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

此使來稟之事,乃是曹操攻下鄴城了。

在陳翎率軍北上欲奪取幽州之後,曹操聞報不禁有些急躁起來。

須知,之前郭嘉與陳翎私下共分翼州之舉,並無其他紙面協定可做憑證。待呂布攻下南皮、並佔有幽州之後,已有養虎爲患、虎大將噬人之兆。

等呂布平定幽州之後,想必不會停留在翼州平原、河間一線,靜候自己攻擊鄴城罷。

肯定會挾大勝之勢,侵入清河、廣平、陽平等郡,攻擊鄴城。

若真的到了那般地步,自己圍困鄴城這麼久,一切都是爲呂布作嫁衣,河北將不復爲己有!

如此想着,曹操遂收攏兵馬,調令夏侯淵、夏侯惇兩員大將至鄴城,僅留曹洪一將在許昌,並荀彧、荀攸等一干文臣據守各處要隘,以策萬一。

在張遼攻取聊城之時,曹操遣將徐晃、樂進、于禁等人輪番攻城,晝夜不息,終在陳翎招降逢紀之前,攻入鄴城中。

這其中從平原逃回鄴城的許攸,以及郭圖兩人功不可沒,私下與曹操陰結勾連以爲內應,賺開城門,這才讓曹操覷機,攻下鄴城。

許攸與曹操、袁紹都交好,無論侍奉哪一家,對於他來說,只要有高官厚祿,一切都成。

郭圖則是因東平陵之戰後,爲袁紹所厭惡,看呂布、曹操兩家奪取河北之地,兵圍鄴城、南皮,知曉袁紹無力翻天之下,這才起意向曹操投誠的。

兩人迎曹操進城的同時,大肆殺戮仇怨家人。

孟岱與審配有嫌,郭圖與孟岱、辛評相交好,又因孟岱爲韓猛所斬殺,故此將仇怨報復在此刻還陷在平原的審配一族身上。

審配、逢紀兩人一向驕傲奢侈,爲袁紹長子袁譚所不喜,辛評、郭圖都同袁譚親近而與審配、逢紀有矛盾,故此,郭圖在曹操進入鄴城之時,欲行斬草除根之舉。

郭圖驅使着曹軍兵卒將欲往審配府上之時,爲辛評之弟辛毗所獲知。

辛毗與審配兄子審榮交好,大驚失色之下,不敢通知審配族人,卻告知審榮知曉。

審榮駭然,正待縱馬前往審配府上,爲辛毗所阻。辛毗令左右將其綁縛之後,藉着郭圖的名辭出了鄴城,投平原而去,那裡家兄辛評侍奉溫侯呂布,自己這一去,想必不會被輕待。

許攸同樣也率着家丁曹軍撲向袁紹幾個謀士的家邸去,荀諶是荀彧之兄,現在荀彧、荀攸兩人貴爲曹操重臣謀士,荀諶前程遠大,不是自己可以得罪得起的。但其他幾人,或有可能,趁此時機,一一剪除,以免將來或爲其害。

田豐、沮授兩人皆是袁紹的忠貞之臣,兩人俱爲智謀深遠之輩,曹操若是招降此兩人,將來自己將處何地?

又田豐、沮授兩人聲名遠播,曹操慕名已久,若是聞知自己殺害其家族人口,怕是不妥。

許攸心中如此想着,不敢光明正大殺上府邸去,卻偷偷派遣家丁前去一一通告,言道,鄴城陷落,我聞田豐、沮授兩人皆是剛烈之

人,怕是不會降曹,若真是這般,難免會禍及家人,不如你等現在出城罷了?

田豐族人聽聞,心中念着家主還在鄴城,不敢遠離,只是閉門不出。

沮授一家聽罷,心中念着此刻沮授身在南皮,眼見袁紹已頹,不復之前榮光,乃在許攸的暗中私縱之下,攜上沮授之子沮鵠脫出鄴城,向着南皮而去。

趁中城中混亂之際,孔順、華彥等一批袁紹文臣不接受許攸勸降,爲其滅族。

而韓珩、董昭等一批文官則在許攸的勸進之下,向曹操投降。

文臣是如此,武將則是或沒於陣中,或投降曹操。

朱靈、郭援、馮禮等將,見曹軍破開城門,乃跪地乞降,遂保得性命無憂。

鄧升、淳于瓊等將,在混亂中爲曹操大將曹仁、徐晃等所斬殺。

鄧升是迎戰曹仁,才被其砍殺的,而淳于瓊則冤枉很多。

淳于瓊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本來想投誠曹操,但他遇上徐晃,就很倒黴了。

徐晃自投曹操以來,每每遇上強敵,若說寸功未立是有些過了,但處境非常尬尷。徐晃驅馬直入,縱馬間見淳于瓊率兵前來阻擋自己進軍之道,大怒之下,不等兩廂交談,便持開山斧猛劈了過去。

淳于瓊見之,自忖不是敵手,唯恐被斬,倉皇而逃。

淳于瓊前面縱馬逃竄間,爲徐晃自背後斜斬而下,砍爲兩截。

外城嘈雜的聲音傳入內城,此時袁紹面色蒼白,不復之前威風凜凜之狀。

看着妻兒,軍師田豐,大將文丑、顏良,外甥高幹,趙睿等偏裨將校,袁紹喃喃自語着道:“何復如此?”

