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

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

聽徐庶解釋過,哪怕是最不贊同冒險的人,也服氣了。

河東的任務完成,對青州最大的意義不是人口,或是聲勢的增加,而是戰略態勢上的考慮。

只要董卓和士黨的矛盾無法化解,衝突就是必然的。不過,若是能將長安的變亂拖到青州軍完成休整,揮師西進的一刻,就是最完美的。

屆時,青州軍面對的不再是董卓率領的十萬西涼鐵騎,而是在內亂中被削弱的西涼軍,或是改變了歸屬,士氣低落的西涼軍??。如果運氣足夠好,甚至會出現因首腦身死,西涼軍變成了一團散沙,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的情況。

當然,這種事態是很難控制的,應對得當的話,倒是有可能加快這個進程,想要延緩進程就很難了,控制進程的難度自然更高。

無論具備先知之明和霸氣的王羽,還是樂觀與自信並存的徐庶,都沒對完美的結局奢望太多。畢竟青州離得太遠,在揮師西進之前,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若是把手神得太長,試圖控制長安局勢,倒很有可能給別人做了嫁衣。

所以,王羽對這一次河東之行的定位很明確,就是釜底抽薪,減少司隸州的變數,儘可能的給曹操圖謀關中製造障礙。

在這個前提之下,徐庶打擊郭太的想法就不是無謂的冒險了,而是很有必要的行動。

“不過,要怎麼做呢?”積極性有了,異議沒了。但實際的困難卻不會減少分毫。人羣中有人低聲嘀咕了一句,將嚴峻的現實又擺在了大夥面前。這事基本上很難。大家自然只能將目光投注在徐庶這個主帥的身上。

“還是那句話,車到山前必有路。光是在這裡想沒用,憑空擬定出來的計劃亦不可取,現在最重要的是摸清情況,看看咱們手上有多少力量可以投入作戰,最後,根據具體情報再擬定計劃。”

徐庶是個行動派,歷史上他投效劉備的時候,就完全沒提天下大勢什麼的,而是直接領兵上陣。帶着兵微將寡的新野軍,幾次三番的向許昌發動了進攻,足以稱道的是,他居然還屢次取得了勝利。

“我的計劃是,咱們兵分三路!”徐庶豎起了三根手指:“元紹和文珪統率大隊人馬留守東山,某與管兄,以及小六和修遠一起行動,目標是潛入安邑,與白波軍取得聯繫……”

“就你們四個?”裴元紹大吃一驚。徐庶可是主帥,讓自己這個副手留在最安全的東山,讓主帥去冒險潛入,哪有這種道理?

徐庶笑道:“管兄武藝高超。小六在聞喜人脈頗廣,修遠出面可以取得信任,我主持大局。必須親眼看過白波目前的情況,與四位渠帥當面商討。才能確定後面的計劃,四個人已經是最大限度的了。要不是時間太緊。我倒是想效法主公,去長安走上一遭呢。”

他謀定後動,理由充分,裴元紹等人儘管都很擔心,卻也提不出什麼有力的反對意見來,只能默認了徐庶的安排。

徐庶轉向馬忠道:“壽恩,你自己挑幾個人,去北邊走一趟。”

“北邊?去幹嗎?”馬忠知道徐庶還有後話,只是沉穩的點點頭,並沒出聲,潘璋卻大驚小鬼的叫了起來。

其實徐庶讓他留守,他就有些不服氣了,只是徐庶帶去安邑的隊伍實在精簡,即便以他胡攪蠻纏的勁頭,也找不出取代其中任何一人的理由。現在徐庶突然要馬忠北上,獨自執行任務,再能平心靜氣,他也就不是潘璋了。

“根據小六打探的消息,郭太和匈奴人有些牽連,此事不可不察。壽恩行事穩重,觀察力又好,在山林間行動,就算是主公訓練出來的精銳,都有所不如,正是刺探情報的最佳人選。”徐庶既是回答潘璋的問題,也是向馬忠解釋。

馬忠又只來得及點頭,潘璋的問題就又來了:“匈奴人?匈奴人有什麼可怕的?他們在高唐被主公誅殺了兩萬多人,現在已經滅族了吧?”

徐庶的神情有些凝重:“正是因爲在高唐損失慘重,他們對河東才勢在必得。”

“那是爲啥?爲了報仇嗎?”

“不,他們要找個休養生息的地方。”徐庶搖搖頭,見衆人臉色都有不解之色,他乾脆一股腦的都解釋了:“出發之前,主公命我去拜會伯珪將軍,請問草原之事……”

他臉上閃過一絲自嘲的笑意,輕聲道:“出發前事務繁雜,我本覺得主公太過謹慎了,可現在看來,主公對河東局勢竟是早就有了明晰的判斷,讓我去拜會伯珪將軍,分明就是個暗示!”

