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

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

歷史上高唐一直被稱爲中原衡衢之地,在春秋時處於齊國與晉國交接處,在戰國時則作爲齊國與趙國的分界線。而在初平三年的這個春天,高唐第一次作爲政治、經濟中心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早春二月,黃河兩岸已經恢復了生機,高唐這個曾經的大戰場,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說是工地可能還不是很準確,因爲這裡的各種工程和生產工作都是同時開展的。

新城已經見了雛形,一片片方方正正的區域結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巨大的扇面,在每個區域當中,一簇簇房舍也是同樣方正。

在城頭登高臨望,扇面向西,向北無限延伸,直到與那天地交接處的一片青綠色緊緊相依,如水交融。

“恭喜主公,都會平地起,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起如此繁華大城,不說後無來者,但前無古人是確定無疑了。當年秦皇嬴政一統六合,重修咸陽城,單是民夫就動用了五十萬,耗時、耗費的材料更是難以計數,今日主公建的高唐城,勝其何止一籌?”

王羽擺擺手,打斷了賈詡滔滔不絕的恭維:“好了,好了,文和,你就別虛情假意的恭維我了,不少人不是說,這麼簡陋的城市,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嗎?”

“那是他們沒眼光。”賈詡不以爲然的晃晃腦袋,曬道:“讓他們去田元皓、國子尼跟前說說看?不被噴死纔怪呢!主公在高唐興建新城,不重外表的奢華,只重內在,盡收人口大量聚集帶來的各種利益,卻不多費一錢,即便古之聖賢,又焉能比肩?還有……”

“打住,打住!”王羽終於將眺瞰新城的視線收回來了,無奈的看向賈詡。道:“文和,你有事就直說不行嗎?非得讓我盯着你說話,你纔有成就感?”

“主公言重了,詡安敢如此孟浪?”賈詡斂身肅容,但發自內心的那股子憊懶勁,卻怎麼也遮掩不住:“河東有消息了。”

“這麼快?”王羽有些意外。

“事態緊急,元直冒險動用了信鴿。”賈詡點點頭。

“這個元直。膽子是越來越大了……”王羽搖搖頭,信鴿傳遞信息極快,但也容易發生意外,用以傳遞軍情是很危險的,徐庶的行爲確實冒險了些。

“除了河東局勢之外,機密消息。他用的都是暗語。”王羽剽竊後人搞出來的軍事密碼,不僅征服了張頜,賈詡對之也是讚歎不已。

王羽不覺得有什麼可得意的,老祖宗的智慧是無窮的,只是後人認識不充分,當時人的心思也沒放在這上面罷了。他嘆口氣道:“上得山多畢竟容易遇虎,還是小心點爲妙。不過。既然元直不惜冒險,看來河東的局勢真的是很糟糕?”

“主公英明。”說到正經事,賈詡就沒那麼多廢話了,他表情嚴肅的將河東局勢,以及徐庶擬定的對策說了一遍,繼而嘆道:“元直的計劃確有可行性,缺陷就是計劃環環相扣,扣的實在太緊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的惡果……”

賈詡對徐庶計劃的分析很精闢,韓暹一直覺得徐庶的計劃有問題,但又說不出反駁的話,其實他擔心的就是賈詡所說的這些。

徐庶的計劃不但環環相扣,而且將人力也使用到了極致。他帶到河東的人手還勉強夠用,但在河內的人手卻少得可憐。在河內主持大局的是周毅——與李十一一樣,他也是從最初就跟隨王羽。後來得到重用的河內郡兵之一。

河東的局勢未明,賈詡還不好判斷,但徐庶計劃中的河內,絕對是個薄弱環節。偏偏河內的作用又很大。

奪城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太早的話,白波軍來不及趕到預定地點,停駐在清水河口的船隊很危險,後面的孟津更是要面對張揚的全力反撲。太晚的話,白波軍會被困死在河岸邊上,恐慌之下,發生什麼事都有可能。

而兩處戰場相隔極爲遙遠,就算用信鴿傳信,也很難統一協同作戰,另外,周毅執行計劃的能力還不錯,但他的指揮手段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武藝更是尋常。孟津是河內的重要港口,幾百條戰船對張揚來說更是很寶貴的一筆財富,他很可能會派遣重兵駐守。

就算有內應配合,周毅也不是一定能拿下孟津。

當然,除了河內之外,徐庶在河東的計劃也有很多讓人擔憂的地方,他要同時算計郭太和李傕,只要任何一方做出他預計之外的動作,那就危險了。

賈詡憂心忡忡,王羽卻顯得有些漫不經心,他走神了。

王羽想起當年在河東的往事,穩重的韓暹,官迷楊奉,豪爽仗義的李樂,胡才的音容甚至有些模糊不清了。但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是好人。

王羽清楚的記得這些人歷史上的下場,歷史上的白波,捲入了長安的那場大亂,花費了極爲沉重的代價,從李傕、郭汜手中奪回了天子,然後被曹操輕易的攫取了戰果,最後幾個首領人物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些人不該死,至少不應該那麼死。所以當年王羽離開河東的時候,很是向幾人叮囑了一番,努力讓他們避過那場大亂,不要自不量力的試圖和亂世的野心家們鬥智謀。

可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他們最終還是被捲了進去,並且陷入了極端危險的境地。即便以徐庶之能,也只能制訂一個險象環生的計劃嘗試營救。

