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

卷一 男兒生亂世,亂世當稱雄 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

戰場上的聲音好像都消失了。

沖天般的戰號聲,戰馬奔騰的轟鳴聲,戰鼓聲,牛角號聲,全部消失了,歸於一片沉寂。

洛陽軍軍陣正中,那杆彷彿從遠古時代便一直屹立至今,恍若永遠不會倒下的大旗,發出了一聲痛苦的呻吟,然後緩緩傾倒,帶着無盡的不甘與悲傷,落入塵埃,激起了滿天煙塵!

塵土像是受驚的鳥羣一般乍然飛起,飛到空中後,才緩過了神,靜靜的看着搶了自己地盤的那個不速之客,沒有憤怒,只有哀傷,彷彿在哀悼一個時代的消逝。

“嗚……”嘹亮的號角聲在遠方響起,充斥在天地之間。

驚動了正被驚愕與哀慟之中的人們,當他們駭然回首時,正見一面大旗正冉冉升起,在當空紅日的映射下,發出了萬道光芒!

“國賊西來,禍亂京師,漢軍威武,奉旨討逆!”

泰山軍的軍陣徹底恢復了,不過,陣型卻有了變化,攻守兼備的彎月已經消失,代之的是一往無前的鋒芒!

突擊陣勢,鋒矢陣!

形勢,再次逆轉。

在於禁的指揮下,鋒矢陣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發動突擊,士氣的消長,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己方的優勢也還有進一步擴大的餘地。

數千人的呼喊,怎麼比得上萬人的?

上萬人的呼喊,又豈能比得過十萬人的?

兩翼營地的百姓沸騰起來,他們不由自主的加入了吶喊的行列。

禍亂京師的西賊,是所有人的噩夢,如果真的還有救星,除了眼前這支軍隊,這支由泰山英雄指揮的軍隊之外,還能是誰呢?

“漢軍威武,奉旨討逆!”

四面漢歌,逆轉就在一瞬間,關鍵就是那杆大旗!

“王鵬舉!”徐榮發出了開戰以來,甚至出道以來最高亢的怒喝。

“徐公卿!你還不降嗎?”王羽擡起長槊前指,他沒有急着動手。

若是可以的話,他當然更願意來個擒賊先擒王,然後再放倒大旗,全面進攻。但他一直沒找到機會,外圍的陣勢在百姓的衝擊下,顯得有些鬆散,露出了一些本來沒有的破綻,但中軍附近卻沒有絲毫破綻,想要接近徐榮,就只能硬殺過去。

黃忠的箭術再強,也不可能隔着人牆射中徐榮,所以,他只能先解決大旗,然後再想辦法解決徐榮。

後方不需要他擔心,于禁的指揮才能,加上賈詡洞徹人心的造勢本領,眼下的形勢是順理成章的。

外圍形勢佔優,己身旁邊卻是以寡敵衆,王羽幹嘛要着急動手?

“降?降你這個禍亂天下的野心家?做夢!”事出突然,但徐榮對眼下的形勢也有着明晰的判斷。

勝負,就在一線之間,比的就是哪邊更快!

前軍能重整隊列,靠的本來就只有士氣,眼下氛圍上已是四面楚歌,形勢上也是被泰山軍和幽州軍兩面包夾,肯定是無法挽救了。

當然,幽州軍應該不會攻擊前軍,他們不會想不到後軍纔是威脅,所以,現在的關鍵,就是在前軍徹底崩潰,或者應該說是泰山軍越過前軍之前,擒殺王羽!

他潛行到這裡,固然鼓舞了泰山軍的士氣,同時也把他自己暴露在自己的兵鋒之下!

徐榮明白,王羽此舉不僅僅是逞能衝動,他看穿了己方的最大弱點,就是自己這個指揮者。王羽出現在中軍,自己的命令就無法順利傳達出去,沒有自己的指揮,又失了將旗,這支軍隊就是一盤散沙。

現在要比的就是誰的動作更快!

徐榮揮手斷喝:“殺!”

“殺!”周圍的士兵紅着眼睛衝了上去。

其他部隊離得遠,不知道軍旗傾覆的原因,所以心神受到了震懾。如果只是遠觀,適才旗倒旗升的情景,確實像是冥冥中的某種力量,爲世人指明順逆的歸屬。

董賊是不是國賊?

勤王討賊有沒有錯?

洛陽軍是爲誰而戰?

深層次的原因無從思考,但表面的原因,加上眼前所見的情景,就足以讓洛陽軍將士的士氣崩潰了。

當然,這只是對遠處的兵將來說,對中軍附近這些人而言,被敵人潛到了主將的中軍,眼睜睜的看着對方一箭射倒了將旗,這是莫大的恥辱,在最初的震驚過後,涌上各人心頭的,盡是熊熊的怒火!

如果不能將眼前的敵人挫骨揚灰,這股烈火就無法熄滅!

“要戰?那便戰吧!”王羽仰天長嘯,不退反進,橫槊殺向了徐榮。

形勢已經逆轉,可面對徐榮這種敵人,在對方完全失去指揮能力之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鼓舞士氣,整頓隊列,以擺脫逆境?對普通武將來說,這可能是個無法完成的任務,但是,對那些真正的統帥而言,這不算什麼。

當年韓信在齊地背水一戰的時候,不就是上演了一遭潰軍反撲,反敗爲勝的好戲嗎?