公孫瓚沒和匈奴人打過交道,但草原部落的習性從來都是相通,無論名字是犬戎、東胡,還是匈奴鮮卑,區別只有外貌上的些許不同,骨子裡是一樣的。

最瞭解一個人的,往往是他的敵人。邊軍出身的公孫瓚,和草原部落打了大半輩子的交道,論起對草原的熟悉,他差不多算是當之無愧的中原第一人了。

王羽讓徐庶去拜訪公孫瓚,無疑是爲了讓他做好在河東與匈奴人打交道的準備。

“草原奉行弱肉強食的法則,所以,匈奴人在武皇帝時代屢遭重創後,逐漸步入衰亡。以至於在草原上站不住腳,只能內附幷州,以求庇護。我大漢給予其庇護的同時,卻不會干涉草原人對其的侵功。”

“從前,匈奴人還可以仗着地利,勉強抵禦鮮卑和羌胡的攻勢,可高唐一戰,匈奴人損失極爲慘重,左賢王於夫羅以下,數得上的部族領袖被一掃而空,兩萬精銳全軍覆沒!這樣的損失,對匈奴人的影響,幾乎可以與當年的漠北大戰相當了。”

潘璋插嘴道:“所以,他們就打算放棄幷州,到河東來?到我大漢的腹地來避難?誰准許他們的?”

說後幾句話時,他語氣中帶了濃濃的怒氣,這怒氣當然不是衝着徐庶的,而是身爲一名漢人,對打着受害者之名,行侵略之事的異族之怒。

“當然有人!”

徐庶嘴角一扯,逸出了一絲殺氣凜然的冷笑:“此刻,在士黨眼中,董卓就是天下最可惡的敵人,只要能掀翻董卓,無論和什麼人合作,他們都在所不惜。何況,在朝中兗兗諸公的眼中,匈奴人本也不是罪大惡極的異族,而是很聽話的看門犬,至少在被反咬一口之前……”

說着,他斂起冷笑,肅聲命令道:“壽恩,你的任務就是最大限度的摸清匈奴人的情報,具體的內容,我就不交待了,你盡力而爲便是,我相信你。”

“馬忠遵令!”馬忠昂然領命。

潘璋看得眼熱,也湊上來了,涎着臉,露出了個討好的笑容:“徐將軍,這種窺探別人,抽冷子打悶棍、抓活口的勾當,俺也很擅長啊!左右東山這邊消消停停的,也沒什麼事,不如讓俺也一起去吧?”

說着,他用手指捅捅馬忠,小聲催促道:“我說壽恩,你倒是幫忙說點好話啊?咱倆搭檔,那是珠聯璧合,無往不利啊!要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刺殺個匈奴的頭領什麼的呢。”

馬忠顯得很爲難,說好話這種事,難度實在有點高。說起來,他之所以沉默寡言,固然是天性使然,與潘璋這個損友也不無關係,倆人在一起的時候,話都被潘璋搶着說完了,輪到他,也只有沉默是金了唄。

徐庶笑吟吟說道:“只是刺探情報而已,動用二位一道前往,那可是浪費。”

“哪有浪費?一點都不浪費,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要想成長,不就是要幹活的嗎?”潘璋急了,再湊錢半步,低聲道:“元直啊,剛剛俺說話呢,的確不怎麼中聽,可你是青州上將,名動天下的少年俊彥,怎麼能做公報私仇這麼沒品的事呢?”

徐庶忍不住了,莞爾道:“其實東山這裡,也有重要任務,非你潘文珪不可呢。”

“當真?”潘璋半信半疑的看着徐庶。

“軍中無戲言!”徐庶微微一笑。

潘璋狐疑的看看徐庶,又向四周張望了一圈:“這裡,能有什麼事?”

東山不是什麼高山,不過,作爲涑水這樣的大河發源之地,這裡的山林谷地還是很幽深的。別說藏百來個人,就算埋伏几千人,山外經過的路人、進山砍柴的樵夫也不容易找到。

除非郭太吃飽了撐着了,突然大舉搜山,否則青州軍在這裡就很安全。

可小六也說了,郭太的兵力主要佈置在臨汾、聞喜一線,哪有空閒跑到東山來尋人啊,除非他是神仙,掐指一算,就算到自己這些人的到來了。

“有備無患。”徐庶雲淡風輕的一笑,道:“文珪,我不在的這些天,你的任務就是挖陷阱,做機關,把東山變成死亡之山,黍葭谷變成死亡山谷!只要完成這些,日後論功行賞之際,我保你個首功,如何,能做到嗎?”

“首功?”潘璋的眼睛大亮,鼻孔裡噴着粗氣,右手在胸脯上拍得砰砰響,大聲說道:“包在俺身上,你們就等着瞧好吧!”(……)

,!

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一八八章 暗合經典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第74章 高調潛入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八百章 鬥智鬥力第27章 再會呂溫侯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
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一八八章 暗合經典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第74章 高調潛入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八百章 鬥智鬥力第27章 再會呂溫侯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