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欲說高順

“此何人也?”

頭戴束髮紫金冠,體批紅錦百花戰袍,身着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方天畫戟,呂布賣相不俗,往之讓人生畏。

左右有人稟報之,董卓忍不住讚歎說道。

“果猛將也!”

聽得董卓讚歎自然有人不服,當即就是有一大漢上前說道。

“將軍,不過一呂布,待俺華雄生擒之!”

見到華雄請戰,董卓自然無有不允之理,華雄當即騎馬出城,見到有人出戰,呂布只是冷冷一笑,渾然不在意。

“幷州呂布在此,來將通名,某家戟下不死無名之鬼!”

“西涼都尉華雄,呂布,納命來!”

兩騎衝鋒,呂布看似只是隨意一揮方天畫戟,這一下,那方天畫戟看似好不着力,但一落下頓時重若千斤。

“鐺!”

華雄本來力道也是不小,但如何比得上呂布?

本來還想要與呂布一拼,受到這一擊,頓時就是感覺若被泰山壓頂。

“不過爾爾而已!”

呂布一招試探出華雄虛實,當即就是大笑,再是揮舞方天畫戟連連攻上,再是兩戟,那華雄已經感覺整條手臂痠軟,拿捏不住手中長刀。

見此華雄頓時魂飛魄散,哪裡還敢是與呂布放對,當即撥馬回走。

華雄馬快,呂布也是追之不及,但以呂布高傲的性子,也是渾然不在意,指着華雄的背影就是喝道。

“今日放你一馬,回去告訴董卓,若是不早日投降,我呂奉先可是不客氣了!”

華雄乃是董卓帳下第一勇將,如今不過三招就是落敗,頓時一片鴉雀無聲,那些本來跟隨華雄昂然出城的西涼驕兵,頓時如霜打的茄子,黯然跟着華雄退入城中。

“果然真猛將也,若是能夠得到此人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董卓這個時候的確是野心勃勃,見到呂布武勇,自然大是感嘆,聽得這話,身旁李儒眼眸一陣閃動。

“奉先將軍果然武勇,根本只用數日,那董卓便是隻能夠黯然而退。將軍立此大功,日後封侯拜相定然貴不可言。”

衛濤很是明白呂布,笑着就是誇讚說道。

果然,聽到衛濤如此一說,呂布心頭自是大喜,本來還有的一二分嫉妒羨慕之意頓時完全消散。

不過當呂布向着丁原稟報的時候,丁原卻是沒有誇獎,反倒是厲聲而道。

“那華雄也是西涼勇將,既然你勝之,何不上前以殺之?”

乍然聽到這一問,呂布微微一愣,旁邊魏續當即就是上前說道。

“大人有所不知,對方馬快,將軍是追之不及纔是放了他一馬。”

“胡說,奉先箭術百步可穿楊,難道還射不得區區一華雄?若非是念其功績,我便要治罪!”

見到丁原如此,呂布本來熱切的心頓時一片冰冷。

衛濤一旁旁觀,心中已經是明白,呂布叛逃丁原根本已經無法阻止,兩人之間裂痕已經極大。

那丁原是既想要用呂布,又是防着呂布謀權,處處掣肘呂布。

雖然丁原軍中,還是有呂布心腹曹性、魏續、宋憲、侯成和高順等人帶領,但呂布除了臨時有領軍之權外,其餘時候根本不掌軍權。

以此隔離內外,讓呂布空有一身本領,也只能夠任由丁原驅使。

如此,豈不讓呂布心寒?

“看來是可以試試的時候了……”

衛濤心中暗暗而道,這一次他之所以決心而來,不是爲了組織呂布投靠董卓,他也阻止不了。

甚至連提醒丁原都做不到。

畢竟疏不間親,再是如何,如今呂布都是丁原義子,自己不過一外人,更曾爲丁原屬下,所言根本不會讓丁原聽從。

衛濤爲的是拉攏丁原帳下將領,丁原一死,其兵馬將領俱是被呂布所收攏,而後投降董卓,衛濤便是想看看其中有沒有可趁之機。

當然其中魏續、宋憲、侯成三人最得呂布信任,曹性也有幾分貪婪,皆不可能被衛濤所招攬。

所以衛濤的目標正是那高順。

高順忠義,衛濤早就知曉,不過若是丁原身死,卻是說不得能夠拉攏之。

只要有心,打聽到呂布性格並不難,更何況董卓軍中還有一個數識呂布的李肅,當夜就是派人前來。

聞聽到李肅前來,所攜帶的更有一匹通體赤紅色的馬匹之後衛濤就是能夠明白,當即徑直是往高順營帳而來。

“奉先將軍不滿丁刺史已久了吧?”

招呼坐下之後,衛濤一開口就是令得高順驚訝直立。

“奉先將軍世之虎將爾,丁刺史御使卻有若家奴,不予兵權也就是了,功過賞罰也是不平,如此豈能夠令奉先將軍心服?”

“此言何意?”