袁紹有三子,長子爲袁譚,現已成年,有勇武,袁紹在外征伐間,便是此子留駐鄴城,支持軍政大事。

次子爲袁熙,字顯奕,剛及弱冠,才名不顯,爲人怯懦但有仁義之心,爲袁紹所不喜。

三子爲袁尚,還未及加冠,一十三歲的童稚小孩,相貌極似袁紹本人,爲袁紹所偏愛。

把握着三子袁尚的手掌,袁紹看覷着垂淚中的夫人劉氏,心中意有所決,乃道:“曹操攻入城中,餘者皆可生,惟有我不可免。”

袁紹此言一出,殿下衆文臣大哭起來。

大將文丑、顏良等各個暗皺眉頭,不知主公於此時,爲何提起這些來。難道不是應該在曹操未攻入內城之時,想想對策,可有妙計解此困頓之境?

“元皓,”袁紹悲聲喚了一句,接着說道:“元皓,我不求其他,只乞求於你,在此刻爲我阻擋曹操片刻進軍之勢,讓我能將三子送出,脫逃了性命去。”

田豐聽罷,向袁紹躬身深深一禮,沉靜說道:“主公但且放心,臣必不負所托!”田豐說完,轉身退出殿中,向着殘部而去。

見田豐離開,袁紹振作精神言道:“我掌河北之時,帳下大將千員,謀臣如雲,此刻曹操即將下鄴,汝等何去何從,我不復贅言。”

聽着袁紹喪氣

之語,殿下的文臣哭聲更大。

袁紹煩躁起來,對着文丑、顏良兩將囑咐說道:“汝倆人保我三兒出城,往投溫侯呂布…”袁紹此言一出,文丑、顏良大驚失色,急言道:“主公,呂布與我等亦爲生死大敵,何故收留我等?”

袁紹呵呵一笑,沒有解說,令兩人抱上袁尚,急速出城去。

袁紹看着文丑、顏良兩將離開,轉身過來看覷向袁譚、袁熙兩子,對着高幹、趙睿說道:“元才,你兩人護持着顯思、顯奕也一併隨之出城去罷。”

袁譚、袁熙兩人恨恨的望着袁紹一眼,各自心中暗暗道着,原來三子乃是此三子啊!

袁尚得文丑、顏良兩將護持,能夠逃脫的機會比起自己兩人來說,會更加大一些。何況,逃脫了鄴城之後,有顏良、文丑兩將扶持,三弟,在呂布軍中定然會安然無恙,不然呂布將以何收攏文丑、顏良兩人忠誠之心,而自己倆人呢?

呵呵…

鄭重向袁紹行了一個大禮之後,袁譚、袁熙攜上高幹、趙睿離開了大殿。

於路行間,袁譚向着袁熙言道:“顯奕,父親已然昏聵糊塗,將顏、文兩將遣出,攜三弟往投呂布,呵呵…”

袁熙不明袁譚爲何發笑,問道:“大兄何故見笑?”

袁譚停下步法,轉身面朝袁熙言道:“父親自言獲死,我看未必。”看着袁熙有些震驚的臉色,袁譚繼續說道:“只要你我兩人投至其帳下,爲父求情,曹公未必見誅。”

袁熙聽罷,嘆息一聲,顧袁譚言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袁譚怒道:“顯奕,你難道甘心父親爲曹操所弒殺,而見死不救?”

袁熙不言不語,攜着高幹、趙睿兩人就欲離開,袁譚拔劍出鞘,橫眉冷對高幹、趙睿兩人喝令道:“汝等兩人將我二弟挾制住,一併隨吾前往曹公軍中!”

袁譚久爲少主,自有一股上位者的威勢,高幹、趙睿兩人不敢不從,乃挾制袁熙跟隨袁譚而走。高幹、趙睿如此爲之,實則因兩人心中,對投向曹操並無反對之意,相比自己一人前往投降,由少主帶領着歸順過去,更爲體面一些。

袁紹看覷着三子都已離去,心中苦悶,對着劉氏言道:“夫人,我愧對與你啊!”說完不等劉氏回話,抽出寶劍,疾刺過去。

這劍由胸口而入,透背而出,劉氏眼中全是驚駭之色,袁紹見之,緩緩跪坐下來,扶住劉氏的身軀,垂淚言道:“勝王敗寇,曹孟德須不會放過你我,這不僅是爲收我舊部着想,也是爲了斬草除根呀!”

劉氏咳着血,斷斷續續說着道:“夫君,…”

她的眼神渙散,已經即將離去,袁紹嗚咽着抱住劉氏的身軀,低聲說着道:“夫人,來世再見罷。”袁紹說着,反手橫劍自刎了。

殿上之事,太過突兀,待及衆人醒悟過來,袁紹、劉氏兩人相偎相依着傾倒在地。

那一片黝紅的血跡在慢慢滲透開來,宛如一朵瑰麗的鮮花。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回 去往何方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
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回 去往何方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