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

車馬粼粼,烽煙四起,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正南向而行。

袁紹比公孫瓚更喜歡擺排場,但此次出兵,他卻也沒搞什麼噱頭。一來他自己留守後方,不是親征,沒必要注重場面;更重要的是,兩軍早就進入交戰狀態了,互相出兵攻伐本是常有的事,也沒必要搞那麼多花哨。

若是有可能,袁紹和冀州衆將巴不得大軍無聲無息的出現在平原城下,打公孫瓚個措手不及呢。不過,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遭受重創之後,幽州的遊騎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強兵,想突襲幽州軍,堪稱難比登天。

所以,得到袁紹的將令後,麴義也不打算玩什麼花樣,中規中矩的展開全軍推進。前中後三軍保持着適當的距離,每前進五十里,便設下一個營寨,作爲策應,同時起到保護糧道的作用。

這樣穩紮穩打的策略,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卻相當剋制來去如風的輕騎戰法,從廣川到繹幕的路上,前前後後有十幾支輕騎在大軍周圍遊蕩,有的試圖中途騷擾,有的試圖報仇後路,可除了往返報信的之外,都沒能得逞。

不過,麴義的做法,卻惹得他的副將,以及隨軍參軍們大是腹誹。

“在主公面前像個拼命三郎似的,獨掌一軍卻是這般光景。從廣川到平原,統共二三百里路程,這叫他生生走了快十天,烏龜爬的都比他快!”

淳于瓊騎在馬上,走在並行的兩輛馬車中間,斜眼看着將旗。罵罵咧咧的說道:“我看吶,在主公面前。他就是裝的!”

他對麴義不爽的理由很多,諸如:後者惡劣的性格。卑賤的出身,糟糕的人際關係,等等。讓他最不爽的就是界橋之戰前後,兩人天差地別一般的表現。

說實在的,對於那場戰役,他一直都懷着很期待的心情。他不希望袁紹一敗塗地,但卻很願意看到王羽大發神威,打得冀州衆將滿地找牙。這對他沒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卻可以極大的緩解他的窘迫。

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顏良敗了,挾大勝之勢的五千精騎被王鵬舉的一千輕騎打了個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名聲煊赫,用兵精湛的張頜也敗了,裝備精良,花費更在顏良的五千輕騎之上的大戟士,先是被王鵬舉打了個暈頭轉向,銳氣盡失,然後被幽州人有樣學樣。給圍而殲之了。

還有沮授,那個繼受冀州士人推崇,被稱爲智計無雙的沮授沮公與!他設下的玄襄大陣被人來了個六進六出,比進出自家後花園還容易。差一點就連中軍都交代出去了。

有了這些人做比較,淳于瓊的那場敗仗就微不足道了。

他的名氣、武藝沒上述幾個人大,帶的兵也沒這三個人多。又在急行軍之後,被人打了個出其不意。不利因素比這些冀州人多多了。

因此,冀州文武必須重新審視他。重新評估他的能力。

當然,這事兒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畢竟對外宣傳的口徑是:冀州軍先小挫,後大勝。那個小挫,指的就是他打的那場先鋒戰,不過,主公心裡的帳目可是很清楚的,不然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重新啓用自己?

唯一的不爽就是麴義了。

先挫白馬義從的強鋒,後力挽狂瀾的孤身救主,連王鵬舉都被他給逼退了,在一片哀鴻之中,創下這等威猛戰績的麴義,堪稱戰神一般的人物。

有了麴義在,淳于瓊比爛的算盤就打不響了。在王羽手下吃敗仗的人多了,他吃敗仗就顯得理所應當,可現在,有人和王羽旗鼓相當,那就把所有人都踩下去了。

淳于瓊原本打算着,等着另外幾個人發難。

顏良脾氣暴躁,目中無人;文丑與顏良交情極好,向來共進共退,這兩個人跟隨袁紹的時間久,算得上是功勳老臣,武藝又是極高,和麴義發生衝突再合適也不過了。

那個張儁乂平時也自矜得很,如果臉上掛不住,和顏、文二將串通一氣,再加上個很會算計的沮授,不整死那個囂張的麴義纔怪呢。

只可惜事與願違。沮授不避派系之分,對麴義推心置腹;張頜也擺出了一副惺惺相惜的架勢,時常和麴義探討兵法;連那個驢臉的顏良,也不知吃錯了什麼藥,不但沒找麴義的麻煩,還提了兩壇酒,說什麼上門求教。

種種怪事讓淳于既不爽,又無奈。他不敢正面招惹麴義,又挑撥不動那些不開竅的,不滿也只能化作滿肚子的牢騷了。

不幸之中的萬幸就是,這次跟他同行的兩位參軍,都是明白人,他的牢騷不但能得到理解,還能引起共鳴。

“麴將軍確實太慎重了,慎重的有點過頭。”逢紀從馬車裡探出頭來,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此番進兵,總在兵貴神速,最好能讓青州兵馬來不及調動,就將公孫瓚擊退,可麴將軍大概是顧及前一戰贏得的名聲,卻是沒有領會主公的意圖,唉!”

