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

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

事到如今,曹仁也明白了,敵軍的突襲,原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力離得還遠,先頭的輕騎既不是爲了解圍,也不是爲了入城匯合,很可能只是要傳遞個消息,甚至只是做出個姿態罷了。

他們毫不停留的從戰力最強的曹軍營壘前疾馳而過,分兵兩路,以混淆視線,找到圍城大軍最弱的一點——屢戰屢敗的呂翔部之後,這才亮出獠牙。

擋得住嗎?

當然擋不住!

呂翔的部隊本來就是七拼八湊來的烏合之衆,在聊城更是遭過重創,雖然事後從呂曠那裡得到了補充,但仍然談不上什麼起色。

突襲清淵,這哥倆事先根本就不知道,曹仁上路之後,他們纔得到風聲,沒等他倆琢磨明白利弊得失,決定好進退行止,清淵大捷的捷報已經傳回來了。後續跟進的兄弟倆,和高覽沒多大區別,都是來助戰,搖旗吶喊的,與那場大捷完全沒有直接聯繫。

當然,再怎麼不中用,也不至於一個照面就被太史慈給沖垮了,關鍵還是在於紙甲。

青州軍的威名本來就很大了,又多了一層刀槍不入的神秘色彩,這能不嚇人嗎?看着那些身上插着好幾支箭,卻生龍活虎的騎兵殺氣騰騰的撲上來,呂翔當時就懵了,將爲兵之膽,他這個主將都懵了,也就別怪士卒們肝膽欲裂,一潰千里了。

只見塵煙高起之處,人仰馬翻之間,馬蹄翻飛,急如烈火,吼聲震天,響若驚雷,一騎快馬透陣而出,直驅城下!

“某乃東萊太史慈。城上主事的出來答話!”

敵將孤軍深入,落了單,呂翔本還以爲是個機會呢,正試着糾集人手,上前圍殺,好來個反敗爲勝,結果一聽這聲大吼。他傻眼了。

王羽如何天下無敵,勇冠三軍,呂翔都只是聞名。不會輕視,同樣也不會太過放在心上,沒有切身感受,誰知道是不是以訛傳訛呢?

但太史慈就不一樣了,此人不但名頭響亮,而且在聊城的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也是呂翔親眼見識過的。

難怪他這麼囂張呢。一個人就衝進來了。這是藝高人膽大啊!

轉頭再看,呂翔發現,青州軍對自己的主將也是信心十足。他們壓根就沒跟着往深裡衝,衝開寨牆之後,他們便再次撥轉了馬頭,在營寨外圍來回馳騁着,將一波波的箭雨拋灑過來,將亂勢不斷擴大。

四處亂跑的亂兵不但無法對青州輕騎造成威脅,而且還擋住了援兵的路。圍城的兩萬大軍以步卒爲主。少量騎兵都是當斥候用的,就算集結起來。在數百精騎面前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而且,曹仁眼下也被牽制住了。另一路輕騎在城北兜了一圈,又轉回來了,肆無忌憚的在陣前縱橫往來,雖然無法對有了準備的曹軍造成多大殺傷,但對士氣的影響卻很大。

曹仁不敢隨意分兵,或變陣,那樣做太危險,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混亂,甚至有潰敗之虞!

曹仁有所忌憚,呂曠畏縮不前,高覽離的又太遠,結果就是圍城的兵馬雖多,但太史慈單騎踏陣,在城下停留了好半天,依然無人上前干涉。倒是城內的反應有些慢,太史慈接連吼了三聲,劉備這才姍姍來遲。

“太史將軍?”從城垛後面探出了半個身子,劉備滿臉都是驚喜,好像剛剛聞訊一般,只聽他揚聲解釋道:“曹仁圍城甚急,內外消息不通,備雖聞城外之亂,卻恐有詐,故而接應不及,還望太史將軍見諒。”

“好說,好說!”太史慈卻也不惱,放下手中槍戟,很大度的擺擺手。

他對劉備不感冒,就是因爲其行事爲人,總是不夠爽快,看起來有禮有節,仔細一品,卻是不陰不陽。出發前,聽了賈詡的解釋,他這才恍然大悟,直說自己的直覺靈敏,早就發現了問題。

胸有成竹,自然沒什麼可惱的。再說了,對方這番話也不無情理,挑不出什麼錯處。

雖然天光已大亮,可太史慈頂盔摜甲,距離又遠,劉備一時也看不清對方的神情,更無從推斷對方的意圖。

若是青州主力已至,三弟應該先回來了啊?若是王羽不肯救援,三弟同樣沒有在外耽擱之理。怎麼反而是太史慈先到了呢?他目的何在?是爲了掩護自己突圍嗎?

