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

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

襄陽城東二十里有一個大島,是爲魚梁洲。

滾滾東去的沔水流經襄陽城之後,在此分流,轉而南向而去,巨大的慣性沖積河灘,於是便形成了這沔水之上的第一大島,蔚爲奇觀。

名滿天下的名士龐德公在屢次推拒劉表的出仕邀請後,便隱居在這裡,洲東數裡處,便是龐德公的授課之所,鹿門山書院。

即便是在名士雲集,高門林立的荊襄之地,魚梁洲一帶也被人視爲聖地一般。漁民不敢隨意靠近,以免衝撞了往來於此的名士們固不待言,就連荊州的文臣武將經過此地時,都會刻意迴避開正面,以示敬重。

可就在初平五年的冬至前後,情況有些不一樣了。

在洲島南北兩頭,都有幾艘艨艟快船來回穿梭巡視着,雖然船頭沒打出任何旗號,但常在襄陽附近水面上走動的人,哪裡會不認得,這就是襄陽尉曹的船隻!更準確的說法是,這是竟陵太守、鎮南大將軍,軍師蔡瑁轄下的巡邏船!

漁民和商旅們都有些納悶,平時這些巡邏船起到的就是水上關卡的作用,嚮往來的船隻收取過關費用,雖然是肥差,但也算不上是上得了檯面的勾當,討價還價時更是喧鬧非常,當然不好在魚梁洲這種聖地附近張羅。

別看蔡家在荊州勢力龐大,但龐德公門下弟子何止數百,也都是一方名士,一人罵上一句,就足夠把蔡瑁給罵成篩子了,他自然不敢造次。

可今天,蔡瑁的這些嘍囉竟然明目張膽的把魚梁洲給圍住了,實在是有些喪心病狂。

但無論是漁民們,還是商旅們都無意多事,蔡家勢大,普通人誰招惹得起?何況連襄陽城的劉使君和鹿門山的賓朋、弟子們都悶不做聲。自己這些平頭百姓出哪門子的頭?找死麼?

有那消息靈通的,更是隱隱聽到風聲,知道沔南的承彥先生,和寄居隆中的諸葛家現在也都有人在魚梁洲。荊州乃是羣英薈萃之地,即便是江上的漁夫,對天下大勢也能說出點名堂來,結合種種跡象一琢磨。真相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連咱們荊州也沒辦法獨善其身了,這世道要亂到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一名臉上皺紋如溝壑般縱橫的老漁夫長聲嘆息,感慨萬千。

“聽說劉使君的命令已經出不了襄陽城了,除了南郡,也只有武陵、零陵兩處還奉令,荊州的確是要變天了。不過再怎麼變天。也不至於連鹿門山都沒辦法獨善其身吧?”

“你還不知道嗎?龐德公有個侄子去了青州,這是要株連啊!”

“這麼嚴重?”

“誰讓青州勢大呢?洛陽那位爲了取勝,也是無所不用極了,你們還不知道吧?洛陽和劉益州結盟了,聽說還會擁立劉益州的幼子爲天子呢!當今天子只是逃出了長安城,又不是真的駕崩或棄國了,他這就擁立新帝……嘖嘖。和這些比起來,抓幾個人質以作威脅算得了什麼?”

“真是可惜了,龐德公和其他名士可不一樣,他名聲雖大,可對咱們這些賣勞力,身份低賤的人卻不看輕,前幾年,他還和老頭兒我嘮過幾句家常呢。”

“隨他去吧。誰興誰衰,誰家天下,咱們還不是在這江上打漁,能有什麼不一樣呢?”

“還是可惜了啊……”

暮色漸濃,一陣江風席捲而過,吹得沙洲上的枯草瑟瑟發抖,露出了白得發冷的沙。老漁夫的嘆息聲飄散在風中,一股淒涼的氛圍籠罩了整個沙洲。

襄陽城守府中,同樣籠罩在淒冷與緊張並存的氣氛之中。

“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害,還請早下決斷啊!”

“夫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勢。曹操東征西討,所向披靡,以董賊之兇蠻,尚且爲其所制,今以朝廷爲名,主公拒之,其名不順。且荊襄之地已是兩面受敵,招架乏力。荊襄之民,聞曹兵至,未戰而膽先寒,安能與之敵哉?”

“蔡德珪、蒯異度之言甚善,何不從之?”

劉表沉着臉望向階下,以蔡瑁、蒯越爲首的一衆荊州名士,正異口同聲的鼓動着如簧之舌,向他提出勸諫。

大勢已去了,劉表黯然悲嘆。

如果再給他幾年時間,就算有孫策虎視眈眈,袁術不停騷擾,他也有信心將權柄牢牢把握在手中。特別是在關中之戰後,李儒不肯屈服於仇人,只要稍加籠絡,就能將其引入荊州系統,與地方豪強勢力做爲平衡,主張大權。

可惜時勢變化得太快,曹操壓根就是和孫、袁兩方勾結好了的,關中之戰的手尾尚未料理清楚,就急不可耐的將矛頭對準了荊州。

劉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肯定擋不住四面圍攻,但他同樣很清楚,曹操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在荊州糾纏。只要憑藉地利與之周旋幾個月,哪怕是沔水以北的所有地盤都被佔過去,曹操也只能無奈放棄,他背後的青州纔是真正的大敵!

