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

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

“怎麼回事?主公爲何會下達這種命令?難道只是因爲王羽打贏了小姐?荒謬,真是荒謬!那比武招親不過是個噱頭而已,難道還真要當真了?”

“沒有張遼在範縣牽制徐晃,我軍東進的路就被封死了,就算在這裡拿下王羽,也只是會招致青州軍的報復,這,這該如何是好?”

“郝萌那廝本來已經意動,聽說此事後,又退縮了,只道青州勢大難犯,主公又執意若此,犯不上跟他拼個同歸於盡……”

“這廝會不會算賬,王羽那是什麼人,當朝驃騎將軍,轄下十四郡國的諸侯!能跟他同歸於盡,那也是賺到了。”

“賤命也是命,主公既然已經下了令,這件事還是就此作罷好了,大家也收拾一下心情,趁着王君侯虎架還在濮陽,拜會一二,也好消除從前的隔閡,爲將來做些打算吧。”

“唉……”嘆息聲四起,卻也沒什麼人有繼續爭論的興趣。

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了,誰知道一直遲疑的呂布突然變卦了呢?張遼昨天剛從範縣秘密返回,今天一大早就高調離城而去,隨之而來的還有呂布的一紙撤兵令和調兵令。

張遼在範縣的駐軍只有三千餘衆,給郝萌的調兵令,也只是讓他帶着本部的三千人前往句陽,在兵荒馬亂的中原,這點部隊的調動根本算不了什麼。但對正在浮動着各種陰謀的濮陽而言,影響卻如同天翻地覆一般。

呂布只是名義上入主了兗州,實際上,除了東郡之外,對兗州的其他地方,他只有名義上的控制權。

兗州東部的東平、任城、山陽三個郡國。目前都處於地方自治之中。地方豪強們結成了攻守聯盟,周邊勢力若用小股兵馬進襲,他們就嚴防死守,伺機反撲,若是大舉來犯,他們就發揮牆頭草的本質,向其他大勢力靠攏。

由於周圍強敵環伺,佔領東郡之後,呂布無暇也無力分兵去佔領這些地方。豪強的塢堡未必很大。但通常都比縣城要高大堅固得多,以呂布的兵力,若是一個城一個城的攻下去,光是一個東平,就能將他的步卒全部耗光。

知道王羽到來之前。呂布也只是在臨近東郡的一些地方,佔了幾個重要據點罷了。

其中範縣屬東平國,駐紮在此的張遼軍,處於防備青州軍的第一線;而句陽城地屬濟陰郡,位於濮水北岸,與濟陰治所定陶城直線距離不足百里,是呂布防備陳留、樑國方向曹操軍的橋頭堡。再加上屯駐與白馬、燕縣的部隊。四個據點剛好構成濮陽的外圍防線。

呂布也沒指望這幾個據點真能擋得住大軍來襲,他只需要有個預警的時間,不要讓敵軍長驅而入就可以了。

留在濮陽的主力部隊由騎兵和陷陣營構成,機動力超高。只要來犯之敵無法在短時間解決四據點中的守軍,主力很快會在呂布的親自率領下趕到,進行裡外夾擊。

就戰略來說,這個佈置沒什麼問題。

呂布兵力太少。本來就不適合據守洛陽、濮陽這種四戰之地,能在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將兵力調配開,保持主力的完整,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而四個據點當中,以屯駐範縣的張遼軍兵力最多,也最爲精銳,其他三個據點基本上都只有防禦盜匪作用,曹操若是真的大舉來襲,這幾個城池也只有充當烽火臺的份兒了。

不過,曹操現在正大舉西進,雖然在陳留、潁川留下了相當的守備力量,但兩面開戰的可能性卻是微乎其微的。至少在他和董卓進行主力決戰,分出勝負之前,不可能會把矛頭對準東郡。

倒是青州隨時有可能席捲而下,攻略中原。所以,呂布先前的佈置是很明智的,完全體現出了他的戰略傾向。

現在,這兩封調兵令一出,他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在長達數年的堅持後,呂布終於放棄了獨立的立場,開始徹底向青州靠攏。

看這架勢,與青州達成和睦之後,呂布很有可能全力西進,和曹操算一下舊賬。這不是異想天開的事,張遼軍從範縣撤軍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燕縣,將與句陽的郝萌軍一道,對陳留形成夾擊之勢。

明面上以步卒推進,主力隱藏在步卒背後,這是呂布最喜歡採用的戰法。

留守陳留的曹軍主將是夏侯惇,擁衆二萬餘,又有程昱、荀彧參贊軍機,更有潁川、洛陽留守的部隊從旁策應,但對上全力以赴的呂布軍,形勢依然不樂觀。

正因如此,在濮陽盤算着各種陰謀的衆將如同在三九天,被人用冰水迎頭潑下,從腦門直涼到腳後跟。

呂布態度一變,郝萌被調走,別說借刀殺人,就算魏續、侯成豁出去,甘願親自上陣,他們也奈何不了王羽啊。

膽子最小的宋憲第一個縮了;和王羽仇最大的侯成儘管大聲叫囂不休,但卻掩飾不住他色厲內荏的本質;連足智多謀的陳宮也啞火了,只是搓手哀嘆,一籌莫展。唯一能保持鎮定的,只有鮑信。

眼見衆人開始狐疑惶恐,眼看着就要一鬨而散了,一直冷眼旁觀的鮑信突然笑了。

迎着衆人驚疑不定的目光,他輕聲說道:“各位是不是有些太悲觀了?以信看來,眼下形勢雖然有些棘手,但未必是窮途末路。”

“允誠此言何解?”陳宮眉毛一軒,反問聲中莫名的帶了一絲寒意。

“很簡單,各位一直商議的,都是如何利用呂布或者瞞着呂布行事,可現在呂布已經旗幟鮮明的站在青州一方了,從前的計議都不再可行……難道沒人想過,連呂布一起剷除麼?”鮑信語出驚人。

“什麼?”衆將都是大吃一驚,齊齊站起,呆滯般瞪着鮑信。

“各位何須驚慌?仔細就明白了,呂布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做決定之前雖然很容易動搖。可一旦做出了決斷,就會雷厲風行的推行。如果知道王羽到底怎麼說服他的,或許還能設法相勸,可現在,誰能說得清楚,昨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麼?既然如此,再想利用呂布已不可得,爲今之計,先除呂布。再除王羽纔是上上之策!”

