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

自從楊醜進兵之後,張楊就一直覺得心驚肉跳,寢食難安,一種極度擔憂和不安的感覺,始終縈繞在他心頭。爲此,他要求楊醜每天都要派信使彙報狀況,以便控制局面。

第一天,毫無進展;第二天,楊醜開始分兵;就在楊醜出發後的第三天,前方傳來了最新的戰況。那是一個壞得不能再壞的噩耗,讓張揚有一種天塌地陷的感覺——楊醜的三千大軍竟然全軍覆滅了,連楊醜本人也死在了陣前!

三千兵馬的覆滅,對張揚來說,已經算是傷筋動骨了,比這更糟糕的是,陸續逃回的潰兵中,竟然每一個能說得清楚,敵軍的實力到底如何。

“很多人,非常多,漫山遍野的從四面八方衝出來,一眼望不到盡頭!”

“騎兵?騎兵也很多!每一路只有數百,但他們卻同時發動了三次襲擊……屬下就在楊將軍的本隊之中,因爲扭傷了腳,落在了隊伍最後面,看得很清楚,本隊遇襲時,距離曾家村示警,一共也只有四刻鐘而已,連半個時辰都不到……使君,您想想,就這麼點時間,怎麼夠用?突襲本隊的騎兵和在曾家村埋伏的,肯定不是一路人馬啊。”

“楊將軍奮起抵抗,可敵將實在太強了,攻擊本隊的敵將是東萊太史慈!這人槍戟合璧,威力大的不可思議,簡直就像是一團暴風,這還不算,這人還有一手暗器功夫,楊將軍就是被他的手戟,一擊封喉的!”

“張使君,進兵之事,您一定要慎重啊!”

綜合所有人的說法。張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敵人很強,將領是最強的一環,事實比他猜測的還要糟糕,領兵的不僅僅是白馬銀槍的趙雲,還有一個槍戟合璧的太史慈!兩員大將聯手,帶了未知數量,戰力超絕的鐵騎!此外,周邊的百姓也都被髮動起來了,爲青州軍助戰的暴民成千上萬。不計其數!

他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但他卻很認可最後的勸告,打仗有風險,進兵須謹慎。

他手上的軍隊比楊醜要強得多,可敵軍看起來也不像是拿出了全部實力。沒人敢保證,他貿然進兵的結果,就比楊醜要強。

張楊怕死,更怕失去擁有的權勢,所以,反覆衡量之後,他否決了穆順等人請戰的呼聲。拔營後退,退回了東武城,並遣使急報袁紹,請求救援。

……

袁紹的中軍的行進速度。比側翼的兩路偏師快得多,因爲他不用就地籌集糧草。

劫掠式的徵糧行動,會招致相當大的民怨,進而會對名聲造成影響。袁紹是個愛惜羽毛的人。當然會有所考量。

盟軍動手,不會影響他的名聲。所謂盟軍,本來就是目標一致,但不受統一號令的軍隊,他們做了惡,與袁將軍有何關聯?

而盟軍以就地籌集的辦法解決了供應問題,袁紹就可以省下這筆錢糧,名聲不損,同樣落下了實惠,正是一舉兩得之策。

不用籌糧,前方又有張頜接應。作爲曾經的前哨陣地,鄃縣屯了不少糧,足夠大軍短期所用。兩翼有保護,前面有接應,後方有供應,袁紹心無旁騖的行軍,速度遠遠超過了兩路偏師。

接到張楊的急報時,冀州的主力大軍已經殺到了平原城下。

匯合了張頜之後,冀州兵力已經達到了六萬!大軍在平原上鋪開,營寨連綿,號角聲不斷。在這樣的軍勢面前,互爲犄角的平原和高唐二城看起來是那麼的無助和淒涼,轉瞬間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互爲犄角?孤倒要看看,他們怎麼翻得出孤的手掌心!”高踞鳴石山巔,俯瞰軍勢威武,氣勢如虹,一時間,袁紹也是意氣風發。

令他顏面掃地的那一系列的事故,就是從這平原開始的。如今,他捲土重來,再次將未來牢牢的把握在了手中,重振聲威,問鼎天下,就在此一戰!

憑山南顧,指點江山,這等氣魄,當然是需要衆多龍套來湊趣捧場的,郭圖等人本來也有此意,卻沒想到有那擅長破壞氣氛的人動作更快。

“主公莫非有意攻城?”將袁紹帶回到現實的,是一個憂心忡忡的聲音。

“嗯?”好在興致被攪也不是一兩次了,袁紹多少有些習慣。他從鼻腔裡發出一個重音,並不答話,因爲他知道,有人會幫他應付這個沒有眼色的牛脾氣。

“不克此二城,如何進取青州?追擊王賊?”逢紀率先反問道,與沮授爭風的意義,不僅出於個人原因,對派系之爭也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

攻城的目的有很多種,有的以佔領爲目的,更多的卻是確保安全。放着兩座屯兵逾萬的城池在後路上,誰敢繼續進兵。

“元圖所言不差,”沮授搖搖頭,表示無意爭風頭,只是憂心忡忡道:“不過,青州軍有備而戰,城中的防禦措施想必已佈置萬全,我軍攻城,說不定纔是正中了王羽的下懷啊。”

“公與還是認爲王羽回兵,是故意誘敵,而非青州有變?”郭圖突然冷笑一聲,不無譏嘲的說道:“既然如此,公與當日爲何又力主議和,讓王小賊有了脫逃的餘裕?”

沮授反駁道:“王羽議和,的確是有誠意的,他率軍撤退,不正是將清河拱手讓出來了嗎?”

“那是他故意的,他就是要藉此宣揚自己的名聲,逼迫主公不得不自毀臂助,其心歹毒,唯可誅之!”