只可惜,他看到的再多,也沒辦法用來說服其他人。他算是看透了,荊州的這些地方豪強就是一羣牆頭草,誰能給他們的家族帶來利益,他們就跟在誰的屁股轉。

當初自己單騎入南郡,之所以能得到蔡、蒯兩家鼎力相助,無非是自己掃平地方豪族的同時,也幫助了這兩家吞併異己,擴大勢力。現在和曹操、孫策等勢力三面開戰,顯然不符合兩家的預期。

之前戰火還侷限在江夏和長沙,損傷的只是黃家的利益,兩家還能沉得住氣,畢竟他們的核心利益都在南郡。一旦曹操加入戰團,沔水兩岸都會被捲入戰火,到時候商賈斷絕往來,沿河的土地無人耕種,蔡、蒯兩家當然會受到極大的損傷。

而曹操和蔡瑁是故交,又有首倡之功,投靠過去自然也會水漲船高,遠勝過和自己這條破船一起沉默。

劉表心裡明鏡一樣,所以也沒心思和這幫牆頭草爭辯,心裡只是大罵劉焉鼠目寸光。

明明和自己都是漢室宗親,卻對自己的同盟邀請不屑一顧,被人一個天子的名頭就晃花了眼,樂不顛的跑去捧人家的臭腳,也不想想,那傀儡一樣的位置做不做能有什麼區別?那就是個坑吶!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聽得衆人的說辭已經開始重複,劉表冷聲開口道:“諸君都有王佐之才,眼光老到,處事亦是波瀾不驚,如何對待黃、龐兩家,諸位商量過,自行處置便是,何來問吾?吾今日已經倦了,若沒有其他事,各位請自便罷。”

說罷,他拂袖起身,自顧自去了,把一羣人給晾在了原地。

蔡瑁、蒯越面面相覷,都等着對方先說話,但兩人的智謀半斤八兩,心裡想的也差不多,自然誰也不會搶這個先。

大眼瞪小眼了好半天,等到衆人各自散去,蒯越方纔低聲說道:“德珪兄,你在軍中威望甚高,這種時候,總是要拿個章程出來啊。”

“劉使君這邊,某已然盡力了啊……”蔡瑁心中大罵小子狡猾,掌握兵權可以擠兌劉表,讓他知難而退,但對完成曹操的要求卻沒有任何幫助,抓幾個老弱婦孺還需要出動大軍不成?蒯家的私兵難道是擺着好看的麼?

現在的問題是,曹操想抓人,卻不肯擔這個惡名,劉表意識到事不可爲之後,也變得滑不留手,壓力全在自己這邊了。

“不然,乾脆你我兩家一起出手如何?”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是最糟糕的選擇,蔡瑁完全就沒指望能說服蒯越,後者也是不出意外的當即否決。

“那還不如一家出手呢!”蒯越知道自己不付出點代價,肯定是沒辦法脫身了,咬咬牙,終於開口說道:“西陵雖然已經岌岌可危,但安路以西的地域還算安穩……”說着,他擡眼看着蔡瑁,眼神分明是說:你懂的!

蔡瑁陰沉沉的臉色露出一絲笑意:“異度不愧蒯家千里駒,果然識得大體,是辦大事的人,此事就此說定,某這就去下令拿人!”

荊襄四大家都有自己的傳統勢力範圍,其中蒯、蔡兩家都在南郡根深蒂固,向家在南郡有一部分,但主要的還是在南陽,黃家則是從始至終都在江夏。

向家疲弱已久,南陽也是半棄之地,隱隱已經有被排除出四大家族,被後起之秀王家超越的趨勢,不足爲論。

此番三家分荊,戰火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江夏,黃家屢受重創,搞不好連家主黃祖都要喪命,再加上黃承彥嫁女王羽的因素,今後的荊州,就是蔡、蒯兩家獨大的局面了。

打落水狗自然人人爭先,不過抓人綁票,抓的還是龐德公、黃承彥這種名士極大的名士,就很棘手了。曹操全取南陽,入主南郡已成定局,倒是不用擔心受到實質性的威脅,但名聲肯定是要臭大街的,不然曹操也不至於煞有其事的將這一條做爲條件,用來討價還價。

蒯越提出的解決方式其實是唯一的辦法。一方得實利,另一方保名聲,蔡家雖然也是詩書傳家,但蔡瑁對虛名並不如何看重,既然蒯越肯在向黃家趁火打劫的問題上讓步,蔡瑁也就順水推舟的將這惡名擔下了。

“叫張都尉來見吾!”蔡瑁喝令一聲。

“喏!”當即有人應諾而去。

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第33章 籌謀須在先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第64章 公平一戰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第97章 仙法之秘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七三三章 任務與情報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第77章 一石千層浪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三九一章 趙雲發威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
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第33章 籌謀須在先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第64章 公平一戰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第97章 仙法之秘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七三三章 任務與情報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第77章 一石千層浪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三九一章 趙雲發威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