嘆!”

聽得這話,帳內諸人皆是點頭,身爲人子,不御外敵,反倒是將自家兄弟當做仇人來相待,如何不讓人爲之感嘆?

“若非如此,恐怕縱然是我,也只能大敗於此,志向不敢伸展也!”

衛濤當下卻是一聲大笑,這一次兵進冀州,衛濤也沒有想過一時之間能夠連續吞併三郡。

本來在衛濤看來,自己在常山有些根基,以此兵力奪取常山,而後與袁軍對峙以觀袁軍動向。

但事情發展到如此順利,委實是出了衛濤意料。

不過如此一來,也造成了一個後果,那就是衛濤根基不穩,人心不附。

若不是冀州黑山軍、袁軍皆是有大批降卒,恐怕衛濤連守城軍兵都我不足,所以雖然是酒宴。但飲過數杯之後,衛濤還是言道。

“如今形勢大利於我也。張遼、潘鳳、諸葛瑾,我令你們三人守河間,張遼爲河間太守。統領一切事務,潘鳳爲副將輔佐張遼,諸葛瑾爲軍師爲之出謀劃策。切記,莫要只盯着袁軍,據我所聞,北平之戰就會在近日之內了結,到時候拿黑山軍會是如何,尤未可知。”

“諾!”

聽到衛濤下令,所有人皆是停下手中杯盞,張遼三人更是起身應命。

“徐晃爲常山太守。領潘璋爲我守衛常山,常山本爲我之治下,雖然經年不治,但人脈依在,不可辜負我望。”

“諾!”

至於中山郡。衛濤則是準備親自鎮守,剛剛打下冀州三郡,衛濤不在此坐鎮也不放心,而且袁軍雖退,但隨時可能再至。

不過冀州雖然重要,但幷州也同樣是如此,衛濤也不可能是放着幷州不管。略略一思索之後,衛濤就是看向了周瑜。

“公瑾,這些時日我雖令于禁等將駐守幷州,然幷州事大不過一日無人主持,如今戰事僵持,你且是與子龍一同返回鎮守幷州。幷州極爲重要。我便許你臨機專斷之權,若是事情緊急,不必彙報於我,你可自決之!”

聽到衛濤如此一說,帳內諸將都是露出了豔羨之色。臨機專斷之權,這可表明衛濤對周瑜之信任之深。

“諾!”

這一聲應諾極爲有力,顯露出了周瑜的激動。

周瑜智謀精深,雅量豁達,極少有這般失態之時,可見其也爲衛濤所言而感動。

“呵呵……諸將不必如此,來!再是滿飲此杯!”

衛濤諸事一畢當即又是一笑,再是舉杯邀飲,讓帳內氣氛再是熱烈起來。

轉眼之間已經過去十日,袁軍這一段時間根本無暇是來理會衛濤。

袁譚被袁尚坑了一次之後威信大失,但其畢竟是袁家嫡長子,在軍中依舊頗有威信,所以在與袁尚搶奪軍權。

但不得不說袁尚雖然行軍打仗的本事不及袁譚,但在這等事情上卻別有一番手段,一時之間與袁譚鬥得不可開交,甚至兩人各自支持的謀士也是如此,至於衛濤所有人都是暫時忽略了。

不過這個時候,只要袁軍不主動進攻,那麼衛濤也沒有空閒去理會袁軍。

因爲這個時候天下大勢又是又變動。

首先就是公孫瓚正式敗亡,在自己的府邸當中自焚而死,其麾下諸多將領,除了劉關張三人之外,皆數是被黑山軍所俘虜。

據說劉關張三人在城破之時,帶領其所部人馬直接殺奔而出,最後不知其所蹤。

不過即便如此,但黑山軍也正式佔領一州之所,而且如今黑山軍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幽州牧,統領幽州可謂是名正言順。

若是以往,幽州還是地廣人稀,但對於從黃巾軍演變而來的黑山軍而言,人口從來不是問題,也不知道其用了什麼方法,不少百姓就是向幽州流入。

黑山軍如此勢大,對於衛濤而言,乃是腹背之患。

而與此同時,曹操、袁紹這兩位人傑也同樣是有動作,曹操以青州是有黃巾之亂,青州牧田楷不得守禦爲由大肆舉兵入青州。

青州牧田楷爲之驚恐,四處以書信求援,孔融、袁紹,就是連衛濤也是接到。

但這個時候各路諸侯都或者剛剛戰罷,或者正是紛戰,如何可以抽得出兵力前往相救?