過了一會兒之後高順纔是緩緩問道,雖然平日不多說話,但對於這些事情高順卻是洞若觀火,的確是感覺到丁原在對待呂布上的確有一些不大對的地方。

可惜呂布身爲下屬,對於這樣的事情縱然心有不滿,也不可能是如何。

“如今李肅藉着同鄉之誼到來,呂將軍不得不見。那李肅如今乃董卓帳下,此來必定是爲說服奉先將軍。縱然奉先將軍乃丁刺史義子,恐怕也不願再是爲其家奴。”

衛濤最後一句話卻是說得有些重了,但丁原待呂布如何,高順也是心知肚明,聽此言之後卻是默然不語。

良久之後,高順卻是長嘆一聲。

“唉……此爲丁刺史對不起奉先將軍矣。子羽來與我說這些卻是爲何?高某不過區區一副將,疏不間親的道理還是知曉,若是想要勸說得丁大人回心轉意,實非我之所能及。”

聽到這話,衛濤不由得眉頭微微一皺,按着記憶,高順乃是忠心之人,甚至在原先的歷史上甘願陪同呂布一死,不當是如此纔對。

若真有什麼不對之事,出於忠心該當直言相諫,而不是說什麼疏不間親的道理。

本來還是準備招攬高順的話頓時被衛濤嚥了下去,微微沉默之後,衛濤卻是言道。

“若是奉先將軍投董卓而去,將軍是要從之?”

高順再是微微沉默,過不得片刻終於是點了點頭。

“不錯,奉先將軍與我有再造之恩德,順這一命乃是將軍所予,一生之主便是奉先將軍。若將軍棄丁原大人而去,某當領軍從之!”

高順的話不響亮,但其中的意思卻是明白。

這個時代若是說忠貞於國的人不是沒有,但其實更多的還是忠貞於個人,提攜之恩,拔擢之情,這些纔是不少人忠貞於國的根源。

這其實也好理解,歷史呂布弒殺丁原之後高順也是一直跟隨在他的身旁,直至身死。

高順不是背恩棄義之人,但這恩義卻是對着呂布,而非是丁原。

明白這一點之後,衛濤也只感覺是可惜,不過好在衛濤除了是要招攬高順之外,也是另外有事,當即就是向着高順一拱手。

“其實這一次我來報予將軍,卻是另有一事相拜託。”

“何事?”

本來高順也大致認爲衛濤是爲招攬自己,不過這時候聽到衛濤言說有事,也是不由得在心中微微一愣。

“若是奉先將軍投靠董卓,董卓必定重用奉先將軍,到時候洛陽防衛必定是交託給奉先將軍。將軍爲奉先將軍副手,深得奉先將軍信任,防駐四門。我岳父蔡邕,雖然名聲甚高,但爲人不通政務,若是待於董大人治下恐惹董大人不喜,到時候還請將軍通融。”

衛濤這話其實有些過了,蔡邕也不是不通政務的人。

但正如同之前王允一般,這不過就是言說上的藉口而已。

“好。”

高順沉思了一陣,終於還是答應了下來。

既然高順答應,那麼衛濤也不再是多說,拱拱手就是告辭離開,並沒有再是去見丁原,而是直接領着本部人馬離開。

就在衛濤離開之後不久,丁原大軍卻是出現了一陣混亂,但很快就是平息了下來。

“相比於丁刺史,還是呂將軍更能夠掌握軍隊,也無怪乎丁刺史在倚重呂將軍的同時卻又是萬分忌憚,以主簿這樣位高而權輕的職位相待,令呂將軍縱然是有一身武勇也是發揮不出。”

衛濤長嘆一聲,其實衛濤在離開軍營之後也是沒有走遠,見到丁原大營中這一副情景哪裡還有不明白的道理,但也只能夠長嘆一聲而已。

“大人,我們如今若何?”

趙雲的臉色還是能夠保持平靜,但衛濤卻是能夠看出他眼中對那呂布的行徑卻是有些不以爲然。

想想也是,趙雲非是見利忘義之徒,若是易地而處,必然不會有此舉,對於呂布的行徑自然就是有些看不上,聽到衛濤這樣有些爲呂布開脫自然就是有些不願。

終究還是少年心性。

“董卓接受了丁原的兵馬之後勢力大漲,定然會是逼迫朝廷諸公,趁此將亂未亂之時,我們將我那岳父接出,而後就此離去吧。”

衛濤對於洛陽的亂局實在不怎麼想要參與進去,董卓勢大,非是衛濤一人所能夠匹敵衛濤自然不會以卵擊石。

“至於董卓,若是其一心爲公那也罷了,但若如十常侍等人爲禍天下,那麼我等勢必除之!”

(感謝q05100的打賞,也感謝其他書友的支持,尤其是上一週三江一直在支持着本書的朋友,謝謝了!)

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445章 國制(上)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445章 國制(上)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99章 劉虞散兵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446章 國制(下)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62章 朝廷來使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137章 納貂蟬第6章 結識周瑜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273章 失望第36章 孝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114章 敗呂布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446章 國制(下)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4章 刁民動亂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188章 大勝第129章 敗張繡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303章 納涼州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210章 劉皇叔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79章 謀求外放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71章 實力最弱?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446章 國制(下)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
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445章 國制(上)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445章 國制(上)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99章 劉虞散兵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446章 國制(下)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62章 朝廷來使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137章 納貂蟬第6章 結識周瑜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273章 失望第36章 孝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114章 敗呂布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446章 國制(下)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4章 刁民動亂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188章 大勝第129章 敗張繡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303章 納涼州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210章 劉皇叔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79章 謀求外放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71章 實力最弱?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446章 國制(下)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