所以,王羽必須親自走這一趟,在徹底獲得勝利之前,就算不能擒殺徐榮,也要死死的纏住對方,讓對方無法指揮全軍。

出奇方能制勝,這就是王羽的奇謀。

親衛中分出了兩名,緊緊的跟在王羽的身後,他們的任務不是殺敵,而是替王羽護住側後,以免遭到暗算或圍攻。其餘八人結成了一個圓陣,將持弓的黃忠護在中心,跟在了王羽身後。

如果用後世的特種小隊分工來說,王羽就是尖刀,而黃忠則是強力狙擊手,一近一遠,哪怕只是個十二人的小隊,也能給敵人造成足夠大的威脅。

靈帝寶庫中的寶槊,無論選材還是做工,都極其精良,尤其是在被王羽灌注了全身之力,瞬間爆發出來的時候,橫掃千軍如卷席也就不是傳說了。

平直的槊杆被巨大的慣性拗成了圓弧狀,只有親手打造這杆寶槊的名匠,才能準確的衡量出,其中到底蘊含了何等巨大的力量。

槊杆不是精鋼所鑄,但最上等的拓木,經過三年以上的反覆泡製,其堅韌程度並不在精鋼之下。這一點很容易驗證,只要用刀斬上槊杆,就會聽到金鐵碰撞之聲。

這樣的槊杆,比起精鋼來說,更多了幾分韌性,威力更強!

衝在最前面的兩個刀盾兵,深切的體會到了這一點。

他們的進攻,完全是照着訓練操典做的,將整個身體都藏在盾牌後面,用全身的力量頂着盾牌,他們不指望自己有本事拿下天下無敵的王鵬舉,他們想的,只是儘量纏住對方,哪怕一招也好,從而給緊隨而來的同袍們營造出戰機。

然而,當他們聽到破空而來的呼嘯聲時,當他們的整個身體都感覺到了,與呼嘯聲幾乎同時到來的巨大力量時,他們發現,自己錯了,能被世人成爲勇武無雙的人,自有其道理所在!

“嘭!”

一聲如擊重革的沉悶聲響!

兩聲戛然而止的慘叫!

兩名悍卒被王羽以一式橫掃千軍,直接掃得飛退數丈,狂噴着鮮血,撞在了其後蜂擁而來的人羣之中。

如同下山的猛虎,王羽直入敵陣,一柄長槊像是分身萬千,化成萬道寒芒,漫天飛舞。

白馬義從的老兵說的沒錯,這種擁有多種攻擊方式的重兵器,比長槍更適合王羽的戰鬥方式,揮舞起這把得自靈帝寶庫的寶槊時,王羽如虎添翼。

“啊!”

同時,人羣后面,也發出了幾聲慘叫,幾名弓箭手慘呼着扔掉了手中的弓箭,捂着心口或喉嚨,頹然而倒。

黃忠比狙擊手更強,他的連珠箭可以集中射擊一個目標,也可以分取多個目標。他的首要目標,是那些弓弩手,以寡敵衆,遠程攻擊是最大的威脅之一。

王羽的小隊雖然人少,但作爲主力的二人卻都是當世的頂尖人物,遠近結合,又豈是隨便百十個兵卒就能阻擋的?

勢如破竹一般,王羽迅速拉近着和徐榮之間的距離。

“將軍,退一退吧,這裡太危險了。”徐榮身邊的親衛盡皆變色。

他們經歷過許多場大戰,也見識過諸多勇將,都不是膽怯之人,同樣,他們也聽說過王羽的名聲,但王羽的恐怖,依然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之外。

光是王羽一人,還不足爲懼,這裡是北軍中軍,一人之力再怎麼勇猛,最終也會被人海淹沒。然而,有了那個恐怖的弓箭手之助,王羽的威脅至少翻了兩倍!

要知道,軍旗的旗杆都是有碗口粗的硬木所制,想要將那杆大旗升起來,沒有十幾個人的協力,都無法做到。

結果……一箭斷旗!

那個弓箭手的實力可怕到了極點。

他的箭術不僅僅是威力強,而且射速也快,像是不需要瞄準,也像是可以有身外化身,在短短的數息之間,那柄強弓送出的死亡之風,已經奪取了十數人的性命!

太危險了。

“退?往哪裡退?”徐榮冷聲喝道:“左右聽令,結陣迎敵!打旗號,將中軍的情況通告全軍!”

“……喏!”衆親衛略一遲疑,最終還是聽命而去。很顯然,將軍已經徹底放棄了前軍,準備單以後軍迎戰了。

中軍遇襲的消息對軍隊士氣也是重大打擊,可怎麼也比天意所向強,至少後軍的將士能夠鼓足勇氣作戰了。

這是最後一搏,沒錯,就是一場賭博。

是失去了指揮的後軍在王羽授首之前,擋住泰山軍的攻勢?

還是遠在大軍分出勝負之前,王羽就拿下了徐榮?

又或是在中軍的激戰結束之前,泰山軍就徹底擊潰了洛陽軍全軍?

包括王羽和徐榮在內,沒人知道答案,勝負只在一線之間。雙方能做的,就將所有的底牌盡數推上臺面,奮戰到最後一刻!

第一個活動起來的重要籌碼……是幽州軍!

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第82章 靈帝秘寶第71章 兵分三路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四五五章 震動與變局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第75章 順風順水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19章 暗流涌動時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六二九章 江東十三騎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三九六章 泰山之危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
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第82章 靈帝秘寶第71章 兵分三路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四五五章 震動與變局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第75章 順風順水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19章 暗流涌動時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六二九章 江東十三騎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三九六章 泰山之危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