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

于禁身披枷鎖出現在鄴城城下的那一刻,城內守將高幹、馮禮兩人見之形若槁骸,心如死灰,乃大開城門降於陳翎。

高幹爲袁紹的外甥,與紹三子袁尚同輩,現今袁尚在青州,高幹降了陳翎之後求爲袁尚部將,陳翎許之,遣人送高幹前往北海。

而馮禮原爲審配部將,自袁紹身死那刻起,馮禮自以爲得投靠曹操之機,能出人頭地,現今反覆之後又降向呂布,面郝心虛之下,不敢像高幹那般求爲審配部將,只是孤身獨處於陳翎軍中。

袁紹這些舊將臣子與早前投向呂布的沮授、審配等人的關係陳翎知之甚詳,念着馮禮這樣的將領就是三流都算不上,故而聽之任之,隨他去了。

論功行賞,顏良雖有小過但有大功,攔截住于禁、李典兩人所帥的前軍,一擒一殺,後又協同文丑併力擊潰曹洪主力軍勢,是爲此次破鄴之戰中的最大功臣,陳翎乃記其大功一件。

首功記爲顏良之後,文丑這個與顏良並列,亦在此次戰鬥中發揮了極大作用的大將,也就只能淪爲次功。

張郃、高覽以及陳翎帳下的曹性、文稷、夏侯恩三人,張郃、高覽兩將被陳翎記下一功,而只在衆將戰鬥之餘相互取笑對方的三人,陳翎亦爲之添了一筆,是將濮陽城下艱著戰鬥功績算在這上面了。

離開濮陽之時,呂布、沮授還在與曹操大戰,怎會在此種情況之下,論功行賞?

爲避免戰死袍澤無撫卹,陳翎故而如此爲之,非爲侵佔他人功勞。

做完這些,陳翎心情舒暢,這鄴城下了之後,再加上柳毅、公孫羽將取得上黨,閻柔、牽招、公孫度將攻佔的太原郡,自家主公將會囊括天下一十三州中的五州!

青州是起家之地,翼州、幽州是與曹操共討袁紹所攻佔的地域,而徐州則是以孫翊換來的額外領地,現在幷州,呂布的家鄉,亦將歸入自家範圍之內,展望將來,就算是曹操亦不能擋溫侯稱霸天下的雄心壯志!

就在陳翎懷着愉悅心情,述寫書信送往濮陽,呈報這裡所發生的一切的同時,在江東、在徐州,孫策兵動了!

因徐州疫情一事,華佗數年來一直停留在此地,雖然偶爾去青州留駐一段,但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待在徐州。

孫策爲小人暗算致傷,孫翊延請其來爲家兄治療,華佗有神醫之稱,自然是手到病除。

孫策、周瑜感激的同時,卻秘宣不發,軟禁華佗於府中,使得他不能自由出入。

其中種種詭異,華佗就算止是一醫者,亦從中嗅得將有大事發生,乃不敢肆意莽撞行事,聽憑孫策指使,整日與其母、喬老待在一起,不得擅離。

就像陳翎爲之竊喜,而孫策、周瑜兩人爲之憂患的事情,呂布在濮陽與曹操大戰,爭奪河北翼州一地。

此戰的結果,不止是影響着首當其衝曹操,亦會令昔日的盟友,今日心思叵測孫策有天下將要淪爲呂布所有的焦慮。

須知,此時孫策還私匿着玉璽,玉璽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樣的字跡,彰示着持有此物者,當有九五之分!

藉着前者曹操詔令自己與劉表相互攻伐一事,待在壽春的孫策大聚兵勢,爲曹操、呂布兩家探知之後,亦不以爲然,只以爲孫策乃是聽天子之命起兵前往討伐荊州劉表。

時至曹操、呂布兩勢各從自家轄下譙縣、琅邪等諸郡縣抽調兵馬趕赴濮陽參戰,孫策見之,知自己的機會當在面前!

留張昭、張紘、秦鬆、陳端等文臣謀士駐守壽春,孫策與周瑜分兵兩路,一取呂布所轄徐州,一取曹操所領豫州。

在此之前,孫策另命老將黃蓋率一軍大張旗鼓的兵向荊州境內而去,只是在半道中就偃旗息鼓轉向豫州,配合周瑜奪取汝南郡。

孫策所有這一切攻勢都在曹操與呂布作誓死拼殺爭奪濮陽城之時,而當了曹洪自鄴城逃回白馬,當了陳翎書信抵達濮陽城內呂布手中之刻,幾乎同時鹹聞此事的呂布、

曹操兩人俱震怒不已!

這就彷如是魚蚌相爭,漁人得利!

這就彷如是黃雀捕蟬,螳螂在後!

孫策他這是視己爲何物?

曹操、呂布兩人各自如此暗忖想道着,作爲後起之秀,曹操、呂布從未見孫策視爲相當的敵手,在他倆的眼中,惟有對方纔算是真正的敵手。

而孫策只不過是在自己擊敗敵手之後,君臨天下之前一個小小的障礙,並不能阻擋自己奪取天下的進程。

如此一人,現在竟然欲想攻佔自己所轄的領地?

不知徐州、豫州戰事如何的呂布、曹操兩人,又因鄴城已下,攻守易手,從之後自料只得徐徐圖之的曹操,以及意氣風發,氣勢越雄烈的呂布,當即罷戰,匆匆劃定了以黃河爲各自的邊界,撤軍而回。濮陽一城屬特殊原因造成的,故而不在此列。

一回北海,借道青州去援向徐州;一回許昌,假道陳留挺進譙縣的呂布、曹操兩人帥大軍尚在半途中,便得快馬來報言道:高順帶病出戰不能敵,徐州爲孫策攻破!

汝陰駐守之將張勳爲周瑜先鋒大將程普部將陳武所殺,汝陰告破,汝南告急!

前有李典陣亡於顏良刀下,現今又有張勳爲孫策大將斬殺,損兵折將,張勳雖非是大將之才,但屯兵駐守一地,用之綽綽有餘,曹操爲之悲憤,震聲怒道:“不殺陳武爲吾大將報仇雪恨,曹某還能爲人哉?!”

曹操此言有安撫從鄴城退回的曹洪、樂進等將之意,如今曹洪亦不能從敗退一事中抽身展顏,每每暗自垂淚,曹操每每見之,心中不勝其惱,子廉,莫不要經歷此一戰事之後,就此沉淪了下去。

想及昔日曹洪爲擋追敵,勇烈站在自己面前的那種英雄氣概,如今他的意志太過消沉,實非好事。

而呂布聞稟報之後,只是哈哈大笑一聲,接着狠厲的喝道:“徐州且讓他孫策佔去,不過他孫策難道忘記了我青州海航可直抵他江東?!“

(本章完)

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六百九十四回 雪地伏殺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六百三十七回 魏延之雄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回 首登之將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六百三十七回 魏延之雄正文_第七回 陳震少年正文_第五百二十三回 故技重施
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六百九十四回 雪地伏殺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六百三十七回 魏延之雄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回 首登之將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六百三十七回 魏延之雄正文_第七回 陳震少年正文_第五百二十三回 故技重施