劉備早就注意到了,別看城外喊殺聲四起,場面搞得很大,但來的援兵並不多,只是仗着騎兵的機動力和紙甲的防禦力,虛張聲勢而已。看樣子,王羽根本就沒打算全軍來援,反倒像是打算以輕兵接應自己突圍,然後另尋戰機的架勢。

這就有點太糟糕了。

突圍?等到現在才突圍?那所有的盤算不就落空了嗎?現在最好的辦法,不是突圍,而是把太史慈也忽悠進城來,這樣王羽就不得不救了。

疑竇滿腹,劉備卻也知道不能多做耽擱,想了想,揚聲喊道:“太史將軍稍待,備這便命人打開城門,接應將軍入城。”

“不必了。”太史慈毫不猶豫的回絕了劉備的邀請,令得後者頓時心下一沉。

“那,王君侯的意思是……”劉備驚疑不定的看向太史慈,卻是大吃一驚。

只見太史慈的手上突然多了一副弓箭,也不答話,兩手一分,雙臂一展,一下便拉了個滿月,隨即弓弦一鬆,一道寒光如流星趕月一般,往城頭射來!

劉備哪想到太史慈會來這麼一招?措不及防之下,心神皆顫,身子都僵住了,哪裡又躲得開這勢若奔雷般的一箭?心中大叫一聲:吾命休矣!然後,就閉目待死了。

太史慈會暗算自己唯一的理由,就是王羽識破了自己的用心!

當然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但王羽行事向來不避物議,又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連黃巾賊都敢冒着天下大不諱給收了,連劉岱那樣的宗親都給打得落花流水,殺了自己又算是什麼大麻煩麼?

劉備不無自憐的想道:這世道。名聲、身份都是枉然,只有實力纔是根本,王羽殺了自己,除了兩位義弟之外,還有誰會在意?就算是公孫伯珪,也未必會爲自己討這個公道吧?

應該只是一瞬間,但感覺起來卻很漫長。令人恐懼的劇痛遲遲沒有傳來,倒是等來了義弟疑惑的問詢:“大哥?”

“哦……”劉備緩緩睜開了眼睛,凝神感受着。驚喜的發現,身上毫髮無傷,連一根毫毛都沒有擦到。急回頭尋那冷箭時,卻見城樓的立柱上露出了一尾白羽,離自己所在的地方,足足有數尺之遙。

射偏了?

不,不對!

他迷惘了那麼一剎那。但很快就清醒過來。太史慈武藝極高。全不在兩位義弟之下,射術再差,也不可能差得這麼離譜。而且。自己身旁不是沒有保護的,有云長在!雲長既在,焉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被射中?

毫無疑問,太史慈是故意的!

也許是爲了試探,心裡沒鬼就不會怕,而自己……對了,也許還有報復的含意在。

一邊反思着自己剛剛那一瞬間的失態。一邊不動聲色的觀察義弟等人的神情,發現除了關羽之外。其他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箭桿上面,關羽的臉上也只有關切,劉備這才暗自鬆了口氣。

“劉將軍,我家主公的意思,都在信上,你一看便知!”箭書已至,太史慈的提示聲這才姍姍來遲。

劉備急忙轉頭看時,正見太史慈若有深意的看了城頭一眼,隨即打馬盤旋,反向而去,竟是就這麼走了。好像他大老遠的殺過來,就是爲送封信,順便嚇自己一跳似的。

劉備不解了。

如果只是爲了送信,太史慈一個人來也足夠了,有必要搞出這麼大陣仗嗎?可不然的話,他到底……

沒等他琢磨出個所以然,一邊早有親衛將箭桿上的書信取下,呈到了他面前。

劉備慌不迭的接過信,展開一看,看不數行,眉頭便深深的皺起來了。

“大哥?”

