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倒黴的張遼

《三國演義》中卻是有着這麼一段,董卓與丁原相爭,不敵呂布之威,而後李肅自告奮勇而勸呂布,呂布而後卻是殺丁原而歸降於董卓。

其時,李肅就對呂布如此說道: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卻常會來。

可當是時,呂布就是明言:某在丁建陽處,亦出於無奈。

僅僅只當是如此,便是可知呂布已不當丁原爲義父。

“丁建陽枉爲一州刺史,卻是如此鼠目寸光,誠是可笑。”

回憶着《三國演義》當中的橋段,衛濤卻是不由得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衛濤可是親見,在那呂布拜父之時可謂是誠心而拜,甚至就是在不久之前勝利歸還都還可見呂布誠心是要輔佐丁原。

如此,如何最後卻是要落到如此生疏?

甚至若按着原先的歷史,最後呂布是親自言說‘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卓’,而後誅殺丁原投降董卓。

的確可以說呂布狼子野心,反覆無常,貪婪成性等等,不過那丁原難道就是一點過錯也無?

主簿之位高而權不重,若是主官信任,其權僅在主官之下,若是不得其信,不過一個虛職而已。

而看丁原做法,恐怕更多的是將呂布供將起來,甚至連呂布原先的部屬都是如此處置,也難怪日後會是對丁原如此不滿。

就算這個時候衛濤都是不由得生出幾分不滿之氣。

“少爺準備如何?是否還要遵從丁建陽的話,若是不然便是請調如何?以我陳留衛氏之名,那丁原定然不敢爲難少爺,調往其他地方卻是不難。”

聽到王賀的話,衛濤皺皺眉頭,又是微微搖搖頭。

“王叔,我知道你是爲我好,不過這事情我還要多做考慮。”

其實也不能夠說丁原的建議就是完全的陷害,最少,若是換了一個地方,根本不可能讓人擔任縣尉,甚至代行縣令之權。

可以說僅僅只是如此,只要過些時日,衛濤都能夠憑空混上幾分資歷,換到其他地方就不僅僅只是一個屯將。

但衛濤更是明白,自己不過就是一個十餘歲的少年,無論是哪一個地方都不可能真正的運用自己。

如此一來,一個能夠自主的地方自然是極爲是有**。

好在,剛剛纔是從塞外歸來,所以衛濤也不用急着赴任,還是有時間慢慢考慮。

不過很快衛濤發現又是一個麻煩。

本來升任屯將之後,衛濤也是能夠管束百人,但卻是根本得不到任何補充,就算是衛濤本來麾下的五十人都是在這幾日被削去了一半。

以着衛濤的身份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屯將,哪怕是要求告也是無門。

不過在這事情之前,曹性曾經是答應教導衛濤弓箭之術,衛濤略略一思索之後就是以此爲藉口求見。

“既然子羽想要跟我學習自然是不難。其實弓箭之術雖然也有種種技巧,但其核心唯有一個,日射千矢,如此習上三年,頂尖射手未必能夠算上,但百發百中,百步穿楊等等皆是不在話下。”

曹性得知衛濤的來意之後就是搖搖頭微微一笑,也不等衛濤如何又是遞過來一本小本子。

“這是我修習弓箭之術的一些心得,還記錄了一些弓箭的精妙技巧,你拿去好好修習就是了。”

對此,衛濤自然笑着接受下來,雖然這裡面恐怕沒有曹性壓箱底的本事,但也是十分難得。

“將軍,我還有一事相問,如今建陽公許我馬邑縣尉之職,不過馬邑所在將軍也是知曉,若是不帶人前往的話那麼恐怕難以立足。可是如今……”

還未等衛濤說完,就是見到曹性已經是搖了搖頭。

“將軍,莫不是有何不妥?”

衛濤心中‘格楞’了一下,知道恐怕事情還真是不能夠如自己的願了。

“其實大人已經有令,如今我幷州已經解除了匈奴之患,兵員卻是無須如此之多,所以大人已經決定施行勸甲歸民之策。此事就是呂將軍都是隻能贊同,我們又能夠如何?”

曹性臉上突然就是出現了一抹子冷笑,笑容很冷,不過顯然並不是對於衛濤。

“如今各個營地都是缺得人手,若不是馬邑縣尉一職是被大人親點,他人不敢做得太過,你還能夠有個十人就可以算是運氣了。”

衛濤只能夠是漠然。

無怪當那呂布斬殺丁原投奔董卓之時,其麾下幷州軍士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譁變,顯然丁原這麼迫不及待地削權也是大大的引起了諸多將領的不滿。

要知道雖然包括曹性等人這一次也是得到了封賞,提升了職位,但其實除了高順一人之外,其他人多是虛職,根本無有實權。

各人又不是傻子,就算當時沒有注意,過後哪裡有不知道的道理?

對於曹性這樣的將領而言,真的治理一方卻是遠不如統領一軍,高閣閒置,一個差錯就是會被人給奪了下來。

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自然是鬱悶不已。

若不是之前衛濤關係做得足,這個時候不說給什麼指點,恐怕曹性根本連見都不會見。

“如之奈何?就算無有匈奴之患,可是邊關民風剽悍難以降服,我該是如何?”

