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鄴城對戰

“曹孟德出兵徐州?”

就在衛濤準備是與鄴城大戰的時候,一個消息就此傳來,曹操出兵了。

不過曹操可不是出兵司隸,而是攻打徐州呂布。

“是,恐怕曹孟德卻是爲了清除後方之患。那曹操與袁紹兩雄相爭之時,呂布雖然沒有從後襲擊曹操,但在徐州之內也時時佯動,令曹操不得不花費大量心神,不少兵力都被牽制。”

周瑜點點頭緩緩而道。

“正因爲如此,袁紹和曹操之戰中,袁紹本來就是佔着上風,若不是天子突然反戈一擊,令袁紹後方大亂,又是將袁紹糧道所在透露出去,袁紹也不可能是有如此大敗。”

到了這個時候,袁紹與曹操交鋒時候的情況基本已經哄傳天下,無人不知,只不過這樣的結果着實令人感嘆。

“所以這一次曹操便是打着呂布乃袁紹同謀的旗號征討呂布,欲要先除後患?”

衛濤也是明白這樣的道理,倒也沒有絲毫驚訝。

“袁紹同謀這話對吧呂布而言卻未必虛假,畢竟雖然佔了徐州,但呂布與那袁術勾搭聯盟還沒有從根本上斷絕,只是因爲呂布反覆無常沒有人敢再是深信而已。”

周瑜笑笑,隨即又是補充說道。

“不過此事對主公而言未嘗沒有好處,曹操與呂布一開戰,那麼主公也不用擔心其會是來爭奪冀州,如今主公敵手唯有袁紹一人耳。而袁紹雖然是禪讓得帝位,但那麼坊間小兒亦知其強奪。人心已失。難以是主公對手。”

“呵呵……但願如公瑾所言。無論如何那袁紹麾下還有不少頗有本事之人,逢紀、郭圖、辛評等人雖不如公瑾,但也爲智謀之士,顏良、文丑更有萬夫不當之勇,着實難纏。”

衛濤搖搖頭說道。

“而且到了這個時候,那袁紹再是猶豫不決也同樣下了決心,並沒有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再是放到冀州來,甚至爲了增大取勝之機。那袁尚根本沒有得到機會,直接將所有大權給了袁譚。”

雖然說袁譚也算不得什麼大能力之輩,但相比之下軍事能力卻是要好上不少,而這一戰十分關鍵,關屬於冀州未來歸屬,哪怕面對的只是袁譚,衛濤也不敢輕易忽視。

“主公,如今且看那袁譚會是如何。”

這時候戰鬥未開,只是衛濤領人來到鄴城之外而已,所以一時之間周瑜也沒有什麼奇謀。

就在衛濤與周瑜正是商議的時候。鄴城之中那袁譚也是意氣風發,看着諸多謀臣武將皆要聽從自己的命令。心中就是一陣大爽。

區區袁尚如何與自己相爭?

真的到了關鍵時刻還不是要看自己,只要打勝了這一仗,那麼父親還不是要立自己爲繼承人,不,是立自己爲太子!

想着美事,袁譚目光就在羣臣當中一掃而後,隨即緩緩言道。

“如今衛濤又是要奪我冀州,昔日我那不成器的弟弟輕易就將冀州諸郡失陷在了衛濤手中,誠乃大過!然如今既然我是到來,那麼不僅要守住鄴城,更要將冀州收復,區區衛濤,難道還比得上我不成?”

袁譚這話一出,頓時不少人都是面面相覷,雖然都是袁紹麾下,但畢竟這話可不好答,最後也只有幾個人唯唯應諾,讓袁譚心頭一陣不爽。

“大公子所言極是。衛濤本來兵力就是不多,又要防禦北方,而且這一次我們又是用了誘敵深入之計,雖然讓衛濤直達鄴城,但也滯留了其大量兵力,還是拉長了其後勤補給糧道,只要我們能夠一舉而破之,必可乘勝追擊,一舉而大破衛濤。”

見到袁譚有些尷尬,那辛評當即就是站出來說道。

雖然辛評曾經被衛濤設計,但總算還沒有失去袁譚信任,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爲袁譚消除尷尬,也是令袁譚對他頗爲讚賞。

“不錯,正是如此,所以只要這一戰取勝,封侯拜將,我定然不吝賞賜!”

袁譚很是有風範地說道,好似已經是正式成爲了太子一般。

不過也是,正式登基之後,袁紹可就是皇帝了,自然不可能御駕親征,哪怕是關係到冀州大戰也是讓袁譚主持也正因爲如此。

好在袁譚也不完全是草包,在說了幾句之後,就是將目光放到了顏良、文丑身上。

“顏良、文丑,兩位將軍,如今那衛濤到來,前勢鋒銳,欲要敗其,當先挫其鋒,所以這當先一陣還要交給兩位將軍,不知道兩位將軍可能是爲我取得頭勝?”

袁譚的話很是平淡,但聽到顏良、文丑耳中卻是一陣欣喜。

這是要讓他們爲先鋒以立功。

“末將領命!”

兩人當即出列向着袁譚一拜應命,那顏良更是直接言道。

“昔日我小瞧了那衛濤,結果被其所敗,多謝大公子能夠給我機會,我可以項上人頭向大公子擔保,這一陣就算不能夠陣斬衛濤也要其丟盔棄甲而逃!”

“好!”

聽到這話,袁譚心頭頓時欣喜,顏良這話分明就是將自己當做主官,那就說不定可以直接收納顏良,到時候自己的太子之位還不穩固?

