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

“張角三兄弟皆是已死,其中張樑更是我親手所殺,也不見有什麼天降懲處。罷了,與爾等無知之人言此也無有意義,你們黃巾當中如今便是以那什麼太平聖女爲首吧。我也不管那太平聖女是不是張角之女,既然是要見過,便請現身就是。莫要讓我笑爾等屈居於一個小女子之下。”

“我本來就只是小女子而已,衛太守既然到得我們黃牛村,何不進來一坐。”

衛濤的聲音頗大,但他的話音剛落,一個嬌脆的聲音就是響了起來。

令衛濤驚訝的是,這聲音分明是從百米開外的村子當中傳來,但其聲卻言猶在耳邊響起。

“裝神弄鬼,故弄玄虛。你那營寨我是不會去的,若是有什麼話便是出來自言即可。”

衛濤孤身赴會,是在能夠進退自如的情況之下,衆人一旦下馬被黃巾所圍,再想要離開可就不可能了。

藝高人膽大,可不是藝高人傻帽。

真正的深處險地而不亂,那除了迫不得已之外,還是背後有極大靠山。

衛濤單身赴會,憑的胯下良駒,只要衛濤是想,哪怕打馬在村寨門口打個轉再是逃跑都來得急。

真的下馬行到對方陣中?

那種糊塗蛋可不是衛濤。

“若你們黃巾又什麼下三流的把戲也儘可是用出來,就讓我見識見識也好。”

衛濤神色鎮靜而不亂,一時之間那張牛角也不敢是妄動。

“衛將軍本事高強,實在讓人佩服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一聲輕語響起,一個素衣黃紗掩面的女子緩緩領着一衆壯實的黃巾力士步行出來,雖然是在行走,但遠遠看去卻好似御空而行一般。

自從黃巾之亂以來,各種把戲衛濤見得也是多了,雖然不能夠盡然識破對方機關,但遇事也自不驚。

那張角連觀天象之能也有,區區仿御空而行又算得了什麼。

果然當那女子停下身子的時候,雙腳還是要站立在地上。

見到那女子前來,哪怕是張牛角也是畢恭畢敬地退到了那女子的身後,此女身份大是不一般。

“你就是太平聖女?”

“不錯,不過我這稱呼一向不外傳,除了天公決意爲我太平大業獻身之後,爲我引見諸位忠於我太平大業的將軍之外,其他之人卻是少有人知。衛將軍如何是知曉?”

那女子一開口,衛濤卻是有些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

歷史上太平道在張角三兄弟死後就是四分五裂,就算有什麼人再起大軍,其實也是淪爲了流寇,算不得什麼正規軍隊。

但如今卻是有些不同,有着這女子的帶領,如今的黃巾卻是有幾分聚衆之力,再組大軍,甚至有幾分遲早要捲土重來的意思。

恐怕歷史上張角病死廣宗,根本來不及安排身後之事,也就沒有什麼太平聖女一說。

其實這也是正常,張角原先是打算推翻漢朝,建立太平聖國,自然不會讓什麼人與他平起平坐,甚至繼承人也多是考慮自己兩個兄弟。

原先的太平聖女應該只是相當於漢朝公主一類的身份,雖然尊貴,但掌握不了多少實權。

不過如今形勢卻是不一樣了,在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自己兄弟又是已經身死,張角自然也就是隻能夠把希望放在這個女子身上。

衛濤這一想,在別人看來卻是不欲回答。

“莫非是那唐周?唐周已經下得大獄,想不到衛將軍也還會是救他。”

乍然聽到如是一言,哪怕是衛濤也忍不住心頭一跳。

這個女子果然是不平凡!

“不用多做廢話,憑着這點還打擊不了我的心智,有什麼話且是直言。你找本官到此所爲何來?唐周如今好歹也是我的下屬,若是爲他,那麼便讓我看看你們黃巾殘存的實力又幾分。”

衛濤知道自己神色變動已經露了底,索性也是直言。

“我是官,爾是匪,也不用妄想繞道後路襲擊本官,吾既敢到此,自然有全身而退之法。”

衛濤雖然是單身赴會,但也是做好了隨時讓人來援的準備。

“予你一刻,若是有言當可言說,若是無言,日後我當以剿而除,免得你們危害我常山百姓!”

“不愧是衛將軍,小女子張寧佩服!”

面對衛濤這般言語,包括張牛角在內諸多人臉上都是顯露出一種憤恨,恨不得直接就是上來與衛濤拼命,但那女子張寧卻是微微點點頭,而後就是說道。

“你殺我二叔之仇也罷,沙場之上刀劍無眼,你死我活而已。你收納唐周我們自會找那唐周計較。如今你既然是爲常山太守,我黃巾還在大人統領之下,願與大人和平共處,如何?”

“與我和平共處?”

衛濤微微一眯眼,沒有言說笑話之類的,以他的眼力自然可以看出,這黃巾如今的確是有這個實力。

但衛濤更是明白,隨着時間推移,必定是自己的實力漸是有所增長,最後達到輕易剿滅黃巾的地步。

黃巾如何與自己共處?

