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黃巾之亂始

“子羽,你這一次所行還是魯莽了一些,怎麼的不與我好好的商議一番?”

衛濤心中思慮着黃巾道的事情,自然沒有心思繼續觀看那些殺人把戲,只不過剛剛一回到府內就是王允抓了一個正着。

“不過好在這一次你也算是歪打正着,本來老夫還在是擔心何進那屠夫會是與宦官聯合起來矇蔽聖聽,如今這事情一發生,恐怕張讓等人最恨最怕就是那何屠夫了。嘿嘿……只要宦官與何進兩敗俱傷,到時候就是我等朝臣奮力作爲,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的時候了!”

說到最後,王允忍不住就是輕笑出聲來,一手更是連連撫摸着頷下的鬍鬚。

“呃……這事情其實也是碰巧了,我本來是要將之帶回由着伯父處置,但在路上巧遇孟德大哥,他說這事情刻不容緩,須要如此纔是最好。”

回過神來的衛濤不得不撒了一個小謊。

“孟德嗎?他的能力的確是不錯,可惜是宦官之後。不過日後若是老夫主政,倒還是可以放手一用。”

對於曹操,王允倒是難得的有些肯定,不過這一次王允急忙來找衛濤倒不是爲了閒敘,而卻是有着要事。

“這一次你做得很好,立下這一功,陛下也不會不加以獎賞,你有孝廉之名,又得建陽公看重,這一次恐怕陛下會是爲你封一職位,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雖然王允臉上帶着和善的笑容,語氣也甚是平和。

但衛濤這一年的相處下來卻是看得明白,王允雖然平日也多是和藹可親,但其實對一些事情卻是極爲倔強,根本聽不得任何人的話。

一如當初他一定是要衛濤留在自己府中學習一般。

若是這個時候衛濤是得拒絕,王允必然會是要好好說道。

“伯父可是有什麼建議?這一年來在太學中進修,於我可謂是大有裨益,昔日伯父之言實乃明言。”

聽到衛濤如此恭維,王允也是頗爲自得的一笑。

“你能夠意識到此事就可見你的長進。你雖然昔日也有代理縣令之職,但一縣之長掌管一縣之事。馬邑地處邊陲,事務不多,不是多麼鍛鍊人的地方。若是你聽我言,先是爲一地之長如何?”

不得不說,王允的建議還是爲衛濤着想。

若是和平年代,說不得就是能夠一路直升,最終位極人臣什麼的。

但衛濤知道今後乃是諸侯爭霸的時代,更何況黃巾之亂的爆發就在眼前,真就爲一縣之長,無兵無權,其實也不可能是做些什麼。

這樣的情況衛濤自然不可能是輕易應下。

所以衛濤再是拿出了歸家之說,衛濤以孝行得劉宏所重,如今以此爲藉口自然是無礙。

只不過衛濤此舉瞞得過王允,瞞不過曹操。

“子羽此次歸家可是擔憂那黃巾之禍?”

曹操一開口就是明言,顯然這位不世梟雄已經是預見到了日後的大亂。

“確實如此。不瞞孟德兄長,其實在從幷州歸來之時,一路行來,我見那家家戶戶門上多有一方黃巾,在歸家之後我便是探究一二,纔是發現陳留地界果有其衆也。”

衛濤在曹操面前同樣也是有話直言。

“若是黃巾道真的大亂,吾恐傢俬有危。吾素知孟德兄長有大志,欲匡扶漢室,吾亦欲歸返家中,一來防止黃巾禍亂陳留,二來爲孟德大兄募集鄉勇,若是孟德大兄從洛陽開撥,吾必領人前來相助孟德兄長,與兄長共興漢室!”

這個時候大漢王朝表面上依舊強盛,當今天下有才之人多是指着爲漢室興盛,而不是扶持漢室。

“賢弟也是不看好那冀州的行動?”

曹操眼中精芒一閃就是問道。

卻是在腰斬馬元義的同時,漢靈帝劉宏已經是飛馬派人給冀州官府下令,令其擒拿張角等一干人等。

在劉宏、何進等人看來,如今的天下乃是大漢天下,天子一令勢若天崩,就算那張角有着什麼本事也只能夠束手就擒。

所以雖然是下旨,但也不過就是區區幾個宦官領着一小隊人馬而已。

“那張角一匪既然膽敢是造反,便可見其乃亡命之徒,若是星夜兼程趕往,一到冀州就是當即將那張角一行人拿下那自然還是有可能,但讓宦臣而爲……”

衛濤也是苦笑,那些宦官的性子誰都是明白,有着這麼好的藉口,不使命盤剝纔怪,一經延誤,消息必然走漏。

“呵呵……子羽倒也不用如此,行大逆之事禍罪九族,也許那張角能夠寵絡自家心腹,但諒其也無有多少人馬,縱容其敢是叛亂,也不過是覆手可滅。”

