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陶謙亂事

“主公何必如此,雖然那曹操損兵是在五千上下,但恐怕這是其自攻打徐州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方今天下恐怕也唯有主公纔是能夠做到如此。”

荀攸也是微微一笑說道,衛濤這話的確是有幾分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意味,不過很快荀攸神色就是一正。

“不過曹操心性堅韌,不會爲旁人所動,如今雖然損失甚大,但恐怕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必定再是謀攻下邳。”

聽到荀攸這話,衛濤當即就是點了點頭,對於曹操,恐怕沒有人再是比自己更瞭解的。

人言劉備能屢敗屢戰,然曹操又何嘗不是如此,歷史上哪怕是赤壁大敗,曹操也是能夠穩住形勢,性格便是堅毅至此,曹操絕不會因爲一時失敗而放棄。

不過這時,衛濤皺皺眉頭之後,還是問道。

“公達先生還是有話要言?若是有話不妨直言便是,吾豈是那種不聞忠言之徒?”

“敢問主公一聲,主公不遠千里前來救援徐州,所爲者何?”

令衛濤有些沒有想到的是荀攸一拱手就是向衛濤問道。

“先生卻是明知故問,一來是爲揚我聲威,以壯軍勢,招攬天下英豪;二則是救援徐州百姓,此終究是我漢家元氣。”

衛濤雖然有些奇怪,但還是認真回答說道,不過說到最後微微一頓之後又是一笑。

“或許還要加上第三點,那太史子義可爲當世名將。吾實不忍其如此蒙塵,望能納之。”

聽得衛濤所言,荀攸點點頭,而後又是一問。

“既如此,將軍定要與曹孟德死拼否?今日一戰,雖然死傷多是徐州士卒,但我軍亦有損傷,而且這一戰雖然讓徐州士氣不墜,但同樣讓徐州軍兵怒氣盡泄,若是再與曹軍正面交鋒必然不敵。如此徒然損傷我幷州士卒。其中又是無利可圖,何如此哉?”

聽着荀攸的話,衛濤頓時默然,不過荀攸卻是話語不停。又是繼續而道。

“主公莫要忘了。我幷州比鄰冀州。袁本初若是統一冀州豈會容主公在臥榻安睡?還有那黑山軍寇,縱然是有借將之情,難道就不是一山難容二虎了?其實公瑾所爲。也是認爲日後主公有吞併其可能,難道還真會盡心盡力爲黑山君不成?那黑山軍未必不防着我們這一手,恐怕真正的精銳正是兵寇幽州。”

什麼是謀士,這就是謀士,自己只能夠看到眼前,荀攸和周瑜已經是看到了日後。

“公瑾和公達都是費心了!”

哪怕是衛濤也不由得不爲之感嘆。

“此乃臣等應盡之責,不過如今事情還當早做決斷。”

荀攸很是認真地說道。

“徐州非是主公根基,主公無須在此與曹孟德死拼,如今那曹操已有損傷,不若再是相勸如何?”

言下之意卻是讓衛濤再次勸說曹操退兵。

以如今的情況來看,曹操已經是損失不少,若是真的再是死拼,曹操的損失卻是比衛濤還要大上許多,若是這時候相勸必定有着奇效。

但就在兩人說話之間,剛剛退下的張遼再是急急忙忙進來。

“文遠,怎麼了?”

張遼急急趕來,必定是有事,所以衛濤當即就是問道。

“主公,大事不好了。”

張遼的臉上明顯帶着一絲苦澀,很是帶着幾分鬱悶地說道。

“方纔聽聞主公與曹操一場大戰得勝而歸,全城百姓都是欣喜不已,就是陶使君也是大擺宴席。”

衛濤點點頭,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只是衛濤還要與荀攸商議事務,所以就是藉口推脫掉了。

“那又如何?”

“宴席之上全城百姓皆是誇耀將軍威武,盛讚將軍若爲徐州之主定不會是有此禍。雖然當時陶使君沒有說些什麼,但不少人都已經發現陶使君面色已經變爲凝重,恐怕是心中大是不喜。”

張遼說到這裡微微一頓,而後輕輕吸了一口氣而後又是說道。

“若是如此也還沒有什麼,不過後來不知道如何,最後那陶使君竟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夜襲曹營!”

“什麼!夜襲曹營?

聽到張遼的這話,衛濤和荀攸頓時齊齊一驚,瞬間不知道該是要如何述說。

以曹操之能他不爲夜襲他人就算是好了,天下間有幾人能夠夜襲得了曹操?

“徐州士兵都是十分勞累,從哪裡調派的士卒?”

衛濤微微皺眉,又是問道。

“沒有上萬人,以陶謙的性子斷然不可能是如此舉動!”

“恐怕還是那陶謙隱匿下來的精銳,而且恐怕還不單單是如此,恐怕陶謙還是向着城中世家大族借了兵丁,再加上文遠等人篩選下來的人,湊個二三萬還是不成問題。”

荀攸微微搖搖頭,就是頗爲嘆息地說道。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陶謙如此之做,主公之前所爲全都要付諸流水,至於勸退曹操什麼的更不必多言,看來主公還是要另謀打算。”

聽到荀攸這話,衛濤倒是頗爲認可地點點頭。

“主公,軍師,不至於如此吧?那曹軍方是慘戰,將士疲憊,加上之前徐州方面一直是被壓制,夜間必定疏於防範,如此也是有幾分成功的可能吧?”