“對,王賊極擅造勢漁利,就是想利用主公的宅心仁厚,偏偏有些人不知好歹,爲其所蠱惑,屢屢給自己人拆臺!”

“你們血口噴人!感情不是你們的家鄉,就可以任人糟蹋嗎?那些胡人在廣平做了什麼,你們沒有眼去看嗎?現在還好意思說……”

儘管袁紹通過權術,平衡了冀州內部的衝突,但矛盾既然產生了,就很難消除。想消除也不是做不到。袁紹最擅長的就是權謀,可那需要時間,不是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解決得了的。

“好了,不要吵了!”眼見紛亂又起,袁紹勃然大怒,先是大喝一聲止住衆人,然後看向沮授:“現在進兵之議已決,公與。你只說爲今之計,不攻城又要如何進取青州?”

沮授心中暗歎,強打精神道:“青州軍已於三日前全面南渡,渡河後,更是廣佈遊騎。截殺哨探,因此我軍對其動向一無所知。貿然攻城,若其果然設下誘敵之計,在我軍兵疲將乏之際,殺個回馬槍,大軍豈不危矣?”

頓了頓,見袁紹臉色稍雯。應該是把話聽進去了,沮授心中略略鬆了口氣,繼續道:“爲今之計,還是以穩求勝的好。對平原、高唐二城,暫且圍而不攻,廣遣精兵強將,向河南探索。待兩路偏師前來匯合。屆時大可以偏師圍城,保持糧道暢通。主力大軍渡河,直取歷城,逼迫青州軍前來決戰。”

歷城是青州西北門戶,王羽在此經營已久,遣心腹大將徐晃在此屯駐近年,至爲緊要。歷城若失,冀州軍就可以沿着濟水一路向東,沿途攻打濟南治所東平陵,樂安治所高苑,最後直指青州中心的臨淄城。

保持主力的完整,直指敵軍要害,全面發揮兵力上的優勢,這就是沮授的應對之策。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驚豔,卻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破綻。

袁紹沉吟不答。

以他本心,當然不喜歡這種步步爲營,謹小慎微的策略。特別是沮授提出,要遣精兵強將做斥候,無疑就是想動用文丑的騎兵和青州打一場斥候戰。

那可不是什麼划算的買賣,冀州的騎兵,在單兵素質上,還是比白馬義從出身的青州騎兵差不少,人數上雖佔了上風,卻是在對方的地盤上作戰,兇險得很。

還有文丑,此人也是個勇力超過腦力的,要是一不小心,也步了顏良的後塵,冀州的騎兵編制就徹底消失了。王羽擅用騎兵,天下聞名,沒有騎兵對抗,後面的仗要怎麼打?

不過,他也知道,沮授的計策是最穩妥的。吃了王羽這麼多虧,他不得不將名門出身的傲氣稍稍收斂一二,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應對了。

許攸察言觀色,知道袁紹意存不甘,於是,緩緩開口道:“可是,公與,你這策略倒是夠穩妥了,可你有沒有想過,若王羽倉促回師,果然是爲了應對琅琊的威脅呢?若是我軍遲遲不進,臧宣高孤軍作戰,被王羽所趁,兵敗或退卻,豈不是錯失了戰機?”

這就是這個時代分進合擊的煩惱了,聯繫不上,配合稍有差池,就會使得某一方陷入孤軍作戰的窘境。臧霸是反青州聯盟的一個重要棋子,也是目前僅存的一枚可用棋子,一旦錯失機會,使其被王羽消滅,冀州軍想打青州,就只能硬碰硬了。

此言一出,袁紹神情果然一動。

沮授心中再嘆一聲,祭出了最後一張王牌:“主公勿憂,雖然琅琊路遙,消息通傳不便,但曹將軍對此早有佈置。其麾下的軍師戲志才,已於十日前,輕車簡從的抵達開陽,臧霸有勇,又有志才之謀,必不會輕易爲王羽所趁,主公大可安心。”

“曹操?”

衆謀士面面相覷,沒想到敗走的曹操,居然還留下了這麼個後手。那戲志才早先名聲不顯,可入了曹營之後,卻屢建奇功,鋒芒畢露,有此人相助,足可抵得上萬人雄獅,臧霸那邊,確實不需要太過擔憂。

就在這時,遠處一騎快馬狂奔而來,直驅山下。

袁紹連忙讓人探問,不多時,親衛回報,卻是張楊快馬送來的急報。袁紹驚疑交集,卻也不敢怠慢,連忙命人將信使帶上來,詳加問詢。

結果,看過急報,他頓時臉色劇變,將書信往地上重重一拋,恨恨的一跺腳,口中大罵:“豈有此理,張稚叔無能,連累於孤,真是氣煞我也!”

衆幕僚都是大吃一驚,沮授不避嫌疑,彎腰拾起書信,衆人紛紛聚了過去,一看之下,頓時也是齊齊的倒抽了一口冷氣。

一驚之後,衆人又是心情各異起來。

郭圖等人看着沮授,多少有些幸災樂禍。

求穩?現在抓瞎了吧?張楊都哭着喊着求援了,怎麼可能還會前來匯合?速戰速決纔是正理。

沮授哪裡顧得上理會這些傢伙,他心裡也是一團亂麻。還沒等他理出個頭緒,只見得高唐城下也是一陣大亂,唬得他好懸一口氣噎在嗓子裡。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又是怎麼了?()

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第94章 灰飛煙滅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八四零章 戰爭潛力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八四零章 戰爭潛力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第86章 河東會白波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
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第94章 灰飛煙滅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八四零章 戰爭潛力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八四零章 戰爭潛力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第86章 河東會白波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