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

陳翎喃喃道:“半渡而擊?”

眼前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袁紹是瘋了嗎?

聽聞陳翎自語,陳宮修長的手指向前方,肯定着說道:“半渡而擊!”

陳翎說道:“袁紹瘋了嗎?怎麼會用如此戰法?”

陳宮清雋的臉上,全是笑意,陳翎聽他說道:“在他而言乃是背水一戰,非爲半渡而擊。”

陳宮仔細爲陳翎剖析着說道:“曹操自移駕許都之後,便與袁紹起了爭執,從‘大將軍’一事上就可以看出,兩者雖然爲盟友關係,但曹操有徐州、豫州等地可供征伐,他袁紹自己呢?只有兩地可供取爲己有。”

“在公孫瓚未滅之前,袁、曹兩家聯盟的確對他們各自來說,都可算是一件好事,袁紹可以專心對付公孫瓚,曹操背靠河北,無論徐州、司隸等地都在兵力所及範圍內,皆可用兵。但當公孫瓚滅亡之後,回首過來,才發覺曹操進軍司隸長安,已經迎聖駕至許昌了。”陳宮冷峻說着,陳翎只能側耳恭聽。

“此時袁紹、曹操兩人之間,論天時,聖上在曹操勢力之內,袁紹不能比;論地利,曹操略遜;如此一來,袁紹除非現在就與曹操開戰,不然只能兵向幷州、青州兩地。並、青兩州,幷州貧脊,取之不易,而青州有數百萬人口,倘若爲袁紹所有,一是袁紹可以青州爲進軍徐州的據點;二來,從地理上挾制曹操,逼迫曹操分兵駐防兩地,形成袁紹無論從鄴城或是青州出兵,曹操都得提放另外一處會有袁紹軍勢襲來的窘迫之境。”陳宮感慨着說道,陳翎連連點頭。

“如此看來,青州乃是袁紹勢在必得之地?”陳翎言道。

陳宮說道:“正是如此,青州之地,事關他袁紹稱雄天下的野心,豈能不征討之?”

陳翎指指前方戰場,陳宮見之,笑道:“曹操剛剛出徵宛城,如此難得之機,袁紹豈會放棄?”

“在此一刻,就算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袁紹也會攻向青州,勢要將我等掃蕩誅滅,方能與曹操展開大戰。在這之前,袁紹不敢放手一搏,皆因主公雖然在東平陵將他擊敗,但僅僅是敗,而沒有潰,袁紹心中雖然由此開始正視主公起來,但在他內心深處,定然是有,‘只要我敢孤注一擲,那麼溫侯呂布,必定不會是我的對手!’諸如此類的想法在。”陳宮呵呵一笑,轉身看向戰場。

陳翎幽幽道:“故此,他就真的孤注一擲了…”

“這麼多戰船,這麼多士卒,並不是平白無故來的,都需花費無數人的心血,才能夠如此。今日主公若能在此地將其大軍擊敗,袁紹再無敢進犯青州之心。”陳宮肯定的說道。

“若…?”陳翎呵呵一樂,陳宮他自己其實也沒有必勝把握,如此跟自己說道,這麼一通大理之下,其實就是在掩蓋他內心真實的想法,他沒有必勝的信念。

陳翎笑了聲,自問着道,此戰會勝嗎?

公孫羽現在很痛苦,眼睜睜看着袁紹大軍下船走來,卻不能上前去廝殺。報仇雪恨,當然親手爲之,最爲痛快!

點頭看看自己的手掌,似乎有些過於瘦弱,用力握緊了劍柄,公孫羽擡起頭,看向前方,那裡站着兩人,一人身材高大,異常雄壯,顧首盼姿間,冷峻的臉上,全是狠厲之色。他,便是世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溫侯,呂布呂奉先!

