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復仇誰當先

黃河南岸,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在行進之中。

這支軍隊的人數在萬人以上,結成長蛇陣北向而行,首尾綿延數裡。旌旗如雲,矛戈如林,人馬過處,煙塵遮天蔽日,離得老遠,就能感受到那股沖天的殺氣!

時逢冬日,山林間倒也沒什麼飛禽走獸,不過,只看那幾只遠遠盤旋在天際,不敢稍微靠近的禿鷹,就可知這支大軍的威懾力了。

亂世之中,不單是人會學着適應生存,鳥獸也是同樣。智慧不高的禿鷹也知道,大軍過處,必有美食,但這需要耐心,太急了的話,只會枉送性命。

一杆大旗高居旗林之上,上書一個大大的‘牛’字,旁邊略低一些,則是一杆‘張’字大旗。若是熟悉西涼軍的人,應當知道,這是西涼軍六大軍系之首的中郎將牛輔,及其麾下校尉張濟所統率的兵馬。

顯然,這二人已經合兵一處,經過休整之後,報仇來了。

兵鋒指向處,正是河陽!

遠遠的,前軍已經望見了河冰的反光,眼看目標在即,整個軍列的殺氣更加高漲起來。

然而,就在這時,一騎快馬反向疾行,直入中軍,引得前軍的將士紛紛張望不休。再過片刻,中軍傳來的命令更是讓他們驚詫莫名,傳來的不是渡河的命令,而是暫停前進!

大軍的氣勢當即一滯。

牛輔的本隊自不用說,在王羽行刺的那一夜裡,他們險些就徹底崩潰了。開始只是呂布和西涼兵的內訌,但局面很快失去了控制,小規模內訌演變成了大規模的營嘯,任牛輔怎麼指揮調度,也無濟於事。

儘管已經過了數日的修整,但牛輔軍的士氣也僅僅是維持在水準以上罷了,遠達不到此前的巔峰狀態。

張濟的部隊也沒好到哪兒去。半夜起牀,奔襲百里,慘敗而歸,有了這樣經歷的軍隊,士氣會高才怪。

當然,張濟並非真的打了敗仗。

但在士兵眼中,攻營不下,丟下幾百具屍體,然後倉惶撤退,甚至還放棄了平縣的營地,撤到了河陰,這不是慘敗是什麼?

經過了將校們反覆的激勵,在我衆敵寡的事實,以及豐厚獎賞的鼓舞下,士兵們的士氣總算是有所提升,只待一鼓作氣的衝過大河,全殲弱勢敵軍,升官發財了。

誰想到,等來的卻是停止前進的命令,士氣不波動纔怪呢。

牛輔、張濟都是軍中宿將,自然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是,斥候帶來的軍情,讓他們沒有選擇。

“跑了?那個一根筋的王匡居然跑了?這是做賊心虛,那個刺客果然是他派來的!這賊子,若是給我捉到,定要將他碎屍萬段!”牛輔咬牙切齒的咆哮着。

中郎將牛輔的初平元年,有着噩夢般的開端。

原本,他是要去河東郡對付白波賊來着。那羣黃巾餘孽和關東諸侯相勾結,想趁着諸侯聯軍牽制西涼軍主力的機會,討點便宜。

河東郡北連幷州,南面就是聯通東西兩京的弘農郡,若有閃失,西涼軍的後路就有斷絕之虞,自然須以重將守之。

牛輔趁機請命。

一來,軍情重大,他這個董卓嫡系當仁不讓;二來,他也想趁着這個機會,遠遠避開家中那隻體型酷似其父的母老虎,享受點溫柔滋味。

卻不想王匡突然跳出來攪局。河內軍的威脅未必比白波賊大,但卻近在咫尺,自然不能放任不理。

而諸侯聯軍已經隱隱有了合圍之勢,董卓四面受敵,也是捉襟見肘,兵力嚴重不足。爲此,他甚至將還不是很放心的徐榮部調去了樑縣,防禦南陽方向的聯軍,哪裡還抽得出多餘的兵馬對付河內軍?

