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功成身退

“莫不是天亡我黃巾?難道太平聖國不當立否?”

張角也是見到了自己的兩位兄弟先後被殺,但張角這時候卻是不以之爲悲,反是在擔憂太平聖國能不能夠建立起來。

“我立太平聖國不爲自己一家之姓,爲的能夠讓普天之下百姓俱是人人平等,人人有飯吃,有田耕,有衣穿,難道有錯矣?”

一時之間張角竟然就是有萬念俱灰之感,竟然長嘆一聲,猛地就是從旁邊的黃巾力士手中奪下一併長刀,就是向自己脖子抹去。

“蒼天既然要亡我太平聖國,那麼就罪我張角一人吧!”

猛地向着上天吼了這麼一聲,張角就是毫不猶豫就是揮刀自盡。

“聖公不可!”

張角本身終究不是身手高強的武將,這一下的速度並不算快,反倒是那一吼將旁邊的人驚醒,數個忠實的黃巾信徒就是趕緊衝了上來阻止張角自盡。

饒是如此,鋒利的長刀還是在張角的頸脖上劃了一記,流出了不少的鮮血。

“聖公,大事未固然未成,但如今我太平信徒遍佈大漢各洲,皆是一心想要同聖公一同建立大同太平世界。如今不過就是一時小挫,想必是上天對我太平聖國的考驗,聖公何故輕生也?”

聽到身旁大漢如此一言,張角頓時一默,片刻之後眼睛重新是露出了神采。

張角擡頭看去,卻是見到無數黃巾正是拼命抵擋住董卓軍隊,任由董卓手下殺戮,始終是不見後退。

“不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我太平聖國如何會是不成?”

重新煥發鬥志的張角一伸手,手上多出了一抹藥液,而後往脖子上傷處一抹,傷口頓時痊癒,只留下一道淡紅色的傷痕。

“天之將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而後餓其體膚。我等行事謀大,如何會是沒有磨難?磨難過後便是我太平聖國輝煌成就之時!”

話語落,張角卻是完全平靜了下來。

“傳我命令,令黃巾力士抵禦來敵,其餘諸軍隨我,撤!”

有着張角這一道命令,頓時就是見到黃巾力士就是分爲兩隊,一隊護衛在張角左右隨之而走,另外一隊卻是死死地纏住朝廷大軍,根本不顧生死。

“文憂,讓這張角這樣離開,可好?”

董卓微微眯眼,手中大刀不停,連連揮砍,好似已經盡得全力。

但唯有知曉董卓本身武力的人才是明白,董卓本身也是近第一流的將領,如何會是被這些黃巾力士始終糾纏無法脫身?

“張角是朝廷之患,而非主公之患,主公大志在前,何必爲朝廷擔憂?”

李儒雖然是一介文士,但其實本身武藝也是不差,雖然不能夠與萬軍之中衝殺陣前,但在尋常兵卒當中保住性命卻是不難。

“更何況若無張角等人,朝廷如何會是重用主公?豈不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乎?”

“文憂所言甚是。”

董卓點點頭,再無有追殺張角之心。

而在另一邊,衛濤也是有心無力,本來他所領的軍隊就是剛剛強行攻下廣宗,而後又是一路追殺張樑而至,如今人困馬乏,在斬殺了張樑之後,再也是無力可追襲張角。

“勿要讓張角跑了!”

倒是在這個時候,劉關張三人卻是奮力直追而下。

卻是雖然三人一開始是被無數黃巾強圍,但憑着劉關張三人之勇力,黃巾軍一時之間卻是奈何不得。

待到張寶、張樑二人先後身死,無數黃巾士氣大衰,更是奈何不得劉關張三人,反倒是被三人連連斬殺不少士卒。

而在三人見到張角敗退逃跑之後,皆是眼睛一亮。

若是能夠得到斬殺張角的功績,再加上劉備本身乃是漢室宗親的身份,難道還不會得到朝廷重視?

想到這時,劉關張自然更是賣力起來,直向着張角追殺而去。

張角既逃,那麼殘餘的黃巾軍自然更無士氣,除了那些最爲死忠的教徒一心爲了太平聖國而奮力拼殺之外,不少黃巾已經是四下逃竄。

勝勢已定!

盧植乃是軍中宿將,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不會是讓黃巾軍得以翻盤,當即就是命人將那些各個死忠的黃巾軍全都斬殺。

都是戰陣殺將,這個時候自然沒有什麼不忍心之說。

“唉……”

不過衛濤還是暗暗地嘆了一口氣。

這些黃巾精銳雖然紀律不嚴,但本身的底子卻很是不差,尤其是已經上過戰陣,經歷過生死,絕非尋常鄉勇所能夠相比。

若是能夠將之招募成軍,只要稍加訓練數月,一支強軍自可而成。

可惜,不說這個時候還是盧植在是旁邊看着,哪怕是就是自己一路,衛濤也不敢是隨意收降這些黃巾軍兵。

這個時候還是董卓之亂後,漢室威信完全掃地的時候,若是衛濤敢是大肆招兵買馬,那麼恐怕要不了幾日,恐怕意圖造反的帽子就是要戴上了頭。

更不用說意圖招納黃巾,那更是大罪當中的大罪,只要敢作,那麼誅殺九族的命令恐怕就是要自朝廷而下。

至於說不讓朝廷知曉。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更何況如此聲勢浩大的事情,根本就是隱瞞不得。

“衛公子可是有何心事?”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儒卻是笑着打馬到了衛濤身旁,這時候戰事已平,更多卻是打掃戰場而已。

“哪裡是有什麼心事?”

