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天下情勢

“主公所言不差,事實上正是如此。那孫權也算是雄主,縱然不及孫策可爲開拓之雄主,但有其在,江東必定穩固其手。”

諸葛瑾對於孫權也是十分認同其才,不過諸葛瑾急急來見衛濤卻不是因爲那江東軍與曹軍之戰,而是另外一件事情,當即就是說道。

“主公,那馬騰、韓遂戰敗之後,就是領着人入西川而去,恐怕是以圖後效。”

“益州?”

衛濤微微一愣,不過隨即就是明白,天下諸侯已經是不多,也不可能是有多少人可供其投效,可以說馬騰、韓遂如今如此,也是無法。

不過衛濤很快就是微微一笑,益州雖然易守難攻,但想要從中領兵向外也是好不容易,所以衛濤倒沒有那一份擔憂。

“劉璋懦弱無能之輩也,坐擁一州之地亦是不思進取,就算麾下有叛亦不能降,不足爲懼也。”

“主公,若單單只是那劉璋自然不必爲懼。”

諸葛瑾微微苦笑,衛濤的話他自然是明白,但這個時候他卻是不得不如此開口。

“主公忙於西涼事務,卻是有所不知,在主公攻打的西涼的時候,那益州也是動了刀兵。不知道爲何,那劉璋極爲信任那劉皇叔劉備,將軍中大權全都予之,令其攻打漢中。那漢中張魯雖立下五斗米教,施行政教合一之法,但也不過就是堪堪能夠抵禦住劉備攻擊而已。而在十日之前,卻是有消息傳來,那張魯麾下謀士楊松竟然就是背叛張魯。大開漢中城門。任由劉備長驅直入。漢中已經重新歸屬於益州。”

“劉備!”

若是其他人衛濤不會有多大的介意,可是劉備不同,歷史上能夠劃分三國的英傑,如何有那麼簡單?

哪怕是衛濤這個時候都是忍不住問道。

“那劉備到底是如何?他果然已經是拿下冀州?如今益州到底是劉璋所有,還是劉備所管?”

“主公恕罪。”

聽到衛濤如此一問,諸葛瑾臉上顯露出一絲苦澀,然後就是向着衛濤躬身行了大禮。

“主公,川人排外。所以我軍在益州的探子並無許多,加上前些時候,西涼大戰,我軍所有的注意都是在西涼之上,卻是放鬆了對益州是打探。若非是馬騰、韓遂逃入川中,恐怕一時之間我也無法是注意到此。”

聽到諸葛瑾這話,衛濤雖然有些憤悶,但也知道這其實怪不得諸葛瑾。

畢竟司隸本來就是十室九空,要想恢復,就有大量事務要讓諸葛瑾處理。難以分神,加上川人排外。蜀道難行,所以益州的消息一向遲緩。

當然諸葛瑾還有一個沒有說出來的原因,那就是衛濤本來的志向只是驅逐外敵,沒有逐鹿中原的意思,所以對於中原內地的關注不夠,這樣一來消息就更顯遲緩。

現在能夠知道這些,已經是諸葛瑾是在盡力了,衛濤縱然是有些不甘,但也沒有怪罪諸葛瑾的道理。

“既如此,加派人手是往川中,我要知道那益州大小官員,如今是心向劉璋,還是心向劉備。另外還有荊州,也是給我加大人手。那劉表雖然是有名無實,但畢竟坐擁荊襄日久,人心皆附,不可小覷。”

以往衛濤的確是不用關心中原內地之事,但如今自己既然起了一爭天下的心思,那麼衛濤自然就不可能不爲關心,當即就是向着諸葛瑾發佈命令。

“諾!”

諸葛瑾也同樣明白這事情的重要,微微點頭將此事應下。

長安乃是古都,加上又是長爲天子居所所在,所以縱然司隸十室九空,但實際上長安卻是依舊一片繁華。

爲等益州的確切消息,衛濤並沒有立即領軍歸還冀州,而是在長安等候。

這一等又是半月過去。

“想不到這劉備果然是一代人傑,昔日主公也曾是言說要對其重視,我與公瑾等人還以爲是那關雲長、張翼德之故,卻是看輕了這劉玄德。若其是爲天子……”

得到了消息之後,諸葛瑾當即一臉苦笑,甚至不由自主的說了半句大不敬之言,聲音雖然不大,但已經是可見其心中震撼。

這也就是諸葛瑾,換了他人更不知道會是如何。

“子瑜,劉玄德乃是當世蛟龍,只是一直未能入水而已,若是得到益州,猶如蛟龍入海也!”

