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

此番來潁川,荀攸與劉協想的不太一樣。

天子劉協只希望自己打通一條豫州至兗州的通路,但荀攸覺得,自己還應該在這個天下腹心、四戰之地留下一些特別的東西。那個東西虛無縹緲,但必要的時候,應該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勢能,成爲豫州擺脫悽苦、蒼涼、多難宿命的信仰。

這信仰的來源,自然是當朝的天子。

荀攸認爲,只要讓豫州的百姓得知天子乃中興之主,是大漢復歸一統的希望時。他們纔不會如喪家之犬般,在風雨飄搖的亂世中悽惶度日。

“叔祖,您認爲孫侄的想法,是否能行呢?”荀攸再度向靈柩問了一句,讓那些擡棺之人都面面相覷起來。但荀攸卻不以爲意,笑着纔對那些僕從說了一句:“起行!”

荀攸這次的目的地,是潁川的潁陰縣。

潁陰縣位於潁水之南,是荀家的立家之地。荀家最輝煌時期,還是荀淑之時,世人尊稱爲‘神君’,他的八個兒子又被人稱爲‘八龍’,也都是名動一時的人物,不少人都當了大官。那時候的荀家,不說烈火烹油,至少也是鼎甲之家。

荀攸的祖父荀曇其實並不屬於這一支,但大家族就是這樣,祖祖輩輩的血緣都在連結在一起,也住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而又溫情的力量。

荀曇當到了廣陵太守,荀攸的父親荀彝,作過豫州從事。可惜,在荀攸很小的時候,父親荀彝就去世了,他一直跟着叔父荀衢長大。眼下荀家主事之人,正是把荀攸帶大的叔父荀衢——這對荀攸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先天優勢。只要能說服叔父,潁川的一半便算作勝利了。

至於那些讓旁人看來剪不斷、理還亂,令人頭疼無比的脈絡關係,對於荀攸來說反而還是助力:有荀家爲跳板,他掀起的風潮很快就會席捲潁川大地,根本不用多費太大的力氣,就能將潁川理出一個朗朗晴天來。

所謂迎刃而解、一通百通,就是這個道理。

眼下,曹操作亂徐州已令天下有識之士恨而不恥,天子密謀潁川,爲的就是代天伐罪,並且行動前還會有北方呂布那裡先聲奪人——這樣的大好境況在荀攸看來,自己此番只要快如星火、動如脫兔,疏通潁川之路便不過如探囊取物一般。

漸次行來,荀攸免不了有種近鄉情怯地感覺。近年來天下動亂,他知道荀家也建立了私兵,建設塢堡,遍佈潁陰、潁陽、陽翟等縣,與許縣的陳家、長社的鐘家形成掎角之勢。

可一路上,荀攸並沒有感觸到多少友幫互助的那種溫情。更多的,反而是亂世飄零帶來的蕭瑟之苦。放眼望去,潁川蕭條了許多,原來熱鬧繁華的村落,很多都只餘殘垣斷壁,靜靜悄立,任憑風吹雨打,似在講述着曾經發生過的可怕的事情。

荀攸記得,就是這條路,以前有多繁華:近荀家莊二十里,便能看到數不清的車馬行人向着這個方彙集,遊學的士子穿着士子服,大袖翩翩,志氣高昂。腰間懸着美玉和寶劍,一路談笑着向前,連空氣中都帶着濃濃的文氣。

可是現在,這條路上有的只是雨水似乎都沖洗不掉的馬蹄印。偶爾還能從兩旁的草叢中看到枯爛的屍骨,蕭瑟冷落地讓人覺得窒息。

終於到了荀家了——但眼前的一切,卻不復荀攸記憶中的那個村落。

整個村子收縮了三分之二,原本的學堂完全塌毀,餘下的村落卻修起了高高的堡牆,時有莊丁拿着兵器在上面放哨。

“什麼人?站住了!”看到荀攸一行人,莊上莊丁大喝起來。

荀攸站定,回手讓從人止步,自己向前幾步,清聲叫道:“回報家主,就說不肖子弟荀攸,帶着六叔祖的靈柩回來了。”

莊上的那個莊丁愣了很長一段時間,隨後反應過來,丟下手中長槍就往莊子裡跑。不一會兒,莊門轟然洞開,在莊丁們的護擁下,頭髮已花白的荀衢大步走了出來:“我兒在哪裡?”

