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

衛濤不得不懷疑,就算是自己戰敗又如何?

難道天子還能夠藉此奪取自己手中的兵權?

這一點只要是隨意想一想就是知道那不可能,誰都能夠知道兵權是怎麼一回事,若是以往還還罷。

到了如今,難道劉協還想憑着一旨之令搶奪兵權?

衛濤實在是有些不知道,但面上自然應聲而答,表明自當前往西涼平患,以匡扶大漢危機也。

唯有回到自身住宅之後,衛濤纔是將諸葛瑾找來詢問。

“子瑜,你說此事卻爲如何?”

這事情實在是讓衛濤不得不問,雖然已經是有逐鹿中原的雄心,但衛濤也沒有大算對這天子如何。

本來衛濤對劉協的打算就是任由其如何,皆是置之不理,待到天下形勢明朗再爲而言。

“主公,天子屢遭劫難,心智也非常人,如此之做可能是爲保全自身,也可能是想要利用主公,實在是讓人難以判斷。”

所謂謀士也是要藉着一定的瞭解才能夠推測出真實,諸葛瑾也不可能是爲憑空想象而出,最後只能夠暗自搖頭。

不過諸葛瑾畢竟是諸葛瑾,只是微微一頓之後,就此看着衛濤而問。

“其實以主公實力而言,天子如何其實無關緊要,關鍵是主公想要如何?”

“我想要如何?”

衛濤微微一愣,隨即就此明白,事情的確是如此,關鍵更在於自己想要如何,若是廢立天子以奪權,那麼憑着自己的實力自然是可以辦到,若是隻求保位。縱然是天子也不可能是威脅到自身。

實力,這就是衛濤如今的實力,有着這一份實力,衛濤就是有着足夠的選擇。

但很快衛濤就是笑了起來。無論諸葛瑾是確認還是試探。衛濤的目的始終是如一。

“呵呵……子瑜還不知道如我嗎?所謂權勢並不在我心中,我之所爲。唯有一事,那就是保我大漢河山安寧,但有犯我大漢者,雖遠而必誅也!”

兩世爲人。衛濤知道沒有萬世的王朝,只有萬世的民族,縱然是一統天下建立一朝,也終究是難免有衰落滅亡的時候。

與這些相比,讓大漢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之巔,這纔是自己到得這個時代的使命。

“既然如此,天子對於主公而言。既不可能成爲助力,又有可能成爲阻力,那麼主公爲何還要將之留在長安?”

微微沉默過後,諸葛瑾終於是緩緩開口而問。對於諸葛瑾而言,天子的身份的確是尊貴,但這個時候他的主公更是衛濤。

“吾聞曹孟德一直想要讓天子遷都許昌,既然天子欲謀主公,而主公又不欲在此時所行。既然如此,何不是將其送到許昌?說不定那曹操願意是大漢忠臣,將手中兵權交出。”

說到最後的時候,那諸葛瑾臉上的笑容也是變得有些古怪,誰都能夠明白,無論曹操是不是忠臣,這事情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

“遷都許昌,將天子贈予曹操?”

衛濤愣在當場,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諸葛瑾竟然會是給他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但不得不說這一個主意很是不錯,最少這個時候衛濤感覺很是不錯。

畢竟兩世爲人,加上衛濤也是爲一方之諸侯,整日是給那劉協行着大禮,很是讓衛濤感覺有些不舒服,若是將劉協送出,那麼也是減輕了衛濤一大負擔。

至於‘挾天子以令天下’,如今大漢威嚴掃地至此,哪裡還有半點威嚴可以號令天下?

至於其他,對於衛濤而言,天子也爲無用,自然也就更不在意。

“也許這是一條好建議。昔日輝煌的大漢竟然是有一日變成如此,恐怕就是其到了曹孟德之處也是……”

衛濤一聲長嘆,最後沒有再是多說,與諸葛瑾同是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翌日,衛濤並沒有請命遷都,而是言說之前與西涼大軍相爭,令司隸更陷入混亂之中,如今當先要將司隸全都納入掌握,而後再是率軍北上。

對於衛濤此言此行,那劉協自然是大加讚賞,不過言語一陣之後,劉協卻是問到出兵時日。

“啓稟陛下,正所謂趁勝追擊。雖然如今我軍力大損,但那西涼大軍也同樣是如此。不過西涼畢竟被馬騰、韓遂長久經營,若是時日一長,難免不會是讓其恢復實力,故而過上幾日,我便會是領軍出發,趁着西涼大軍士氣未曾恢復,一舉而大破。”

“好!很好!”

聽到衛濤此言,那劉協頗爲是興奮,讓衛濤更感是莫名。

“子瑜,你且是留在長安城中整頓軍備,同時爲我看看天子到底想要如何?”

