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請談

“御前演武?那不就是校場演武嗎?當初與文遠相識可正是在那校場之上,一過數年,如今已然大是不同。”

得到這份旨意衛濤只是微微一笑。

一年之前衛濤也許還是爲招募兵員發愁,但這一年之後,衛濤倒是不用再是爲不得朝廷重用而擔憂。

這一年來,衛濤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但自己的那一位老丈人蔡邕竟然是重新得到了朝廷啓用,任侍郎。

不過雖然蔡邕得以歸還朝廷,但實權不大,只是蔡邕本身也非是戀棧官位之人,而且經過一番波折之後,蔡邕的心思也是有變。

如今的蔡邕更多卻是將心思放在學問之上,不在是與人在朝廷上爭鬥。

說起來,當年蔡邕之所以被貶,正是因爲其得罪了十常侍。

而如今之所以能夠得到啓用,卻是因爲見到如今衛濤正當風華,前程又是遠大,而且更是有斬殺張樑的大功,所以十常侍也不願意是過分追責。

若是衛濤一心與宦官鬥到底,那麼張讓等人自然也不會是手軟,哪怕衛濤再得漢靈帝重視,難得還能夠比得上被漢靈帝稱呼爲‘阿父’的張讓更爲重視?

但衛濤倒是沒有一心想要與宦官死拼。

雖然與朝廷重臣相交,衛濤從來沒有爲宦官說過一句好話,但實際上衛濤卻是與宮中的小黃門崔英關係不錯。

如此,那張讓等十常侍依舊是試探了幾次,再確定衛濤的確是沒有多少敵意之後,也就是放出風聲,可以讓蔡邕還朝。

爲此蔡邕也不得不花費上很大一筆銀錢。

那些銀錢蔡邕自是拿不出來,但衛濤征伐黃巾,卻是有頗多繳獲,加上如今主持一軍,手中的銀錢還是有不少,就是幫着蔡邕交付,這纔是讓蔡邕重新還朝。

不過蔡邕還朝之後的做爲卻是讓張讓等人皆是放心,也就不再關注蔡邕。

有着蔡邕在朝,衛濤與王允等朝廷重臣的關係又是親密了許多,加上只要張讓等宦官不主動來找麻煩,衛濤自然不會輕易丟官。

張遼雖然不知道此點,但這一年來,張遼卻是與衛濤一同訓練精兵,對於手下士卒自然頗有信心,聞聽衛濤此言,自是微微一笑,點頭而道。

“將軍所言即是,若是真正兩軍對陣,恐怕我們手中兵將還是不堪一用,但這一次御前演武卻是鬥將、鬥兵、鬥陣。縱然是我們也可是一爭。”

雖然是御前演武,但也不可能是所有兵將全都上場,不說其他,到時候整個朝廷官員都在,八個校尉領着萬餘兵馬,若是圖謀造反了那怎麼辦?

不是皇帝不信任衛濤等人,而是不可能是如此做。

所以鬥將自然是各個校尉顯露本事,鬥兵三十個士兵上場拼殺,至於鬥陣,則是各以百名士兵成陣變陣以鬥陣。

再是如何,衛濤也是西園校尉,自然是也能夠招募來一些精壯之人,三百士卒以內,其實力並不會遜色於袁紹等人。

“正是如此,御前演武乃是大事,不可失敗。而且黃巾有愈演愈烈之勢,恐怕這一次陛下有心讓西園校尉出擊以擒張角。張角不除,始終是爲陛下心腹大患。”

張遼有信心,衛濤同樣是有信心,這一年來,衛濤每日習武練兵不輟,武藝更有增長。

而且有着張遼、典韋爲部屬,雖然無有名師指點,但卻有二勇將陪練,加之從王越手中得到的霸王遺譜,衛濤改是用戟,從中取其精髓,哪怕是典韋全力出手,也要五十招之後纔是能夠拿下衛濤。

這也是因爲衛濤本身雖然天生神力,但終究不如典韋正是壯年之時的緣故,五十招之後氣力已經不濟。

更何況典韋本身亦是天生勇力,更在衛濤之上。

“獅子搏兔亦盡全力,無論如何文遠這幾日還要多多上心,尤其是陣勢變化,還要多加演練。”

終究無論衛濤還是張遼經歷的戰陣其實不多,真的相比起來恐怕還有幾分遜色,所以衛濤忍不住又是叮囑幾分。

正在衛濤與張遼說話之間,一個家僕卻是進來稟報說道。

“啓稟將軍,蔡侍郎派人過府宴請,言說幾位老大人都會是到來,還請大人趕緊前往。”

聽到這各稟報,衛濤微微一愣,隨即又是有些苦笑。

“當是爲御前演武之事。此等此等事情,看來朝廷諸公也是關注得很。”

衛濤只要是微微一想就是能夠明白,更何況朝廷諸公之間其實也是要比高下,如王允等人,自然希望衛濤能勝,這纔是通過蔡邕宴請衛濤。

“文遠,此事便是如此,謹記須適度,莫要弄出急忙操練,結果反是傷了士卒的笑話。”

“諾!”

