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

時過三更,月色如水。

舉頭望着當空的皓月,聽着府中傳來的哀哀悲泣之聲,王羽恍若置身於深秋時節,心中滿是感懷悲慼之情。

斯人已渺……

王羽一直以爲,早在前一世,自己就已經看慣了生死,這一世,更是杳然一身而來,若說會爲什麼人感到心中鬱結,久久難平,他自己都不信。

但在今天,他還是深切的體會到了這種久違的感覺,黯然神傷。一首千古名句突然涌上心間,他不自覺的吟誦了出來: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身後腳步聲響,身後腳步聲停。

王羽並未回頭,他已經從腳步聲中知道了對方的身份,過了好一會兒,來人才長嘆了一聲,道:“君侯這首詩實在是……”

一句話只說了一半就說不下去了,即便以諸葛亮的才學,一時也難以全面且準確的形容這首輓歌,但其中的意境,卻使得他也心生慼慼,淚灑衣襟。

“陶公泉下有知,亦會深感欣慰的。”龐統的眼睛也是紅紅的。

與陶謙只有一面之緣,他們不可能太過悲傷,只是兩人都是父母早亡,難免會勾起悲傷回憶來。時至如今,父母亡故時的記憶依稀還在,被整個刺史府的悲傷氣氛一感染,再聽到陶淵明的這首傳唱千古的輓歌,又豈能不爲所動?

“怎麼樣了?”王羽頭也不回的問道。

諸葛亮答道:“陶公安排得很妥當,子龍、文長二位將軍已經接收完軍隊和密諜,就差山中的倉庫了。呃,還有就是陶公的身後事。”

“嗯。”王羽點點頭,轉過身來,“孔明,士元,清點工作就辛苦你二人了。”

“不敢當。”二人齊齊拱手謙辭,擡頭時,眼睛卻不約而同的盯向了王羽的胸前,王羽的右臂端在胸前。正把玩着一個形狀很奇怪的東西。

就是此物,曾讓垂死的陶謙眼睛一亮,振作起了最後的精神,二人清楚的記得老人那驚喜交集,滿是追憶的神情。

諸葛亮小心翼翼的問道:“明公。此物果然如陶公所說,是……”

“嗯。”王羽隨手將手中之物遞過,悠悠嘆道:“當初在洛陽,我曾誤入過一個寶庫,就在洛陽城的地下……”

時間只過了三年,可現在想起來,卻是恍若隔世一般。從懷裡掉出來。被陶謙看到的東西,正是他和貂蟬夜探司徒府地道時,在寶庫中發現的那個不明用途的令符。

通過陶謙之口,王羽已經知道了此物的用途和來歷……沒錯。就是塊令符。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令符,是很有歷史和來頭的一件東西。

此物是漢武時代北卻匈奴,西逐諸羌的戰利品之一。和大宛的汗血寶馬一樣,當時的羌王畏懼漢朝的強大。爲了表示臣服,避免被漢軍趕緊殺絕。獻上的祖傳寶物。

據陶謙的說法,此物在西羌族中,相當於中原天子的玉璽,若是能找對了人,也許能給他換幾千匹戰馬回來。

這個說法,王羽是相信的,歷史上孫策進兵江東,不就是用玉璽和袁術換了幾千兵麼。既然此物有和玉璽相似的地位,只要在羌人中,找到個跟袁術差不多的蠢材,想換點東西還不容易。

不過,王羽對此並不滿意。

這幾年,他閒暇時也琢磨並打聽過此物的由來,總覺得能被漢靈帝堂而皇之的擺在寶庫裡,和他最心愛、最寶貴的寶物放在一起的東西,應該有很大的玄機纔對。

王羽一直以爲,這東西可能跟鉅子令差不多,玄機不在本身,而是在裡面,比如藏了藏寶圖之類的東西。漢靈帝摟錢的本事很厲害,按說他遺留的寶藏,應該不止地道里的那一點纔對。

只可惜,他始終找不到機關,最後聽陶謙這麼一解釋,算是徹底沒想頭了。

羌族的玉璽,還是隔了好幾百年的,時效性可不是一般的差,就是掛了個名頭,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效用,頂多糊弄糊弄無知少年罷了,比如眼前這二位。

王羽略帶戲謔的眼神讓諸葛亮很不爽,他一梗脖子反駁道:“先帝既然鄭重收藏,說明此物還是很有意義的,若只是廢鐵,先帝收藏來幹嘛?”

“有什麼意義?”從他身後傳來了一把粗豪的聲音:“若是有用,歷代先帝爲何不設法以之退敵?三輔殘破,還不是因爲那些該死的羌人反覆生事不休?拿到玉璽就是天子?真是無知小兒的想法。”

不用看也知道,魏延來了。

“羌人作亂,志在掠奪,強令其撤退自然不能,但若以此物爲餌,驅使羌人自相殘殺,或者爲我軍所用,攻擊我軍的敵人卻未必很難。”稍一停頓,諸葛亮嘿然反問道:“文長兄不聞二桃殺三士的典故麼?”

