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

“這裡就是堵陽……現在叫方城。”

鄧小滿沒啥好口氣,都姓鄧不假,可一個南陽棘陽鄧氏,一個南郡鄧氏,之間關係有些遠。

他馬鞭指着也在重修、加固的方城,原堵陽小城四周擴建儲糧的邸閣。

鄧艾趴在後面一頭驢子背上,怎麼看這新修築的城也不是方的,詢問:“何故?叫,方城?”

鄧小滿用嫌棄的眼神看鄧艾,這是個臉皮很厚的人,南陽鄧氏子弟竟然不會騎馬,也不會騎驢子,還說話結巴,還喜歡問這問那,越看越像是奸細。

“取溝通四方之意,故名方城。”

鄧小滿用一種警惕目光打量鄧艾,鄧艾見狀緊閉口,鄧小滿才輕哼一聲,輕踹馬,牽着驢子繮繩,帶着鄧艾走向圍欄通道。

就跟張遼修築的宛口長城一樣,馬超在堵水……方水北岸也修築了一條圍欄,柵欄、鹿角、塹壕,應有盡有。

通道處立着吊橋,此刻通行無阻。

當值的軍吏檢查鄧小滿的腰牌,例行詢問了幾個軍中最近發生的事情,就看着驢子前站立的鄧艾:“可是隸屬於敵東二營守將李緒?”

“不是,此人乃當年魏軍擄走的棘陽鄧氏子,隸屬潁川典農部,並不知魏軍內情。”

鄧小滿說着笑笑:“據他說,他系尚書鄧伯苗族弟,還與夏侯相識。族中典故,譜系他也對的上,問他與夏侯是和關聯,又不肯回答。終究關係夏侯,屯長不敢耽誤,就差我送他回方城,交付大將軍幕府甄別。”

“怎麼也認識夏侯?”

當值軍吏格外打量鄧艾兩眼,對鄧小滿笑說:“也有些來降軍吏說與夏侯有舊,正好結伴移交北府。爲此事,北府軍從事中郎周白已在大將軍轅門處審覈各軍收容降吏。”

鄧小滿聽了回頭去看,見鄧艾毫無心虛跡象,皺眉想了想:“或許吧。”

拿了當值軍吏開具的通行竹節,兩人一個牽馬,一個牽驢子走過方水浮橋。

展現在鄧艾面前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軍屯氣象,原本田信開闢的水田,此刻再次啓用,正種植冬麥。

看到這熟悉的場景,鄧艾不由一愣,想到了潁川境內雞飛狗跳,屯田客妻離子散的悲慘命運。

不由暗暗握拳,越早結束中原戰役,受苦受難的人民也就越早脫離煎熬。

自己一個典農學士,都吃不飽、穿不暖,可想而知屯田客的生活際遇。

靠近關羽大營區域,鄧艾遠遠看着宋公、大將軍兩面大纛高高佇立,視線內已經出現綠袍黑甲的宋兵。

這些宋兵外罩絳色粗布號衣,背後繡着四四方方的白色細布,印刷一個鮮紅的‘宋’字。

跟之前遇到的一些馬超麾下趙軍騎士類似,漢軍制度革新、服飾也在革新,各方面都在受北府兵影響。

田信每一項舉動,事後來看總有許多深意……別管能不能想明白,跟着效仿就對了。

大將軍轅門外,鄧艾走近了不由一愣,一名斜倚柵欄曬太陽的軍吏也一愣。

鄧艾見四周還穿着土黃戎衣的魏軍軍吏隨意走動,相互低聲交頭接耳,並無過多管制,就上前幾步問:“柳……從事,安好?”

“某尚好,士載何以至此?”