衛濤歸來之後,在一陣沉默之後,終於是對諸葛瑾下令說道。

“他畢竟是天子,只要不是什麼大事,那麼一些小事情就任由他吧。若是他願意前往許昌,那麼便讓他前往許昌。若是不然,我現在也是無法。”

下萬這一道命令之後,衛濤就是沒有再去理會那麼許多,如今司隸初定,還有許多事情要衛濤處理。

當然,說是要處理,其實只要過上幾日,待到陳琳等文士到來就是可以讓衛濤從這些事務當中解除出來,這也是爲何衛濤說過上幾日會是前往追襲馬騰、韓遂的原因。

至於陳琳等人,原先卻爲袁紹麾下謀臣。

在衛濤與曹軍聯合攻下長安,斬滅袁紹之後,袁紹麾下的武將多是歸降曹操,而謀臣則多是歸降衛濤。

其實這也是應當,畢竟衛濤已經佔據冀州,那些謀臣多是出於冀州世家,所以自然願意投降衛濤,而武將則因爲之前衛濤與之爭戰,那些武將怕衛濤秋後算賬,所以纔是投降曹軍。

更何況當時曹操未曾有江東之敗,實力穩固,而且又正是攻打袁術,投降曹軍正是可一立功,可惜那些人在之後江東大敗之中,損失慘重。

反倒是投靠衛濤的那些謀臣,雖然不可能如同周瑜等人一般得到衛濤信任,但因爲衛濤如今掌握數州,的確是需要不少謀臣輔助,所以地位都是穩固。

陳琳等人來得很快,有着他們處理各個雜事,衛濤自然不會再是繼續在此多待,就是準備帶着整頓好的三萬五千士卒準備前往征討西涼。

“主公,我留在長安,可以是爲主公整頓司隸,同時以防是有不測,然而主公前往攻打西涼,也可謂是危險之極,還需有謀臣輔助纔是。如今我薦一人以輔助主公,相助主公奪取西涼。”

“哦?不知道是何人也?”

聽到諸葛瑾如此一說,衛濤心頭也是一喜,他是知道諸葛瑾的弟弟是諸葛亮,但據衛濤瞭解,雖然諸葛瑾是輔助自己,但是其家族早已經是搬至荊州,所以雖然知道那諸葛亮乃當世奇才,但衛濤也一直沒有如何。

如今聽到諸葛瑾要主動薦才,雖然機會很小,但衛濤心頭還是忍不住一陣微動。

“啓稟主公,我薦此人乃潁川陳羣,陳長文是也。”

www✿ тт kǎn✿ C○

可惜,衛濤雖然期待,但諸葛瑾畢竟是世家出身,這樣的人在亂世之中很少會是將所有的資本全都下注於一人身上。

“陳羣?”

不過衛濤倒也不失望,因爲這個名字衛濤也同樣是熟悉。

當然,衛濤的熟悉倒不是說知道陳羣是有着什麼樣的謀略,事實上哪怕是衛濤回顧歷史,也想不起他做出過什麼大的謀略決策。

讓衛濤記得他的就是因爲,歷史上曹操死後,就是他上書建議施行‘九品中正制’,讓世家大族壟斷了做官的權利,從而是讓曹丕得以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登基爲帝。

換句話說,最少這陳羣就不是一心死忠於漢室之人。

“正是潁川陳長文。主公,我與長文談過,其有行伍之才,料敵之計,雖不及公瑾、公達,但也在我之上,正可輔助主公征伐西涼。”

諸葛瑾能夠如此一說,已經是可見陳羣之才,最少也是與之相當。

“而且還不至於此,其才幹所長乃爲律法,若是使之於軍紀,?定可讓主公麾下軍紀嚴明,再無異事發生。”

衛濤微微一愣,不過心中倒也不怎麼驚訝,若真是那個奉上‘九品中正制’的陳羣,能夠有這樣的才幹也不稀奇,連制度都是能夠製出,更何況如此。

不過衛濤還是有些好奇,他知道諸葛瑾也是極有雅量的人,斷然不會因爲什麼嫉妒而將此事隱瞞,顯然是最近諸葛瑾纔是認識陳羣。

“子瑜,你如何是識得此人?”

“呵呵……主公有所不知,長文他不知道爲何到得長安,當時便被袁紹所知,而後面對袁紹邀請,他卻不敢不應。後來袁紹身死,他本來是想要離開,可又正好碰到西涼大軍到來,一番混亂之下,始終不得離開。”

聽到衛濤所言,那諸葛瑾不由得笑道,不過聽到諸葛瑾如此一說,衛濤發現那陳羣之前也是有些倒黴的樣子。

“我得主公任命,掌管司隸之事,自然是要儘可能查知長安之事,這纔是注意到他。一番交談之後,我發現他果然名副其實,這纔是向主公薦才。”

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2章 熱血曹操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01章 甄氏意第273章 失望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51章 城戰不利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章 蔡邕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83章 稱帝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83章 稱帝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36章 草原服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7章 義結金蘭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35章 離間計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95章 欲說高順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73章 失望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12章 呂布拜父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30章 張遼歸心第5章 洛陽神童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17章 衝鋒對決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443章 曹操殞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31章 馬邑市集第210章 劉皇叔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445章 國制(上)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15章 長襲匈奴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83章 稱帝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
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2章 熱血曹操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01章 甄氏意第273章 失望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51章 城戰不利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章 蔡邕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83章 稱帝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83章 稱帝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36章 草原服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7章 義結金蘭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35章 離間計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95章 欲說高順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73章 失望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12章 呂布拜父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30章 張遼歸心第5章 洛陽神童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17章 衝鋒對決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443章 曹操殞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31章 馬邑市集第210章 劉皇叔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445章 國制(上)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15章 長襲匈奴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83章 稱帝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