張遼爲人沉穩,衛濤又是交代過一句,自然就是放心,當即駕馬行至蔡邕府上。

雖然還沒有成婚,但衛濤與蔡琰的婚約已定,故而出入蔡邕府內全然不受阻,徑直行到裡間,卻是見到蔡邕正是與王允等幾人相談。

本來蔡琰是坐在蔡邕旁邊,靜靜地聆聽蔡邕等人談話,當衛濤進來之時,一雙妙目已經是盯到了衛濤的身上。

不過當衛濤的目光掃視過去的時候,蔡琰頓時就是將頭一埋,

“見過岳父,見過王世叔,見過幾位大人。”

衛濤一一行禮過後便是自行入坐,而後就是微微一笑而道。

“不知道幾位大人召濤前來,可是爲了數日之後的御前演武一事?”

“不錯,子羽可是有着把握?”

如今蔡邕一心醉心學問,自然不會開口詢問衛濤這事,無奈之下,王允也只能夠是親自開口詢問。

“洛陽小兒傳聞,子羽你那一軍實力最弱,不知道可是如此?若是你在陛下面前連連落敗,那可是不好。”

坊間傳聞,衛濤也是有聞之。

不過其所言也是有幾分真實,衛濤更知道這樣的事情不可能辯駁,自然不做理會。

當然這個時候衛濤自然不可能是承認這事。

“世叔且是寬心,雖然我的兵馬皆是從百姓當中挑選而來,但其中也是有精幹豪勇之士,挑選成軍,實力絕是不弱。如今,正可一正流言。”

聽到衛濤如此有信心的話語,王允微微鬆了一口氣,與其他幾人相視一眼之後,又是再次問道。

“既然如此,那可敵那蹇碩所領之軍否?”

聽到這話,衛濤頓時微微一皺眉。

那蹇碩雖然只是一個黃門太監,但的確是有幾分真本事,兼且蹇碩所的士卒甚至都不止是豪族私兵,而是直接將原先各個軍中豪勇抽調而出。

真的論起來,恐怕蹇碩的軍隊堪稱第一。

“子羽啊!”

見到衛濤不言,隱隱面有難色,王允自然明白幾分。

但王允性子執拗,不是那種輕易會是放棄的人,當下又是長嘆一聲說道。

“你也知道如今宦官當權,得到了陛下的信任,如今已經是如此權傾朝野,若是再讓其得了兵馬之權,恐怕是愈發不可收拾。所以這一次御前演武,萬萬不可讓宦官得勢,其他也就罷了,勝負無關,唯有那蹇碩,卻是須勝。”

衛濤頓時就是默然,過了好一陣之後,纔是緩緩而言。

“小侄盡力便是,不過想來旦有本初將軍、孟德將軍等人在,斷然不會是讓宦官得成。”

聽着這話,王允等人淡笑不語。

顯然在王允等人看來袁紹、曹操等人自然是能夠辦到如此,如今讓衛濤前來不過就是叮囑一聲,做個防範而已。

更何況若是連衛濤都是能勝,豈不是正好說明宦官掌兵果是無用。

“好了,各位。今日請各位前來卻是隻談學問,莫談國事。”

蔡邕雖然不再願意參與政事,但還是知道各人的意思,卻是不想讓衛濤太過爲難,就是開口說道。

蔡邕乃是主人,縱然王允等人有心也不好太過相逼。

直到衆人離開之後,蔡邕纔是再請衛濤到得書房之內。

“子羽,這一次御前演武恐怕沒有那麼簡單,你還是要小心一些纔是。”

蔡邕對於衛濤還是十分滿意,所以特地將之留下提點。

“我雖然久不在朝廷,但我與子師相交甚久,卻是明白他的性子,若是非關朝廷之事,他是不會特意前來見你,並是叮囑這些。”

“岳父所言極是,但此事乃是陛下所注,除了派出西園校尉攻殺黃巾之外還是能夠如何?”

聽到蔡邕的叮囑,衛濤心中也是有幾分疑惑。

“不然,西園校尉一職雖然地位頗高,但當時卻是陛下爲了防止黃巾而爲,所以人數不衆,難以剿滅黃巾。”

蔡邕終究也是長期爲臣屬,對於一些事情卻是看得比衛濤透徹。

“恐怕是陛下有感欲抓權,我曾聽朝中有言,陛下如今龍體迫有恙,不知何時就是龍御歸天,故有人請陛下早立太子。”

衛濤頓時就是一驚,沒有知道這些消息之時,衛濤還是有幾分不明白,聽到蔡邕的提醒,衛濤如何還是不明白。

想不到洛陽當中竟然又是要被攪動起一番風雲。

(感謝書友140606212028206的打賞,同時爲了下週的三江從今天開始爆發,請各位書友能夠多多支持,希望上到三江後有三江票的書友能夠爲我投一票三江票,謝謝!)

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101章 甄氏意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90章 烏桓先鋒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426章 再戰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159章 大生意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307章 祭旗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185章 袁譚退第62章 朝廷來使第68章 功成身退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445章 國制(上)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319章 鬥將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246章 鬥孫策!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29章 敗張繡第159章 大生意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303章 納涼州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0章 張遼歸心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88章 何進亡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10章 劉皇叔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342章 險計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314章 戰平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
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101章 甄氏意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90章 烏桓先鋒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426章 再戰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159章 大生意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307章 祭旗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185章 袁譚退第62章 朝廷來使第68章 功成身退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445章 國制(上)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319章 鬥將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246章 鬥孫策!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29章 敗張繡第159章 大生意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303章 納涼州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0章 張遼歸心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88章 何進亡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10章 劉皇叔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342章 險計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314章 戰平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