“你這就是紙上談兵,站着說話不腰疼。”魏延冷哼道:“你知道西涼現在有多亂嗎?西羌?你知道西羌之中有多少個大部落,先零羌、封養羌、牢姐羌、燒當羌……比中原林立的諸侯還多,諸羌之間今天打,明天和,又有千絲萬縷的親緣關係,複雜着呢……”

兩人例行的又吵了起來。這次徐庶不在,趙雲和龐統都不是多話的人,沒人勸架了,王羽倒是被爭吵驚動,從陶謙離世的悲傷中回過神來。

他啞然失笑道:“羌人遠在涼州,一時半會兒也碰不上,這令符到底有沒有用,大可慢慢研究,吵個什麼?有這力氣,研究一下徐州的形勢不是更好?”

王羽說話,少年們自然不敢違逆,互相瞪了一眼,都偏過頭去。

趙雲一抱拳,沉聲稟報:“主公,城內沒能找到陳珪,據陳府中僕從的說法,午時剛過,陳珪就離府而去了,之後就再沒回來了,徐方等人也曾遣人去尋他,只是不見蹤影。以末將之見,此人應該是提前溜走了。”

“唔,”王羽點點頭,感嘆道:“陳家父子不但有智謀、見事快,而且非常擅長隱藏並保護自己,這次沒拿下,想再抓到他們就很難了。”

如果說諸葛亮的長處是算無遺策,郭嘉是料敵先機,陳登父子就是面善腹黑的陰謀家,表面上人畜無害,一動手就是雷霆殺招。同時,這對父子還很擅長自保,連曹操、孫策都奈何不了他們。

對付這對父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斷其根本,把陳家在廣陵的老巢給端掉。不過想做到這點,會很難。

歷史上,孫策全取江東後,也曾打過廣陵的主意,曹操壓根就沒派遣重兵防禦,只是任命陳登爲廣陵太守,將廣陵的防禦全權委託給了他。

結果,橫掃江東的小霸王始終沒能在大江北岸取得落腳點,更談不上佔據廣陵,攻略徐州,進而威脅兗、豫了。

在東海,陳珪輕輕退卻,但只要自己揮軍攻向廣陵,想必對方一定會拼死阻擋,給自己造成極大的麻煩。

“其實更大的麻煩在下邳……”龐統提醒道。

下邳盤踞了三方勢力,其中曹豹擁兵一萬五千,後勤一直靠東海供應。現在東海易主,曹豹不肯歸順,肯定要尋個出路。

袁術兵馬衆多,他不是對手;廣陵的豪強,陶謙在世的時候他都惹不起,何況現在?想來想去,倒是東海最容易對付。

王羽雖然來了,但卻沒帶多少兵,就算把陶謙留下的精銳加起來,也不過三千多人。而馬陵山的錢糧瞞得過別人,卻不太可能瞞得過身爲陶謙心腹的曹豹。

趁着王羽立足未穩,奪取東海,盡取馬陵山錢糧,進而取代陶謙成爲徐州之主……這樣的誘惑,換誰來也很難抗拒。

“這樣說來,必須得催促張將軍加快行軍速度了。”諸葛亮沉吟道。

未加整頓之前,陶謙留下的部隊或許可以用來守城,但若以之野戰,恐怕就不那麼靠譜了。而陶謙爲了隱秘,將錢糧藏在山裡了,光是守城可不行。

至於搬運進城……錢糧太多了,就算動員全城百姓,也得花個十幾二十天,而下邳離郯城實在是太近了,說是朝發夕至亦不爲過。緊急搬運錢糧,很容易被敵人突襲,一旦百姓亂起來,王羽這點兵就更不夠看了。

“泰山賊主力被殲,還有不少餘部,張將軍豈能就此不理了?何況琅琊羽林分得太散,地形又崎嶇,單是集結就得花上好長時間,若那曹豹果然有這麼大膽子,遠水又豈能解得了近渴?”魏延這次反駁,倒是就事論事。

諸葛亮沒好氣道:“那你說怎麼辦?總不成令泰山軍分兵來源吧?”

“要某說,很簡單,他若來,就棄城!”魏延嘿嘿一笑道:“主公統主力兵馬守山,某率領本部兵馬去抄曹豹的後路。”

諸葛亮曬然道:“城內有這麼多百姓在,若給曹豹得了,你便抄了他後路又有何用?反而激起曹豹軍死戰之心嗎?”

眼看這倆人又開始了,龐統硬着頭皮勸架了:“孔明,你少說幾句,文長將軍,你也不要急躁,曹豹到底來不來,還是未知之數,你們……”

話沒說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有人輕聲稟報:“啓稟主公,李校尉從下邳回來了!”

“十一回來了?”王羽愣了愣,這是說曹豹,曹豹到麼?

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第78章 真假難辨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第74章 高調潛入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第72章 夜探皇城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第40章 重賞值萬金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第81章 月夜私會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
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第78章 真假難辨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第74章 高調潛入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第72章 夜探皇城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第40章 重賞值萬金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第81章 月夜私會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