公孫羽不知道的一件事,“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是陳翎放出的傳聞。

另外一人便是大軍主將,張遼張文遠。張遼此人平時溫文爾雅,從容不迫,但一上戰場之後,便會顯露出他真實的一面來,無畏無懼,一往直前。無堅不陷,克敵制勝,說的便是此種人罷。

透過兩人間隙,公孫羽驚訝的覷見,面前的袁紹戰船上下來兩將,其中一人身長八尺,器宇軒昂,有張遼之姿,另外一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持一柄長槍,跟隨在後。

兩將下了戰船之後,便開始在灘地上排兵臨陣,此時袁紹士卒不多,僅僅數百人的樣子。

而隨着袁紹軍勢的集攏,這一小小的軍勢慢慢逐漸擴大起來,一柱香的時間之後,陸續從左右河岸邊上趕來無數的袁軍士卒,他們在兩將的指揮下,匯合進這一軍勢中。

站在他們面前不遠處的溫侯呂布、張遼兩將僅僅是冷眼看着,沒有麾軍直接廝殺過去。

這種戰場上默契,令人詭異,其實不然。

半渡而擊,這個典故發生在戰國時期,自命仁義之師的宋襄公一戰成名,”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淪爲千古笑柄。二毛,君子不去傷害員,不擒頭髮花白的人。

呂布軍勢若剛見袁軍下船便往擊之,這不符合兵法之道。《孫子·行軍篇》說:“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要在敵軍半數在渡河過程中,半數處在背水一戰的狀態中,提兵往戰,才得半渡而擊的精髓。

顯然,精於征戰之道了溫侯呂布、張遼兩人,都是個種翹楚,

不會弄錯。

所以纔會有了這麼詭異的場面,袁軍沒有再開弓射擊,呂布軍勢同樣在等待着對方列陣。

兩將的軍勢一漲再漲,簡直快要觸摸到溫侯呂布的下顎了。呂布見對方軍勢將要至萬人左右,擎畫戟在手,喝問道:“來將通名,某不斬無名之將!”

還在擺佈陣型中的兩將,其中一人回首過來,提一柄長槍,越衆而出,來至呂布面前,抱拳溫言道:“溫侯,河間張郃張儁乂在此!”

呂布冷哼一聲,正待上前,張郃罷手道:“且慢,溫侯少侯,待吾佈陣完成,再一戰可否?”

呂布未及回答,另外一將撥衆而出,言道:“怕是溫侯畏懼吾等軍陣之利,不敢再等候了。”

呂布大怒,不顧張遼以眼示己,狂言道:“某就暫等片刻又何妨?”

公孫羽見之嘆息,主公呂布中了那人激將之計!

隨着張郃擺下陣勢來,公孫羽驚訝的發現,敵軍竟然與自己一陣一樣,同爲魚鱗陣!

長戟在前,刀盾於後,這是便於衝鋒陷陣,將擋在前面的刀盾手全部砍翻,然後突入其中,由身後的刀盾手對付近距離的長戟士。如此一來,在敵方長戟使用不便的時候,便可舉盾阻格,手中大刀砍殺過去,造成敵方大量傷亡。

長戟林立中,袁軍已成陣勢,與呂布、張遼所帥之軍相隔僅一箭之地。

張郃來至兩軍陣前,向溫侯抱拳道:“多謝溫侯等候,如此便戰罷。”

張郃說完,回首萬餘袁軍士卒,喝令道:“兩軍相遇,惟有勇者勝!”

衆袁軍士卒,各個都齊齊喊起來道:“勇者勝!勇者勝!”

張郃見之,頷首點頭,沉下臉道:“出擊!”說着的同時,張郃用力揮下自己手臂。

陳宮見之,下令擂鼓助戰。

呂布聞之,與張遼相視一眼,持畫戟向前。

兩軍很近,只需緩緩而行就能接觸,不過就算如此,隨着鼓點聲響,呂布、張遼身後的士卒開始衝殺起來。

吶喊聲震天,“殺!”

看着兩方軍卒接近,陳翎與陳宮對視一眼,皆頷首點頭。

陳宮令起旗,揮令韓猛、郝萌,侯成、魏續四將從側翼進攻,陳宮又令管亥隨時準備前往助戰。

與此同時,陳翎令曹性,向袁軍士卒激發諸葛連弩,如此戰局,不容得有失,就算被人罵爲奸詐之輩,也是不能令自己放過袁軍。

相對衝陣的兩方士卒,齊齊持着長戟刺向對方,口中喊着殺、殺,長戟向前刺擊過去,敵方同樣還以顏色,長戟也刺擊了過來。

長戟刺中了敵軍的胸膛,自己也被刺中了,痛苦的倒地,翻落間,天空上一片蔚藍色,純淨的令人窒息,啊…,我要死了麼…

呂布畫戟震盪着,數名長戟手全被削斷手中的兵器,呂布跨步上前,揮擊而下,幾顆頭顱,滾落在地。

呂布殺入陣中,畫戟橫掃,又有數人手中的武器被斬斷,呂布正待跟進一步,斬落畫戟,此時一人反身從袁軍陣勢中出來,手持一柄大刀,直擊呂布手中的畫戟。

兩件兵刃相擊,呂布措手不及下,被震退一步。

輕震畫戟,呂布盯視過去,沉聲說道:“顏良?”