“主公……”

雖然沒有劉備想的那麼多,但關羽、簡雍同樣也是滿心疑雲,見劉備展信後遲遲不語,兩人不約而同的發聲提醒。

“你們……自己看看罷。”劉備神情漠然的將信遞給關羽,但以後者對義兄的熟悉,分明在他眼中看到了一絲莫名的情緒,像是失望,亦有疑惑,還有罕見的茫然和恐懼。

wωω¸ttκa n¸¢Ο

無暇多想,左右謎底就在信上,關羽低頭看起信來,信上內容不多,寥寥數行,意思卻表達的非常清楚。

看完之後,簡雍的臉色也變得怪異起來,而關羽則是一甩長髯,喟然長嘆了一聲:“王君侯果然高義啊!”

“……雲長說的是。”雖然看不見,但劉備知道,自己的臉色一定很精彩,因爲他自己都不知道,此時應該哭,還是應該笑,應該高興,還是悲哀。

“大哥,王君侯已經安排得如此妥貼,您可不能再遲疑了。”關羽不依不饒的說道:“若是誤了大事,損兵折將,甚至以身殉城都是小事,愧對今日之義,成爲天下人的笑柄,會遺恨終生啊!”

“雲長說的是,”劉備神情木然的點了點頭,認可了關羽的說法:“我知道了,你且去準備安排吧。”

“大哥放心!”關羽舉拳應諾,一甩披風,旋風般去了,不多時,他那中氣十足的號令聲,就在城下響了起來。

待關羽離開,簡雍從袖中探出右手,向親衛們輕輕擺了擺手,以目示之,衆親衛會意,向後退開,留出了密談的空間。

他輕聲說道:“主公,這樣好嗎?”

“事到如今,不好又能如何?”劉備臉色冷峻,看也不看簡雍一眼,眼睛死死的盯着遠處的煙塵。

片刻的工夫,太史慈已經反向透陣而出,與青州輕騎匯合了。完成任務的青州軍並無戀戰之意,一邊吹響號角,一邊轉向離開。

“雲長重情重義,只消受人滴水之恩。便須以十倍百倍報之,方能心安。而翼德性情耿直,不擅於謀,又豈能識得破王鵬舉的老謀深算?”劉備臉上突然閃過一絲猙獰,恨聲道:“若我執意不肯突圍,才真的中了他的反間之計呢!”

“……”簡雍不知如何作答。

比起對劉備的瞭解,簡雍遠在關張之上。關張與劉備是義兄弟不假。但簡雍和劉備卻是發小,兩人從小就認識了,這麼多年下來。默契是相當的深。

劉備文才不高,但說話的措辭還是很講究的,現在,他連‘老謀深算’都扣在王羽這個少年人頭上了,可見他到底有多氣惱,多憋屈。可反過來想想,除了老謀深算之外。一時還真想不出更合適的詞來形容王羽。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先是簡略的敘述了河北的嚴峻局勢,張燕已敗、王門叛逃、鄒丹覆滅,敵焰猖獗。不可輕視。正確的策略是,暫避其鋒芒,尋機銼動敵軍銳氣。總而言之,就是不能在清淵決戰。

不過,無論出於何種考慮,也不能看着劉備不管。王羽的對策就是:派兵接應劉備突圍。

太史慈今天打的這一仗,可以說是策應。也可以說是鋪墊。

劉備若是及時殺出來了,那是最好。趁着青州輕騎搞出來的混亂,正好一口氣殺出去,很簡單的事;若劉備出於種種原因,沒做好出城準備,那也很簡單,今天就是個預演,明天太史慈還會再來。

有了預演,再沒有準備,那,就說不過去了吧?

