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

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

就在徐州戰火再起,王羽在青州忙於治政的同時,一支百餘人的隊伍正在連綿的羣山中,蜿蜒前行,艱苦跋涉。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果不其然。若非親臨其境,誰知道這八百里太行的雄渾氣魄,竟至於此呢?”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位有着陽光笑容的少年,手中持着一支藤杖,一邊走,一邊感慨山勢之險,山路之崎嶇。但不論嘴上說得如何,他矯健的步伐,和笑容中的爽朗、陽光意味,卻是始終如一。

單看他的精神面貌,全然不像個領兵作戰的將軍,倒像是個遊學在外的年輕士人,偶爾發現了優美的風景,便不顧辛勞的跑來欣賞。

走過了最崎嶇的那段山路,他更是興致高漲,突然吟起詩來:“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爲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朗朗詩聲入耳,衆人只覺身上的疲勞突然減輕了不少,腳下也變得輕快起來,不知不覺的,整個隊伍的前進速度都加快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積極,潘璋就是例外之一,望着徐庶的背影,他大聲哀嘆:“天啊!壽恩,你聽到沒有,他竟然在吟詩,他竟然還有力氣吟詩,而且吟的詩還不是他自己做的,是剽竊主公的!這,這還是人嗎?”

潘璋這會兒可沒有離開高唐大營時的意氣風發了,和身上掛着的那一堆空了的酒葫蘆一樣,他的精神頭和力氣都離開了身體。走路都晃晃悠悠,一瘸一拐的。

“你有什麼好委屈的?我本來在家呆的好好的。要不是你硬拉我出來,誰來受這份罪啊?其實你就是想不開。你想想看,就算要投軍,也不一定非得跟着元直將軍,做這種大事啊,去書院當個教習不是也很好麼?”

馬忠不知道,吟別人的詩和剽竊有什麼關係,就算是剽竊了,和是不是人又有什麼關係。他的思路很清楚,自己之所以離開了安樂的小窩。在這連綿的羣山中艱苦跋涉,都是因爲眼前這個滿嘴牢騷的傢伙。

“教習,就你?”對好友的說法,潘璋嗤之以鼻:“書院裡教書的,都是蔡中郎、幼安先生這樣名聞天下的大儒,你覺得你能教什麼?”

馬忠很驕傲的指着自己的鼻子,揚着下巴說道:“我可是泰山最好的樵夫,說道辨識草藥、石材甚至礦脈,我若是自稱第二。誰敢稱第一?”

“最好的樵夫……”潘璋搖着頭,跺着腳,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着:“你能不能再沒出息一點?男兒生於亂世,是要建功立業的!樵夫什麼的。根本就不值一談!要知道,咱們這一次,可是要去指揮幾十萬大軍!怎麼能懷着這種心情呢?”

因爲疲勞。他走路本來就不怎麼穩當,這一蹦躂起來。動靜更大,只見他身上的那些酒葫蘆也來回搖擺、碰撞着。發出了一陣陣極爲清脆的聲音,像是一個大號的風鈴在風中搖擺。

“不然要怎樣,和你一樣發牢騷?那還不如吟詩呢。”馬忠眼角都沒掃好友一眼,一心只是盯着兩邊的山壁上看個不停。

“壽恩,你這傢伙沒意思透了。”潘璋拿好友沒辦法,只能發泄似的詛咒道:“算了,隨你去吧,等這趟回去,我就向主公舉薦你,讓你去書院和蔡中郎那些無趣的老頭子混做一處,悶死你!”

“固所願耳。”

爭吵聲被山風吹送着,從隊尾傳到了最前列,每個人聽了都不由莞爾。實際上,類似的對話在路上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了。天知道這兩個性情迥異,價值觀也很有差異的人是怎麼成爲好友的,可毫無疑問,這二人的存在,給這漫長的旅途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徐庶笑了笑,向身邊的人問道:“小六,還有多遠的路程?”

“元直將軍,你別總是小六、小六的叫好不好,俺現在有大號了,俺叫趙柳,楊柳依依的那個柳!”

答話的人也全然不爲山路所苦,反是一臉的意氣風發,只聽他躊躇滿志的說道:“人說衣錦好還鄉,俺楊小六這一遭,也算是衣錦還鄉了,俺現在可是軍候,當年在聞喜成,卻只是個幫閒,全城的幾千人,就沒幾個會正眼看我的,現在麼,哈哈……誰能不對俺側目而視?”

“側目而視……”徐庶下意識的糾正道:“那是形容別人對你又憎又恨又怕的意思,以你現在的情況,別人看你的眼光應該以羨慕和驚訝爲主吧?”