這個責任只能落在牛輔身上,誰讓他是頭號嫡系,麾下的部隊最多,也最強呢?

當時黃河還沒封凍,牛輔過不得河,也無從發揮兵力優勢。於是,他分兵兩路,讓李催、郭汜率兵救援河東,自己對付王匡,當然,縣城裡的那個小美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然後,噩夢開始了。

溫柔夢還沒做幾天,老丈人就突然出現在河陰大營中,泰山壓頂,橫刀奪愛,牛輔欲哭無淚,肝腸寸斷;然後,驚變突起,如晴天霹靂,老丈人居然在營中被人刺殺,耳朵都沒了一隻!

牛輔當時就凌亂了。他這個主將沒了主張,軍營更是亂上加亂,結果差點就全軍崩潰了。

保護不周,治軍不嚴,託付不效,人品不行……諸多罪名齊齊落在了他的身上,雖然因爲身份沒有性命之虞,卻被怒火中燒,驚懼交集的董卓好一頓打。

董卓是武將出身,力氣也大,打人喜歡自己動手,拳拳到肉,專門打臉。可憐且無辜的牛輔自是被打得不似人形,張濟聞訊回軍後,差點就沒認出來老上司。

所以,牛輔的怨恨也是可想而知,他不敢怨恨老丈人,也搞不定刺頭呂布,只能將怒氣發泄在罪魁禍首——刺客身上。

刺客臨走前留了名號,所有線索都指向了王匡!

“泰山王鵬舉!不是王匡的子侄,就是門客!吾誓殺泰山王家滿門!傳令全軍,渡河追擊!”

“將軍且慢。”眼見主將失去理智,張濟趕忙攔着,他提醒道:“將軍,以那王匡的死腦筋,怎會撤退得這麼幹脆?須防有詐!”

牛輔曬道:“他兵不過數千,能有何計謀,奈何得了我兩萬大軍?”

“將軍,請你仔細想想,三日前,你有想到王匡會派個刺客來麼?”張濟面色凝重,沉聲說道:“董丞相來的突然,連末將都一無所知,王匡不是神仙,自然也不可能知道,那刺客原本的目標,是將軍您啊!”

“噝……”牛輔悚然而驚,倒抽了一口冷氣。

他這兩天光顧着鬱悶了,還真沒想到此節,派刺客殺主將,然後趁機奇襲,這還真是奇謀。若不是張濟的奇襲,誤打誤撞的破了對方的計謀,自己恐怕已經全軍覆沒了!

想到張濟說的,河內軍偵騎四出的異常情況,牛輔更加篤定,那天晚上的刺殺行動,肯定不是孤立的,而是一連串計謀的開始!

望着依稀可見的冰晶玉帶,牛輔心中陣陣發寒,彷彿看見了王匡獰笑着舉起了鋒刃。

“幸得元江提醒,否則,本將怕是又要糟糕。可是,現在該當如何?追,還是不追?”牛輔直勾勾的盯着張濟,張濟則是很有翻白眼的衝動。

追不追?虧你問得出來這種問題,不追能行嗎?丞相可是沒了只耳朵,不拿王匡的首級回去,大夥兒都得完蛋!這種時候了,還想着推諉責任,董家的人,果然沒一個好東西,連個上門女婿都這麼壞。

“末將不擅謀略,丞相日前徵辟的那個武威人,據說頗精此道,那人正在軍中,不如……”踢皮球,張濟也會,不過他這個提議倒是很在理,牛輔點點頭,張濟說的那人,名氣不大,不過名士閻忠卻頗爲推崇,既然有名士看好,應該有點本事。

牛輔從諫如流,一聲令下,人很快就到了。

來的是個胖子,和董卓的胖不一樣,此人白白胖胖,圓頭圓腦的,一臉富貴相,乍眼看去,就是個人畜無害的富紳,又或是秉承和氣生財理念的豪商,就是不像智謀高超的智者。

牛輔皺皺眉,按照他的理解,謀士應該都和他那位連襟李儒一樣,看起來骨骼清奇,不似凡俗,實際上也是智計百出,而不是這種……

張濟也有些意外,不過,建議是他提出的,他自然不能象牛輔一樣擺個冷臉,畢竟有求於人麼。再說,離間河內軍,分化瓦解之後,各個擊破的計謀,表面上是董卓的主張,最初卻是出自此人之手,正因獻計之功,他才得以被提拔爲平津都尉。

張濟也不隱瞞,把目前的局勢詳述一遍,然後問道:“賈都尉,你怎麼看?”