張遼這是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可聽了張遼這話衛濤忍不住就是搖搖頭說道。

“文遠有所不知,若是其他人領兵或許會是如此,但曹孟德領兵,那麼越是這個時候,其防範就是越盛,若是一投投入曹軍軍營,恐怕立中陷阱,夜襲者反是被襲,加上徐州軍兵本來就是對曹軍的恐懼之心,這一次所去之士卒恐怕最後會是十不存一。”

雖然衛濤不如荀攸那般料事如神,但所說的話倒也沒有半點打折,事實上,這一次陶謙派去的兵將全都覆沒,甚至連領軍將領曹豹都是落在了曹軍的手裡。

不過曹豹倒是沒有被殺,在被曹操擒獲之後,也不知道如何勸說,反正最後曹豹卻是投降了曹操。

曹豹本來就是主掌徐州兵事,在徐州軍隊的威望當中恐怕與陶謙本人有得一比,他這麼一投降,那些被曹操俘虜的士卒大多數也就是隨之投降。

單單是從軍隊人數而言,這個時候的曹軍比那一戰之前還有多上千人。

得到這一個消息,衛濤半響無言,最後無奈低聲地感嘆了一句。

“神一樣的對手,豬一樣的對手啊!”

“主公說什麼?”

荀攸也是沉浸在情報當中,一時沒有聽清衛濤的話語。

“沒有什麼。公達,如今我們該要如何?”

衛濤平常言語不會太過,以免是讓人感覺不對,現在在驚覺之後,下意識地就是岔開了這話。

好在荀攸也沒有注意衛濤又是主公,自然不好追究。

“那就要看主公想要如何。”

荀攸這個時候口氣微微有些一變,頗爲是認真地說道。

“陶謙以往也頗有賢名,如今看來也不過就是沽名釣譽之徒,縱然有治政一州之能,也不是可加輔助之人。先前可以無視主公,如今更是悄然而爲,若是主公真的能夠退了曹操,那陶恭祖還是要疑慮主公是不是要謀奪其徐州呢!”

聽得荀攸這話,衛濤不由得苦笑着搖搖頭,這倒的確是可能。

也許陶謙這個人還是不錯,但單單隻看這一段時間他弄的權謀,就是知道,他不是一個輕易放棄權利的人對於任何一個可能威脅到他在徐州統治的人恐怕下意識都會是有三分敵意。

“我想要如何?公達,你跟隨我也有一段時日,有什麼話就直接說了吧。而且就算現在是我想要退恐怕也是退不了。這樣就是退去,恐怕天下英傑還以爲我是懼怕了孟德。”

衛濤搖搖頭,這也是衛濤感覺鬱悶的地方,竟然是被陶謙所拖累了。

“雖然不如孟德兄長我也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但我既然志在北方,若不能夠聚得賢才,如何可是能與異族相抗衡?”

荀攸點點頭,沒有多是說些什麼。

“主公之意我已深明,某當爲主公謀!”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夜襲失敗,甚至連曹豹都是投降了曹軍的消息很快就是在整個下邳傳揚,衛濤好不容易纔是鼓舞出來的士氣頓時一落千丈,再也沒有多少人是能夠看好下邳能夠退得曹操。

更爲嚴重的是,雖然曹豹投降了曹操,但陶謙也不敢是隨意處置曹家。

曹豹這些年在徐州軍中的根基極深,縱然是投降了,但若是冒然動起家族,也恐是有惹來兵變。

更何況世家大族,下邳可是有不少,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他世家大族也不會眼睜睜看着曹家滅亡殆盡。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徐州上下官員愈發的躁動,各個宴請其人,其中衛濤自然是得重點,但衛濤哪裡會理會這些在這個時候纔是茫然而動的世家大族?

真正如糜家、陳家纔是讓衛濤所關注的。

其他人的宴請衛濤能推就推,不過當陶謙親自派人前來相請商議,衛濤自然不可能再是推脫,自然是領人前來。

(感謝光輝的憲章的打賞,也感謝其他一直的書友,謝謝!我會更加努力把本書寫好的!)

第14章 進擊匈奴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303章 納涼州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73章 決斷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129章 敗張繡第128章 阻與鬥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85章 袁譚退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31章 馬邑市集第36章 孝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72章 請談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177章 貂禪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68章 功成身退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94章 想法第171章 計!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章 才女識音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383章 稱帝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8章 攻下山寨第325章 直逼襄陽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84章 鬥顏良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9章 匈奴遊騎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
第14章 進擊匈奴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303章 納涼州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73章 決斷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129章 敗張繡第128章 阻與鬥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85章 袁譚退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31章 馬邑市集第36章 孝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72章 請談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177章 貂禪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68章 功成身退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94章 想法第171章 計!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章 才女識音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383章 稱帝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8章 攻下山寨第325章 直逼襄陽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84章 鬥顏良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9章 匈奴遊騎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