而且衛濤更是可以預見,以田楷之弱,最後很可能是敗落在曹操手中,到時候曹操便是可佔據兩州之所在。

雖然兗州、青州不及冀州、幷州那邊一般大小,但地處中原之近,乃渠道暢通之所,兵家必爭之地,佔據此二州,既可上去冀、並,下攻徐、揚,又可西進司隸,乃中通之所,若是佔據,以曹操之能,實力必可大漲。

而同時袁紹也是不差以離間之計,終究是讓呂布與袁術分道揚鑣,讓呂布佔據了徐州,在解除對己軍的威脅之時,同時威脅曹操之側。

而後袁紹以皇命令孔融所部爲先鋒,耗費孔融兵力,以攻袁術,隨着徐州之地陷入呂布之手,孔融實力愈發虛弱。

天子劉協無法,爲了保存孔融所剩餘之實力,急忙詔令袁紹暫時休兵,同時加封袁紹爲輔國大將軍,讓袁紹坐鎮司隸。

袁紹其實也不想與袁術開戰,雖然袁紹與袁術之間互有爭鬥,甚至水火不相容。

但比之袁術狹隘,袁紹更有大局觀,能夠看到天下大勢漸有變化。

若是兵力白白耗費在此,又不得佔領一地,那麼對袁紹而言,卻是有莫大損害。

所以在藉着孔融逼迫天子妥協之後,袁紹也沒有多做什麼推諉,當即就是領兵迴歸司隸,坐鎮長安。

不得不說,袁紹一從戰事之中脫離出來,對衛濤就產生了極大的威脅,讓衛濤難以得安。

幸好袁紹幾經大戰,自身實力也有所折損,短時間之內無法再動刀兵。

但袁紹也不愧是袁紹,乃一代人傑,比起用兵比不得同爲發小的曹操,但用政之法卻絕不遜色。

在坐鎮長安之後,袁紹就是藉着天子之命發詔令,號令天下諸侯推舉賢能以入朝,甚至假借天子之令,令得各路諸侯心腹愛將入朝爲官,其所封之官皆是不低。

衛濤既然與袁紹開戰,那麼就自然最受到袁紹偏愛,從文臣到武將,只要有些名氣,幾乎一個不漏,唯有高覽、張郃這樣的袁軍叛將,袁紹抹不開顏面,倒是‘倖免’。

“好一個袁紹,若是有那好名好利之徒,豈不是直接可令天下諸侯瓦解?到時候既坐擁天子,又有文臣武將輔佐,最少袁紹那三公之位卻是少不得了的。”

接到一堆調令之後,衛濤忍不住一聲感嘆。

“袁本初也是好大氣魄,難道就不怕各路英傑實乃投天子,反倒是將之架空乎?”

荀攸也不禁搖搖頭對於袁紹這樣的做法利弊他也是明白,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很是有效。

“若如此,主公麾下……”

“無妨,我之麾下皆乃可信之人,將此令傳下,並且爲我明言,若有想去留者,皆可去留任意,我絕不阻攔。”

雖然是衛濤如此,但麾下諸多將領卻是無有去者,哪怕最重名利的潘璋,在想到衛濤當日所明志向,也是謝拒。

衛濤這裡能夠如此,其他地方可就未必。

事實上也是如此,雖然大漢威嚴屢遭踐踏,但大漢威儀仍在,所以依舊是有人應命而投,一時之間,袁紹之名更勝於稱帝不久的袁術。

至於天子劉協,不得不說雖然還擁有孔融的忠心輔佐,但面對袁紹的咄咄逼人,已經少有回天之力,尤其是司徒王允,更是空有其位,無有其能。

就在北方羣雄爭鬥,戰火連綿的時候,江南之地也同樣是好不安生,孫策連連動兵,雖然無有了周瑜之助,但孫策卻得遇魯肅、張弘、張昭等一衆人輔佐。

在這些謀士的引薦之下,孫策連連爭戰,一連下數城,幾乎無有敵手,大有據守東吳之勢,江東小霸王之名已經名揚江東。

天下形勢滔滔,各路諸侯無不奮進,衛濤在獲得極大發展的同時,其他各路諸侯也是不慢,皆是飛速發展壯大。

由不得衛濤不得不努力奮進。

第420章 再衝殺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62章 朝廷來使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39章 蔡琰妙音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1章 收納張遼第1章 蔡邕第246章 鬥孫策!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303章 納涼州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36章 草原服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94章 想法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61章 嫌隙橫生第81章 虧空情弊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16章 奇女子第319章 鬥將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46章 鬥孫策!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25章 馬匪示威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169章 聯姻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79章 謀求外放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443章 曹操殞第54章 劍師王越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47章 入九江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72章 請談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44章 黃巾道人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37章 納貂蟬
第420章 再衝殺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62章 朝廷來使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39章 蔡琰妙音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1章 收納張遼第1章 蔡邕第246章 鬥孫策!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303章 納涼州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36章 草原服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94章 想法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61章 嫌隙橫生第81章 虧空情弊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16章 奇女子第319章 鬥將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46章 鬥孫策!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25章 馬匪示威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169章 聯姻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79章 謀求外放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443章 曹操殞第54章 劍師王越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47章 入九江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72章 請談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44章 黃巾道人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37章 納貂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