計劃很險,賈詡隨意指點,就指出了幾個相當致命的破綻。此刻的徐庶,應該是比不上賈詡的,但兩人的差距卻也不會這麼大,這麼一想,徐庶冒險傳信回來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他是在求援。

徐庶傳信時,想必身處白波軍中,要表現得很有信心,因此不能明着求援。只能用暗示的方式,他相信自己和賈詡一定能看出問題。

事實上,以賈詡洞徹人心的本領,八成也看出徐庶的目的了。他之所以喋喋不休的說了這麼多,無疑是要暗示自己,與其勉強相救,不如干脆放棄白波。

白波軍最重要的作用。只是破壞曹操的戰略部署而已,讓他無法快速攻略關中,算不上多重要。即便沒有白波的牽制,曹操西進,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平定三輔。

反過來,爲了救白波。青州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到了最後得到的,最多也不過是對曹操的些許牽制,和幾萬兵源以及人口罷了。

現在的青州可不是剛起兵那會兒了,青州舊轄如今就已經有了近兩百萬人口,再加上冀州以及琅琊,如今王羽轄下的人口接近四百萬!以戶論都接近百萬。賈詡對救白波的那點好處。確實有點看不上眼。

見王羽面色如常,似乎沒領會到自己的意思,賈詡乾脆放開了些,直白道:“左右郭太和董卓都是一丘之貉,如果主公仍然擔心曹操,大可手書一封,令韓暹等人向李傕投降,如此一來。豈不兩全其美?”

王羽心中暗歎,賈詡畢竟是賈詡,純粹從現實出發,絕對不被感情矇蔽雙眼。放棄鞭長莫及的河東戰場,以自己的威望爲籌碼,令白波做出對己方有利的選擇,無疑是最理智的選擇。

只是。就算身爲諸侯,畢竟也是人,有些事終究還是不應該純粹從理智出發。

“文和,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時隔兩年,白波衆將依舊視我爲主,只是一聲‘小天師’,竟使得全城歡聲雷動,你讓我如何忍心棄之?”

投靠郭太,白波會走上歷史的老路,最終覆滅;投靠董卓也好不了多少,以西涼軍的殘暴,就算董卓不死,等待白波的也只有凌虐屠殺和橫徵暴斂。

賈詡沉默了片刻,終究還是沒忍住,勸道:“主公,您畢竟要考慮大局啊。如今河北初定,雖然通過會盟震懾住了各方勢力,但其畏懼的畢竟是我軍的軍勢,一旦大軍離開高唐,甚至捲入纏戰,局勢恐有失控之嫌。”

見王羽依然不爲所動,賈詡向四周看看,見左右無人,這才低聲道:“北方有報,公孫將軍北上之後,命單經爲渤海太守;令法式將軍回返幽州,鎮守漁陽;鄒丹率部進駐安平,自己則統軍在文安以西,巨馬水東岸築易京城,對薊縣虎視眈眈,顯然有打落水狗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王羽微一皺眉。

公孫瓚的意圖很明確,田楷的步卒跟着自己打完了河北大戰的全程,原來的烏合之衆,已經變成精銳部隊了。田楷在漁陽,公孫瓚自己在河間郡最北面,對薊縣的劉虞形成了包夾之勢,看起來,他很有算算後賬的意思。

不過,公孫瓚可能是無意,但他把與冀南五郡交界的渤海郡留給了單經,而後者對青州的態度,一直是牴觸情緒最大的。

如此一來,一旦幽州有事,自己想加以干涉,就變得很麻煩了。

公孫瓚若順利攻破劉虞,他的勢力會得到大幅增強,萬一有人居中挑撥,兩家的關係就會面臨嚴峻考驗。如果公孫瓚輸了,事情更糟,自己即便有心救援,也不敢放心將單經留在身後。

實際上,高唐會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限制公孫瓚和劉虞開戰,那邊贏了,對青州都不是利好消息。只有河北保持和平,對青州纔是最有利的。

就像徐州正在進行的戰事一樣,陶謙和袁術誰贏了,對青州都算不上有利,最好就是兩家握手言和,止息兵戈。

就像後世很多理想主義者期盼的那樣,敵人的實力最好永遠不要增長,而是像npc那樣,就保持等級在那裡呆着,等着自己這個主角去打殺。

其實,若有可能,王羽也希望如此,但現實永遠不可能出現那種情況。

“我軍主力若一直留在平原,對南、北兩方都有震懾作用,一旦有事,也好迅速反應,可若是我軍驟然西進,恐怕……”賈詡語重心長的說道:“主公,須防一發動全身吶!”

“嗯。”王羽很清楚,軍隊沒動之前,震懾力是最強的,所以兵聖才說:上兵伐謀。用強勢震懾敵軍,然後通過謀略和外交談判鞏固優勢,慢慢削弱,乃至蠶食敵人,這纔是最高明的境界。之前的高唐會盟,就是遵循這個套路的。

可還是那句話,人腦不是中央電腦,永遠都不可能完全拋棄感情因素,完全根據利弊得失採取行動。

“文和,你的意思,吾盡知之,然而,人生在世,終究有所爲,亦有所不爲!不需多說,某不會拋棄任何一名麾下的將士,也不會拋棄任何一名治下的百姓!”

王羽旋風般轉過身,舌綻春雷,大喝道:“傳我將令,令子龍、文則、子義、元福四將來見!”

“諾!”

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第76章 驚變陡生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第83章 神秘符印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第84章 再連一環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
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第76章 驚變陡生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第83章 神秘符印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第84章 再連一環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