衛濤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濤實在是無策,還請將軍交我。”

這一次衛濤同樣是送上大禮,曹性雖然也有些小貪,但卻不是過河拆橋的人,聽到衛濤這一聲感嘆,同樣也是皺眉思索起來。

“有了!”

過得一會兒,曹性猛然間說道。

“這事情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是無解,但對你來說卻是未必不成。”

“還請將軍指教。”

衛濤當即起身,向着曹性就是恭敬一拜而道。

“其實這一大人如此也不是不可理解,幷州民生凋敝,供養不起這麼多士卒,若是子羽能夠自行供養軍兵,只要是在自己轄制之內,那麼大人也不會不許。”

衛濤頓時只能夠苦笑,這事情的確若是自己纔是能夠辦到。

養兵要有花費,名冊之上是多少,那麼發放的錢糧就是多少,這樣一來自然是有空餉之事。

不過丁原藉助之前校場演武已經是清點了人數,基本杜絕了空餉,如今更是進一步削減餉銀。

而曹性給出的辦法就是餉銀自籌,如此一來,不費幷州官府一糧一銀就是可以養兵,哪怕是丁原也必然是首肯。

至於如此一來那些人相當衛濤私兵,倒是無妨。

畢竟人數並不算多,各個世家大族哪家沒有如此人數?

“多謝將軍指點,衛家雖然薄有資財,但恐怕也難有讓濤如此自主,此事還需要好好思量。”

從曹性府上告辭出來,衛濤很是鬱悶。

以衛濤的身份自然是不可能見得到身爲刺史的丁原,而如今曹性這話基本也就是衛濤唯一的辦法。

若是真只帶那麼些人出雁門關,那就真是送死了,恐怕這話一說出去,那就老方他們幾個都不願意了。

雖然沒有可能是求見得了丁原,但衛濤依舊是按着程序向丁原請示了一聲,在前往見得曹性之前,衛濤其實已經是在心中下了決定。

沒有什麼迴應,但也沒有呵斥,顯然丁原也算是默認了此事。

招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幸好,衛濤也是不着急只是回到營地所在,先是將自己的部署是安穩。

剛剛一回到營地,衛濤卻是發覺這個時候營地的一處角落卻是聚集了不少的人。

這可是軍營,要知道軍營有着軍營的規矩,這樣的扎堆聚集以往根本是不可能得見。

不過如今情況卻是不同,除了高順依舊是還是統領着陷陣營之外,其他人都是被放在了虛職之上。

而包括許多屯將一類的精銳老兵在得了賞賜之後更是請辭,所以如今軍營當中各個紀律已經是渙散。

這纔是僅僅過了幾天時間而已,整個軍營就是鬆弛了下來。

“幷州軍就是要就此廢掉不成?不過也不一定,不然日後丁原如何與董卓爭鋒?”

暗自搖搖頭,本來衛濤是不會去理會這樣的事情,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要做些什麼,隨意就是靠了過去。

“你們想要做什麼?”

令衛濤沒有想到的是剛剛一靠近,就是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張遼。

“哼!說起來這一次你也是跟隨了突襲匈奴?這樣的好事讓你趕上了也就罷了,據說還是能夠完好無損的回來,運氣真是不錯啊。哦,對了!你個小子這一次也是弄到了一些賞賜了吧,不如拿出來請我們一頓如何?”

聽着裡面毫不客氣的聲音,衛濤知道恐怕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當即撥開人羣擠入其中。

若是其他人恐怕會是引來不滿,這可是軍營。

不過衛濤如今在幷州軍中也算是小有名氣,陣前連斬兩匈奴的事情幾乎是無人不知,軍中之人最重要軍功,自然不敢與衛濤強爭。

進到內圈,衛濤纔是發現這個時候的張遼很是有些狼狽,四周十多個人將他圍住,看這樣子張遼也是狼狽得很。

“這裡發生了什麼事?”

衛濤微微皺眉,沒有立即上前,而是轉向旁邊的兵士問道。

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16章 奇女子第98章 攻殺漁陽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2章 呂布拜父第159章 大生意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01章 甄氏意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273章 失望第188章 大勝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28章 阻與鬥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3章 才女識音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72章 請談第17章 衝鋒對決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38章 勝黃忠第188章 大勝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08章 戰關羽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2章 馬邑三患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41章 再入洛陽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38章 勝黃忠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81章 虧空情弊第3章 才女識音第293章 臨敵!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101章 甄氏意第35章 言動匈奴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63章 董卓來援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425章 兩軍俱重創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45章 擒拿唐周第98章 攻殺漁陽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60章 火燒長社
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16章 奇女子第98章 攻殺漁陽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2章 呂布拜父第159章 大生意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01章 甄氏意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273章 失望第188章 大勝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28章 阻與鬥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3章 才女識音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72章 請談第17章 衝鋒對決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38章 勝黃忠第188章 大勝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08章 戰關羽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2章 馬邑三患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41章 再入洛陽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38章 勝黃忠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81章 虧空情弊第3章 才女識音第293章 臨敵!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101章 甄氏意第35章 言動匈奴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63章 董卓來援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425章 兩軍俱重創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45章 擒拿唐周第98章 攻殺漁陽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60章 火燒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