荀攸眼中含淚,向前緊走幾步,一下跪倒在地:“孩兒在此。叔父大人一向可好?孩兒給您叩頭了。”說罷,這句,荀攸立刻跪着轉身,引着荀衢看向身後的靈柩,又哽咽出聲道:“叔父,孩兒將六叔祖的靈柩帶回來了!”

荀攸原本以爲荀衢聽到這些,也會高興地老淚縱橫起來。可想不到,荀衢忽然痛心疾首起來:“孩兒,罔叔父自小最賞識你,你怎能如此糊塗?!如今大漢天下,還有哪一片地方比得上關中安穩?就連那一向清淨的徐州,如今也戰火紛飛!你將六叔祖的靈柩遷回,難道是想讓他老人家死不瞑目看着潁川生靈塗炭嗎?”

荀攸仔細聽着荀衢的一番話,前半段他還心中暗喜,可到了最後一句,他忽然就感覺不對頭了:“叔父,潁川可是發生什麼大事兒了嗎?”

荀衢顯然溺愛荀攸,不想讓荀攸一回來就操心潁川之事,又轉口說了一句安慰的話:“叔父遷回來其實也好,當初公達不是就因你祖父之事,才揚得了大名嗎?如今叔父歸來,說不定也能保得潁川一方太平。”

荀衢口中說的此時,就是荀攸年少成名的那件事。荀攸的祖父荀曇過世後,曾經在荀曇手下當過小吏的人張權主動要求爲荀曇守墓。荀攸以爲這事必有蹊蹺,與那人對視一番後,便告訴了荀衢,荀衢當即責問張權,果然發現張權其實一個潛藏多年的殺人犯。自此之後,荀攸的名氣便漸漸在潁川傳揚開來。

說罷這些後,荀衢終究忍不住心中激動,又抱着荀攸老淚縱橫起來。這時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走來向荀攸行禮:“參見堂兄。”

荀攸一愣:“這是?”

“這是你弟弟荀祈,字伯旗。”荀衢好不容易收起哭聲,爲荀攸介紹着家中的人,又把荀攸引進門來:“外面不是說話的地方,快回莊裡來,我們叔侄好生敘舊一番。來人啊,好生迎接六叔父靈柩,先讓他老人家好生看看歇息一番,隨後我等再讓叔父落葉歸根、入土爲安。”

荀攸沒有接荀衢的話,目光從一臉隱憂的荀衢臉上轉移到年輕的荀祈上,目光深閃一瞬後,笑着開口道:“祈弟啊,真想不到,都不敢認了,我離家時,他還不到我胸口高,一轉眼,都大小夥子了。”

“是啊,一轉眼,堂兄你離家都十年了。聽說,你現在是朝廷的安遠將軍?”荀祈問完這句,不待荀攸回話,又立刻問道:“這安遠將軍品秩幾何,手中是否握有兵權?能與一方刺史相爭嗎?”

荀祈這個問題讓荀攸很難回答,自戰國以至秦漢,將軍皆主征伐,臨事而設,事畢而罷。漢以來,將軍成爲軍隊常設統帥,地位日重。起初,將軍依次有大將軍以及驃騎、車騎、衛、前、後、左、右等名號,權位相當於公卿,可開府治事、參與朝政,故將軍之位不輕授於人,唯重臣可以任之。

也就是說,在漢代,普通人能夠當到校尉就算是最高的追求了,中郎將都只有在打仗的時候纔會設立。只有極特殊的情況下,例如朝廷因征伐事由或者作用,纔會設立其餘諸將軍,如度遼將軍這種。可如今亂世征伐頻繁,戰事日增,荀攸安遠將軍和賈詡兼任的宣義將軍這種雜號將軍,便隨之應運而生。