裴潛從河東帶到身邊做事的鄉黨柳茂斂容詢問,鄧艾露出笑容:“艾,夜渡水,來歸。”

“士載倒是膽大,某一時大意做了肉票。”

柳茂沒好氣回答一聲,說着還看向幾名聚團休息的軍吏:“於文則曾率兩千吏士北歸,這兩千吏士多安置在潁川、湖熟、溧陽三部。”

餘下的話沒再說,只是惆悵一嘆。

“柳從事,河東,人也,系……宋公鄉……鄉黨,還……還有裴,裴,裴……”

鄧艾想勸慰柳茂,結結巴巴連他自己都放棄了,裴俊就在關羽麾下,拉柳茂一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那邊鄧小滿做了簡單彙報,拿了周白開具的回執,牽着馬匹、驢子徑直走了。

得知鄧艾是個結巴,好在也是個軍吏,周白示意鄧艾自己來書寫籍貫出身,以及在北方的履歷。

周白左手齊肘而斷,右手端着紅褐色茶湯飲用,見鄧艾履歷上有一段寫着‘典農學士,守田吏’。

於是就說:“如鄧君所見,我軍正在方城軍屯。這裡的軍吏幾乎都是昔年隨於文則北上,卻被貶爲屯田客的吏士。這些吏士與我家君上相識,乃系實話。而鄧君,恐不似我家君上舊人。不若留在此地,正好效力。”

鄧艾毫無猶豫,搖頭,目光直視周白:“我……識夏侯,有話說。”

他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沒有去看周白的負在背後的左臂。

周白只是笑笑:“既然鄧君執意,某也就不勸了。只是鄧君從北方來,稍後要沐浴、梳髮,更換新衣後才能前往後方,以免時疫傳播。”

“是。”

鄧艾施禮,也到一邊去休息,可見不斷有北方逃來的軍吏被遣送到這裡收容處置,多數是隨於禁北歸的那部分吏士。

這些人最悽慘,協助漢軍打了麥城一戰,結果妻小被編爲屯田客,而返回中原後自己也被貶黜爲屯田客。

既然是屯田客,還是罪軍,那就沒必要來回折騰讓他們與家屬團聚。

這些吏士就近遣散安置在潁川、湖熟、溧陽三部,這三處屯田部官吏,及附近豪強肯定不樂意這兩千健壯勞力調離。

而他們的妻小也就近安置在家鄉附近的屯田部,對方也不肯放人。

所以這些返歸北方的吏士,依舊處於妻離子散的狀態,而且妻女很可能已被強制改嫁。

沒什麼好猶豫的,這些人約定出逃,鄧艾恰好趕上了這股風潮。

有人逃出來,就有人逃跑失敗……對待這種十分影響軍心的事情,張遼沒有多餘的選擇,準確來說他沒有選擇權。

軍法檢舉、審覈、執行,是督軍司馬懿的份內之事,沒有司馬懿,也會由護軍、典軍之類的人來整肅、執行軍紀。

鄧艾自然不知道,今日正午司馬懿親自跑到宛口執行軍紀,逃跑失敗被捕的百餘人,及他們供出來的同謀,前後近三百人悉數在澧水河畔斬首,首級懸掛在河邊竹竿上,以示告誡。

這些被斬的吏士幾乎都來自裴潛麾下的輔兵,等裴潛得到消息趕到河畔時,還能看到澧水血色未退。

“唉……”

一聲長嘆,裴潛埋怨:“仲達何酷烈耶?”

司馬懿面容沉肅,解釋:“若不如此,明日前軍也會效仿,此殺一儆百,不得不殺。不止此間,我還要前往洛陽彈劾於文則。”

“那仲達何時動身?”

“立刻。”

司馬懿體型高大、健壯,穿配色、款式如常的鐵札盆領鎧:“我在此只爲等文行,好當面致歉,解釋,以免文行誤會。”

論姿貌、體態、氣質,司馬懿更像一個勇悍、剛毅的將軍。

解釋?消除誤會?

裴潛側頭看一眼懸掛,如一串串燈籠的輔軍吏士首級,只覺得心緒擁堵,手心發冷。

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五章 年俸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三百章 精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三十五章 攻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
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五章 年俸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三百章 精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三十五章 攻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