胖子眨眨眼,反問道:“二位將軍確定對岸有埋伏?斥候探查出什麼痕跡沒有?”

“不能。”張濟搖搖頭:“不過,小心無大過,敵人詭計多端……”

驚弓之鳥,胖子抿抿嘴,心裡暗自鄙視了二將一番,臉上卻笑得燦爛:“既如此,不渡河卻也無妨。”

“此話怎講?”牛輔來了興趣。

胖子摸着圓滾滾的下巴,笑眯眯的說道:“想追到敵軍不難,只須沿河東行,直取盟津,王匡若有戰意,必在此處設陣,若無意外,將軍可一鼓而擒之;敵軍若無戰意,盟津還有韓浩的兵馬,將軍攻之也可,取勝後,也能略消丞相之怒,此乃進可攻、退可守之法。”

“有戰意?莫非他還不明白韓浩的態度?”張、牛二人都是大奇,西涼兵馬是王匡軍的兩倍多,韓浩又存了借刀殺人的心思,王匡難道會傻到自陷死地?

“很難說……”胖子不置可否的搖搖頭,“情報太少,不過,以某觀之,河內軍的主事者,很可能不是王匡,至少不是衆所周知的那個王匡。王匡縱使弄險,也有跡可循,那刺殺之計顯然不是出自他手……”

“那會是誰?”二將齊齊追問,不知不覺中,話題的主導權已經易手,兩人偏偏還沒有自覺。

胖子眯着眼睛,緩緩說道:“如果沒料錯,恐怕就是那位……泰山王鵬舉!”

“那個刺客?不可能!”二將一起搖頭。

身爲主將,敢於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就已經是聞名於世的猛將了。潛入敵營刺殺的主將,聞所未聞嘛!

不過,他們不打算深究這個問題,無論主將是誰,也不可能扭轉強弱之勢。

這個萬全之策同樣對了二將的胃口,風險不大,就算王匡不在盟津,也可以突襲韓浩。反正此人只是公報私仇,並不是真正站在西涼軍這邊的,說他包藏禍心派出刺客也未嘗不可。

大軍轉向,胖子被丟到了一邊。

同僚指指點點,笑他不見好就收,葬送了大好機會,胖子卻也不生氣,眯着眼睛笑着,一團和氣的樣子。

其實,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敵情不明,貿然渡河確實很有風險。反正渡河作戰,贏了,自己也得不到什麼;輸了,反而有生命危險,那又何必呢?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纔是胖子的人生哲學。

如果自己對那位王鵬舉的判斷有所偏差,盟津之戰肯定一帆風順,這獻策之功就算不能轉化成錢財,也是個人情;如果確如自己所料,盟津之戰,恐怕就有波折了。

不過,那也沒關係,反正自己已經埋下了伏筆,到時候,牛輔、張濟那兩個蠢材定會找自己問計。就算那倆蠢材實在蠢的厲害,不聽忠言,自己也能提前設法自保。

剩下的,就是看戲唄。

想到這裡,胖子笑的越發燦爛了。

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五百章 坑王之王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第83章 神秘符印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第94章 灰飛煙滅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第21章 河畔追賈詡第15章 權柄終在握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第55章 禍端起蕭牆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四一六章 大廈將傾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第73章 一計不成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一八八章 暗合經典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
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五百章 坑王之王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第83章 神秘符印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第94章 灰飛煙滅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第21章 河畔追賈詡第15章 權柄終在握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第55章 禍端起蕭牆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四一六章 大廈將傾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第73章 一計不成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一八八章 暗合經典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