當然,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打仗這種事,意外總是難以避免的。若再有萬一,那也不要緊,盡在王君侯的意料之中。若是第二次還救不下劉備,那麼……

“爲了城內數萬軍民的生命安全,玄德公當忍辱負重,效臥薪嚐膽之故事,暫且屈膝事敵,以待他日光復,再展雄圖!”這是王羽信中原話。歸根結底,這封信就是把劉備能想到的途徑,都給寫出來,並且堵上了。

來清淵決戰,是致討逆大業於不顧,智者不爲;

來救劉備出城,兵,是精銳,名震天下的青州精騎;將,是良將,王羽的心腹大將太史慈。規格不可謂不高,也不可謂不用心。

來的倉促,未必來得及集結兵馬策應,那也沒關係,第二天還會再來。

實在救不出,也不至於讓人死守殉城,爲了天下不損失一位英才,暫且降了便是,以袁紹愛惜羽毛的風格,也不至於非得要劉備的命。

所以,就有了關羽那句:君侯高義,王羽做得仁至義盡了,所謂:盡人事聽天命,無論劉備最終落得怎樣一個下場,也不是王羽的錯,而是他命不好,否則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救都救不出來呢?

今天城外亂起,劉備就心存狐疑,哪怕關羽再三請戰,也不肯出城。明天若還是這樣,很難說二人之間會不會生出什麼嫌隙來,親兄弟還有自相殘殺的呢,爲了崇高的理想結拜的義兄弟,一旦發現理想變成了泡影,這層關係還會一如既往的牢固嗎?

劉備沒這個信心,所以,纔有了反間計的說法。

尋思片刻,簡雍出言寬慰道:“主公,能就此突圍,也未嘗不是件好事。王將軍執意不肯決戰,但終究是顧及名聲,不願讓您出事的。鏖戰至今,袁紹早已惱羞成怒,未必能繼續以常理度之,若是您執意不去,等冀州主力一到,恐怕……”

劉備連連搖頭,懊惱得直跺腳:“唉,憲和,你這是隻知其一未知其二啊!”

“……還請主公明示。”簡雍茫然。

“這不是明擺着嗎?”袁紹是不是惱羞成怒,劉備不知道,但他自己是真的惱羞成怒了。

恨鐵不成鋼的看着簡雍,有心解釋一番,可話到嘴邊,卻又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得清楚的,眼下他也沒那個耐心來解釋。

想那袁紹、劉岱麾下,皆是名士如雲;曹操、王羽身邊也是英才濟濟,怎麼到了自己這裡,就連一個稍微有點眼力的人都沒有呢?

解釋?這麼簡單的事兒還要解釋?若是解釋引導了,就能培養出一個謀士來,那自己也就忍了,可是……

聽了劉備的話,簡雍的眼神還是那麼茫然,嗯,好像還多了點無助,他本來就沒什麼急智,劉備再一着急,他直接被說懵了。

忠心歸忠心,關鍵時刻派不上用場,也愁人吶!劉備又是一聲長嘆,轉身走了,留下簡雍半晌無語,徹夜無眠。

直到第二天清晨,被鼓角之聲驚醒,重登城頭的時候,簡雍才幡然醒悟。

他明白了,圍城的敵軍給出了提示——圍城的四路兵馬改變了駐防的位置!

曹仁的部隊不動,留在東門,只是將營地向南面拓展了一圈;最弱的呂翔部換去了西門;次弱的呂曠部去了北門;在南門佈防的變成了高覽!

呂家兄弟的將才不如高覽,並也沒高覽多,南門的防禦未必比東門強,但比西北兩個方向可強多了。

簡而言之,想輕鬆突圍,只能走西北兩個方向。然而,按照王羽的情報,那兩個方向通向的都是敵戰區。西面是袁紹兼程趕來的主力部隊,北面是淳于瓊重整旗鼓後,捲土重來的上萬大軍,就清淵城這點殘兵,撞上去不是送死嗎?

最關鍵的是,城外的敵人有了準備啊!

一股苦澀的味道,從心裡往外的涌了出來,簡雍頓悟般理解了劉備昨日表現出來的無奈,今天的突圍戰,比昨天的難度可要大得太多太多了。

悔不當初啊!

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第15章 權柄終在握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90章 驅狼搏虎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第65章 要戰便戰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第81章 月夜私會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
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第15章 權柄終在握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90章 驅狼搏虎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第65章 要戰便戰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第81章 月夜私會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