“那也未必。”另一側的馬車也有了動靜,車簾一掀,審配那張蒼白沒有血色的臉露了出來,“你們別看麴將軍的出身不高,但他的心氣卻高着呢,說不定啊,他是故意等王鵬舉調動兵馬來,一戰決出勝負呢。”

“哦?”逢紀想了想,破天荒的對老對頭的說法表示了贊同,他不無豔羨的說道:“主公這次可是下了大決心了,擒殺王鵬舉者,以青州一州之地賞之!別說是那些武夫,就連逢某也是怦然心動呢。”

“那也不用在路上耽擱吧?”淳于瓊猶自喋喋不休:“王鵬舉那廝用兵狡詐,就算我軍全速進兵,他也不會錯過。左右平原附近也沒有險要的地勢。何必搞得這麼複雜呢?我看吶,他還是……”

淳于瓊牢騷不斷。審、逢二人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付着,心裡都轉着相似的念頭。

依靠裝備的優勢。騎射無雙的幽州輕騎已經不足爲懼,除非王羽不顧青州的安危,傾巢而出,否則這一仗應該是贏定了的,麴義算得上是白撿了個功勞,不過他也不能高興得太早,因爲這只是試水而已。

從主公頒發的賞格中來看,擊破公孫瓚和王羽聯手之勢後,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青州。而不是原定的幽州。

在平原,王羽使不出全力,但打下平原,過河之後,應該就會遭遇青州的主力部隊了,那勢必是一場惡戰。

所以,在袁紹任命主將的時候,郭圖才推薦了麴義,審配等冀州士人也沒提出反對意見。兵兇戰危。開頭的惡戰,還是交給麴義打的好。

如果他輸了,以他的本事,想必青州軍的損失也不小。到時候找個茬把他弄下來,換上自己人去爭功就可以了;他僥倖贏了也不要緊,很難想象主公會把一州之地交給這麼個人。到時候大家推波助瀾一下,找個罪狀把他拿下就是了。

連韓信都逃不過兔死狗烹的結局。區區一個麴義又豈能翻得了天?

手到擒來的平原之戰,就是誘餌罷了。

可笑淳于瓊也是在朝堂上歷練過的。居然這點事都看不明白,真是虛有其表呢。

……

“虧那幾個人還是所謂世家名士,全然不通兵法,就只知道賣弄脣舌,詆譭於人。將主,何必留着他們在軍中鼓譟,亂我軍心,不如干脆把他們……”

麴義的嫡系人馬,是從麴家的私兵擴建而來,這些人忠誠的目標是麴義,而不是袁紹。淳于瓊的牢騷和審、逢的態度引起了他們的憤怒,有那莽撞的,直接手掌橫切,向麴義提議殺人。

“胡鬧!”麴義臉色猛地一沉,“猛子,你還當咱們是在西涼呢?天不收地不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咱們現在是在中原,是車騎將軍麾下的軍兵,受袁將軍將令約束的,豈能還跟從前一樣?審先生他們是參軍,要是死在軍中,袁將軍豈能善罷甘休?”

“俺不是不懂這些道理,可是將主,你也知道,袁將軍根本就沒把咱們放在眼裡,上次大戰,咱們死了那麼多弟兄,立了那麼大功勞,結果還不是沒被人當回事?招兵買馬有錢,給咱們的撫卹卻一直拖着,咱們這拼死拼活的,倒是爲了個啥呢!”

“可不,那個淳于瓊打仗不中用,仗着跟袁將軍的交情好,打了敗仗還升官,挨完軍棍還能得賞錢!和咱們比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

“這次就不應該答應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對付那個王鵬舉,多吃幾場敗仗,袁將軍就該念咱們的好了。再不行,咱們乾脆就回西涼!”

麴義的手下既不怕死,性子也桀驁,在冀州受了這麼多氣,一直都是麴義強壓着的,此番被淳于瓊等人的惡劣態度所激,也是一股腦的爆發了出來。

“你們不懂。”

麴義的神色也顯得有些黯淡,他搖搖頭,苦笑着說道:“你們以爲某就能忍得了這些惡氣麼?不忍不行啊!這世道,就是爲了世家而設的,咱們這些出身寒微者,不依附這些世家名門,根本就沒有出路!”

他擡手南指:“我麴家的祖籍就在平原,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強,爲何萬里迢迢的逃去西平?還不是爲了逃難?得罪了世家名門,只有這一個下場。那王鵬舉厲害吧?連徐公卿都敗在他的手上了,結果呢?還不是被諸侯圍攻?放棄了繁華的洛陽,跑來青州這個窮鄉僻壤。”

“你們想想咱們在西涼的時候就明白了,這世道,就是爲了世家而設的!”說着,他加重了語氣:“想出頭,要麼出身夠好,要麼就只能依附世家,慢慢往上爬,咱們的命都不好,只能走後面那條路,這不是當初就說好的嗎?”

衆將默然。

世家的高高在上的地位,在邊陲表現得更加明顯。當初賈詡被羌賊捉住,冒充太尉段穎的族人,輕易就脫了身,其他人卻被羌賊活埋了。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麴義的祖上也曾風光過,結果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真正的世家,被迫逃亡。到涼州躲了二十年後,對此已經有了極爲深刻的認識。所以,在袁紹入主冀州的時候,麴義毫不猶豫的背棄了韓馥,率先領兵投了袁紹麾下。

“可是……誰能想到這袁將軍這麼難伺候啊!能打仗還不行,還得……”

“這世道,在哪兒都是一樣的,”麴義臉上的苦笑之意更甚,眼中卻有亮光閃過:“堅持,堅持一下就好了,袁將軍已經在冀州公佈了賞格,無論是誰,只要擒殺了王羽,就是新的青州刺史!到時候,咱們獨領一方,就再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了。”

“那感情好,不過,將主,袁將軍說話,準成不?”

“準!怎麼不準?”麴義用力一揮手,像是爲了增強說服力,更像是在努力說服自己:“袁將軍可是四世三公的大漢第一名門,將來說不定還要……他說的話,那是金口玉言的!大家不用多想,哪怕是爲了死去兄弟,這一仗也要好好打!”()

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第16章 復仇誰當先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第100章 烽煙處處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第64章 公平一戰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第15章 權柄終在握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
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第16章 復仇誰當先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第100章 烽煙處處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第64章 公平一戰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第15章 權柄終在握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