雖然鹹魚翻身後給自己起了個不倫不類名字,誰說也不該,但趙軍候總體而言還是很謙虛的,他點頭不迭道:“對,對,徐大哥總是說要俺多讀點書,確實是這個理兒。什麼時候俺若能有元直將軍您這樣的學識,那就真的風光了……”

徐庶認真聽着,一點不耐煩的神色都沒有。他的耐性固然好,山路迢迢,時間多得是,也是主因之一。

好半天,趙柳才發現自己的失態,撓撓頭,訕笑道:“俺這嘴就是把不住門,元直將軍您別見笑……其實已經快到了,走出了這段山路,就是石門了,過了石門,就是王屋山,俺知道王屋山中有條小路,兩天就能走完,走出王屋山,就看見東山了……”

“咕咚!”話才說一半,就被一聲重物倒地的巨大聲響給打斷了,回頭一看,發現本來在隊尾晃盪着的潘璋不知什麼時候湊了上來,正好聽到了趙柳對路程的解釋。

潘璋大聲抱怨道:“我說柳兒,這也叫快到了?你自己數數,單是你剛說的,就幾座山了?這地名到底是誰起的,一點都不合理,哪是河東啊,壓根就是山西麼,全是山,沒完沒了的山。”

趙柳搖頭道:“不多了,這還沒走壺關那條路呢,要不然,現在也出不了太行山啊?等到了東山就好了,涑水就出自東山黍葭谷,東山西面三十里就是周陽邑,等到了那兒,俺去找幾條船,順流直下,一天就到安邑城了。”

過於遙遠的希望,完全無法讓潘璋打起精神來,他坐在地上乾脆就不起來了,哼哼唧唧的說着:“這路難走成這樣,就算到了河東又能如何?咱們百來人走這段路都得走上個把月,河東那可是幾十萬人,還不得走上個一年半載啊?到時候也不用人來攔路、偷襲了,咱們自己就把自己給餓死了。”

趙柳本想反駁,說河東人都是走慣山路的,可想到幾十萬這個數字,心裡也是一陣發虛,不自覺的看向徐庶:“總會有辦法的?是吧,元直將軍?”

“嗯,總有辦法的。”徐庶心裡也沒底,指揮幾十萬人遷徙,還是在這種地理環境之中,換了誰來,也不可能有底。

他離開高唐時,浩浩蕩蕩的足有數千人馬,但隨他來河東的,卻只有百多人。徐庶也開始,也嘗試過帶着更多的人行軍,後來發現,人越多,行進的速度就越慢。

太行山中的羊腸小道,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很多地方都只容一兩人並行,人馬太多,路上連找個寬敞的地方安營紮寨都難。這還是幾千人,若是再放大百倍,變成幾十萬人,那種情景,真是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到時候,青州的敵對勢力完全不需要大動干戈,隨便派幾隊人馬,往山裡一躲,看見人馬經過,或等到夜裡,敲鑼打鼓的咋乎咋乎,行軍中的幾十萬烏合之衆也就完了。疲憊和絕望這樣的情緒,本就是最容易引發炸營的。

可任務既然領下來了,就要堅持到底,有辦法要完成,沒辦法就得找出辦法來。作爲此行的主帥,不管心裡怎麼想,徐庶在衆人面前表現出來的,唯有十足的信心。

河東的地勢,早在這一路上,就已經印在徐庶的腦海之中了。只是人在山中,視野受限,他無法將輿圖上畫的,和實際所見聯繫起來,現在聽了趙柳的說明,腦海中印象開始和現實重疊起來。徐庶突然有了些想法。

他叫停了隊伍,將幾個副手召集到了一起:“不能只是趕路,元紹,文桂,你們和大隊一起,由趙軍候帶路繼續向西行進,等到了東山,不忙繼續趕路,先由趙軍候潛入聞喜,去探明情況。我帶一名嚮導,去東垣一帶看看。”

“東垣?”潘璋等人做的功課都不太充分,只是將既定路程沿途的地勢記憶了一下,其他的地方壓根就沒留意,冷丁聽到這麼陌生的一個地名,幾人都是面面相覷。

“那條路完全沒法走,除非……”也就是趙柳這個本地人對那裡有些印象,但他不認爲那裡會有什麼捷徑出現。當然,事無絕對,東垣城正處大河北岸,若是有足夠的船,前方也無人攔截的話,順着黃河行進倒是個好辦法。

徐庶輕鬆一笑,打斷了趙柳的質疑:“總之,先去看看再說,反正任務已經很棘手了,再難也難不到哪兒去了,不是嗎?”

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第94章 灰飛煙滅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第89章 請命攻衛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第70章 英雄誰屬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第74章 高調潛入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第8章 漢營先震驚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
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第94章 灰飛煙滅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第89章 請命攻衛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第70章 英雄誰屬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第74章 高調潛入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第8章 漢營先震驚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