“……然後呢?”室內鴉雀無聲,只有粗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不知何人輕聲問了一句,引得衆人呆滯的眼神都是一動。

“然後?”鮑信呵呵笑道“有此功名在手,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得,洛陽的曹將軍雄才大略,心胸過人,未嘗不是……”

“哼!某道鮑使君哪來的好心腸,結果說來說去,終究是爲了貴上取事。”

陳宮冷哼一聲,打斷了鮑信。語帶譏嘲道:“我等甘冒奇險,爲曹操火中取栗,成與不成,都能攪亂兗州局面。爲西征爭取時間,允誠兄,世人都說,你與曹孟德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宮原本還有不大相信,今日卻是耳聞不如目見啊。”

雖然知道不應該。但衆將還是忍不住笑。

從曹操起兵開始,鮑信就不遺餘力的給曹操送糧、送兵、送地盤,最後搞得自己都沒了棲身之地,卻還樂此不疲。這顯然已經超出了名士賞識、提拔後輩的範疇,算得上是捨己爲人了,遍數天下,大概也只有陶謙和王羽的關係可堪比擬。

不喜歡曹操和鮑信的人,將這件事引爲笑談,背後傳得沸沸揚揚,衆將在東郡日久,這些傳言都是聽過的,不過,當面提起,陳宮卻是頭一人。

引俊不止之餘,衆將也都很好奇,究竟鮑信會如何應對?惱羞成怒,還是羞慚而退,亦或破罐子破摔?

“公臺兄,敢情借一步說話。”鮑信表現得很淡定,甚至可以說是無動於衷,好像陳宮譏嘲的主角不是他一樣。

伸手不打笑臉人,鮑信如此隱忍,陳宮也不好過分進逼,寒着臉走開幾步,冷冷的看着前者,並不說話。

“公臺兄,你救世濟民的胸懷,世人皆知,你與孟德的恩怨,也是陰差陽錯而來,很難說誰是誰非。但現在事已不可爲,難道你因爲不喜歡孟德,就置天下大勢於不顧,任由豎子猖狂嗎?”

鮑信攤攤手道:“就算你不想讓孟德撿便宜,但現在已經不是撿不撿便宜的問題了,你可能還不知道,弘農戰事,孟德已經後續乏力了,妙才將軍在武關爲李儒、牛輔所破,西進之戰,已經失敗了大半,如果濮陽這邊再……天下有誰還能抑制青州的鋒芒?”

“允誠,你可是在詐我?”陳宮吃了一驚,驚疑不定的看着鮑信,想從對方神色中分辨出此事的真僞來。

“何詐之有?”鮑信唉聲嘆氣道:“西征大事,天下矚目,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兗州,到時你一問便知。我放這種假消息又有何用?”

“可是……西征不是有那郭奉孝從中運籌,又豈會出現如此大的紕漏?”陳宮猶自不信。

“畢竟是個年輕人,少不更事,又急於求成……”鮑信搖搖頭,解釋道:“奉孝的計策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明裡強攻陝縣,實則由妙才將軍選拔精銳,趁牛輔不備,奇襲武關,然後長驅直入,讓長安首尾難以兼顧,進而速勝董卓。”

“計是妙計,但畢竟太險,結果被李儒識破,親率精銳往武關,借山勢設下埋伏,一鼓擊潰了妙才將軍的萬餘精銳。現在妙才將軍只能死守宛城,李儒、牛輔乘勝追擊,新野張繡又在蠢蠢欲動……這場西征,已經打不下去了。”

“……”陳宮聽得驚心動魄,啞然半晌方纔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西征無果,孟德只能設法與董卓和解,然後返身奪回兗州,趁着北疆不穩,與青州爭鋒。公臺,就算你恨孟德入骨,但若能在這件事上推他一把,讓二虎相爭,兩強爭奪中原,戰事勢必曠日良久,這對你也沒什麼壞處吧?何必抱着呂布這顆將死的樹不放呢?”

鮑信用微不可聞的聲音說道:“而且,孟德雖然攻不下長安,但董卓又何嘗不是苦不堪言?你若肯在兗州之事上放放手,這調停,甚至結盟對付青州的功勞、名聲,又何嘗不是你的囊中之物?你大可憑藉此功覲見天子,得享封賞,憑藉這個,將來你合縱諸侯,不就更名正言順了嗎?”

“……”陳宮怦然心動,心念急轉,片刻後,終於下定了決心:“你需要我做些什麼?”

費盡脣舌,鮑信等得就是這句話,當下呵呵一笑,輕聲道:“其實……”

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第81章 月夜私會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第19章 暗流涌動時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83章 神秘符印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第79章 追魂索命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
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第81章 月夜私會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第19章 暗流涌動時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83章 神秘符印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第79章 追魂索命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