曹操聽到衛濤如此一言也很是贊同,拍了拍衛濤肩膀就是笑道。

曹操的話,其實就是如今朝廷中大多數人的看法,雖然也是知道黃巾道意在掀起叛亂,但在不少人眼中,最多也就是數萬人的暴亂而已。

哪怕是曹操,最多也就認爲亂不過一州,反倒是可以將所有異心之人全都

以大漢王朝的實力平定這樣的暴亂不過是在輕易之間的事情。

所以曹操視之爲建功立業之時,所以王允想要爲衛濤安排一任縣令。

除了衛濤之外,恐怕沒有人知道,這個時候冀州正是準備要有一場鉅變爲之發生。

雖然宦官平日間也是一副養尊處優,奉旨而行更是趾高氣昂,但這一次在劉宏的旨意下,卻是沒有在路上太過耽擱。

若是那些宦官們真的是一心盡力也抓捕張角也就罷了。

但在趕到冀州之後,宦官們卻是首先找上了冀州所在的地方官員,不是讓他們合作擒拿黃巾道,而是想要從他們手中勒索錢財。

雖然皇帝的旨意不敢耽擱,但事情辦完就在眼前,爲何不趁機是撈着一把?

這就是那些宦官的想法。

但他們這實在是有些小看了張角了。

這麼多年下來,張角可不僅僅只是在尋常百姓當中傳道,在不少官員之中也是有着信奉黃巾道的人。

只在那些宦官到來之時,他們的一切行動都已經是被張角所知。

“可恨老夫無眼,竟然錯信了唐周那東西!本來老夫還是想要將道統在他手中傳承,想不到他竟然敢是壞我黃巾大計,實在可恨之極!”

一個本來盤坐在一個蒲團上,頭戴黃巾,身着黃衣,還有一根九節仗的男子在聽到了來人的稟報之後,睜開眼睛就是一惱恨之言。

無疑,這人正是大賢良師,張角。

“兄長,如今那狗皇帝已經是下令剿滅我們黃巾道,既然如此我們便是與之拼了,我就不信那寫朝廷狗賊還能夠是我的對手!”

一旁的張寶也是恨恨而道。

“不錯,而且那狗賊唐周雖然是將元義出賣,但以元義的烈性子,卻是將我們在洛陽的佈置全都隱瞞了下來,只要洛陽兵力一空虛,那麼我們同樣是可以覆滅大漢,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

張樑也是隨之勸說,無論是張寶還是張樑,兩人的意見都是一致。

“唉……大漢腐敗,致使民不聊生,我等黃巾道統順天應命,不是爲自己一人之私,而是爲了天下百姓而奮鬥。”

對於自家這兩個兄弟的才幹卻是心知肚明,更是明白他們在想些什麼。

可惜,張角雖然本身也的確是悲天憫人,想爲自家的理想打拼,但正如唐周所言,其最爲相信的人卻是這兩個兄弟。

所以張角其實也是如此一言而已,隨即就是緩緩起身,眼眸中一陣精光閃動。

“不過你們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如今狗皇帝已經是對我黃巾道起了狠心,而各地民心已經盡在我手,正當是我黃巾當立之時!”

“大哥的意思是……”

本來還是認爲張角會是如以往一般聊做訓斥,而後讓他們繼續忍耐等候時機的兩人頓時就是有幾分不可置信。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是大漢這腐敗的王朝自尋死路之時,我等兄弟自當起事爲天下蒼生謀福祉!”

“諾!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冀州官員本來還是在準備巴結到來的宦官,哪裡想到結果卻是被張角領人直接就是一鍋端。

本來用於賄賂宦官的各種珍惜之物全都是證明了他們收刮的民脂民膏。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本來黃巾道的信衆就是遍佈各州,張角一令傳出,各州響應。

平日間作威作福的貪官污吏當即成了第一批祭品,而從這些人家中收羅出來的種種更是點燃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無數平日任勞任怨的百姓頓時高呼着黃巾道的口號加入到了其中,黃巾道更是來者不拒。

一時之間,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皆是有黃巾道叛亂,而且還是有愈演愈烈之勢,幾乎每是一刻都有人在加入黃巾道中。

更有無數州府在措不及防之下直接淪落入黃巾道的掌控之中。

頓時,大漢震動,天下震動!

黃巾之亂,始!

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2章 刺殺張讓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427章 呂布殤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426章 再戰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71章 實力最弱?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13章 少年英豪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36章 孝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72章 請談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209章 鬥張飛第62章 朝廷來使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185章 袁譚退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72章 請談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5章 洛陽神童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4章 刁民動亂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16章 奇女子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338章 勝黃忠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443章 曹操殞第247章 入九江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136章 獨鬥呂布
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2章 刺殺張讓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427章 呂布殤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426章 再戰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71章 實力最弱?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13章 少年英豪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36章 孝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72章 請談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209章 鬥張飛第62章 朝廷來使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185章 袁譚退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72章 請談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5章 洛陽神童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4章 刁民動亂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16章 奇女子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338章 勝黃忠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443章 曹操殞第247章 入九江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136章 獨鬥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