在如今的漢庭,劉協給荀攸的權力,是凌駕中郎將之上只位居列卿之下的,品秩也是兩千石且參與朝政,按說很是不低了。再加上劉協的信任,他也的確可以調動一些朝廷的兵權。

不過,這軍事一系不能同一方刺史相提並論。雖說刺史原先不過六百石的監察官,但後來權柄愈重、品秩也隨之提至兩千石。靈帝中平五年時,劉焉謂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遂改部分資深刺史爲牧,刺史實際已爲一州軍政長吏、太守的上級。

他這個安遠將軍,與刺史之間並無統屬關係。若輕易論起相爭來,更是還要牽扯出亂七八糟的朝政、人脈、局勢之類……

由此,荀攸沉默了片刻,卻也不知該如何恰當解釋。就在此時,荀衢的一聲斷喝便忽然傳入耳中:“豎子,你堂兄剛回來,你胡亂問些什麼?!”

荀祈被老父親一罵,登時閉口不言。可荀攸深深看了一眼荀祈臉上那不甘的神色,心中忽然就有了一絲明悟:看來,這次此番前來,並不會如想的那般容易啊……

第573章 機智的劉協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312章 缺德的天子第180章 慈禧老佛爺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135章 造謠第617章 還能有什麼奇蹟?第463章 真正的戰場第428章 袁術的這一年第174章 朕,準了!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3章  肉食者鄙第559章 或許吧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528章 一州兩制第270章 嘴賤啊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69章 我要的,還是最初的野望第484章 很尷尬的開局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508章 勝後的突變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408章 禽獸之心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628章 可以轉移的鬱悶第265章 你好毒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166章 真正的殺招第592章 天書降臨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33章 倚天劍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329章 明日愁來明日憂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357章 怎麼不會是我?第335章 驢肉,呂布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54章 三隻狐狸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55章 去給監牢的人送飯第554章 三隻狐狸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674章 袁紹和董白的孽情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417章 無爲?有爲?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395章 周倉竟戰許褚?第60章 你們都懂個屁!第281章 祭天祭地對不起第266章 罵得好啊第3章  肉食者鄙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132章 撞牆頭第751章 可憐的許攸第305章 都吃飽撐的!第478章 好丈夫第431章 不賭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389章 賈詡的憂慮第199章 一世英名啊第620章 兵和民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52章 呂布獻信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351章 真打起來了!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135章 造謠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168章 終結的長安第298章 魯肅第273章 少帝遺孀第779章 入漢中第116章 赦還是不赦?第402章 無敵是多麼空虛第32章 勾搭荀攸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
第573章 機智的劉協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312章 缺德的天子第180章 慈禧老佛爺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135章 造謠第617章 還能有什麼奇蹟?第463章 真正的戰場第428章 袁術的這一年第174章 朕,準了!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3章  肉食者鄙第559章 或許吧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528章 一州兩制第270章 嘴賤啊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69章 我要的,還是最初的野望第484章 很尷尬的開局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508章 勝後的突變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408章 禽獸之心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628章 可以轉移的鬱悶第265章 你好毒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166章 真正的殺招第592章 天書降臨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33章 倚天劍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329章 明日愁來明日憂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357章 怎麼不會是我?第335章 驢肉,呂布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554章 三隻狐狸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55章 去給監牢的人送飯第554章 三隻狐狸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674章 袁紹和董白的孽情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417章 無爲?有爲?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395章 周倉竟戰許褚?第60章 你們都懂個屁!第281章 祭天祭地對不起第266章 罵得好啊第3章  肉食者鄙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132章 撞牆頭第751章 可憐的許攸第305章 都吃飽撐的!第478章 好丈夫第431章 不賭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389章 賈詡的憂慮第199章 一世英名啊第620章 兵和民第301章 究竟誰穿了誰?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52章 呂布獻信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351章 真打起來了!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135章 造謠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168章 終結的長安第298章 魯肅第273章 少帝遺孀第779章 入漢中第116章 赦還是不赦?第402章 無敵是多麼空虛第32章 勾搭荀攸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