“不錯,常山雖好卻非富庶之地,我太平聖道也不會以此郡爲根基,不過此郡也是不差,是一處不錯的安身之所,故我黃巾孤老,還請大人收留。”

“哦?”

衛濤眼睛微微一眯,沒有立即答應。

人口本身就是財富。

雖然不一定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語來,但這個意思卻是明白。

越國勾踐臥薪嚐膽努力發展壯大越國,其中有一條就是鼓勵生育。

雖然留下來的多是老弱,但必然也有精壯,至於到時候這些黃巾重新反叛,衛濤卻是不擔心。

不過尋常百姓,不逼迫到最後關鍵時刻哪裡會走那麼一條路,這可是數千年的經驗。

“黃巾之中多是被迫背井離鄉之人,只要大人善待,其必不所亂。”

黃紗遮面看不出對方的神色,但張寧那一雙眸子卻是極爲閃亮。

“當然,若是大人能夠資助一批糧食軍械,那麼我太平也可是‘敗退’而走。”

這話纔是根本。

這個女人果然不一般!

黃巾成也勢大,敗也勢大,劫掠過後只知道享用成果,一旦受挫,後備乏力,便是自行崩潰。

若這張寧領着衆多黃巾佔住一地,恐怕還不等其軍力整合就是承受不住後勤壓力。

“爾欲取之?”

衛濤直接就是問道,這是衛濤想到自己麾下數個縣城的主官都與這黃巾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若是黃巾欲要奪之,機會卻是甚大。

更別說如今情形似乎是黃巾與衛濤對上,那些官吏防範之心更低,如今請衛濤前來,更有一種通稟結果的意味。

“本官初到,便有黃巾暴亂,但迅速而平,諒來朝廷也不可能是見怪,反倒是有所嘉獎,若非本官,豈不是又有大禍?好算計!好算計!”

“呵呵……是又如何?不知道這數萬百姓大人納是不納?”

這一次邀請衛濤而來,說句實話其實就是爲了給衛濤一個威風,讓衛濤不能夠迫害這些曾經從過黃巾的百姓。

甚至更深想一步,只要過上數月,這些百姓散入民間,也許不會是立即見亂,但若黃巾真的得勢,難道就不能夠一呼百應。

這一着可是精妙得很啊!

“張寧?你倒也是有趣。”

但就在這個時候衛濤卻也是一笑。

“不過你以爲本官前來卻是爲何?爲的難道就是與你如此一見不成?還是以爲本官無聊,還想着勸說你們黃巾?”

聽到這話,也許張牛角等人一時之間還是有些反應不過來,但那張寧一對柳葉眉卻是輕輕一皺,卻是心下暗驚。

雙方之間本就是生死仇敵,自己邀請衛濤而來乃是爲了先給其一個下馬威,而後再是給幾分顏面,讓其不至於在黃巾大隊離開之後強行濫捕散入民間的黃巾百姓。

可是衛濤爲何那麼急切的到來?

畢竟是人都是明白,黃巾不可能是投降什麼的,衛濤完全沒有必要急着趕來,更沒有必要只是帶着數騎而來。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若不如此,爾等豈會輕易現身?動手!”

就在這時,衛濤面色一冷猛然就是大喝一聲。

一聲大喝,包括衛濤在內的十騎全都是一同而動。

騎馬徐徐而來之時,馬臀上面原先就是被一塊厚皮所遮擋,看不清下面是有何物,隨着衛濤這一聲喝,十個人齊齊將厚皮一扯開,而後就是猛然一抓。

“弩!”

哪怕是那張寧都無法保持平靜,忍不住驚聲呼喊。

的確,那後面分明就是強弩!

弓矢乃是朝廷嚴禁流通之物,那這弩更是禁令中的禁令,蓋因這弩裝填雖然不易,精度也不比弓箭,但一旦大規模武裝,瞬間的殺傷力卻極大。

哪怕是衛濤如今貴爲一任太守,但也不過就是隻擁有着十餘具而已。

“射!”

弩上早就是裝上了一直弩箭,這就是爲何在靠近村寨之後,衛濤只是領人徐徐而行的緣故。

“繃!”

一聲輕響,頓時十個弩箭皆是向着一衆黃巾頭領飛射而去。

(爆發求推薦,有三江票的朋友幫幫忙,實在不想最後一名,謝謝!)

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427章 呂布殤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184章 鬥顏良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8章 攻下山寨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6章 結識周瑜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1章 蔡邕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16章 陣前對決第88章 何進亡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88章 大勝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209章 鬥張飛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44章 黃巾道人第437章 空城謀?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52章 魏文長強勢硬提親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427章 呂布殤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427章 呂布殤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81章 虧空情弊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1章 收納張遼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4章 進擊匈奴第446章 國制(下)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62章 朝廷來使
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427章 呂布殤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184章 鬥顏良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8章 攻下山寨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6章 結識周瑜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1章 蔡邕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16章 陣前對決第88章 何進亡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88章 大勝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209章 鬥張飛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44章 黃巾道人第437章 空城謀?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52章 魏文長強勢硬提親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427章 呂布殤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427章 呂布殤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81章 虧空情弊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1章 收納張遼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4章 進擊匈奴第446章 國制(下)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62章 朝廷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