不得不說,自我良好這樣的毛病在袁譚這樣的大家子弟身上顯得尤爲突出,這個時候袁譚鬥已經有些幻想起來了。

不過實際上也是如此,雖然之前衛濤一路勢如破竹,但雙方畢竟算不得真正交鋒,要出奇謀也不是在這個時候。

“公子,如今我軍士氣正高,當可戰也!”

就在這個時候逢紀也是開口,逢紀也是一流謀士,自然也不算多差,一開口就是言道。

“之前種種已經蘊成一股氣勢在將士心中,若一戰取勝,則如江河順流而下,無可阻擋,既然顏良、文丑將軍皆在,此可爲也!以奇勝,以正合,如今正可在此氣勢最勝之時一舉而大勝!”

“好!明日我親自領軍出站,顏良、文丑爾等爲先鋒,諸將隨行,定大破衛軍!”

聽到這裡,袁譚也是明白,當即就起身而道,聲勢極赫。

“諾!”

衆將應諾,士氣高昂。

翌日,諸多將領隨之出戰,陣列當前。

袁軍一動,衛濤自然也同樣是領兵出戰,兩軍對陣,軍容肅立,爭鋒相對。

“咚咚咚咚……”

聲聲的擂鼓響起,令人驚訝的是袁軍之中竟然隱隱有些騷動。

其實這樣的騷動並不大,換做平時很容易就讓人忽略了過去,但這個時候兩軍對立,很是分明的成了對比,這麼一點點的騷動頓時就成了極爲明顯的對比,讓人很是容易就是注意到了。

這就是軍紀,雙方軍紀上的差別,雙方膽氣上的差別。

相比起衛濤這一方皆是由着百戰精銳組成,那袁軍就有不少人是新招收進來的新兵,這些新兵的實力如何且不說,單單隻這陣前交鋒這等氣勢,就足以將他們爲之震懾。

若不是袁軍的士卒數量還是佔據了上風,恐怕這個時候已經是要出現了逃兵。

“袁譚,你還敢來與我交鋒?上一次擒了你之後,看在袁本初好歹也是與我相識一場的份上,放了你回去,難道你還真當我殺不得你嗎?”。

就在這時,衛濤一騎飛奔出陣,而後長戟一指袁譚就是厲聲喝道。

“且速速與我退去,若是不然,此戰過後,我必斬你!”

衛濤聲聲震喝,正在當頭,讓所有人心頭都不由得暗暗一震,如此威勢赫赫,袁譚這等紈絝之徒如何擋之?

將是兵之膽!

袁譚心膽一弱,自然就讓整個袁軍的士氣一落,加上衛濤曾經數敗袁軍,本來還是高昂的士氣自然就不在。

但袁軍之內自有勇士,見到衛濤如此威勢,那顏良、文丑二人卻皆羞惱萬分,憤恨不己。

尤其是顏良,更想到昔時之敗,當即再也按捺不住,隨即打馬衝突,手中大刀臨空一劈,隨即大喝道!

“衛濤!昔時你以暗箭傷我!如今可敢與我再決生死!”

顏良乃河北上將,這一呼喝,頓時本來略微低落的士氣又是重新高漲。

“顏良,想不到又是你這手下敗將,你還敢來?”

面對顏良的挑釁,衛濤倒是十分的平靜,顏良、文丑又如何,又不是沒有戰過,所以聽到顏良的挑釁,衛濤只是冷麪視之。

不過衛濤隨即凜然一笑,長戟一擡直指顏良,而後喝道!

“手下敗將何足言勇?上一次僅僅是重傷於你!若是再戰,我必取你性命!既然有人稱呼我爲天下第二武將,那麼我就讓此名副其實!你可敢與我一戰否!”

相比於顏良河北上將之名,衛濤天下第二武將的名頭卻更勝一籌,如今這一喝,剛剛挽回的士氣頓時又是一落。

顏良雖然只有勇力,沒有統帥大軍的長才,但畢竟久經戰陣,對於陣勢變幻十分敏感,很是敏銳的感覺到隨着衛濤再是逼迫,自己一方的士氣再是下跌。

“廢話休言!要想勝過,就看你本事如何!”

知道不能夠繼續再說下去,顏良當機立斷,猛力一夾馬腹,就向着衛濤猛衝而來。

“衛濤!且吃我一刀!”(……)

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402章 劉禪降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2章 匈奴之請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75章 終開戰第427章 呂布殤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83章 病弱趙風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41章 入下邳第3章 才女識音第402章 劉禪降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218章 欲吞幽州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39章 蔡琰妙音第58章 火攻?第177章 貂禪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09章 鬥張飛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88章 大勝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94章 想法第61章 嫌隙橫生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273章 失望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88章 大勝第72章 請談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54章 劍師王越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21章 收納張遼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44章 黃巾道人第63章 董卓來援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228章 幽州之應
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402章 劉禪降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2章 匈奴之請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75章 終開戰第427章 呂布殤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83章 病弱趙風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41章 入下邳第3章 才女識音第402章 劉禪降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218章 欲吞幽州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39章 蔡琰妙音第58章 火攻?第177章 貂禪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09章 鬥張飛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88章 大勝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94章 想法第61章 嫌隙橫生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273章 失望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88章 大勝第72章 請談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54章 劍師王越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21章 收納張遼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44章 黃巾道人第63章 董卓來援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228章 幽州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