那人將身上的袁軍衣袍脫扯下來,大刀橫舉,緩步上前,捋須說道:“溫侯呂布,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顏良說完,雙手持大刀,向前直砍,呂布迎上前去,畫戟架住大刀,冷哼一聲說道:“就憑你?”

呂布話語未落,側面轉出一人來,沉聲說道:“還有我,文丑!”

同樣一柄大刀,急速斬殺過來,身後的張遼見之,以破天戈相擋,架住了文丑大刀來勢。

張遼剛架住文丑之刀,此刻從身後又來一將,張遼見其乃是張郃,聽他言道:“還有我,張郃!”

張郃剛說完,他的隨將出現在張遼面前,持槍窺視着張遼說道:“還有我,高覽!”

張遼見之,剛要怒喝,便聽的呂布一陣狂笑,勁風掃來,卸了文丑大刀之力,盤擊着顏良、文丑兩將。張遼得脫,便欲往助主公呂布一臂之力,便聽得他言道:“文遠,河北數人,某覷之如跳樑小醜,毋需你助戰!”

張遼大急,努力與面前的張郃廝殺,戰意狂升。

呂布手中的畫戟怒斬向顏良,顏良拆擋之;身後文丑大刀襲來,呂布卸力擋之,顏良覆上,呂布怒吼一聲,用力一攪,便將文丑大刀,彈了出去,趁此機會,呂布揮擊直攻顏良。

顏良架住,文丑、高覽一刀一槍襲來,呂布身在三將之中,眼見不能擋,便會被其三將所殺。正在此刻,呂布深吸一口氣,畫戟在他手中急速轉動起來,快逾閃電般,連擊顏良、文丑、高覽三將!

顏良、文丑、高覽三將心底駭然,不敢相架,皆退後一步,以待呂布遲緩下來再做夾擊。

可不料呂布一經如此施展畫戟,竟然再無片刻遲疑

處,以一人對三將,顯得遊刃有餘,壓制的三將幾乎擡不起頭來。

這本來是田豐爲呂布佈置的殺局,知曉呂布的習性之後,特別爲呂布準備的。

袁紹、呂布兩軍大戰無止無休,袁軍提兵來戰高唐從兵力上來說,的確在呂布之上,可戰力如何,的確不那麼令人信服。

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溫侯呂布!

溫侯呂布一人幾乎能擋袁紹帳下所有將領,如此一人,若不能除去,如何能夠戰而勝之?

因此,田豐故作背水一戰軍勢,令顏良、文丑兩將陰藏其中。

兩軍對陣,靠近灘土之地,馳馬不便,呂布或會親自上陣,或不會,田豐不是神仙,自然不能盡知,不過就算如此,有着強力大將在軍勢,肯定能夠力壓呂布軍勢的。

如此一來,就算沒有機會斬殺呂布,那麼袁軍起碼能夠在黃河南岸佔據一要地,可以此進軍高唐。

搶佔回高唐之後,形勢就再也不會與東平陵那般一樣了,東平陵是敗軍之後,遁回鄴城,無暇顧及於此,遂爲呂布軍勢攻佔。而當此時,搶佔回高唐之後,袁軍便可乘勝追擊,一勞永逸的將呂布軍勢全部殲滅!