衛濤笑着應了一句,但見到那李儒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心下卻是不由得有幾分凜然。

面前的這人可是當今第一謀士,可不是那麼容易糊弄過去。

“原來如此,想來衛公子也是擔憂那張角之故,不知道衛公子以爲我大漢經此一亂,如何纔是能夠振作?”

李儒又是笑笑,倒是不在意衛濤的敷衍,但他說出來的話,卻更令衛濤心頭一震。

“李先生這是何意?如今我大漢正是強盛,又有朝廷諸公奮力,諸胡不敢犯。哪怕有這張角不識時務,也不過轉瞬即滅,先生何故出此言哉!”

像李儒這樣的人必定不會輕易開口,衛濤正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準備應付。

“呵呵……倒也是如此,卻是我唐突了。”

可令衛濤驚訝的是,李儒卻是微微一笑,而後點點頭就是不再是言,讓衛濤不由得有幾分愕然。

衛濤自然不知道,當李儒重新回到董卓身邊之後,卻是對董卓言道。

“此子武藝不俗,領軍也是嚴謹,更加之性格謹慎,以如今年紀而言,若能收服可爲一臂助,若是不能,則爲一患也!主公當慎之!”

衛濤自然不知道李儒這是藉着這幾句話來試探自己。

不過若是衛濤能夠聽到這份結論也必然是要心驚,這結論的確是與自己的性子有幾分相合。

張角逃走一事事關重大,很快盧植也是派人前往追查,不過最後卻是隻見到劉關張三人一臉鬱悶的歸來。

“那張角匪首可曾拿下?”

盧植也顧不得那麼多的虛禮,一見三人就是大聲詢問。

“也不知道那賊斯鳥用的什麼辦法,在逃入一片山林就是不見,若是可惡之極!”

張飛乃是天生的大嗓門,一聽到盧植的詢問就是嚷嚷了起來。

“張角匪首不除則天下不得安寧,吾當封鎖冀州,不讓張角逃離此處!”

盧植很快就是下了決斷,對此劉關張三人卻是毫無意義,尤其是劉備更是向盧植保證必定盡心竭力,定要是將張角擒拿。

但衛濤卻是沒有了多少興致。

那張角好歹也是一教之首,更兼有種種手段,一旦遁入山林,想要找到已經是不易,更何況還是要將對方擒殺?

故而就在這個時候衛濤卻是上前一步拱手而道。

“盧中郎,吾之所以至此是爲相助盧中郎攻打廣宗,如今廣宗已下,雖然還有那張角匪首未曾擒獲,但想來以盧中郎的本事也不過只是時間問題。故而在下卻想功成身退,離開冀州。”

“這……”

盧植摸摸鬍鬚,一時卻是不語。

這些時日下令,盧植對於衛濤也還是十分看好,更何況盧植與王允等人的關係也是不差,自然也願意見得衛濤立功,如今卻是爲衛濤如此感覺到幾分可惜。

“如此也好,不過你可是準備回返豫州?”

不過很快盧植卻是想到衛濤畢竟是少年,若真立下如此大功也是利害各半,倒是如此最好。

“啓稟盧中郎,我欲回返陳留,不過在此之前我會是先往豫州將兵馬重新交予孟德將軍。我現在僅是地方官職,若是事情緊急也就罷了。如今黃巾主力已經盡誅,再是統帥兵馬卻是大爲不妥。”

聽到衛濤這話,盧植自然更是滿意點頭,而後就是欣然送往。

不過令衛濤有些驚訝的是,這個時候董卓也同樣是告辭離開,不過董卓卻是將他帶來的朝廷援兵留下,只是帶着自己本部人馬離開。

而在局勢穩定之後,盧植也是快馬加鞭飛報朝廷,更是將張樑、張寶的首級奉上,而以盧植爲人,也沒有貪墨絲毫功勞,言明是衛濤、董卓分別斬殺二人。

消息一到朝廷,頓時朝廷內外一片欣喜,漢靈帝一面下旨令盧植加緊圍剿張角,另一面卻是下旨封賞衛濤和董卓。

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6章 結識周瑜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51章 城戰不利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325章 直逼襄陽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38章 鬥服典韋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293章 臨敵!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1章 馬邑市集第58章 火攻?第247章 入九江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59章 大生意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02章 劉禪降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443章 曹操殞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445章 國制(上)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62章 朝廷來使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44章 黃巾道人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437章 空城謀?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27章 呂布殤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342章 險計第7章 義結金蘭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35章 離間計第54章 劍師王越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49章 大小喬第31章 馬邑市集第293章 臨敵!第426章 再戰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88章 何進亡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210章 劉皇叔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
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6章 結識周瑜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51章 城戰不利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325章 直逼襄陽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38章 鬥服典韋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293章 臨敵!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1章 馬邑市集第58章 火攻?第247章 入九江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59章 大生意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02章 劉禪降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443章 曹操殞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445章 國制(上)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62章 朝廷來使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44章 黃巾道人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437章 空城謀?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27章 呂布殤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342章 險計第7章 義結金蘭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35章 離間計第54章 劍師王越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49章 大小喬第31章 馬邑市集第293章 臨敵!第426章 再戰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88章 何進亡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210章 劉皇叔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