其實何止是諸葛瑾感嘆,哪怕是衛濤早有所準備,在得到消息之後也是十分感嘆。

據說,劉璋麾下大概七成謀士是爲劉備馬首是瞻,幾乎所有武將都以劉備惟命是從,可以說,與其說劉璋是益州之主,還不如說劉備纔是益州之主。

那劉備到得益州纔是多久,就已經是將劉璋取而代之,這樣的能力,由不得人不爲之感嘆。

“不過這也就是那劉璋了。聽聞劉璋其人,最好安樂,煩於事務,在劉備到來之後,竟然是將大權託之,就是連那忠之於其的謀臣勸諫,也是當成耳旁風,聽過就算。而且隨着劉備展現其能,其不僅沒有絲毫戒心,反倒更是依賴。可以說那劉備能夠如此,基本上都是劉璋一手託付之。”

諸葛瑾畢竟是頂級謀士,這個時候也是回過神來,只不過臉上帶着絲絲苦笑。

“這樣的庸碌之人如何能夠讓人心服?而且隨着那劉備治政,尤其是在領人攻打下漢中之後,更多人的已經是在深思其是否值得輔佐,心中已經是偏向劉備。只要劉備再是加緊拉攏,哪怕劉備自身就是沒有奪取益州之念,也會是將劉璋取而代之。”

對於劉備這人,諸葛瑾已經不知道該要說些什麼纔好,只能夠說劉備本身也就是雄主之才。

“這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在心中暗暗地說了一句之後,衛濤沒有再是關注劉備,轉而是問起荊州情勢。

“子瑜,那荊襄如今又是如何?”

“主公,那劉表雖然病重,但只要其一日未死,荊州便是不會大亂,不過劉表兩子,劉琦平庸,劉琮年幼懦弱皆不是可爲人主。加上荊州蔡氏,把持荊州大權,一心想要廢長立幼,恐怕是有內患之禍端。”

諸葛瑾自然也知道衛濤不是想要聽這些套話,所以在微微一頓之後又是繼續言道。

“如今劉表尚在,自可無事,一旦劉表逝世,荊州必定禍起蕭牆之內,而以蔡氏大族必定能夠達成心願,只是廢長立幼乃大忌,荊州人士必定因此而亂。而荊襄又爲兵家必爭之地,到時候恐怕不僅是主公,益州、江東、曹操恐怕都會是覬覦荊州之地,若是主公也是南下,則四方大戰不可免也!”

“四方大戰!”

衛濤又是微微一愣,隨即面色就此一沉。

“若果然是如此,恐怕死傷者衆矣!”

但到了現在,哪怕是衛濤也不可能說不再是繼續南下,已經下了逐鹿中原,早日一統,以破外敵的心思,除非還有一人能夠迅速靖平其他幾路諸侯,不然,衛濤根本不可能再是改換心思。

更何況縱然沒有衛濤南下,但也同樣是有三方大戰,死傷的人數也就未必是少了。

“不錯,而且以主公之實力,很有可能會是讓其他人聯合起來共同爲難主公,到時候主公恐怕更是難辦。”

諸葛瑾這個時候又是開口對衛濤而道。

“縱然我軍實力強大,又有主公率領,但想要面對三方之力還是有些困難,稍稍一個不慎,就有可能是有昔日曹孟德攻伐江東之大敗。”

越聽諸葛瑾的話,衛濤就越是忍不住暗暗皺眉頭,諸葛瑾的話語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極爲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自己本來就是流露出要逐鹿天下的意思,如果真有一大敗,那麼其他諸侯絕不會放棄趁勝追擊的機會。

而到時候,中原再是內戰大開,自己的設想更要顛覆,比之不理會中原之事,直接就是抵禦外敵更是糟糕百倍。

“主公,還不僅僅只是如此,若主公是要南下,還有一人是擋在主公路途之上,宛城張繡。”

就在這個時候,諸葛瑾好似沒有看出衛濤的爲難,又是開口說道。

“昔日張濟南下,因爲主公志不在中原,沒有多做理會,後來他進逼荊州,劉表爲了安撫於他,就是將宛城割讓,後來張濟身死,由着其子張繡繼承家業。雖然宛城一地不大,但被張家叔侄經營數年,存積兵將無數,加之張繡善戰,想要拿下宛城恐怕同樣也是不易。”

衛濤不由得暗暗皺眉,他知道這不是諸葛瑾有意打壓士氣,擡高困難,而是再將所有情勢告訴自己。

情勢不好,卻不嚴峻,但衛濤不能不應。

“子瑜,你的意思可是要我先降張繡?宛城一地不可能抵抗得了一軍之力,而且那宛城張繡這些年來一直是呆在宛城之中,不見其有所動作,顯然也非是有匡扶天下之志,若是我以招降,那麼便是有機會可是讓其降服。子瑜,我言可確實否?”

“主公所言不差,正是如此。”

ωωω⊙тt kán⊙c○

諸葛瑾微微一笑點點頭說道。

“而且那張繡也算是人才,北地槍王的名頭可不是靠着吹噓而來,能夠多得一將是爲一將也!”

(感謝天?葉№舞空的打賞,也感謝其他各位支持本書的書友,謝謝!)(……)

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3章 羌渠單于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63章 董卓來援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4章 進擊匈奴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5章 洛陽神童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31章 馬邑市集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5章 言動匈奴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3章 羌渠單于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26章 馬匪來襲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37章 納貂蟬第446章 國制(下)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1章 馬邑市集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99章 劉虞散兵第140章 空營計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47章 入九江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73章 失望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18章 欲吞幽州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2章 熱血曹操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
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3章 羌渠單于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63章 董卓來援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4章 進擊匈奴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5章 洛陽神童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31章 馬邑市集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5章 言動匈奴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33章 羌渠單于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26章 馬匪來襲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37章 納貂蟬第446章 國制(下)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1章 馬邑市集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99章 劉虞散兵第140章 空營計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47章 入九江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73章 失望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18章 欲吞幽州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2章 熱血曹操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