周圍雙方的士卒紛紛躲避開去,不敢靠近這裡。

這裡五將,溫侯呂布,河北雙壁顏良、文丑,張遼、張郃、高覽,皆是萬人敵,非是小卒能夠對付的。

中心是這樣的,在外圍隨着郝萌、韓猛,侯成、魏續四將率軍殺過來,袁軍的援兵也在過來。

當知,在兩軍河岸、戰船互射長矛、巨石之時,並無多少士卒喪命,只是給予雙方士氣上的打擊,可算做是持平。

現在這些袁軍支援過來,呂布軍勢頓時受挫,霎時間,便有陷入泥潭的感覺。

戰鼓聲中,無數的軍卒相互持刀、槍拼殺着,他們根本不知道此刻在這片地域最中間的地方,正展開一場異常慘烈的對決!

呂布喘着氣,顏良、文丑皆非弱手,更兼另有一高覽在此。

畫戟鬼魅般劃掠而過,顏良、文丑、高覽三將皆一避,躲過之後,呈現三角向呂布或斬、或砍、或刺過去。

呂布反手阻擊,接着便是爆裂的一擊,直取三將中的一人。

此時呂布已盡全力,顏良、文丑、高覽三人皆臉色嚴峻,不敢絲毫大意,文丑人向前架攔,另外兩人持兵刃相助阻格。

呂布雙手緊握畫戟,用力向下壓去。

三將臉色難看,力不能及!

呂布大聲咆哮起來,喝道:“爽快!痛快之極!!”

呂布卸力回戟,畫戟在手中一舞,便揮擊而下,斬向顏良。

顏良持大刀相抗,剛一接觸便有一種令人心悸之力,向着自己所握的大刀傳遞而來,顏良努力向上、向外推去。

呂布上前一步,再次回戟,覷得高覽雙手顫抖,便斜砍而出,直取其頭顱。

高覽乃是三人中最弱的一人,此刻見呂布畫戟過來,手中的長槍併力向前,想架住呂布畫戟。

不等高覽去架攔,顏良言道:“高覽,你速去助儁乂,取了張遼首級之後,再來助戰。”顏良說着的同時,手中大刀向呂布遮攔過去,幫高覽擋了呂布一擊。

呂布聞言,哈哈…大笑,畫戟壓制住顏良,雙手瞬息間就回戟,直取高覽後背而去。

顏良正在努力相抗呂布之力,未曾料到呂布會撤手而回,手中力道一時失控,一個踉蹌,便向前走了一步。

文丑本欲攔呂布擊向高覽的畫戟,可看到顏良身形不穩,心中暗道一聲,顏良休矣!

文丑不顧一切搶在呂布出擊,撞向顏良,回手便是一刀斬出,直擊呂布來戟。

看着顏良從眼中跌撞出去,呂布臉色猙獰,喝道:“文丑,某誓取汝性命!”呂布說着,手中的畫戟已經斬向文丑胸膛。

文丑持大刀擋之,呂布畫戟沉重,文丑雙臂一震,大刀幾欲脫手而去,胸膛一悶,似乎有無盡的氣息在其中,就是吐不出來。

一聲叱吒聲從後傳來,顏良的刀身斬過空氣,形成的尖嘯聲,震怖而顫動人心魂。呂布回首乜視,眼中皆是不屑之意!

顏良大怒,喝斬道:“給我破!”手中的大刀繼續以一種詭異的姿態襲向呂布。

呂布退半步,畫戟迅雷電閃般的一擋一格,看覷着顏良因不能敵連退數步,手中畫戟繼續下壓,在文丑剛剛呼出一口氣之際,重新施壓在他的身上。

文丑雙手剛剛將大刀退了出去,還未等收回,呂布的畫戟已經重新架在上面,文丑心中死灰一片,看覷着狂態畢露的呂布,他還算是人嗎?

呂布居高臨下俯瞰着文丑說道:“汝斬某從將宋憲,本欲取汝之性命,然念你這身武藝來之不易,前事不究,可願投某帳下爲大將,文丑?

呂布說完,仰天大笑起來!

肆無忌憚的樣子,彷如天下英傑俯首,無一敢逆者!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五百六十四回 大將張飛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回 夜襲攻城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四十九回 曹豹退兵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四十一回 戰事連綿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回 混戰將起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十二回 溫侯主事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四百九十五回 證錯了道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來歸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三十九回 呂布之女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
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五百六十四回 大將張飛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回 夜襲攻城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四十九回 曹豹退兵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四十一回 戰事連綿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回 混戰將起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十二回 溫侯主事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四百九十五回 證錯了道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來歸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三十九回 呂布之女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